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武侠 > 武侠穿越从寻秦记开始 > 第六百九十二章 话音未落

赵佶道:“老师说的有理,只是被老师这么一说,朕还真有些不敢用他了。”

黄裳不管赵佶这话是不是真心,他都必须表明自己的态度,摇头道:“陛下不必如此。按臣所说,蔡京此人不忠于新法,更不会忠于旧法,甚至他的家族,他唯一忠于的就是他权力的来源。谁能给他权力,他就会忠于谁。陛下是他权力的源泉,那陛下的意志,他就会不遗余力的执行。所以他是什么样的人不重要,重要的是陛下想干什么。哪怕陛下只是想吃喝玩乐,这个人为了满足陛下的喜好,弄得天怒人怨也不会在乎。”

赵佶一愣,怎么听着不像好话,似乎在内涵自己?

赵佶生性喜欢艺术,继位之后在杭州设立了金明局,由童贯管理,专门负责为他搜罗古董文玩、奇珍异宝。也正是为了这个,童贯才结识蔡京,把他再次引入朝廷。

黄裳并没有深说,总觉让一个这么有权势的人洁身自好是一件很扯的事,说了也是费力不讨好,不如不说。

黄裳自问,易地而处,自己也无法抵挡私欲的膨胀,人之常情而已。

相比于蔡京,童贯对黄裳能回京城却只觉得高兴。蔡京能有今天,靠的是当初走童贯的门路,所以他今天虽然位极人臣,童贯在他面前却不落下风,甚至多了一丝矜持。

可是在黄裳面前,童贯却始终保持谦卑,是发自内心的尊敬黄裳。

黄裳于他不只有传功之德,也从没有一般读书人那种高人一等的姿态。这是童贯在发迹前感受到的,一直持续到现在,而且他是真正见过黄裳厉害的人。

童贯忍不住对黄裳道:“只要相公点头,宰相之位唾手可得。”

黄裳笑道:“看看本朝宰相的起起伏伏,以王安石之能都坐不稳,那个位置可不是只有权力,还有责任。我自问没那个本事,也没那种抱负。倒是大人,出身军旅,精通军务,在即将到来的这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正是大展拳脚的好时候,我这里先祝贺大人了。”

童贯出自西北宦官将军李宪的门下,虽是宦官,在皇宫里的时候并不多。

本朝重文抑武,这是国策,不必谈对不对。只是文人掌军,也是军事不利的一个原因。皇帝不信任武将,这才有宦官作监军。

童贯听了黄裳的话大喜,早在黄裳提出要用战争解决变法之阻碍时,童贯心中就一阵乱动。不同于赵佶和蔡京,他已经开始考虑怎么操作了。

童贯不禁问黄裳:“真的能如相公所言,只要宋辽开战,江南就一定会反?”

他反而怕黄裳夸夸其谈,没人造反,那不是空欢喜一场?至于叛乱会给当地造成多大的损失,他却不会考虑,那是皇帝该考虑的事。

黄裳道:“**不离十,实在不行我们可以主动在江南放一个人搅动风云,自然就会有猎物凑上来。挖下深坑等虎豹,撒下香饵钓金鳌。”

这是在钓鱼执法,其心可诛,让童贯也自叹不如。

童贯转了转眼珠,偷瞄了黄裳一眼,只见黄裳悠然自得,就像刚刚说了一句无足轻重的话。

童贯心中已经尽得黄裳计策的精髓,恍然点头,露出深思的微笑。

黄裳陈沉浸在浩如烟海的道经中,心中也得感叹《万寿道藏》工程的巨大,也就是皇帝有能力做到,自己就算才华盖世,黄家又富可敌国,也没有能力做到这种程度。

他人虽在京城,却不问世事,不过赵佶也偶有问询。

赵佶突然召见黄裳,江南路江浙一带果然有人造反。

黄裳听闻一愣,自己话音未落就有人造反,也太配合自己了。

黄裳虽然曾经是赵佶的老师,但在政治上,早就靠边站了,对于赵佶的登基和执政,他没有施加任何影响。

不过想到赵佶的历史评价,荒淫无道、横征暴敛,致生灵涂炭,百姓民不聊生。

黄裳虽不在庙堂却在江湖,最能了解民间疾苦,原想着凭借自己个赵佶的关系,自己有必要对他提醒、告诫,以免去民族的危机。

赵佶设金明局、造作局,收集古董文玩、奇珍异宝。然而事实是虽然也给老百姓带来很多麻烦,却并不如自己以为的那样民不聊生,而他同时还专注于改革,反而做了很多对老百姓很有益的事。

只是无论是什么情况,现在的大宋无论经济还是版图,都是整个大宋的巅峰。

而且此时宋辽之间可还没见丝毫开战的意思,这造反未免太草率了。

黄裳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方腊,北宋记载的值得一提的造反就是方腊。宋江那都算不上造反,顶天是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

但这股反贼打的却是“燕王”的旗号。

黄裳都没心情想他们为什么不叫“圣公”,而是叫“燕王”,时间也太早了,真不是个恰当的时机,不用问也知道翻不出什么大浪,黄裳顿时失去了问一问的兴趣。

黄裳只是微微一愣,随即就意兴阑珊,没有任何表示。

原本对于有人造反,赵佶应该雷霆震怒,火速派人扑灭反叛。可是因为之前黄裳的话,甚至可以说是预言,赵佶并不焦急,反而有一种智珠在握的感觉。

可是黄裳看似没有兴趣听,这是赵佶也没想到。

但即便如此,赵佶还是不得不问黄裳,毕竟事情就是按照黄裳的设想来的,要不然赵佶提都不会和黄裳提这件事。

赵佶问道:“老师,你看何人挂帅平叛比较好?”

黄裳道:“谁挂帅平叛都不是难事,最重要的是陛下到底想达到什么目的。”

赵佶随即醒悟,黄裳当初说起这个事时,目的其实是清洗江南世家。如果真的按照黄裳的想法,那迅速扑灭造反也不见得是好事,甚至说仅仅是剿灭反贼就会得不偿失。

这件事还真要仔细斟酌,看得出黄裳不想参合这件事,而且也很有信心,但赵佶此时就想问黄裳的意见,之前都说了那么多了,不差这一次,少说一句都不完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