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诸天玄灵元界 > 第208章 沉

诸天玄灵元界 第208章 沉

作者:爱吃馒头的小峰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5 09:03:11

呜咽的狂风,是这片冰雪世界唯一的主旋律,如同万千冤魂在永无止境地哀嚎。放眼望去,唯有白,吞噬一切的白。天是浑浊的灰白,地是死寂的苍白,更大的风雪如同厚重的幔帐,一层层覆盖下来,将时间与空间都冻结在这片绝对的荒芜之中。雪屑不是飘落,而是被无形的巨力鞭挞着,横着、斜着、打着旋地疯狂抽击虚空,发出尖锐的嘶鸣。这里没有生命,没有温度,只有永恒的酷寒与足以撕裂灵魂的风啸。

然而,在这片仿佛连光线都能冻毙的绝域深处,却固执地存在着一点微光。那光并不耀眼,甚至有些黯淡,在漫天风雪中摇曳不定,仿佛随时都会熄灭。可它终究存在着,如同无尽黑暗海渊中唯一的一座灯塔,顽强地对抗着整个世界的死寂。靠近些看,那是一栋极其简陋、甚至可以说是粗糙的小房子。四四方方,仅有十丈见方,像是孩童用巨大的积木随意搭成,与这浩瀚无垠的冰原相比,渺小得如同沙砾。墙体呈现出被风雪侵蚀了千万年的枯木色泽,斑驳而沧桑。唯一的一扇房门,是沉重的、看不出年岁的暗沉木料,此刻却被一股流动不息的、仿佛拥有生命般的黑紫色能量彻底封印。那能量如同粘稠的墨汁,又似活着的阴影,在门板上蜿蜒蠕动,形成一个复杂而诡异的符文,散发出隔绝一切、冻结灵魂的森然气息,将内外彻底化为两个世界。

若有人能穿透那黑紫色的封印,推开那沉重的木门,便会惊骇地发现,门内并非是预想中通仄寒冷的狭小空间,而是……另外一个维度。小小的房门,竟是一道不可思议的空间界碑!门内,是一片难以估量其广阔的、静谧而肃穆的领域。这里没有风雪,没有严寒,只有高不见顶、仿佛支撑着天穹的穹隆,以及一排排、一列列,如同沉默的钢铁森林般,向着视野尽头无限延伸的巨大书架。

这些书架,非金非木,材质似玉又似骨,泛着温润而古老的微光。它们整齐地排列着,构成了一条条深邃无垠的通道,行走其间,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到自身的渺小与敬畏。书架之上,密密麻麻,井然有序地陈列着无数的载体——有散发着竹木清香的古老竹简,以玄奥的绳结系着;有温润剔透、内蕴灵光的各色玉简,静静流淌着信息的光晕;甚至还有一些以不知名兽皮鞣制、散发着蛮荒气息的卷轴,以及少数几块铭刻着扭曲象形文字的龟甲或骨片。

这,便是楚阳的灵识海所化的识海世界。外间那片吞噬一切的冰雪荒原,正是他为了抵御某种难以想象的侵蚀或痛苦,主动将自身灵识冰封、陷入最深层次沉寂的外在显化。他将所有的意识、感知、乃至与外界的一切联系都彻底冻结,只为了守护这最后的核心——这间小木屋,以及屋内承载着他一切的根本。

书架之上,那无数的竹简、玉简、卷轴……它们并非死物,而是楚阳自混沌初开、诞生了最原始的意识微粒以来,所有记忆信息的具象化实体。从他还是生长在幽深山谷、汲取日月精华、懵懂感知世界的百万年灵药时期,那每一缕阳光的温暖,每一滴雨露的甘霖,每一次风吹草动的细微声响,都被时光铭刻,化作了最古老的竹简;到后来,那场惊天变故,他意外占据了那具九岁身死,落入寒潭的“楚阳”的肉身,以全新的身份踏入这纷扰红尘、修行世界。从此,玉简的数量开始激增,记录着作为“楚阳”的一切:初入玄灵门的忐忑与好奇,浩然峰上的苦修与欢笑,与师友的相聚别离,一次次险死还生的厮杀搏斗,获得至宝的机缘巧合,爱恨情仇的刻骨铭心……所有的一切,无论巨细,无论悲喜,都被忠实地记录、归档,存放在这无垠的书架之上,构成了“楚阳”这个存在的全部基石。这里的每一片竹简,每一枚玉简,都是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他之所以为“他”的证明。

