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延平宫史 > 第218章 梨园知己,家族前程

延平宫史 第218章 梨园知己,家族前程

作者:与枫言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2 07:46:12

轿子停在梨园侧门,刘言宜示意随从留在外面,只带了秀儿一人进去。

梨园内丝竹声声,几名身着彩衣的优伶正在排练新戏。她避开人群,沿着回廊向深处走去。

“主子,您看那边......”

秀儿突然压低声音,指向一处僻静的凉亭。

刘言宜顺着方向望去,只见兄长刘佐刚正与一名身着素白戏服的男子对坐。那男子面容清秀,眉目如画,正是梨园当红男旦俞宗。

两人面前摊开着诗稿,刘佐刚正指着其中一行说着什么,俞宗则微微倾身,听得专注。

这一幕本无甚特别,但刘言宜却敏锐地捕捉到兄长眼中那抹异样的光彩,仿佛整个人都鲜活了起来。

“兄长!”

她忍不住出声呼唤。

刘佐刚正说着话,冷不防被这一声呼唤吓了一跳。他猛地抬头,看见妹妹扶着腰站凉亭外,一旁的俞宗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惊动,转头看去。

俞宗先是一怔,随即反应过来,连忙起身行礼。

“奴婢参见琼主。”

他声音温润如玉,略带沙哑,又似在青石上滚了一遭,磨得人耳朵痒痒的。

刘佐刚脸上闪过一丝慌乱,随即起身行礼。

“妹妹怎么来了?”

“听闻兄长近日醉心词曲,特来讨教。”

刘言宜唇角含笑,目光却落在俞宗身上。

“这位想必就是梨园俞大家?”

俞宗再次行礼,白袍广袖随风轻摆。

“奴婢不敢当。琼主唤奴婢小俞便是。”

刘言宜微微颔首,算是回应。她缓步走到兄长身旁,语气温和却不容拒绝。

“兄长,可否借一步说话?”

刘佐刚脸色微变,却也不敢违抗她的意思,只得对俞宗道。

“我与舍妹有些体己话要说,劳烦大家稍等片刻。”

俞宗识趣地再次行礼。

“奴婢告退。”

临走时,他悄悄将桌上那页诗稿收入袖中。

兄妹两人一前一后,直往僻静处走,刘言宜走得慢,刘佐刚只得放慢步子与她并肩。

刘言宜缓步走在回廊上,廊外芭蕉翠绿,叶上水珠滚落,在地上砸出一个个浅坑。

她与兄长来到一处僻静的回廊下,扶着栏杆,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漆木上雕刻的蛇纹。

“兄长近日倒是清闲,兰台的差事可还顺心?”

刘佐刚垂下头,声音也闷闷的。

“妹妹,我……”

“兄长倒是好兴致,每日往梨园跑,也不怕人言可畏。”

刘言宜微微侧身,目光落在兄长身上。

印象中他是个老实人,向来循规蹈矩,如今这般模样,倒是让人陌生。

不过转念一想,若当真循规蹈矩,便早应在家乡遵循父母之命,撑起书香门第的家业,而不是赴京闯荡。

“妹妹身子重,不该来这种地方。”

刘佐刚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明显的局促。饶是他木讷,也知晓身为兄长却让妹妹担忧的羞赧。

“兄长如此说,是嫌我烦了?连自己亲妹妹都要赶出梨园。”

刘言宜眼眶微红,抬眸看向他。

刘佐刚连忙摆手,语气急切。

“不是的,我只是担心你的身子……”

“担心我的身子,便该好好说清楚,而不是遮遮掩掩,让我想起从前在家时,你总喜欢把话藏在心里,不肯说出来,惹得母亲忧心。”

刘言宜的语气柔和下来,扶着腰慢慢走到兄长面前,抬手替他理了理衣襟。

“妹妹……”

刘佐刚眼中闪过一丝动容,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说出来。

“究竟怎么回事?”

刘言宜目光中带着询问和关切。

“你与俞宗是怎么认识的?又为何每日都要往梨园跑?”

