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四合院:转业街道办 > 第47章 稿酬

四合院:转业街道办 第47章 稿酬

作者:一声不甘的夏竹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7-02 07:46:39

书房里,暗涌

老李铁塔般立在书房门口,黧黑的面庞因常年在东山摸爬滚打泛着油亮的光泽,虎背熊腰的身形将门框挤得满满当当,军大衣下隐约露出的驳壳枪,更添几分不怒自威的气势。

他猛地将门推开,厚重的脚步声震得青砖地微微发颤,一双布满老茧的大手重重拍在八仙桌上:\"坐下!一天天魂不守舍的,心里到底藏着那个野男人?\"

秀芝被这声吼得浑身一颤,望着父亲因发怒而拧成疙瘩的浓眉,喉咙像被东山的荆棘缠住般发紧。

记忆如潮水般漫过心头,她终于鼓起勇气,将1942年在鄂豫根据地的遭遇娓娓道来。说到母亲病重、自己饿晕在医馆时,声音忍不住哽咽;提及易传宗爷孙仗义相助,不仅悉心照料,还备足盘缠、雇车派人护送她们千里寻亲,眼眶早已蓄满泪水。

秀芝爹原本紧绷的面容突然僵住,眯起的眼睛里闪过一丝锐光。他的思绪瞬间被拉回42年前——那个阴雨绵绵的傍晚,两个操着鄂省口音的地下工作者,带着奄奄一息的妻子和十几岁的秀芝出现在鄂豫根据地。当时情况紧急,他甚至没来得及问清楚恩人的来历。

\"那小子叫什么?\"他粗粝的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急切。

\"易传宗。\"秀芝低声说道,\"我只知道他的名字,爷爷叫什么不知道……\"

父亲的眉头拧成了疙瘩,喃喃自语:“鄂省的地下工作者,开医铺……”他的脑海中快速搜寻着相关记忆,心中暗想着或许能通过组织上的关系查一查,可面上却依旧板着脸,厉声道:“胡闹!都过去这么多年了!人家多半早已成家,说不定孩子都满地跑了!你也老大不小了,别再犯傻!听爹的话,爹给你寻门好亲事,安稳过日子!”

秀芝急得眼眶通红,向前一步,抓住父亲的衣袖:“爹,求您帮帮我查查吧!我就想知道他过得好不好,想当面跟他道声谢,就这一个心愿……”

父亲别过脸去,不愿看女儿恳切的眼神,生硬地说:“出去吧,吃饭去。”

秀芝失落地退出书房,脚步沉重地迈向饭桌。这顿饭吃得味同嚼蜡,她机械地往嘴里扒拉着饭菜,心思却全不在此。而父亲看似平静地吃饭,实则内心早已翻江倒海,那个“易传宗”的名字,就像一颗石子,在他记忆的深潭中激起层层涟漪 。

深夜,等家人都睡下后,父亲轻手轻脚地摸进书房,小心翼翼地打开锁着机密文件的抽屉。

泛黄的纸张在油灯下微微发亮,逐字逐句地搜寻着与鄂省、医馆、地下工作者相关的信息。

窗外,月光如水,洒在他佝偻的背上,随着他翻找纸张的动作,在地上投下晃动的影子。突然,他的手指停住,一行字迹映入眼帘……

破晓时分,秀芝爹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东山的晨雾裹着寒意扑面而来。

晨曦透过纱帘爬上窗棂时,易传宗起床后,洗漱完后,穿上中山装口袋上别上英雄钢笔,手上戴上手表。

推开门,厨房里蒸腾的热气裹着面香扑面而来,林姨正将最后一碗面条盛进粗瓷碗,溏心荷包蛋卧在金黄的面汤里,颤巍巍的模样像极了清晨初升的太阳。

“快趁热吃。”林姨将筷子塞进他手里,又往碗里夹了两筷子六必合咸菜,脆生生的酱香混着面香,瞬间勾起食欲。

林叔也过来餐桌前说:“传宗,今儿下午,街道办要开宣传会,可得把新标语琢磨透咯。”

易传宗就着咸菜咬下一口面条,溏心蛋黄在齿间爆开,暖融融的滋味直抵心间。三个人围坐在八仙桌前,只听得见吸溜面条的声响,偶尔瓷碗相碰发出清脆的叮当声,晨光穿过窗棂,在他们身上镀上一层温柔的金边。

吃完最后一口面,易传宗利落地收拾好碗筷,将林叔的公文包从茶几上拿起来。林叔已经跨上自行车,车铃铛叮铃作响。两人一前一后驶出巷子,车轮碾过满地晨光,朝着街道办的方向而去。