穿过这片由记忆构成的、望不到尽头的书架森林,抵达这片识海空间的中心区域。景象豁然开朗,一个巨大的、直径约百丈的圆形黑色石台静静地坐落于此。石台不知由何种材质铸成,非但不反光,反而像是能够吸收周围一切光线,呈现出一种极致的、沉静的“黑”。台面光滑如镜,隐约倒映着上方虚无的穹顶,却又仿佛连接着更深沉的未知。

石台之上,别无他物,唯有三件物品,呈“品”字形,在离台面三尺的虚空中静静悬浮,各自散发着独特而玄妙的韵律。

左边第一件,是一柄样式极其古朴的长剑。剑身呈现出一种奇异的玄白之色,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如同透明的琉璃,又似流动的光晕,总是在不断地变化、重组,没有一刻保持着具体的形体。时而,它会散开,化作亿万缕细微到极致的、如同呼吸般脉动的纯白剑气,丝丝缕缕,缭绕盘旋,仿佛蕴含着天地间至纯至锐的剑道真解;时而又会受无形之力牵引,骤然凝聚,复归为一柄浑然天成的长剑形态,剑锋所指,连周围虚无的空间都隐隐产生扭曲的波纹。此物,正是与楚阳命运交织、相伴相随的先天至宝——剑十三!此刻的它,并非实体,而是其在楚阳灵识海中投射的意识具象体。

中间那件物品,则是一枚约莫龙眼大小的漆黑色珠子。它静默无声,毫不起眼,若非悬浮空中,几乎要与下方的黑色石台融为一体。然而,仔细感知,便能发现这珠子的不凡。它表面光滑无比,仿佛打磨到极致的黑曜石,但内部却仿佛蕴藏着一片混沌未开的宇宙。一道道兼具各种法则波动的能量涟漪,正以它为中心,持续不断地、温和而坚定地向四周扩散开来。那涟漪之中,时而闪过地水火风的原始躁动,时而流转着时空生灭的宏大轨迹,时而蕴含着阴阳五行的轮转平衡……包罗万象,仿佛是一切法则的源头与归宿。这,便是连楚阳自己也未能完全勘透其奥秘的混沌至宝——混沌珠的意识具象体。

最右边的物件,则是一座散发着厚重、庄严气息的玄黄色小塔。塔分九层,每一层的檐角都微微上翘,勾勒出玄奥的弧度,塔身之上,隐隐有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的虚影流转,仿佛承载着一方完整的天地。它静静地悬浮着,散发出万法不侵、永恒不动的稳固道韵,正是那件以防御着称、来历神秘的先天灵宝——玄黄塔的意识具象体。

此地的剑十三和玄黄塔,包括混沌珠,都并非它们的本体,而是这三件先天至宝在认楚阳为主后,于其灵识海中自然凝聚而成的意识具象体。这便如同凡人武夫与神兵利器之间滴血认主后产生的那一丝心血联系,但层次更高,联系更为紧密玄妙。只要这灵识海中还存在着这具象体,便意味着,从最根本的“灵性”层面,这三件宝物依然归属于楚阳,与其神魂绑定。

在修行界中,法宝认主,尤其是高阶法宝,通常会在修士的灵识海中留下独特的印记,呈现出各不相同的形态。或许是法宝的微缩虚影,或许是一道符印,或许是一点灵光。有了这东西,再加上铭刻在法宝本体内部的修士灵识印记,便构成了双重保险。即便法宝不幸被敌人夺走,对方若想强行抹去原主人的印记,彻底掌控法宝,也需耗费极大的心力与时间,绝非易事。

而像剑十三、玄黄塔、混沌珠这类已然超脱凡俗、位列先天级别的重宝,一旦认主,其在修士灵识海中形成的,便不再是简单的印记,而是更为完整、更具灵性的“意识具象体”。这具象体几乎可以看作是法宝“真灵”在主人识海中的一个分身或投影。正常情况下,只要修士不死,神魂不灭,这意识具象体便会一直存在,并维持着对法宝本体的绝对控制权。外人即便得到了法宝本体,也无法越过这重障碍轻易使用,强行炼化甚至会遭到法宝灵性的反噬。这,便是高等阶法宝难以被夺取和使用的根本原因之一。

那么,真正的剑十三、玄黄塔本体,又存在于何处?它们实际上的形体,正安然存放在楚阳自身开辟的、独立于外界的灵旋空间之中。那是一个更为隐秘、更为安全的储物维度,与修士的丹田、经脉息息相关。

