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新良缘 > 第一百七十三回 荣国府喜结连理 众亲眷共筑新章

且说自议婚之后,荣国府恰似被那祥瑞之气萦绕,瞬间焕发出一派欢腾热闹之象,阖府上下皆为贾玉澜的大婚事宜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府中众人,犹如各司其职的精巧齿轮,各施其能,使得整个府邸宛如一台精密运转的宏大仪盘,有条不紊地推进着各项事务。

那王熙凤,恰如一枚灵动且永不停歇的陀螺,于府邸的各个角落穿梭自如。她心思缜密,手段利落,将大婚诸事安排得滴水不漏,堪称府中操持事务的一把好手。单说采买一事,她对待大婚所需的绫罗绸缎、珠宝首饰,必定亲自过目,细细甄别,绝不允许有丝毫马虎。

那绸缎,须得是苏杭一带进贡的顶尖料子,其色泽鲜亮如天边绚烂霞彩,流光溢彩间尽显华贵;质地柔顺似流云轻拂,触手生温,仿若能感知人的心意。而珠宝首饰,则要寻觅手艺精湛的匠人精心打造,每一处雕琢皆独具匠心,款式新颖却不失庄重,其间蕴含着对新人的美好祝福,似将世间所有的祥瑞都凝于其上。

至于婚礼场地的布置,更是倾注了她无尽的心血与巧思。从堂屋到庭院,处处张灯结彩,红绸似火般肆意飞舞,喜字如繁星般高悬各处,尽显豪门的富贵与喜庆。步入堂屋,但见桌椅皆铺上了绣着龙凤呈祥图案的锦缎桌布,那龙凤绣工精细,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破壁而出,每一处褶皱都熨帖平整,彰显着贾府的讲究与细致。庭院里,盆栽花卉摆放得错落有致,繁花似锦,争奇斗艳,红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像雪,微风拂过,花枝摇曳,仿佛也在为这喜事欢歌,传递着无尽的喜悦之情。

终于,那备受瞩目的大婚之日,在众人翘首期盼中,如祥瑞之兆般翩然而至。荣国府内外,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宛如一幅绚丽的民俗画卷。大红的灯笼,一盏盏高悬于屋檐之下,恰似一团团热烈燃烧的火焰,将整个府邸映照得红彤彤的,喜庆之意扑面而来,仿佛要将这喜悦传递到府邸的每一个角落。府前的街道上,观者如堵,人头攒动,众人皆怀着好奇与羡慕之心,欲一睹这豪门婚礼的盛大排场与奢华景象。街头巷尾,人们交头接耳,纷纷传颂着贾府的荣耀与这场婚礼的不凡,言语间满是赞叹与憧憬。

吉时已到,只见那贾玉澜身着一袭剪裁考究至极的红绸喜服,面料上绣着的金色祥龙栩栩如生,每一片龙鳞都仿佛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似要腾空而起,尽显威严与尊贵。他头戴乌纱帽,帽上的红色缨穗随风轻轻摆动,恰似灵动的精灵在翩翩起舞,为他增添了几分活泼与俏皮。

其面如冠玉,剑眉星目,英气逼人,神色间既有即将迎娶佳人的紧张,又难掩内心的喜悦之情,那微微颤抖的双手,泄露了他此刻激动的心情。在傧相的引领下,他迈着沉稳而有力的步伐,向着迎亲之处走去,每一步都仿佛承载着家族的厚重期许与未来的责任担当,那坚定的眼神,透露出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仿佛已然看到与阿诗玛携手走过的美好岁月。

而阿诗玛那边,亦是早早精心梳妆完毕,宛如一朵盛开到极致的娇艳花朵,散发着迷人的光彩。她头戴凤冠,凤冠之上,珠翠交相辉映,一颗颗圆润的珍珠,仿若清晨荷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折射出柔和的光芒;璀璨的宝石,恰似夜空中闪烁的星辰,光芒夺目,令人目眩神迷。雕琢精美的凤凰造型栩栩如生,那微微颤动的羽翎,仿佛随时都会振翅高飞,带着阿诗玛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飞向幸福的彼岸。