风掠过耳畔,易传宗想着今日要见的出版社编辑,还有亟待整理的宣传资料,不由得加快了蹬车的速度。

八点三十分,出版社的叶编辑与夏编辑踩着碎金般的阳光匆匆而至。小王干事将二人迎进后院,易传宗的办公室这边的招待区。

推开雕花木门,易传宗起身相迎,中山装口袋露出半截钢笔,在晨光里泛着冷光。叶编剧二话不说,从公文包抽出烫金封面的《最可爱的人》样刊,纸张摩擦声里带着油墨未散的温热:\"易先生,您过目。\"

夏编剧则将泛黄手稿轻轻推过八仙桌,干枯的枫叶书签夹在第327页,随着动作微微颤动,像只折翼的蝶。

叶编剧清了清嗓子,金丝眼镜滑到鼻尖:\"稿费按新分级制度——一级千字18元,二级15,三级12,四级10。您这部30万字的大作,完全贴合当前政治倾向,编剧部一致决定提到三级。\"他的指尖无意识摩挲着书页边缘,\"排版老师傅校对时,对着您写的冰雕连那章,老花镜都被泪水糊花了。\"

\"不过......\"他顿了顿,公文包的铜扣硌得桌面发出轻响,\"易先生,这部分关于地方武装的描写,是不是过于详实了?尤其是......\"

易传宗端茶的手停在半空,杯中的茉莉在水面沉沉浮浮。说到:\"这些都是老战士亲口所述,每字每句,都是血与火里淬出来的。\"

叶编剧从公文包里抽出牛皮信封,指节叩了叩桌面,金属眼镜框在晨光里泛着冷冽的光:\"易先生,昨天刚定的《我最可爱的人》,下午接到上级指示——一字不改全本付印。‘’

\"他推过一张草稿纸,钢笔字迹力透纸背:\"按千字12元的三级标准,乘以30%的版税系数,再乘百万印量......\"笔尖重重划过纸面,\"稿酬是:3600元,再加上定额稿酬的30%x8一共事万。\"〈这个时期的稿酬真的很高,请不要怀疑真实性。〉

夏编剧将装着储蓄折得牛皮纸发出细微的窸窣声,递给易传宗。

易传宗接过信封的瞬间,触到纸张边缘微微的潮湿,不知是晨露未干,还是对方掌心的汗意。\"请您清点。\"

易传宗随手将信封搁在办公桌上,指腹隔着布料触到储蓄折硬挺的边角。他笑着往两位编剧的粗瓷杯里续茶,氤氲热气中,叶编剧刚要开口说些客套话,院外突然传来老式自行车铃铛急促的声响。

“易先生!”人民日报的杜编剧人未到声先至,藏青色风衣下摆沾着道泥痕,显然是赶了急路。林编剧抱着的牛皮纸袋跟在身后,额角还沁着汗珠,“好消息!您那篇《军中绿花》被选为头版,总编让我们带着今日报纸来给你报喜!”

夏编剧往椅背上一靠,打趣道:“杜老兄这速度,怕是踩着风火轮来的?”话音未落,杜编剧已经展开报纸字间蜿蜒如河:“《军中绿花》的歌词,和这首歌的故事。”

易传宗目光扫过报刊上的内容。窗外的阳光不知何时移了位置,将八仙桌切割成明暗两半,恍惚间竟与记忆里医馆前厅的光影重叠——

叶编剧扶了扶金丝眼镜,指尖重重叩在报纸上《军中绿花》的铅字间,眼中泛起兴奋的光彩:\"易处长,这篇故事配歌曲的形式堪称绝妙!既有人物事迹的感染力,又有旋律传唱的传播力,完全契合当下宣传需求!

\"他从公文包抽出崭新的红色稿纸,沙沙作响间已列好数字,\"报社里决定按最高标准,100元支付稿费——要知道,现在市面上普通歌曲创作费也就十几元,能破百的都是传唱度极高的经典!\"

夏编剧跟着展开宣传方案,油墨未干的纸上印着醒目的\"重点推广项目\":\"我们打算先在全国报刊连载故事,同步联系文工团谱曲。您看这歌词部分......\"他突然压低声音,\"需不需要请专业词作者润色?\"

易传宗摩挲着茶杯边缘,滚烫的温度透过粗瓷传来。\"不用改。\"他退回稿纸,钢笔在\"战地原声记录\"几个字下重重顿出墨点,\"这是战士们在枪林弹雨里唱出来的,每个音符都带着血与火的温度。\"

请读者大大们,用您发财的小手,点点催更,好不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