由此,便引出了一个简而易懂,却又至关重要的关联:高等阶法宝的意识体(具象体)存在于修士的灵识海中,而其真实的形体(本体)则存放于修士的灵旋空间内。如此,修士对敌时,只需灵识意念一动,便可瞬间勾连灵识海中的法宝意识体,再通过意识体与本体之间那超越空间距离的神秘联系,直接对灵旋空间内的法宝本体下达指令,从而达到近乎“念动即发”、如臂指使的快速控制效果。心之所至,剑已及身,这便是高阶修士御使本命法宝时迅捷无比的奥秘所在。

然而,这套看似完美的体系,却也埋下了一个巨大的限制,或者说,是所有修为不足却拥有重宝的修士共同面临的困境。那便是,终究是修士的“意念”在通过“意识体”向“本体”下达指令,而非法宝本体的意识体直接来控制和发动攻击。这中间多了一层“转译”和“传递”的过程。

很多时候,由于修士自身修为境界、灵识强度、以及对法宝蕴含的大道法则理解深度的不足,导致这种“转译”和“传递”无法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就像是一个稚童,即便手握传国玉玺,也无法真正号令天下;一个凡人,即便得到神弓,也拉不开那千斤弓弦。其结果便是,虽然法宝等阶极高,威力无穷,但修为低微的修士驱使法宝时,所能激发出的力量,往往远不能达到法宝的理想威能,甚至连其真正力量的万分之一都难以发挥,有时甚至会因为无法精准操控而导致力量反噬。

这种时候,解决问题的关键,就落在了修士自身与法宝的“契合度”上。即,修士的灵识力量(亦可称之为灵魂力量)与法宝意识体的共鸣与契合程度有多高。这种契合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通过修士不断去“参悟”法宝来提升。所谓参悟,便是以心神沟通灵识海中的法宝意识体,感受其韵律,理解其秉性,揣摩其蕴含的法则碎片,如同与一位沉默的朋友进行最深层次的交流。

若修士在漫长岁月的参悟中,与法宝意识体的契合度达到了极高的程度,甚至能做到“神与器合”、“意与灵通”,那么修士所能调动和发挥出的法宝之力就会呈几何级数增长。届时,或许只需耗费一分灵力,便能引动法宝十分的威能,真正做到化腐朽为神奇。

因此,在一些传承悠久的修仙家族或古老宗门中,对于镇族(宗)重宝的传承上,就会出现一种特殊现象:家族老祖或是宗门长辈,并不会轻易将重宝传给修为最高或地位最尊的后辈,而是会耐心等待,不断考察,寻找那个与家传重宝“契合度”最高的后辈弟子。一旦发现这样的苗子,便会将其视为核心传承者,倾力培养,并在合适的时机将重宝托付。因为唯有在契合度高的传承者手中,重宝才能绽放出最璀璨的光芒,护佑宗门家族长盛不衰。

所以,对于修士而言,得到一件好的、等阶高的法宝,固然是天大的机缘,足以改变命运。但若能幸运地得到一件与自身灵魂波动异常契合、仿佛天生就该属于自己的法宝,那简直就是万中无一、可遇不可求的莫大福缘!正因如此,许多修士在积累了一定身家后,并不会盲目追求最高阶的法宝,而是会频繁出入各大拍卖行、交易会,乃至一些见不得光的地下交易场,不断寻觅、尝试、感应,只为找到那件能与自己产生“共鸣”的、最适合自己的本命之选。

说到剑十三与楚阳的契合度,则又是一段特殊的因缘。回溯至十几年前的玄灵门浩然峰事件,在那场席卷整个宗门的巨大风波中,剑十三原本的意识(或许是前代主人残留,或许是法宝自身诞生的古老器灵)充满了暴戾与不屈,极难驯服。危急关头,楚阳做出了一个极其疯狂且代价巨大的决定——他不惜消耗了自己作为百万年灵药化形、苦苦积攒了近乎千万年的精纯灵气和磅礴灵识力量,以近乎蛮横的方式,强行将剑十三的原本意识彻底抹除!