身上的霞帔,刺绣工艺堪称鬼斧神工,细腻的丝线在绣娘的巧手下,勾勒出各种吉祥图案。牡丹富贵,绽放出娇艳的姿态,层层叠叠的花瓣,彰显着婚后生活的富足与美满;鸳鸯成双,相互依偎,那亲昵的姿态,象征着夫妻之间的恩爱甜蜜,永不分离。此刻的她,宛如画中走出的仙子,面若桃花,双颊泛起的红晕,似天边的晚霞,娇羞中透着无尽的妩媚。虽面带娇羞,那眼眸之中却难掩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憧憬,犹如一泓清泉,满是对新生活的向往与热情,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她眼前展开一幅美好的画卷。

迎亲队伍一路吹吹打打,唢呐声高亢激昂,如同一曲激昂的战歌,振奋人心;锣鼓声震耳欲聋,似要将这份喜悦传递到天地之间。二者交织在一起,奏响了欢快而热烈的乐章,仿佛要将这喜悦传递到每一个角落,让世间万物都感受到这份浓浓的喜庆。队伍行至阿诗玛居所,依照古礼,贾玉澜需行求亲之礼。他神情庄重,仿若在进行一场最为神圣的仪式,恭敬地递上精心准备的雁。此乃遵循古法中“纳采以雁为礼”,寓意忠贞与信义,象征着夫妻双方对婚姻的坚守,如同大雁般,一生相伴,不离不弃。

阿诗玛的兄长受父命,将妹妹郑重托付于贾玉澜,目光中满是关切与期许,那眼神仿佛在诉说着:“妹妹自幼娇惯,往后便交予你了,务必善待她,给予她一生的呵护。”贾玉澜神色坚毅,言辞恳切,郑重承诺,声音坚定有力,如同洪钟般响彻四周,仿佛在向天地宣告自己对阿诗玛的深情与对婚姻的担当:“兄长放心,我定会护阿诗玛周全,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迎得新娘后,队伍浩浩荡荡返回荣国府。待回到府邸,便举行那庄重肃穆的成亲仪式。贾政、王夫人、林黛玉、贾宝玉以及阿诗玛之父,皆身着华丽庄重的华服,端坐在正堂之上,宛如星辰般熠熠生辉,散发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威严与尊贵。堂上红烛高照,红烛的烛芯欢快地跳跃着,散发出温暖而柔和的光芒,将整个厅堂映照得格外明亮,仿佛要驱散世间一切阴霾,为新人照亮未来的道路。香炉中,檀香袅袅,香雾缭绕,如梦如幻,为这成亲仪式增添了几分庄重神圣之感,仿佛将众人带入了一个庄严而美好的境地,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婚礼主持司仪身着一袭黑色长袍,袍身绣着精致的暗纹,似有神秘的力量在流动,隐隐透露出一种不可言说的威严。他头戴方巾,手持一本红册,神色肃穆而庄重,仿佛肩负着上天赋予的神圣使命。他先是整了整衣冠,动作一丝不苟,每一个褶皱都整理得恰到好处,而后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且清脆,如同黄钟大吕般大声说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今日贾府公子玉澜与阿诗玛姑娘大婚,天赐良缘,珠联璧合。”这声音在堂中回荡,清晰地传至每一个人的耳中,仿佛在宣告着这段美好姻缘的开始,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这对新人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贾玉澜与阿诗玛在赞者的引导下,开始举行各项仪式。先是沃盥礼,侍者迈着轻盈的步伐,仿若凌波微步,端来金盆,盆中盛着清澈的净水,宛如一面镜子,倒映着新人的身影。水中还漂浮着几枚娇艳的花瓣,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散发着淡淡的花香。新人净手洁面,动作轻柔而虔诚,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洗礼,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敬畏之心,以示洁净庄重,寓意着以纯净之身迎接新的生活,开启人生新的篇章,告别过去的懵懂,迎接未来的美好。

而后行同牢礼,桌上摆放着精心烹制的一牲之肉,香气四溢,弥漫在整个空间。新人相对而坐,眼神交汇间,满是深情与坚定,仿佛在这一刻,他们的命运已经紧紧相连。他们一同举箸食肉,动作默契十足,每一口咀嚼都仿佛在品味着未来生活的酸甜苦辣。此礼象征着夫妻从此同甘共苦,无论生活是甜是辛,皆携手共度,共同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

贾玉澜温柔地看着阿诗玛,眼神中满是深情与承诺,仿佛在告诉她:“无论未来遇到什么,我都将与你并肩同行,不离不弃。”阿诗玛微微颔首,脸颊绯红,宛如熟透的苹果,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与贾玉澜一同品尝这象征着命运相连的美食,心中满是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他们携手走过一生的美好画面。

