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 > 第455章 开战之前(十九)

曹丕通过曹洪与二人交流,最终探听到消息。那就是孙权也会参与其中。

曹丕也是笑着说道:“这次可真的是英雄会,实属难得。”

“主公言之有理,对于王兴邀请,我们要不要设计一下。”曹仁也是笑着说道。

曹纯也是点头,他也觉得自己机会难得,可是机会也看有没有机会。不过曹纯现在不在乎。

只见曹纯笑着说道:“主公,机会难得,他不是在赤壁邀请您,咱们完全可以在赤壁船上做一下文章,兵法有云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这样的机会放弃多可惜。”

曹纯的想法,却不是曹丕想法,有些时候只能够用一些小动作骚扰敌人,但是一旦触及阴谋结局是完全不同。

此时,唐军在徐晃的率领下,正在朝着赤壁集结,此时王兴更加目空一切,不过王兴野心很大,他的心思从来只有一个那就是结束战争,他与曹操不同,赤壁之战他就希望用战争方式统一全国,王兴确实想要用和平方式,统一全国。

可是到了历史多发阶段,大家讨论的时候,说起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汉中之战夷陵之战,哪个才是三国第一战役?个人觉得还是赤壁之战,王兴这次兵力虽然比不上曹操,但是除去后勤,王兴兵力有六十万,加上后勤就有780万,当然这点就不知道。

历史上,东汉末年,在中原及北方大地上不断发生军阀混战,原本有十几家割据的小势力,到后期逐渐只剩下曹操与袁绍,官渡之战发生在公元199年,是曹操与袁绍之间必然会爆发的一场战争,双方沿着黄河一线交战,其目的就是为了争夺中原及北方的霸权。

官渡之战,曹操打得非常艰难,因为袁绍的实力强于曹操,虽然曹操连斩袁绍大将颜良、文丑,但打到后期,就变成了双方实力的消耗战,由于许攸叛逃,向曹操建议攻取袁绍存粮地乌巢,曹操果断采取建议,火烧乌巢,袁绍军队溃败,曹操获取胜利。

官渡之战

曹操在统一整个中原及北方之后,开始对长江流域的刘表、孙权势力进行统一战争,赤壁之战发生在公元208年,是曹操与孙权、刘备的联军之间爆发的一场战争,赤壁之战前,曹操原本想攻打荆州的刘表,但刘表去世,其子刘琮继位,投降了曹操,曹操轻易取得荆州七郡。

赤壁之战,曹操在大好形势之下走了一步错棋,用自己最不拿手的水军与孙刘联军最擅长的水军交战,周瑜用黄盖的火攻加诈降之计,火烧曹操的战船,曹操大败,退回北方,随后孙刘联军攻取了南郡及荆州南四郡,孙权与刘备取得战争的胜利。

赤壁之战

汉中之战是曹操与刘备之间争夺汉中郡的战争,发生在公元217年,由于曹操在215年攻打张鲁拿下了汉中,而汉中又是益州的北方门户,直接威胁到刘备的益州,于是刘备率先发动了汉中之战,企图用益州全部的实力夺取汉中。

汉中之战前期,刘备一直进展不顺,并且损兵折将,在219年正月,刘备改变了战略,以占领定军山高地的方法,引诱夏侯渊出战,并最终利用计谋,由黄忠杀死了夏侯渊,夏侯渊是曹魏关西地区的最高军事统帅,他一死,导致魏军军心动荡,后期即使曹操亲自到达汉中,也无能为力,刘备取得战争的胜利。

汉中之战

夷陵之战,是在孙权偷袭归属蜀汉的荆州三郡,杀死刘备大将关羽之后,刘备为了复仇,最为重要的是夺回荆州这个战略要地,发动了夷陵之战,夷陵之战是刘备与孙权之间争夺荆州的战争,发生在公元221年,刘备称帝两个月后。

夷陵之战前期,刘备进军顺利,从秭归一直打到了夷陵(今湖北宜昌),被陆逊利用险要地势阻击夷陵,相当长时间无法进攻,双方形成对峙,在期间刘备犯了两个错误,一个放弃水军,二是在山木中安营扎寨,陆逊利用刘备的错误,用火攻突袭刘备大军,刘备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夷陵之战

一、从战争规模来看

官渡之战,袁绍一方的兵力是10万步兵加1万骑兵,合计11万人,战争结束后,袁绍只带了800骑兵逃回北方,其余人员全部损失。

曹操一方的兵力史书没有记载,以当时曹操的实力来说,他拿出十万的兵力并不是难事,曹操早在192年就收降了30万投降的青州黄巾军,从其中抽取了精锐组成了青州兵,再加上曹操7年来的发展,凑个10万不是难事。

但是曹操不可能把所有兵力都用来与袁绍开战,他还要防备长江流域的刘表、刘备与孙策、孙权,以及关西地区的马超、韩遂等军阀,再加上守卫汉献帝所在的许都,能够沿着黄河上千里来布防的兵力最多也就是4~5万人,这也是官渡之战曹操一方参与兵力的估算。