那一役,几乎抽干了楚阳的底蕴,也让他元气大伤,但也因此造就了如今的剑十三。此刻的剑十三,其意识如同一张白纸,又像是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孩,纯净无暇。它最初、最本源的微弱意识,便是与楚阳紧密相连,共同经历生死。这就导致了一个奇妙的结果:不是楚阳的意识去艰难地契合剑十三的古老桀骜,而是剑十三那新生的、纯净的意识,主动地、毫无保留地去契合楚阳的意识波动,去适应他的呼吸,去理解他的道。

这种关系,犹如亲手抚养长大的孩子,对其有着绝对的信任与依赖。因此,剑十三在楚阳手中,所能发挥出的威力,远超寻常同阶法宝。这也完美地解释了,为何当初楚阳仅凭灵神境界的修为,手持剑十三,便能与当时还是敌人、修为已达化神境界的大妖玄冰之主如霜厮杀,非但没有迅速落败,反而杀得对方手段尽出、狼狈逃窜。这其中,固然有楚阳自身根基雄厚、战术巧妙的原因,但剑十三与他那近乎完美的超高契合度,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由此,也侧面印证了为何那么多修士对先天灵宝趋之若鹜。不只是因为先天级别的灵宝本身蕴含的惊天威能和无上价值,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便是,先天灵宝在诞生之初,其灵智通常都不高,如同璞玉,尚未被彻底雕琢。这种时候若能幸运得到,并成功将其炼化,便有很大机会得到一件与自身灵魂本源契合度极高的法宝,几乎相当于为自己“量身定做”。这样的法宝,随着主人一同成长,能发挥出来的力量自然极为强大,远非那些强行夺取、灵性排斥的宝物可比。

至于那些已经认主过的先天灵宝,若后人侥幸得到,通常的做法是,确保原主人已然身死道消后,再设法控制住先天灵宝的本体。接着,便是最关键、也最凶险的一步——将其意识体中存在的旧主意识烙印彻底抹除。一旦成功抹除,这先天灵宝便会再次回归到那种“灵智初生”的纯净状态,新主人便可以尝试让其意识与自身重新契合,同样有很大概率得到一件与自己契合度极高的法宝。

但是,这种“抹除意识”的手段,风险极高,且仅限于先天级别或是材质、法则极其特殊的高等阶法宝。对于一般的法宝,尤其是品阶较低的法宝而言,其本身的材质、其上铭刻的符文、所能承载的灵气能力等等属性,都相对脆弱。若强行抹除其原本的意识体意识,一个不慎,就会导致法宝内部结构的崩坏,符文磨灭,灵气溃散。最终,原本一件品相不错的法宝,很可能就直接沦为灵性全失、结构损坏的废品,价值大跌。

因此,在得到低等阶的、已认主的法宝时,修士通常只会小心翼翼地抹去原主人留在其中的灵识印记(这相当于解除绑定),而不会去动法宝本身那微弱懵懂的意识体。然后,再尝试以自身灵识去沟通、炼化,查看自己和法宝之间的契合度如何。若契合度不错,且感觉法宝的潜力、成长空间足够支撑自己未来一段时间的修行,修士便会将其收为己用,甚至花费心血,将其炼化成为与自己性命交修的本命法宝。若契合度不高,使用起来滞涩难通,那便会选择转手,要么在大型的交易行售卖或拍卖掉,换取其他资源。若是一些来历不明、见不得光的“黑货”,则会选择在地下交易市场尽快出手,以免惹祸上身。

而说到本命法宝,便需要详细解释一下它与一般法宝的本质区别。之前所谈论的法宝意识体、契合度等等,其实大多都是针对那些有潜力被炼化成为本命法宝的宝物而言的。

之所以称作“本命法宝”,顾名思义,那便是与修士自身性命、道基息息相关的宝物,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种关联,远比普通认主法宝要深刻和紧密得多。

要理解本命法宝,或许可以从修士修炼之初说起。最常见的、也最易于让人理解的例子,便是修士在刚刚接触修炼,处于淬体境界,准备炼化五行之物以构筑体内小天地基础的时候。

当修士的淬体境界达到巅峰,肉身经脉足够坚韧,便可以开始尝试炼化那些蕴含着精纯五行之力的天材地宝。炼化的目的,是将这些五行之物的本源气息与法则碎片,与修士体内的五行脏器(心、肝、脾、肺、肾)逐一融合,使其逐渐产生玄妙的共鸣,从而使得修士的五行脏器能够初步勾连和引动外界大天地的灵气。

那么,为何是炼化拥有五行之力的物品,而不是其他属性的物品?这是因为,构成外界天地的基础灵气,绝大多数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的灵气,以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驳杂灵气”,其占比近乎达到了九成左右!其他如风、雷、冰、阴、阳等异种灵气,虽也存在,但相对稀少。

