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开局成园长,我的动物们都成精了 > 第380章 长安万象,身在其中

当“不良人”们潇洒地转身,将这座巨大的长安城彻底交到游客们手中时,短暂的寂静之后,朱雀天街上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欢呼与骚动。

五千人,如同五千条投入大海的鱼,带着按捺不住的兴奋与好奇,瞬间散开,朝着各自心仪的方向涌去。

来自上海的王先生一家三口,在短暂的商议后,没有选择那些听起来就热闹非凡的商业区,而是牵着十岁的儿子,走进了旁边一座坊门上写着“崇仁坊”的里坊。

“哇!爸爸,这里好安静啊!”

一踏入坊内,朱雀天街上的喧嚣便被高大的坊墙彻底隔绝。

与主干道的威严不同,这里是一条条由青砖铺就的巷道,两侧是朴素的民居,青砖黛瓦,木质的门窗,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感觉……真的像是走进了古代的居民区。”王太太低声说,她有些紧张,又有些兴奋,生怕自己现代的打扮,会惊扰到这里的“原住民”。

巷子深处,一户人家的院门敞开着。一位身穿粗布襦裙的“唐代妇人”正在院中的井边浣衣,她身形丰腴,脸上带着满足的微笑,嘴里还哼着不知名的、但异常悦耳的小调。

看到王先生一家探头探脑地张望,她竟一点也不怕生,还友好地抬起头,对着他们点头一笑。

“妈妈,你看!那是什么?”儿子王乐突然被一阵“哒哒”的、富有节奏的声音所吸引。

一家人循声望去,只见不远处一间民居的屋檐下,一位中年妇人正坐在一架古老的织机前,双手熟练地穿引着梭子,五彩的丝线在她手中,渐渐变成一匹华美的锦缎。

王太太忍不住走上前,轻声问:“大姐,您……您这是在织布吗?这布料的颜色,可真漂亮。”

那“织女”停下手中的活计,抬起头,露出一张被岁月磨砺过但依旧温和的脸庞,她笑着回答:“是啊,自家染的蓝草布,正准备给家里的男人做件上衙穿的春衫。小郎君,要不要过来试试看?”

她竟真的对着王乐招了招手,邀请他上前体验。在母亲的鼓励下,王乐好奇地坐到织机旁,在那位“织女”手把手的教导下,有模有样地推动了一下沉重的木梭。

“真好玩!”王乐兴奋地喊道。

就在这时,巷子口传来一阵清脆的吆喝声:“让一让!贵人出行,闲人避让!”

话音未落,一顶由四个轿夫抬着的青呢小轿,在一位管家模样的老者带领下,不紧不慢地从他们身边经过。轿帘随着轿夫的步伐微微晃动,能隐约看到里面坐着一位手持书卷、衣着华贵的“员外”,他正透过轿窗,好奇地打量着王先生一家。

这突如其来的、充满了“阶级感”的古代出行方式,让一家三口都看呆了,直到轿子走远,他们才回过神来。

“我……我感觉我好像在拍电视剧。”王先生喃喃道,他感觉自己的世界观,正在被一砖一瓦地重塑。

与此同时,那几位对历史极感兴趣的大学生,在地图的指引下,直奔位于另一处里坊的“国子监”。

还未走近,一股庄严肃穆的学术气息便扑面而来。国子监的建筑古朴大气,朱红色的正门前,一座巨大的孔子圣像巍然矗立,几位身穿统一儒生服的Npc,正毕恭毕敬地对着圣像行礼。

“快看!那……那位老先生,是不是孔颖达?”一位男生激动地指着刚从国子监内走出的一位老者。

只见那位老者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身着祭酒官服,正被一群“儒生”簇拥着,激烈地讨论着什么经义。

为首的男生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快步上前,对着那位老者恭恭敬敬地深鞠一躬:“学生冒昧,敢问老先生,可是国子监祭酒当面?”

那位被称作“孔颖达”的老者停下脚步,颇有风度地上下打量了他们几眼,然后捋着胡须,温和而又不失威严地开口道:“老夫孔颖达,忝为国子监祭酒。看几位小友衣着奇特,气宇不凡,不知有何见教?”