她心里明白,兄长不是个贪图享乐之人,更不会无缘无故与人交往过密。

刘佐刚抿了抿唇,犹豫片刻,最终还是开口道。

“我……我与俞宗一见如故,他是个很好的人,妹妹,你不知道他有多优秀。”

“兄长如今也算有些见识的人了,怎的还像个小儿一般。”

刘言宜听到兄长这番话,心里便明白了几分,却还是耐着性子继续问。

“一见如故?你们才认识多久?就这样掏心掏肺的。”

刘佐刚深吸一口气。

“妹妹,我与俞宗相识不过月余,但一见如故并非虚言。”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

“他的为人处世、言谈举止,都让我敬佩不已。”

“便是如此,也不该如此频繁地往梨园跑。”

刘言宜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你如今是兰台书佐,日后还要靠这仕途升迁,怎可如此不务正业?”

刘佐刚脸上的表情有些僵硬。

“我……妹妹,你不明白,他身边权贵诸多,我不过一介书佐......”

“哥哥是觉得仕途渺茫,想靠着俞宗攀附权贵吗?”

刘言宜眉头微皱,语气里带着一丝担忧。

刘佐刚叹了口气。

“俞宗他虽不将权贵放在眼里,却也时常难免因避而不谈的态度,招来以打赏为名的刁难,我只是希望能让他感到被理解,宽心一二。”

刘言宜愣了愣,随即心中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没想到兄长对俞宗竟有如此深的关切,这让她有些不知所措。

刘佐刚见她沉默不语,以为是吓到了她,连忙解释。

“妹妹,你放心,我与俞宗只是朋友,其实我在京城多年,每日埋头书案,却始终止步不前。而注视着俞宗,他的为人处世,从容与自持,反而让我感到别样的智慧。”

“兄长这是把他当作良师益友了?”

刘言宜忍不住轻笑出声,兄长向来木讷,如今竟因为一个梨园优伶而开窍,倒是让人意想不到。

刘佐刚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俞宗他虽为优伶,却见识不凡,言谈之间,总能让人有所感悟。妹妹,你不知道,我在他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

他抬起头,目光中满是敬佩。

“兄长可知道,士优交往在本朝虽不罕见,但终究是......”

刘言宜斟酌着用词。

“终究是不被主流认可的。”

刘佐刚明白妹妹的意思,认真地看着她。

“我知道,所以我会注意分寸,不会做出有损家门名声的事。”

他顿了顿,又道。

“况且,我心中明白,俞宗与我只是志趣相投,并无私情。”

刘言宜望着兄长眼中闪烁的光芒,心中五味杂陈。

理解,她理解兄长又能如何?她的情感早已在宫中反复藏匿折叠揉搓,不露其容。

她为家人求皇上算珠玑,她为家族排戏博宠孕三胎,升迁举步维艰。

而她能依靠什么呢?

兄长有了感情寄托之际,可曾想过她在宫中会不会遭受流言蜚语?可曾想过父亲从寒门升至永昌郡丞,已是万里挑一。

这条路多难,多呕心沥血,都未能走进京城,却可能因在京任职的长子毁了官声。

廊外春雨忽至,细密的雨丝在芭蕉叶上敲出清脆的声响,令人想起唱戏时轻叩的牙板。

刘言宜忽然忆起年幼时兄长带她及二哥在资中看过的一出傩戏,戴着青铜面具的巫祝踩着禹步,将糯米洒向虔诚的乡民,她突然问道。

“兄长可知木涛最后为何投江?”

刘佐刚怔了怔,《木涛传》的故事他再熟悉不过。

那木涛与优伶最后在江边纵酒而歌,赋诗而别,优伶乘舟而去,木涛站在江边远送,良久良久,一跃入江,故事便结束了。

但妹妹此刻问来,显然有别于话本,他的确思索过这个问题,随即笑道。

“妹妹考我?《宣和遗事》里写得明白,是因知音难觅......”

“是因为他分不清戏里戏外。”

刘言宜打断他,手指无意识地抚过隆起的小腹。

“那位优伶演完《九歌》就卸了妆,木涛却把湘君当作了真神。”

刘佐刚默然不语,妹妹的话他自然明白,只是下意识地不愿意去深想。他待知己无私无畏,全身心奉上,因他能从中得到精神上的麻醉与自在,但他对家人,却......选择了逃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