再行合卺礼,侍者将匏瓜一剖为二,以红线相连,夫妻各执其一,瓢中盛着香甜的美酒。新人先饮半瓢,而后交换瓢饮尽。这匏瓜味苦,而酒却甜,寓意夫妻二人从此同尊卑,共患难,生活先苦后甜,合二为一,相亲相爱,永不分离。当美酒滑过喉咙,那丝丝甜蜜在心中蔓延,仿佛预示着他们未来的生活将充满幸福与甜蜜,所有的苦难都将成为过去,迎接他们的将是美好的未来。

礼成之后,众人皆欢呼庆贺,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如雷鸣般响彻云霄,仿佛要将屋顶掀翻。那声音在空气中回荡,久久不散,传递着众人对新人的美好祝福。贾玉澜与阿诗玛对着堂上的长辈们依次跪拜行礼,每一次跪拜都饱含着对长辈的敬重与感激。

贾政看着眼前这对新人,眼中满是欣慰与期许,缓缓说道:“今日你二人结为夫妻,往后的日子里,要相互扶持,彼此敬重,恪守本分,牢记家族的教诲与责任,为家族增光添彩,延续我贾府的荣耀。”那声音虽平和,却蕴含着无尽的威严与期望,如同洪钟般在新人心中回荡,让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

王夫人亦是眼眶微红,满是慈爱地说道:“阿诗玛啊,你既进了我贾府的门,便是我贾府一份子,府里的规矩虽多,但都是为了大家好。往后若是有什么委屈,或是不明白的地方,尽管与我说。”说着,轻轻握住阿诗玛的手,眼神中满是关切,仿佛要将所有的温暖都传递给她。

林黛玉则微笑着,眼神温柔得如同春日的微风,对阿诗玛说道:“阿诗玛,你嫁给玉澜,就如我的亲生女儿一般。平日里,你若觉得烦闷,尽管来找我,咱们一同吟诗作画,赏花品茶。府里的事儿,你若有不清楚的,尽管问我便是。”

阿诗玛一一应下,声音清脆悦耳,如同黄莺出谷:“多谢祖父、祖母、母亲教诲,孙媳、儿媳定当铭记于心,不敢有忘。”那声音中充满了感激与敬意,让人感受到她对这个新家庭的热爱与尊重。

待婚宴结束,宾客渐次散去,荣国府内也逐渐恢复了些许宁静。白日里的喧嚣渐渐退去,夜晚的静谧悄然降临,仿佛为这对新人的新生活拉开了序幕。

婚后第二日,晨曦微露,那柔和的光线宛如一层薄纱,透过窗棂,悄然洒落在新人的卧榻之上。阿诗玛一向勤勉,习惯早起,此刻便悠悠转醒。她轻手轻脚,生怕惊扰了身旁仍在熟睡的贾玉澜,那小心翼翼的模样,宛如呵护着一件稀世珍宝。

然而,贾玉澜似有所感,也缓缓睁开了双眼,见阿诗玛已起身,便微笑着说道:“娘子今日怎起得这般早?”那笑容中满是宠溺与关切,仿佛整个世界都因阿诗玛的存在而变得美好。阿诗玛回以温柔一笑,轻声说道:“初来府中,诸多规矩需得谨守,莫要误了时辰。”那声音如同清晨的鸟鸣,清脆而悦耳。

二人遂即起身,仔细穿戴洗漱已毕。阿诗玛心思细腻,想着亲自去茶房煮茶,以表对长辈的敬重。她迈着轻盈的步伐,如同春日里的飞燕,来到茶房。那茶房之中,炉火正旺,红彤彤的火焰舔着锅底,仿佛在为新的一天欢呼。阿诗玛轻车熟路地挑选茶叶,乃是从台湾带来的精品乌龙,条索紧结,色泽乌绿润亮,宛如一颗颗墨绿的宝石。

她手法娴熟地煮起茶来,只见她先将水煮沸,而后将茶叶轻轻投入壶中,瞬间,一股清香扑鼻而来。随着水汽的升腾,茶香愈发浓郁,不多时,茶香四溢,满室芬芳,仿佛将整个茶房都变成了一个仙境。