修士想要吸纳外界这些驳杂的灵气进入体内,并转化为自身可用的法力,是极其困难的。因此,就需要先在体内建立一个微型的、可控的“体内小天地”五行循环系统。这个系统以五脏为核心,对应五行。一旦成功建立,修士在修炼时,体内小天地就会自发生出一种吸引力,如同磁石引铁,主动勾连外界大天地,将那些驳杂的灵气吸纳进来。

驳杂的灵气经由身体周身数百个窍穴、错综复杂的经脉网络,最终汇入五脏构成的五行小天地中进行循环。在此过程中,五脏便会各司其职,如同精密的过滤器与转化器,将驳杂灵气中对应的五行灵气抽取出来,去芜存菁,炼化成为精纯的、可以被修士完美掌控的五行灵气。然后,这些精纯的五行灵气再按照特定功法路线运转、融合,最终化作修士口中常说的“法力”,储存于丹田、气海或是更为玄妙的灵旋空间之中,成为修士施展神通、催动法宝的力量源泉。

然而,在这一至关重要的“体内小天地”建立过程中,“灵根”的资质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灵根,可以说是修士与生俱来的、沟通天地灵气的桥梁。若是五行灵根不全,有严重缺损,那么几乎就无法建立完整稳定的体内五行循环系统,因为无法炼化齐全对应的五行之物。这等资质,便被判定为没有修炼的资质,终其一生也难以踏入道途。

而至于那些拥有各种属性灵根的修士,其资质的优劣,具体便体现在体内五行循环系统对于外界驳杂灵气的吸纳速度和提纯效率上。例如,一名拥有极品水灵根的修士,他在修炼时,对于外界驳杂灵气中水属性灵气的感应、吸纳和提纯,无论是速度还是效率,都将会比其他五行灵根均衡但品阶普通的修士快上太多太多!这便是资质好坏最直观的体现。至于更为优异的地灵根(五行兼具,且每一项都不低于某个临界值,循环稳定高效)和万中无一的天灵根(五行灵根每一项都达到了顶级,修炼速度一日千里),以及那些超脱于五行之外、诡异莫测的阴阳灵根、风雷异灵根等,就更是上天的宠儿了。不过,像阴阳灵根这等存在,几乎只存在于传说中,因其力量相冲,难以平衡,拥有者在未能找到平衡之法前便早早夭折的例子比比皆是。

现在,让我们回到“本命之物”这个话题上。修士的本命之物,并不仅限于法宝,其形态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飞剑、宝塔、玉印、灵珠、乃至一株植物、一块奇石,皆有可能。炼化本命之物的过程,本质上是将这件宝物与修士自身的某个或多个核心“窍穴”、或是“灵穴”彻底融合,使其成为坐镇其中的“镇守之物”。

这便如同凡间王朝,会在名山大川敕封山神,在江河湖海敕封河伯、水神一般。有了这些“神灵”坐镇,不但可以稳固山川地理、调理水脉气候(对应修士体内,便是稳固小天地结构、平衡五行灵气),还可以使得王朝(修士)在需要时(修炼时),更加快速高效地调动天地之力(吸纳和精炼灵气)。

人身三百六十五处大穴(虚数,实际因功法传承不同而有差异),就如同是体内小天地的一座座“灵山”;而人身各大经脉、灵脉,则如同一条条贯穿天地的“河流”。一般的经脉,主要负责运输灵气,只需要不断扩宽、增强其韧性即可,如同疏浚河道。而关键的窍穴,尤其是那些与五脏、丹田、识海相连的核心大穴,若是能有一件合适的“镇守之物”坐镇,那便如同灵山有了山神守护,其效果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修炼时,灵气流经此穴,会被迅速提纯、转化;对敌时,法力由此穴激发,也会更加凝聚、磅礴。

