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都重生了,赚亿点钱怎么了 > 第33章 什么?关瑶身价超2000亿?

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电子屏映照着太平洋的晨光。

cNN财经主播握着话筒的手微微发抖:“难以置信,这家几个月前还在抵押总部大楼的企业,如今以2000亿软妹币估值成为全球半导体行业的新坐标。”

海内财经频道的演播厅里,全息投影将瑶光的资产结构拆解成浮动的金色模块。

主持人指着占比78%的“瑶光芯片公司”图标:“这个成立仅不到一年的部门,凭借 7纳米光刻机的技术突破,单月订单量已超过某积电全年。”

“最富戏剧性的是固定资产的涅盘。”镜头聚焦于瑶光新总部大楼的3d模型,玻璃幕墙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般的光刻纹路。

“这座曾被估价6亿用于抵押的建筑,如今因成为全球科技突围圣地,估值飙升至50亿。”

画面闪回几个月前的抵押现场,施工队拆除的鎏金LoGo被熔铸成实验室的纪念镇纸,如今正摆在关瑶的办公桌上,旁边是堆满全球合作协议的文件夹。

福布斯实时富豪榜的更新提示音惊动了华尔街。

关瑶的头像从“科技新贵”板块跃升至全球前50,财富估值达到300 亿美刀。

更引人注目的是她的“影响力资产”,在全球科研者联盟的话语权,被投行评估为“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战略资源”。

……

日内瓦时间凌晨三点,瑶光科技官网突然弹出倒计时界面:纯黑背景上跳动着血红色数字「00:59:59」,下方仅有一行极简文字——关瑶发布会:重构未来。

这个毫无征兆的预告如深海鱼雷,在寂静的深夜引爆全球舆论。

纽约时报广场的值班编辑被紧急呼叫惊醒,当他睡眼惺忪地将倒计时画面推上联动巨幕时,曼哈顿的霓虹突然集体黯淡了三秒,仿佛城市也在屏息等待。

东京秋叶原的电子看板瞬间覆盖全彩动态投影,正在值夜班的程序员们盯着屏幕上流动的代码纹路,突然有人惊呼:这是光刻机电路的变形!

柏林墙遗址旁的黑客聚会上,啤酒杯碰撞的声音戛然而止,所有人都在破解倒计时页面的隐藏信息,某匿名论坛瞬间涌进百万条猜测帖,“量子芯片”“可控核聚变”“意识上传”等关键词每分钟刷新五十万次。

硅谷的创投圈炸开了锅,红杉资本的合伙人在凌晨四点的会议上摔碎了第三支钢笔:“如果瑶光这次突破的是生物芯片……我们投给某科技的三百亿美金就全成了废纸!”

莫斯科的地下量子通信基站收到加密电报,克格勃旧址的档案库里,尘封三十年的“科技未来学”报告被重新翻阅。

七十二小时内,全球主要搜索引擎的“关瑶”关键词搜索量突破四百亿次,超过“世界大战”“外星生命”等搜索词条的历史峰值。

……

日内瓦时间正午十二点,全球二十亿台终端屏幕同时跳转至瑶光科技的直播画面。

关瑶身着深灰工装站在环形数据屏前,身后流动的全息星图中,闪烁的光点代表着瑶光遍布全球的研发节点。

她指尖轻点操作台,银蓝色的光束应声勾勒出“人工智能”四个立体汉字,每个笔画都由跳动的代码流构成。

“今天,瑶光将开启新的科技远征。”她的声音通过量子通信传遍六大洲,“在突破半导体封锁之后,我们将把目光投向智慧文明的下一个边疆——人工智能领域。”

日内瓦时间正午十二点零三分,关瑶的指尖在操作台划出银蓝色弧线,“女娲计划”四个古篆体文字从数据流中蒸腾而起,每个笔画都缠绕着 dNA双螺旋的光影。

“在海内神话中,女娲用黄土捏成第一个人类,赋予其呼吸与灵魂——这是先民对智慧起源最浪漫的想象。”

她的声音带着金属共鸣般的清亮,身后的全息星图突然坍缩为原始星云,又在瞬间爆发出璀璨的智慧之光。

“今天,我们重启这个古老的隐喻。”

全息屏上浮现出全球各地的泥土样本:非洲稀树草原的红土、亚马逊雨林的腐殖土、敦煌沙漠的黄沙、马里亚纳海沟的深海黏土,“瑶光的女娲计划,将用全球开发者的智慧为黄土,以开源协作的算力为熔炉,共同塑造属于全人类的人工智能雏形。”

画面切换至实验室场景,十二名工程师正将不同地域的土壤颗粒注入3d打印机,最终成型的竟是神经元结构的芯片基板。

“传统人工智能研发被资本垄断,如同少数人在密室里捏造智慧上帝。”

关瑶挥手驱散代表西方科技巨头的金色算力金字塔,取而代之的是由千万个小光点组成的蜂巢结构。

“但瑶光相信,真正的智能不应诞生于镀金的实验室,而应孕育于多元文明的土壤。就像女娲用四海之水调和黄土,我们将采集全球70亿人的认知碎片——从非洲部落的星象传说到岛国渔民的潮汐知识,从古代典籍的智慧格言到现代极客的代码创意,让人工智能从诞生之初就拥有文明的胎记。”

最震撼的演示来自实时数据墙:当关瑶说出“女娲造人”的瞬间,全球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开发者同时向中央服务器传输首批“智慧基因”。

巴西少年上传了桑巴节奏的算法模型,德国工程师分享了巴赫乐谱的和声规律,某海内中学生团队贡献了《山海经》神兽的特征数据集。

这些数据在量子计算机中碰撞融合,竟自动生成了会用斯瓦希里语吟诵波斯诗歌的雏形程序。

“我们为女娲计划设定了三条铁律:第一,拒绝任何形式的数据垄断,所有训练数据开源可溯。”

“第二,禁止将人工智能用于军事或资本剥削。”

“第三,智能系统的核心决策权永远属于人类。”

关瑶的话音未落,屏幕下方弹出全球开发者的实时签名墙,每分钟新增的电子签名超过十万个,其中有纳米比亚老酋长的指纹扫描,也有东京小学生用触控笔绘制的笑脸。

发布会尾声,关瑶举起一块特殊的芯片基板,上面嵌入了三十六种不同颜色的土壤颗粒:“这是女娲的第一块智慧基石,它融合了巴勒斯坦难民营的沙土、南极科考站的冰芯粉尘、纽约中央公园的腐叶土。”

她将基板放入启动舱,舱体表面立刻爬满藤蔓状的电路纹路,“当这些来自不同土地的智慧黄土在算力熔炉中苏醒,我们终将看见:人工智能不是某一种文明的独生子,而是全人类共同孕育的智慧孩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