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新良缘 > 第一百八十四回 贾海贾安入书院 玉澜贾菲授课业

话说宝玉与黛玉,二人闲坐于潇湘馆内。但见那窗下清风悠悠拂来,似一双轻柔的素手,悄然拨动帘栊,发出细微簌簌之音,宛如在低诉着岁月的悠悠情思。

宝玉手捧茶盏,面上隐隐透着几分思忖之色,恰似心中正权衡着要事。他轻轻抿了一口茶,缓缓放下茶盏,抬眼望向黛玉,轻声开言:“如今贾海、贾安年岁渐长,恰似破土而出的嫩笋,正是该入学问知的年纪。想来想去,将他们送去贾府家塾读书,实在是最为妥当。

家塾之中,既有先生悉心授业,又能与族中子弟一同切磋学问,于他们的学问品行,必定大有增益。”

黛玉轻颔首,眉眼间透着温婉,恰似春日里初绽的娇花,柔美而动人。她以那如黄莺啼啭般婉转的声音应道:“正是这个道理。家塾学风严谨,先生皆为饱学鸿儒,贾海、贾安置身其间,定能学有所成。想来他们兄弟俩,日后必能在学问上崭露头角,为贾府增光添彩。”

且说这日清晨,晨曦初照,那金色的光辉仿若细碎的金箔,透过雕花窗棂,丝丝缕缕倾洒在贾府的庭院之中,将那青砖绿瓦映照得熠熠生辉,恰似为这古老的府邸披上了一层梦幻绮丽的金纱。

贾海身着一件月白绫子的小袄,那绫子质地极为柔软,触手仿若婴儿肌肤般细腻,泛着淡淡的光泽,恰似月光轻柔洒落其上,柔和而明亮。

外罩一件石青缂丝的马褂,缂丝工艺精巧绝伦,丝线交织间,花鸟鱼虫仿若活灵活现,呼之欲出。那鸟儿的羽毛根根分明,仿佛在微风中轻轻颤动,似欲展翅高飞;鱼儿的鳞片闪烁着粼粼光芒,似要跃出画面,畅游于天地之间。

脚蹬一双黑缎子面的小靴子,靴面上绣着细密的花纹,每一针每一线皆透着贾府的精致考究,那花纹宛如流动的云纹,飘逸灵动,似蕴含着祥瑞之意。此刻的他,精神抖擞,恰似一只即将振翅高飞的雏燕,眼中满是对未知的好奇与憧憬。

贾安则身着藕荷色的锦袍,那锦袍颜色淡雅,宛如春日里初放的莲花,透着一股清新出尘之气,仿佛能涤荡世间一切尘埃。腰间系着葱绿宫绦,绦上坠着一枚温润的玉佩,那玉佩质地细腻,触手生温,雕刻着精美的图案,似是吉祥如意之寓意。

行走间玉佩轻晃,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犹如山间清泉潺潺流淌,清脆而动听。头戴一顶镶玉小帽,帽上的玉石莹润剔透,似能映出人影,宛如一泓清澈的湖水,纯净而深邃。他眉眼间透着一股沉静,恰似一泓幽深的清泉,令人心生宁静之感,仿佛能将世间喧嚣隔绝在外。

兄弟俩背着崭新的书包,那书包用上好的青布所制,布面厚实而柔软,边角绣着精致的云纹,针法细腻,云纹仿若在风中飘动,似要带着他们的梦想一同翱翔。

二人小手紧紧相牵,迈着轻快而又略带拘谨的步伐,向着书院走去。一路上,贾海的眼睛滴溜溜地转,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嘴里还不时地嘟囔着:“哥哥,这书院里会是什么样子呀?是不是有好多好玩的?”

贾安则轻声安抚道:“别乱说,书院是读书的地方,要好好学习,不能只想着玩。”贾海吐了吐舌头,应了一声:“知道啦。”

且看那书院,坐落于贾府花园一隅,四周修竹环绕,那竹子修长挺拔,犹如一群坚守岗位的卫士,傲然挺立。

竹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仿若在低吟着古老的诗篇,诉说着岁月的悠悠故事。书院的门楹上,刻着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字迹苍劲有力,铁画银钩,似是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哲理,仿佛在向每一个踏入书院的学子谆谆诉说着求学与做人的真谛。

兄弟俩迈进门槛,眼中满是好奇与期待,那小脑袋不住地转动,打量着这陌生而新奇的地方。屋内摆放着整齐的桌椅,案上笔墨纸砚一应俱全,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书香故事。

