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新良缘 > 第一百八十回 蚕茧丰饶绽瑞光 产销谋变意彷徨

话说贾府上下,自投身于蚕事以来,人人皆殚精竭虑,将那蚕儿视作心头至宝,悉心照料。每日里,众人穿梭于蚕房之间,恰似呵护襁褓中的婴孩,眼神中满是关切与谨慎,不敢有丝毫懈怠。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众人的翘首期盼中,迎来了蚕茧的大丰收。

且说蚕儿结茧之时,那场景当真是奇妙非常。蚕房内,一片静谧,唯有蚕儿吐丝时发出的细微沙沙声,仿若轻柔的乐章。只见那一条条肥硕的蚕儿,在经历了数次蜕皮之后,已然到了结茧的时节。它们缓缓蠕动着圆润的身躯,开始寻觅合适的结茧之所。

有的蚕儿沿着蚕匾的边缘,一点点地吐出洁白的丝缕,将自己层层包裹;有的则在蚕架的角落里,精心构筑着自己的“小窝”。它们的动作看似缓慢,却有条不紊,那丝缕从它们的口中源源不断地吐出,越缠越厚,逐渐形成了一个个小巧而精致的茧子。

起初,茧子还略显轻薄,能隐隐瞧见蚕儿在其中忙碌的身影。随着时间的推移,茧子愈发厚实,颜色也愈发洁白如雪。不多时,整个蚕房便仿佛被一场大雪覆盖,一片银白,煞是好看。

待到采摘蚕茧之日,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农庄之上,给这片忙碌的土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林黛玉、王熙凤、李纨与贾探春一行人,兴致勃勃地来到庄园。

步入蚕房,眼前那堆积如山的雪白蚕茧,瞬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王熙凤率先开口,眼中满是惊喜与欣慰,说道:“瞧瞧这蚕茧,颗颗饱满,色泽莹润,当真是咱们贾府上下心血的结晶啊!”

李纨亦微笑着点头,说道:“是啊,自养蚕以来,每日都盼着这一刻,如今见这丰收之景,往日的辛劳都化作了欢喜。”

贾探春走近蚕茧堆,轻轻捧起几个蚕茧,仔细端详着,赞叹道:“如此佳品,拿到市集上,定能卖出好价钱,咱们贾府也算是寻到了一条振兴之路。”

林黛玉则微微仰头,目光在蚕茧间流转,轻声说道:“这蚕儿吐丝结茧,恰似将自己的心血凝于其中,而咱们贾府众人的心血,也都在这一颗颗蚕茧里了。”

众人看着这丰收之景,心中满是欢喜,你一言我一语,相互讨论着,欢声笑语回荡在蚕房之中。

王熙凤兴致颇高,提议道:“今日见这蚕茧丰收之盛景,姐妹们何不作诗一首,以记今日之喜?”众人纷纷称好。

李纨略一思索,率先吟道:“蚕儿勤勉吐丝忙,茧似银珠映日光。贾府今朝添锦绣,他年兴盛韵悠长。”此诗一出,众人皆赞其立意甚佳,既描绘了蚕儿结茧之景,又寄托了对贾府未来的美好期许。

贾探春也不示弱,稍作沉吟,吟道:“雪茧盈仓映眼眸,辛劳换得喜丰收。产销若得新途畅,重振家门愿可酬。”诗句中尽显对贾府通过蚕桑产业重振家业的期盼。

林黛玉轻移莲步,至窗前,望着那满园的桑林,思绪飘飞,而后轻声吟道:“蚕茧如雪映桑园,心血凝丝意万千。盼得产销开富路,贾府辉煌再续篇。”其诗婉转悠扬,充满了对贾府未来的憧憬与祝愿。

王熙凤听了,笑着说道:“林妹妹的诗,总是这般清新雅致,又饱含深意。咱们贾府有姐妹们这般才情,何愁不能兴盛。”众人皆笑,气氛欢快而融洽。

在贾府众人满心期待中,蚕茧售卖之日终是来临。天还未亮透,墨蓝的天幕上还挂着几颗残星,庄上众人便已忙碌起来。他们借着熹微的晨光,小心翼翼地将堆积如山的蚕茧一筐筐抬上马车。每一颗蚕茧都凝聚着众人的心血,在淡淡的晨曦下闪烁着柔和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它们所承载的希望。