“不敢不敢!”那男生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学生……学生斗胆,想请教先生一个关于《五经正义》中,礼法与人情如何权衡的问题……”

“哦?”“孔颖达”的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与欣赏,他竟真的停下了脚步,饶有兴致地与这几位来自千年后的“异域学子”,在国子监的门前,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起来。

他不仅解答了学生们的问题,甚至会反问他们一些关于“格物致知”的看法,言语间充满了长者的智慧与盛唐学者的开明与自信。这场突如其来的“学术探讨”,让几位大学生如沐春风,感觉比在学校里上了整整一个学期的专业课,收获还要大。

另一边,一对逛得有些腿酸的年轻情侣,正坐在坊内主干道的一处石凳上休息。

“亲爱的,这长安城也太大了吧,我感觉腿都不是自己的了。”女孩撒娇道。

男孩正准备安慰,一阵清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一辆由一匹高头大马拉着的、装饰精美的双轮马车,“哒哒”地驶了过来,在不远处一个挂着“车马行”招牌的站点停稳。

车夫从车上跳了下来,中气十足地高声吆喝道:“平康里!去平康里听曲儿嘞!一位二十文,包来回!”

情侣俩眼前一亮,疲惫一扫而空,立刻跑了过去。

“师傅,现在就走吗?”

“上车就走!”车夫爽快地回答。

他们付了四十文铜钱,好奇地坐上了马车。车厢虽不大,但里面铺着柔软的锦垫,两侧还有可以推开的小窗。随着车夫一声清脆的鞭响,马车平稳地启动,沿着宽阔的石板路前行。

视野随之抬高,看着两旁缓缓倒退的“唐代建筑”和那些真实的“唐朝人”,女孩兴奋地拿出手机,与男友头挨着头玩起了自拍,感觉自己彻底成了穿越剧里的女主角。

而在崇仁坊一处僻静的大槐树下,一位爱好摄影的中年大叔,则被一阵激烈的争论声所吸引。

他悄悄走近,发现在那棵需要两人才能合抱的大槐树下,两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对着一方石桌上的棋局争得面红耳-赤。

“下子!快下子!莫要悔棋!”一个穿着葛布短衫的老者捻着胡须,一脸得意。

另一个手持黑子的老者则眉头紧锁,手中的棋子举了半天,就是不肯落下。旁边还围了几个看热闹的“街坊邻居”,不时有人支招,场面真实得不能再真实。

摄影大叔悄悄地举起相机,调整好焦距。

阳光透过浓密的槐树叶,斑驳地洒在古朴的石质棋盘和那两位老者专注而生动的脸上。

“咔嚓”一声。

他按下快门,看着相机屏幕上定格的画面,满意地笑了。

这一刻,他感觉自己捕捉到的,是千年前长安城里,最真实、最鲜活的市井灵魂。

那对乘坐马车的情侣,很快便抵达了目的地——平康里。

刚一下车,一股比崇仁坊要喧嚣、繁华得多的气息便扑面而来。这里的街道更加热闹,行人如织,两侧的建筑也更加华丽,楼上楼下,不时能看到一些衣着暴露、手持团扇的“风尘女子”在倚栏调笑,隐约的丝竹之声不绝于耳。

他们被一座名为“仙茗阁”的三层茶楼所吸引。茶楼雕梁画栋,门口挂着一串串大红灯笼,一位穿着绫罗绸缎、打扮得像个“龟公”的茶博士,正拿着一块手巾,点头哈腰地招揽着客人:“呦!两位客官,里面请!新到的蒙顶甘露,二楼雅座,正对着戏台,还能听评弹嘞!”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兴奋,便跟着茶博士走了进去。

楼内茶香四溢,说书先生的惊堂木声、茶客的交谈声、小二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人间烟火的热闹。

他们被引到二楼临窗的座位,点了一壶茶、两碟精致的唐式糕点,听着楼下评弹艺人吴侬软语的唱腔,看着窗外“唐代”的繁华街景,感觉时间都慢了下来。

女孩拿出手机,对着窗外的景色和桌上的茶点,拍下了一张精美的照片,想了想,发了个朋友圈,配上了一句她认为最酷的文案:

“我不在地球,我在大唐,勿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