而后,二人携手一同往贾政和王夫人房中走去。他们步伐轻盈而稳健,心中满是对长辈的敬重。踏入房中,只见贾政与王夫人已端坐在堂,神色和蔼却不失威严,那气场仿佛让人置身于庄重的殿堂。阿诗玛与贾玉澜恭敬地双双跪下,姿态虔诚,仿佛在向天地神明祈祷。阿诗玛双手稳稳地递上茶水,声音清脆而恭敬:“祖父、祖母,请喝茶。”那声音中带着一丝紧张与期待,仿佛在等待长辈的检阅。贾玉澜亦随之说道:“祖父、祖母,请用茶。”贾政与王夫人面露欣慰之色,接过茶盏,轻抿一口,茶香在口中散开,二老皆是满意地点点头。那点头的瞬间,仿佛是对新人的认可与祝福。王夫人放下茶盏,从一旁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红包,递给阿诗玛,说道:“好孩子,这是给你的见面礼,愿你们夫妻二人和和美美。”阿诗玛感激地接过红包,说道:“多谢祖父、祖母。”那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让贾政和王夫人感受到了她的真诚。

礼毕,二人又移步至贾宝玉和林黛玉房中。进得门来,林黛玉与贾宝玉正坐在椅上,见他们进来,脸上满是笑意,那笑容如同春日的阳光,温暖而明媚。阿诗玛与贾玉澜再次依次跪下,奉上茶水,说道:“父亲、母亲,请喝茶。”林黛玉与贾宝玉接过茶水,喝了几口,皆是称赞茶香。贾宝玉笑着拿出红包递给二人,说道:“愿你们婚后生活顺遂如意。”

林黛玉则放下茶盏,轻轻扶起阿诗玛,慈爱地说道:“来,孩子,来我身边坐。”阿诗玛乖巧地在林黛玉身边坐下,轻声说道:“谢谢母亲。”林黛玉握住阿诗玛的手,关切地说道:“孩子,今后要是玉澜欺负你,让你受了委屈,就跟我说,我定不饶他。”那关切的话语,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阿诗玛的心。

阿诗玛赶忙说道:“多谢母亲,玉澜哥哥待我很好。只是府中规矩众多,儿媳有理数不周全的地方,还望母亲多教诲。”林黛玉微笑着说道:“你这孩子,懂事得很。府里的规矩,慢慢学便是,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我。”那微笑如同春风拂面,让阿诗玛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从贾宝玉和林黛玉房中出来后,二人又往阿诗玛之父及阿诗玛的长辈处敬茶。阿诗玛之父及长辈们早已在房中等候,见二人前来,皆是面露欢喜,那欢喜之情如同绽放的花朵。阿诗玛与贾玉澜同样恭敬地跪下,阿诗玛说道:“父亲,各位长辈,请喝茶。”众人接过茶水,一一饮下。阿诗玛之父看着女儿女婿,心中满是欣慰,说道:“玉澜,阿诗玛就托付给你了,你要好好待她。”贾玉澜坚定地说道:“父亲放心,我定会护阿诗玛周全。”阿诗玛之父点点头,而后也给了二人红包,说道:“愿你们夫妻二人相互扶持,白头偕老。”那红包不仅是一份祝福,更是对新人未来生活的期许。

敬茶礼毕,阿诗玛与贾玉澜的心中皆是满溢着温暖与责任。这一系列的敬茶之礼,不仅是贾府传统规矩的延续,更是家族亲情与责任的传递,预示着他们正式融入这个大家庭,开启一段崭新且充满希望的生活篇章。他们深知,从这一刻起,他们不再是独自前行,而是肩负着家族的期望,携手走向未来。

阿诗玛之父念及女儿初来乍到,对这新环境尚不熟悉,便决定在贾府中住下,也好有个照应。而阿诗玛的族中众人,在参加完婚礼之后,便踏上了回台湾的路途。虽说相隔甚远,但他们约定,日后定会经常来往,运送台湾的茶叶到京城,维系这两地的情谊。那远去的背影,承载着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新情谊的期许,仿佛在诉说着一段跨越山海的故事。