王熙凤亲自坐镇指挥,她身着一件月白绫子的窄袖褙子,下着葱绿撒花软烟罗裙子,显得精明干练。只见她手持一本账册,目光敏锐地扫视着每一个细节,不时开口叮嘱:“都仔细着些,莫要碰坏了蚕茧。这些可都是咱们的心血,卖个好价钱,贾府上下就都指着它们呢!”众人齐声应和,手上动作愈发谨慎。

待一切准备妥当,车队缓缓启程,向着市集进发。一路上,车轮滚滚,扬起阵阵尘土。随着距离市集越来越近,喧闹声也逐渐清晰可闻。

当贾府的车队抵达市集时,这里早已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各种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市井气息。王熙凤指挥着众人将蚕茧摊位布置好,那一堆堆雪白的蚕茧在阳光下耀眼夺目,瞬间吸引了众多目光。

不多时,一位身着锦缎长袍的丝商踱步而来。他头戴瓜皮小帽,帽檐下一双眼睛精明而锐利,在蚕茧堆上停留片刻后,拿起一颗蚕茧,放在手中反复端详,又凑近仔细查看色泽,而后轻轻剥开一点,观察内部丝质。他微微点头,眼中露出一丝惊喜:“贾府的这批蚕茧,果然名不虚传。瞧这质地,洁白细腻,丝质坚韧,实乃上乘之品。不知贾府此番开价几何?”

王熙凤见状,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报出一个价格。那丝商微微皱眉,似乎觉得价格稍高,开始与王熙凤讨价还价起来:“二奶奶,这价格嘛,虽说这蚕茧品质确实不错,但如今市面上蚕茧也不少,您看能否再降一降?”

王熙凤却丝毫不为所动,她轻抬下颌,自信满满地说道:“这位老板,您也是行家,自然看得出这批蚕茧的品质。我们贾府用心培育,这质量可不是寻常蚕茧能比的。这个价格,已经是很公道了。况且,您若是拿了这批蚕茧回去,制成丝绸,定能卖出好价钱,这其中的利润,您想必也清楚。”

就在二人僵持不下时,又有几位丝商围了过来。其中一位留着山羊胡的丝商拿起蚕茧看了看,也赞道:“确实是难得的好货。二奶奶,我们也不啰嗦,您再让些利,咱们痛痛快快成交。”

王熙凤心中暗自思忖,略作沉吟后,给出了一个稍作让步的价格:“各位老板,我也是诚意做生意,这个价格,已经是我能给出的底线了。大家以后说不定还有长期合作的机会,何必为了这一点小钱伤了和气呢?”

众丝商相互对视一眼,似乎都觉得这个价格在可接受范围内。那位山羊胡丝商率先说道:“好,二奶奶爽快,我们也不多说了,就按这个价格,我要十筐。”其他丝商见状,也纷纷表示要购买。一时间,摊位前热闹非凡,众人忙着称重、算账、付款、装车,王熙凤在一旁指挥若定,平儿则在一旁帮忙记账,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随着蚕茧一筐筐被卖出,贾府众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王熙凤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心中也满是欣慰。她深知,这批蚕茧的售卖,不仅是一次商业交易,更是贾府振兴的重要一步。而此次蚕茧的畅销,也让她对贾府未来的蚕桑产业发展充满了信心。

话说那蚕茧收购的一众商人,深知贾府在蚕桑一事上用心颇深,且王熙凤与林黛玉在贾府中举足轻重,为表诚意,特诚邀二人前往自家加工厂,参观蚕茧变布匹的奇妙过程。王熙凤与林黛玉商议一番后,欣然应允。

那日清晨,阳光透过薄雾,轻柔地洒在贾府的庭院中。王熙凤身着一件宝蓝色的绫缎褙子,上绣着精致的金线牡丹,下着一条月白色的百褶罗裙,裙摆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摇曳,显得雍容华贵又不失干练。林黛玉则身着淡粉色的锦缎长衫,外罩一件素色的薄纱披风,腰间系着一条淡紫色的丝带,愈发显得身姿婀娜,气质如兰。二人在一众丫鬟的簇拥下,登上装饰精美的马车,缓缓向加工厂驶去。

