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困惑者的自救自问与自答 > 第41章 有无

困惑者的自救自问与自答 第41章 有无

作者:倒骑牛车慢行慢行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7-02 05:53:02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苟实为我之所有,虽一毫而莫拔。

这句话意思是如果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如果真的是自己所有的,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让别人夺走。

它体现了一种正确的财富观和物权观念。前半句体现了不贪婪、不占有非己之物的高尚品质,这是一种廉洁、自律的操守。在面对利益诱惑时,坚守自己的原则,不去获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如在商业活动中不进行不正当竞争获取利益,在公共事务中不贪污受贿等。

后半句则体现了对自己合法权益的维护。当自己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坚决扞卫,比如自己的知识产权被侵犯,或者财物被不合理占用,要勇敢地主张自己的权利。这种观念有助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保持公正、廉洁,并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1.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结构解析

? “苟非吾之所有”是一个假设状语从句,表示假设的条件。“苟”是“如果”的意思,“非”表示否定,“吾之所有”是一个偏正结构,“吾”是定语,“所有”是中心语,意思是“我所拥有的东西”。

? “虽一毫而莫取”是主句。“虽”在这里是“即使”的意思,“一毫”是“一根毫毛”,这里指代极其微小的东西,是宾语前置,正常语序是“莫取一毫”,“莫取”是谓语动词,表示“不要获取”。

2. “苟实为我之所有,虽一毫而莫拔”结构解析

? “苟实为我之所有”同样是假设状语从句。“实为”意思是“确实是”,整个句子意思是“如果确实是我所拥有的”。

? “虽一毫而莫拔”是主句。“拔”是“拔除、夺走”的意思,正常语序是“莫拔一毫”,意思是“不要夺走一根毫毛”。

这两句话通过假设的条件和对应的结果,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一种对待财物的正确态度:不是自己的不要觊觎,是自己的要坚守。

在《前赤壁赋》中,苏轼通过“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苟实为我之所有,虽一毫而莫拔”这句话,深刻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

情感方面

? 豁达超脱:苏轼被贬黄州,政治上遭受重大挫折,内心愤懑痛苦,但他却能在文中表达出对身外之物的释然。如不是自己的,丝毫不去求取,展现了一种不贪恋、不纠结于物质利益的豁达胸怀,从对得失的执着中解脱出来,让内心获得宁静与自由.

? 乐观旷达:面对困境,苏轼没有陷入哀怨自怜,而是以积极的心态看待世间万物。他认为江上清风、山间明月等自然美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的无尽宝藏,可供人们共同享受,以此来慰藉自己和友人,体现出在逆境中依然能发现生活美好、保持乐观的情感态度.

思考方面

? 对物质与精神追求的反思:苏轼借这句话,对人们通常所追求的物质财富进行了深刻反思,暗示过度追逐物质是无益的,应更注重精神层面的富足与满足。如清风明月等自然之物,虽无实际经济价值,却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愉悦.

? 对人生得失的理性认知:他认识到世间万物皆有其归属,强求不得。人在面对得失时,应保持理性和淡定,既不盲目贪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也不轻易放弃自己应有的权益,体现了一种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成熟的处世哲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