这,便是本命之物能极大提升修士实力的原因之一。但福兮祸之所伏,这种紧密的联系也意味着巨大的风险。本命之物与修士性命交修,息息相关。若是本命之物受到重创,甚至被毁,那么坐镇的窍穴乃至整个体内小天地都会受到剧烈冲击,修士轻则修为大跌,道基受损,重则当场殒命,魂飞魄散!反之,若是修士自身陨落,其本命之物也多半会灵性大损,甚至随之崩毁。这便是“本命”二字的真正含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再看楚阳,他已然将剑十三、混沌珠、玄黄塔这三件先天至宝,都炼化成为了自己的本命之物!混沌珠坐镇中丹田,调和周身法力,蕴养混沌之气;剑十三则因其锋锐无匹、灵动变化的特性,并未固定于一穴,而是占据了体内秉风、天宗、肩后等数个与手臂、肩背发力相关的关键窍穴,时常在这些窍穴间游走,如同一位巡狩疆域的大将,随时准备爆发出惊天一击;而玄黄塔,则因其厚重稳固、防御无双的特性,一直镇守在楚阳的灵旋空间深处,如同定海神针,守护着他最核心的底蕴。混沌珠和剑十三的意识体,也时常会到灵旋空间中“串门”,与玄黄塔交流(或许是一种能量或法则的互补与共鸣),不过三样至宝灵性极高,各有秉性,大多数时候,它们并不会过多理会对方,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与独立。

今日,就在小道士陈染出于好意,将那张得自师门、用以安抚心神、驱逐外魔的“静心安神符”贴在楚阳额间之时,异变发生了!

楚阳额间的上丹田,乃是修士“意”之所在,是灵识海在身体表象中的主要承接窍穴。这张符箓所散发出的温和、宁静、带着涤荡污浊之能的安抚能量,如同暖流淌过冰封的河床,瞬间冲击了楚阳那自我封闭、陷入绝对沉寂的上丹田!

这一下,如同在万年冻土上投入了一颗烧红的炭火,瞬间便使得楚阳那冰封的灵识海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异动!

外界的冰雪世界,那呜咽的狂风似乎减弱了一丝,漫天飞舞的、足以冻结灵魂的雪屑,也仿佛有了一瞬间的凝滞。极细微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咔嚓”声,在无边冻土的深处隐约响起,那是冰层开始出现微小裂隙的征兆。覆盖整个世界的厚重冰雪,虽然依旧茫茫无际,但其最表层,那亿万年不变的绝对酷寒,似乎开始有了极其缓慢的、一丝丝的……消融的迹象。

而在这片冰原中心,那栋被黑紫色能量封印的小木屋内,变化更为明显。那一排排望不到尽头的书架之上,无数的玉简开始自发地散发出微弱的光芒。那光芒起初如同夏夜萤火,星星点点,明灭不定,但很快,越来越多的玉简被唤醒,光芒逐渐连成一片,如同星河复苏,流淌在知识的穹隆之下。光芒之中,承载着楚阳过往记忆的信息流开始加速流转、碰撞,试图冲破某种枷锁。

与此同时,悬浮于灵旋空间真实本体中的剑十三、混沌珠、玄黄塔,亦是齐齐微微一震!剑十三那琉璃般的剑身荡漾起一层清澈的涟漪;混沌珠表面那蕴含万法源流的能量涟漪扩散速度加快了一丝;玄黄塔那九层塔身则散发出一圈柔和的玄黄光晕,仿佛在回应着灵识海中的呼唤。三件本命至宝,都感受到了主人灵识海中那丝微弱的、却真实不虚的“松动”与“生机”。

除此之外,在楚阳肉身的腰间,一个与那能够容纳活物的“湛海灵袋”悬挂在一起的、仅有婴儿手掌大小的淡青色灵袋,此刻也是毫无征兆地微微一震!这灵袋看似普通,材质却非比寻常,上面绣着云纹古篆,散发着一股若有若无的、与楚阳本体同源却又更加古老纯净的草木灵气。此刻,它仿佛感应到了楚阳灵识海的异动,以及那“静心安神符”带来的安抚净化之力,其中所盛放的物件,似乎被触动,散发出了一丝极其微弱的、带着欣喜与期盼的灵性波动……

这一切的变化,都源于那张看似普通的“静心安神符”。它如同一点星火,落入了楚阳那自我冰封、用以抵御同生蛊诡异能量的识海绝域之中。虽然这点星火尚且微弱,远不足以彻底融化冰原、驱散黑暗,但它确确实实地带来了一丝变数,一丝希望。那被符箓力量牵制和净化掉一部分的同生蛊能量,那开始发出微光的记忆玉简,那隐隐有融化迹象的识海冰雪,以及那齐齐震动的本命至宝和神秘灵袋……都预示着,楚阳这沉寂了不知多久的灵识世界,正在从最深的冬眠中,被悄然唤醒。

风暴,或许即将来临。而希望,也正在死寂中悄然孕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