马车一路前行,窗外的景色如画卷般徐徐展开。田野间,麦苗在微风中轻轻荡漾,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王熙凤看着窗外的景色,不禁感慨道:“如今贾府投身蚕桑之事,若能如这沿途风景般顺遂,那可真是再好不过了。”林黛玉微微点头,轻声说道:“凤姐姐所言极是,只是前路漫漫,还需我们步步谨慎。”

不多时,马车便来到了加工厂。那加工厂规模颇为宏大,远远望去,一座座厂房错落有致地排列着,烟囱中冒着袅袅青烟。二人刚下马车,便有几位商人笑脸相迎。为首的一位身材富态,身着一袭黑色绸缎长袍,头戴一顶瓜皮帽,帽上镶着一块碧绿的翡翠,显得富贵逼人。他快步走上前,躬身行礼道:“二位姑奶奶大驾光临,真是让敝厂蓬荜生辉啊。”王熙凤与林黛玉微笑着还礼,随后在商人的引领下走进加工厂。

一进入厂房,便是一阵热气扑面而来,耳边传来机器的轰鸣声和工人们忙碌的身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煮茧的工序。巨大的铁锅下,炉火熊熊燃烧,锅中的水沸腾翻滚,蚕茧在锅中上下起伏。一位工人正用长杆轻轻搅动着蚕茧,使它们受热均匀。商人介绍道:“这煮茧可是关键的一步,要恰到好处地掌握火候和时间,才能让蚕茧的丝胶软化,便于抽丝。”王熙凤微微皱眉,仔细观察着锅中的蚕茧,问道:“那如何判断这火候和时间是否合适呢?”商人赶忙解释道:“二奶奶,这就得靠工人们多年的经验了。您瞧,当蚕茧变得柔软且略有透明感时,便差不多了。”

接着,众人来到了抽丝的区域。只见一排排缫丝机整齐排列,工人们熟练地将煮好的蚕茧捞出,找到丝头,然后将丝缠绕在缫丝机的转轮上。丝线在转轮的带动下,如银线般源源不断地抽出,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林黛玉走近一台缫丝机,好奇地看着丝线的抽出过程,轻声说道:“这蚕茧竟能抽出如此细长的丝线,当真是神奇。”一位工人笑着说道:“姑娘,这蚕儿吐丝可厉害着呢,一颗蚕茧的丝能抽出近千米长呢。”

离开抽丝区,众人又来到了织绸的地方。巨大的织机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在织工的操作下,逐渐形成了一匹匹色彩斑斓的丝绸。织工们手脚并用,熟练地操控着织机,梭子在丝线间来回穿梭,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仿佛在演奏一首美妙的乐曲。王熙凤看着那精美的丝绸,心中暗自盘算着贾府若开办加工厂,定要在这织绸工艺上多下功夫,做出与众不同的丝绸来。

参观完整个加工过程,王熙凤与林黛玉对蚕茧变成布匹的工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返回贾府的途中,二人坐在马车里,沉默片刻后,王熙凤率先打破沉默:“林妹妹,今日这一趟参观,收获颇丰啊。你瞧这其中的门道,虽复杂,但也并非不可学。咱们贾府若要开办加工厂,这些工序可得好好琢磨琢磨。”林黛玉微微点头,目光中透着思索:“凤姐姐说得是。只是这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熟练的工匠和精良的设备,还得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方法,才能确保做出高质量的丝绸。”王熙凤眼神坚定:“不错,回去后,咱们得好好和族中长辈商议商议,争取早日把这事儿定下来。”马车在夕阳的余晖中缓缓前行,二人的身影被拉长,而关于贾府未来加工厂的蓝图,也在她们心中逐渐清晰起来。