贾海小声地对贾安说:“哥哥,这里好安静,感觉和家里不一样呢。”贾安微微点头,轻声说道:“是啊,从今天起,我们就要在这里好好学习了。”

走进学堂,先生已端坐在讲台上。只见先生身着一袭藏青色的长袍,那长袍宽袍大袖,尽显儒雅之风,仿佛将千年的文化底蕴都凝聚其中。头戴方巾,方巾的两角微微飘动,更添几分飘逸之感,仿若仙人下凡,超凡脱俗。

先生面容清癯,颧骨微微凸出,脸颊略显消瘦,却无损其气质的高雅,反而更添了几分遗世独立的韵味。目光透着温和与睿智,仿佛能洞察学生们的内心世界,犹如一盏明灯,照亮学子们求知的漫漫征途。

颌下一缕胡须,黑白相间,随着微微的动作轻轻晃动,显得愈发沉稳庄重,仿佛是岁月沉淀的智慧象征。

贾海生性活泼好动,甫一坐下,便如只不安分的小雀儿,屁股似是着了火一般,在凳子上扭来扭去。眼睛滴溜溜地转,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待先生讲课时,更是按捺不住,踊跃发言,小手举得高高的,身子前倾,满脸急切之色,仿佛生怕先生看不见他。嘴里还不住地喊着:“先生,先生,我知道!”那模样,真是让人忍俊不禁。先生见状,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海哥儿如此积极,值得称赞,但也要注意课堂秩序。”

贾海听了,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坐直了身子,心中却仍在为自己的表现暗自得意,又想着下次定要回答得更精彩。

而贾安则沉稳安静许多,端正地坐着,脊背挺直,双手交叠放在身前,宛如一尊精致的瓷娃娃。读书时全神贯注,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一篇文章往往读几遍便能流利背诵,吐字清晰,声音清脆,令先生不住点头称赞:“安哥儿天资聪慧,且勤奋好学,日后必成大器。”贾安听了,脸上微微泛红,心中暗自思忖:“先生谬赞了,我定要更加努力,才不负先生期望。学海无涯,我不过是刚刚起步,切不可骄傲自满。”

课余之时,贾玉澜与贾菲也承担起教导弟妹的责任。书房之中,布置得典雅大方,墙上挂着几幅名人字画。有山水写意,那山水间云雾缭绕,仿佛蕴含着无尽的诗意,让人仿若置身于空灵的仙境之中,心驰神往;有花鸟工笔,那花鸟栩栩如生,鸟儿的灵动、花儿的娇艳,皆展现得淋漓尽致,似将世间美景尽收其中,令人赏心悦目。

案上摆放着笔墨纸砚,那砚台质地细腻,触手温润,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痕迹;墨锭散发着浓郁的墨香,似是在召唤着学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玉澜身着一件淡蓝色的长衫,腰间束着一根白色丝绦,那丝绦随风轻舞,更衬得他身姿修长,儒雅不凡,仿若从画中走出的翩翩公子。

他微笑着铺开宣纸,那宣纸洁白如雪,质地轻薄却又坚韧,宛如一片轻盈的云朵。轻轻握住贾海的小手,眼神专注而温和,犹如春日暖阳般温暖人心,说道:“写字如做人,要端端正正,顶天立地。

这每一笔每一划,都如同我们人生的轨迹,需用心书写。想当年,我初习书法时,亦是懵懂,全赖先生悉心教导,方才有今日之领悟。如今将这心得传授与你,望你能好好体会。”

说罢,提笔蘸墨,那墨汁在笔尖晕染开来,散发着独特的墨香,仿佛是文化的传承在指尖流淌。他一笔一划地教他写“人”字,那身姿挺拔,宛如一幅俊逸的水墨画。

每一笔的起承转合,都蕴含着深厚的书**底,仿佛在向贾海传递着古老文化的精髓。贾海一边认真地看着,一边在心中暗暗想着:“哥哥写得真好,我也要像哥哥一样写得这么漂亮。我定要刻苦练习,不辜负哥哥的教导。”

贾菲则在园中,带着弟妹们诵读诗词。她身着一件粉色的绫裙,外披白色的薄纱,那薄纱如烟似雾,在微风中轻轻飘动,仿若仙子下凡,美丽而动人。发间插着一支翡翠簪子,簪子上雕刻着精美的花朵,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仿佛为她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她轻启朱唇,那声音清脆悦耳,宛如黄莺出谷,在园中回荡:“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那神情温柔而专注,仿佛沉醉在诗词的美妙意境之中。