这样算起来,官渡之战双方投入的总兵力是15万。

官渡之战袁绍有11万兵力

赤壁之战,孙权与刘备的联军合计是5万人,其中周瑜、程普各自率领人,刘备与刘琦合计2万人。

曹操一方的兵力没有记载,赤壁之战时,曹军是兵分两路的,一路是由赵俨都督于禁、张辽、张合、李典、朱灵、路招、冯楷七路人马从襄樊经汉水南下,按后来于禁七军三万人的编制,就算赵俨这一支军队有3万人,这一路其实没有参与赤壁之战,曹操就失败了。

另一路种是由曹操亲自率领,从南郡江陵城出发的,赤壁之战就是曹操这一路参与的,周瑜曾经分析过曹操中原所有的军队总数量是15~16万左右,再加上收编了荆州刘表的军队7~8万,不过这只是曹操控制下的总兵力,不可能全部参战。

以曹操的性格来看,曹操这一路的军队应该是曹操本部与荆州降军各占一半,其中荆州降军主要是水军,最多不过3~4万,曹操本部差不多也是3~4万人,合起就是6~8万人,再加曹仁守南郡应该也有1万兵力,所以曹操这一路的军队应该是7万人左右,如果再加上赵俨那一支,合计是10万。

赤壁之战周瑜与刘备合兵5万

所以,赤壁之战双方投入的总兵力是15万人,与官渡之战相当。

汉中之战,刘备动用了益州所有的兵力,合计约10万人,这是益州的倾国之兵了,刘备入川时只不过带了2万人左右,刘璋的益州之兵总计与荆州刘表差不多,都是7~8万人,加起来刚好10万人,再加上后来诸葛亮、张飞等人带进益州的部队,合计12万,刘备作战后方总要防守吧,汉中之战参战的军队就是10万人左右。

曹操这一方最初的主将一直是夏侯渊,夏侯渊镇守汉中,一部分是曹军本部,至少2~3万人,一部分是张鲁降军,也差不多是同样的数量,合起来是4~6万人,平均算5万人,这是最初曹军的兵力,因为夏侯渊等人据险而守,所以尽管刘备兵多也没占到便宜。

后期刘备改变战略,用计诱杀了夏侯渊,一个月后曹操率军进入汉中,曹操带来的军队至少也有5万人,然后曹操与刘备作战并对峙了几个月,到最后曹操因为补给消耗巨大,于是撤退放弃了汉中,曹军在汉中之战投入的总兵力也是10万人左右。

汉中之战曹操投入约10万兵力

这样算起来,汉中之战双方投入的总兵力是20万人左右。

夷陵之战,刘备出动的军队数量是4万人,再加沙摩轲的蛮军1万人,合计5万人参战,这是刘备的总兵力了。而孙权拨付给陆逊的军队也差不多是同样的数量,也是5万人,夷陵之战双方总兵力合计10万人左右。

从战争规模来看,汉中之战的规模最大。

二、从战争持续时间来看

官渡之战从199年6月开始,到200年10月结束,前后持续了1年4个月的时间。

赤壁之战从208年12月曹操开始出兵,仅仅1个月的时间,曹操在赤壁大败,曹操先逃到了南郡,然后再北上,接下来孙刘联军攻打南郡曹仁花了一年时间,算起来赤壁之战持续了1年1个月的时间。

汉中之战持续的时间最长

汉中之战从217年开始,到219年5月结束,持续了近两年时间。夷陵之战从221年7月开始,到222年8月结束,持续了1年1个月的时间。

从持续的时间来看,汉中之战持续的时间最久。

三、从战争影响力来看

官渡之战的胜者决定了中原与北方的霸权,曹操在此战中崛起,而袁绍则退出历史舞台,由于曹操在官渡之战的胜利,同时也决定整个天下的命运,也就是曹操最具备统一天下的实力。

赤壁之战对双方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孙权与刘备取胜,阻止了曹操统一天下的步伐,而且是彻底的,如果赤壁之战曹操取胜,曹操统一天下将成定局,其余势力根本无法阻止曹操,赤壁之战的意义在于阻止了曹操统一天下,让天下维持分裂状态。

赤壁之战地图

汉中之战对双方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汉中对于刘备来说,是益州的北方门户,一定要夺取,没有汉中,益州的安全就没有屏障,汉中对于曹操来说,是鸡肋,曹操如果想统一天下灭亡蜀汉,一定要夺取汉中,但赤壁之战后的曹操已经没有夺取天下的实力与雄心了,汉中之战对天下局势也有一定影响,这是蜀汉崛起的一个标志。

夷陵之战是孙权与刘备争夺荆州的战争,是一场局部战争,如果刘备胜利,局势最多回到关羽镇守荆州时的样子,如果孙权胜利,就维持原状,其实夷陵之战发不发动,都已经是三国鼎立了,不可能再发生变化了,无论谁赢了,都是三分天下。

赤壁之战后的形势图

从对历史的影响力来看,赤壁之战的影响力最大,因为这改变了历史,并让天下维持了分裂的状态,也就造就了后来的三分天下,承前启后。

若论三国第一战役,应该还是看影响力,而不是规模大、时间长,所以赤壁之战才是三国第一战役。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王兴心里清楚,如今不是历史,而是现实,现实怎么样,这还是未知的,不是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