且说王熙凤与林黛玉,自从去那蚕茧加工厂抽丝织布处参观归来,心中便如泛起层层涟漪,各自有了新的盘算。这日,二人相约在那清幽雅致的潇湘馆内。但见潇湘馆中,湘帘低垂,宛如一道轻柔的屏障,将尘世的喧嚣隔绝在外。案上几卷诗稿随意摆放,旁边新折来的几枝桃花斜插于瓶中,正吐露着淡淡的芬芳,为这静谧的空间增添了几分旖旎的诗意。

王熙凤轻移莲步,款坐在椅上,先自端起茶盏,轻抿一口,而后抬眼看向林黛玉,率先开口道:“林妹妹,你且瞧瞧此番蚕茧大卖,那收益着实丰厚。只是,我等将这辛辛苦苦培育出的蚕茧卖与他人,终究不过是为人作嫁衣裳罢了。那日参观那加工厂抽丝织布之景,我瞧着其中工序虽繁杂琐碎,却也并非高不可攀、不可学之技。若贾府自己开个加工厂,从抽丝到织布,再到成衣售卖,自产自销,如此一来,想来盈利必定更为可观,妹妹以为如何?”

林黛玉微微颔首,那如墨的秀眉微微蹙起,似一弯远山含黛,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凤姐姐所言极是。只是开加工厂一事,绝非轻而易举便能成就。从招募那些经验丰富、手艺精湛的熟练工匠,到购置一应精良合用的器具,再到寻得稳定可靠的销路,每一步皆需仔细筹划,慎之又慎。稍有差池,便如同大厦将倾,功亏一篑,姐姐不可不察。”

王熙凤目光坚定如炬,轻轻敲着桌面,仿若已下定决心,说道:“林妹妹虑得周全,我岂会不知。但如今贾府正值振兴之际,这般难得的机遇,若轻易错过,实在是可惜至极。工匠一事,倒也并非毫无头绪,可遣人前往江南,那江南之地,向来盛产能工巧匠,以重金聘请,想来定能招揽到合用之人。器具购置,亦非难事,可多遣些得力之人四处采买,广寻好物,定能寻得合用的。至于销路,贾府人脉广博,交游广阔,凭咱们贾府的赫赫招牌,想来也能在这商场之中打开一片天地。”

林黛玉又思索一番,朱唇轻启,缓缓说道:“既如此,此事还需与族中长辈商议一番,听听他们的高见。毕竟这关乎贾府未来生计,牵一发而动全身,万不可草率行事。再者,还需仔细估算所需银钱,看看贾府如今的财力能否支撑得起这偌大的开销。若因一时冲动,致使贾府陷入困境,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王熙凤点头不迭,称是道:“林妹妹心思缜密,想得长远,真真是我贾府的智囊。我这便去请族中长辈,择个良辰吉日商议此事。银钱估算,我自会安排妥当,找那账房先生细细核算,绝无差错。只是这加工厂若真能开办起来,日后事务繁多,千头万绪,还需得力之人主持大局,方可有条不紊地运作。”

林黛玉微微一笑,那笑容恰似春日里绽放的桃花,明媚动人,说道:“凤姐姐管家多年,经验丰富,手段了得,若能主持此事,那加工厂定能如日中天,蒸蒸日上。只是凤姐姐平日府中事务已然繁重,里里外外皆需姐姐操心,不知可还应付得来这额外之事?”

王熙凤轻轻摇头,展颜笑道:“林妹妹莫要打趣我了。我虽有些手段,可这等大事,单凭我一人之力,实难周全。还需妹妹你一同帮衬才是。你聪慧过人,又心思细腻如发,有你相助,我也能省不少心力,咱们姐妹齐心协力,定能让这加工厂办得红红火火。”

二人正商议间,只见紫鹃轻手轻脚地端着茶点进来。她见二人神色专注,沉浸在商议之中,便轻声说道:“姑娘、二奶奶,先吃些茶点,歇歇再谈。这茶点是刚做好的,还热乎着呢。”王熙凤与林黛玉相视一笑,暂时搁下话题,开始品尝起茶点来。只是这开办加工厂之事,在二人心中已然种下希望的种子,只待时机成熟,便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不知贾府众人商议结果如何,这自产自销之路能否顺遂?且听下回分解。

评诗一首:

蚕茧丰盈喜满仓,产销谋变意彷徨。

兴衰大计同商略,且看贾府路几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