贾海、贾安仰着小脑袋,眼睛亮晶晶的,犹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跟着姐姐一句一句地诵读,稚嫩的声音在园子里飘荡,仿佛是春天里最动听的乐章。贾菲看着弟妹们认真的模样,心中满是欢喜,暗自想道:“希望他们能在诗词中领略到中华文化的魅力,茁壮成长。

诗词之道,博大精深,我当以耐心与爱心引导他们,让这颗文化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一日,先生让学生们以“秋”为题作诗。贾安托腮凝思,片刻后,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仿佛灵感突至。他微微皱眉,那眉头轻蹙间,透着一股认真与执着,仿佛在与诗词中的意境进行着深度的对话。

提笔蘸墨,在纸上写道:“秋风拂落叶,明月照寒塘。独坐思千里,心随雁字长。”写完后,他又仔细端详,微微点头,似是对自己的作品颇为满意,心中想着:“不知这首诗能否得到先生的认可。我不过是将心中所感诉诸笔端,但愿能稍得秋之神韵。”

先生接过诗稿,看罢,眼中满是惊喜之色,连连称赞:“小小年纪,竟有如此才情!此诗意境深远,用词精妙,实乃佳作。安哥儿对秋之感悟,细腻入微,将秋思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贾玉澜与贾菲听闻,也赶忙凑过来,看着弟妹的诗作,眼中满是欣慰,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玉澜轻轻拍了拍贾安的肩膀,笑道:“好小子,日后定有大出息!为兄自愧不如啊。想我当年,作此等诗时,尚不及你这般自然流畅。”

贾菲则拉着贾安的手,柔声道:“安弟真是聪慧,姐姐为你骄傲。日后定要继续努力,在诗词上更上一层楼。诗词一道,无尽无穷,切不可满足于此。”

贾海在一旁,眼睛里透着羡慕,暗暗攥紧了小拳头,心想:“我也要努力,下次定要让先生和哥哥姐姐们也夸赞我。我要像哥哥一样,多读诗书,写出更好的诗来。我定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不能落后于哥哥。”

这日课间,贾海正与同窗们玩耍,不小心碰倒了一位同窗的书本。那同窗性子有些急,当下便涨红了脸,说道:“贾海,你怎的如此莽撞!”贾海赶忙弯腰捡起书本,满脸歉意地说:“对不住,我不是故意的,你莫要生气。”

可那同窗仍不依不饶,贾海心中有些委屈,却又不知如何是好。这时,贾安走了过来,轻声说道:“都是同窗,何必如此计较。海弟已然道歉,想来他也并非有意。”

那同窗听了,自觉有些理亏,便不再言语。贾海感激地看了贾安一眼,心想:“还是哥哥沉稳,以后我也要学着些。”

又一日,贾菲在教导弟妹诗词时,发现贾海总是对诗词的情感理解不到位。她思索片刻,便指着园中的花朵说道:“海弟,你看这花儿,春日绽放时娇艳欲滴,到了秋日便渐渐凋零。

诗词中的情感,便如同这花开花落,需细细体会。就如‘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诗人便是借秋景来抒发内心的凄凉之感。”贾海听了,似有所悟,点头道:“姐姐,我好像明白了些。”

贾菲看着他,微笑着说:“明白便好,诗词之美,在于情与景的交融,你日后多读多思,定能领略其中妙处。”

且说那书房角落,摆放着一盆兰花,那兰花枝叶修长,花瓣淡雅,散发着清幽的香气。每当贾玉澜教导贾海写字时,那幽幽兰香便萦绕在鼻间,仿佛为这书房增添了几分雅致。

玉澜有时看着兰花,心中便会想:“这兰花高洁淡雅,恰似学问之道,需耐得住寂寞,方能绽放芬芳。待贾海学业有成,也应如这兰花一般,品德高洁。”

书房案上,除了笔墨纸砚,还有一只精致的镇纸,那镇纸用上好的青铜所制,雕刻着古朴的纹路,似是岁月留下的印记。贾玉澜每次提笔写字,看到这镇纸,便会想起家族先辈们对学问的执着与传承,心中便涌起一股使命感,更坚定了教导贾海的决心。

正是:海安求学入书堂,稚子童心向学忙。玉澜挥毫传墨韵,贾菲诵句送书香。习文作画添才趣,赋诗吟词绽雅芳。贾府新芽承雨露,春风化育栋梁彰。

此回中,贾府子弟于书院求学之事,尽显家族对后辈学问品行之重视,亦见子弟间情谊与成长,正是家族兴衰之细微映射,日后故事,且待慢慢道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