此后,阿诗玛之父便时常在茶楼帮忙贾玉澜打理分店生意。他凭借着自己在台湾积攒的商业经验,为茶楼出谋划策,如同一位智慧的长者,引领着茶楼走向繁荣。或是改良茶叶的冲泡手法,从水温的控制到茶叶的用量,再到冲泡的时间,皆一一细细琢磨,如同雕琢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他深知,水温过高,茶叶会失去原有的清香;水温过低,又无法激发出茶叶的韵味。经过他的改良,那茶香更加浓郁醇厚,回味悠长,仿佛能让人在茶香中品味到人生的韵味,感受到岁月的沉淀。或是调整店内的布局,将台湾特色的海洋元素融入其中,增添几分别样的雅致风情。那墙壁上挂着的描绘海洋风光的画卷,海浪拍打着礁石,海鸥在天空翱翔,仿佛将台湾的大海带到了京城;那摆放着的形似贝壳的装饰,纹理清晰,色彩斑斓,仿佛在诉说着台湾的故事。

贾玉澜对这位岳父也是敬重有加,凡事都虚心请教,认真聆听岳父的建议,二人相处甚是融洽,犹如亲密无间的师徒与挚友,共同为茶楼的发展尽心尽力。阿诗玛之父还会给贾玉澜讲述台湾茶楼的经营之道,从如何与茶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茶叶的品质,到怎样根据不同顾客的口味偏好,调整茶品的搭配与推荐,事无巨细,倾囊相授。

贾玉澜则会将贾府在京城的人脉资源以及经营理念与岳父分享,两人常常在茶楼的雅间里,对着账本与规划图,一谈就是几个时辰。他们探讨着如何在保持台湾特色的同时,又能迎合京城顾客的喜好,让茶楼在京城的茶饮市场中独树一帜。在阿诗玛之父的指导下,贾玉澜尝试推出了一系列融合台湾风味与京城特色的茶点,如将凤梨与茯苓巧妙结合制作而成的糕点,既有凤梨的香甜,又有茯苓的醇厚,一经推出,便广受顾客赞誉。

阿诗玛在贾府中,也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她与林黛玉等人相处和睦,宛如亲姐妹一般。她们时常一同吟诗作画,在诗韵墨香中增进情谊。阿诗玛会向众人讲述台湾的风土人情,那美丽的海岸线,阳光洒在金色的沙滩上,海浪轻轻拍打着岸边,仿佛在演奏着一曲美妙的乐章;独特的高山族文化,那色彩斑斓的服饰,热情奔放的舞蹈,充满神秘色彩的传说,无不吸引着众人的目光;热闹非凡的庙会,人山人海,各种特色小吃香气扑鼻,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让人目不暇接。听得众人津津有味,仿佛置身于那遥远而神秘的宝岛,感受着别样的风情。

而贾府这边,也将台湾的文化元素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时不时地举办一些带有台湾特色的活动。如品尝台湾美食时,那香甜的凤梨酥,外皮酥脆,内馅软糯,甜而不腻;q 弹的芋圆,搭配浓郁的汤汁,每一口都充满了浓郁的台湾风味,让众人的味蕾沉浸在甜蜜之中。欣赏台湾歌舞时,那欢快的节奏,优美的舞姿,舞者们身着色彩鲜艳的传统服饰,仿佛将台湾的活力与热情带到了贾府。众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其乐融融。

两府文化在这不经意间相互交融,愈发紧密,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徐徐展开,描绘出一幅和谐美好的景象。府中的孩子们,受此氛围影响,对台湾文化充满了好奇与向往。他们缠着阿诗玛讲述更多关于台湾的故事,阿诗玛总是耐心地一一作答,还会教孩子们一些简单的高山族语言和舞蹈动作。一时间,贾府中时常能听到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说着台湾方言,看到他们模仿着高山族舞蹈的可爱模样。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荣国府在这新的气象中,续写着属于他们的故事。然而,这世间之事,犹如那变幻莫测的风云,不知何时又会生出些波折来。一日,贾玉澜在茶楼忙碌时,突然接到宫中传来的消息,说是圣上听闻贾府与台湾亲眷往来频繁,且对台湾文化颇有接纳融合之举,特命贾府派人进宫,详细阐述其中情由,这突如其来的旨意,让贾府众人的心中都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忧虑。不知这进宫面圣,又会给贾府带来怎样的命运转折。

且看此诗记良缘:

《荣府婚喜颂》

荣府张灯结喜缘,玉澜阿妹共婵娟。

礼成同谱新章曲,文化交融绮梦绵。

岁月悠悠添锦绣,亲情脉脉映长天。

风云变幻寻常事,且待他年佳话传。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