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1810 > 第262章 战后格局

大明1810 第262章 战后格局

作者:轩云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05:35:25

随着奥军中线阵地被突破,赫卢姆的失守和炮兵阵地被穿插肢解,奥军在事实上已经失败,奥军总指挥贝内德克不得已下令全线撤退

普军全线发起进攻,奥军德鲁维尔旅被命令留下进行断后,掩护炮兵重组撤退

此时奥军的战线已经全线崩溃,到处都是人,根本分不清是奥军还是普军

德鲁维尔旅在顶着普军多个师的集火进攻遭遇重创,整个旅损失超过四分之二为奥军主力撤退争取了半天时间

7月4号下午1点,奥军撤出战场,普军获得萨多瓦\/克尼格雷茨战役的胜利

奥军在萨多瓦\/克尼格雷茨战役的失败标志着奥地利对德意志地区干预的全盘失败,但在意大利战场奥军却节节胜利

7月20号,意大利出动19艘蒸汽铁甲舰与奥地利21艘蒸汽铁甲舰于亚得里亚海利萨岛(今克罗地亚维斯岛)附近发生海战

意大利舰队由卡洛·迪·佩尔萨诺海军少将指挥,奥地利舰队由威廉·冯·特格特霍夫海军少将指挥,双方在海上展开战舰对射

特格特霍夫将舰队编成三个字楔形突击序列,以装甲舰为排头先锋,战斗中奥舰集中火力打击意军中军,双方装甲舰炮战效果有限。关键时刻,奥旗舰费迪南·马克西米利安号以撞角击沉意旗舰意大利国王号,另有意舰角力场号被击中起火后爆炸,卡洛·迪·佩尔萨诺海军少将在被其余意大利舰船救起后下令撤退

战斗并未持续多久,便以意大利损失三艘铁甲舰,伤亡千余名海军官兵,主动撤退为结束

奥地利这边仅伤亡176人

利萨海战也是欧洲首场蒸汽铁甲舰之间的大规模海上战役,标志着海战由风帆时代向蒸汽铁甲舰时代转变

虽然神州早已经将海军中的木制战舰全部淘汰换成了钢铁蒸汽战舰,而且神州的战舰性能是领先欧洲的

7月26号,普鲁士和奥地利在尼科尔斯堡(今捷克米库洛夫)签署停战协定

出席双方是普鲁士宰相奥托·冯·俾斯麦,奥匈帝国首相安东·冯·施梅尔策

俾斯麦一脸笑意的坐在椅子上看着对面面色铁青的安东·冯·施梅尔策开口说道

“普鲁士和奥地利为了这个东西争夺了数十年,现在,终于结束了”

俾斯麦说道

“你是在发表什么胜利者宣言吗?”

安东·冯·施梅尔策没好气的说道

“要我说,这场战争,对于普鲁士和奥地利来说都没有赢家”

俾斯麦沉吟说道

“此话怎讲?”

安东·冯·施梅尔策抬起头看向俾斯麦

“普鲁士和奥地利都是德意志民族,战争只是同族互相伤害罢了”

俾斯麦说道

俾斯麦的这番话揭示了这场战争的悲剧本质。普鲁士和奥地利虽然在政治和军事上存在竞争,但它们本质上都属于德意志民族

这场战争让德意志民族内部陷入了分裂和冲突,双方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从民族的角度来看,这场战争没有真正的赢家,它破坏了德意志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给德意志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于普鲁士而言,普鲁士通过这场战争取得了胜利,确立了在德意志地区的领导地位。这为普鲁士后续统一德意志各邦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普鲁士将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利益,对德意志地区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整合,推动德意志的统一进程

然而,这场战争也给普鲁士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如如何处理与奥地利的关系,如何整合德意志各邦国的利益,以及如何应对欧洲其他大国的反应等

于奥地利而言,奥地利在战争中失败,失去了对德意志地区的领导权,这标志着奥地利在德意志事务中的影响力大幅下降,不得不将注意力更多地转向国内和国际其他事务,奥地利需要进行国内改革和调整,以应对战争带来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同时,奥地利也需要重新审视其在欧洲的政治和军事战略,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和合作伙伴

奥匈帝国的民族问题一直都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庞大的国土和数量繁多的民族共同构成了奥匈帝国这个庞大的问题集合体

对于欧洲而言,民族问题一直都是欧洲的历史遗留问题,你说欧洲人强硬吧,他会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对外妥协,你说欧洲人软弱吧,他总会稍微硬气一下

同一个地区同一个文化的人都能分出数个独立的民族,这也是为什么欧洲版图从古至今都是稀碎的原因

“既然你我都知道,那签字吧”

安东·冯·施梅尔策飞快的在自己面前的停战协议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俾斯麦没有说话,他拿起笔同样在自己面前的停战协议上签了自己的名字

很快,普奥签署停战协议的消息传到了法国和英国

英国伦敦唐宁街首相办公室里,时任英国首相爱德华·史密斯·斯坦利拿着一份报纸看着上面报道的普奥停战的消息

“我觉得,我们应该重新考虑一下英国应该怎么面对统一后的德国了”

爱德华·史密斯·斯坦利自言自语道

与此同时,法国巴黎,拿破仑二世看着报纸上的普奥停战的消息面色凝重

他知道,一旦普鲁士统一了德意志,对法国动手是迟早的事情,他和俾斯麦之间的秘密交易能不能真的有效十年仍然是个未知数

“陛下,瓦本先生求见”

侍卫走进来通报道

“让他进来”

拿破仑二世说道

很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瓦本拿着一份电报急匆匆走进来

“陛下,法**队已经收复被复辟军占领的两个省,复辟军残部已经逃进沙漠里了,军队正在清缴”

瓦本说道

“好”

拿破仑二世点点头,这也算是好消息吧

道心破碎的路易·菲利普一世被法军追的满沙漠跑,复辟军在法国的封锁和法军的围剿下建制已经崩溃只剩下了部分死硬份子仍然在沙漠中抵抗

意大利这边,撒丁王国首相加富尔得知普奥单独媾和停战的消息非常愤怒

在普鲁士统一战争开始前的4月8号和普鲁士结成反奥联盟,战争开始后更是主动出击牵制奥军部队

现在普奥单独媾和连他意大利都没通知,搞得现在意大利非常动

加富尔将普奥停战协定的报纸撕得粉碎,碎片散落在威尼斯地图上,那里本应是意大利军队与普鲁士夹击奥军的会师之地

俾斯麦这个狡猾的容克,竟敢绕过我们单独媾和!意大利为这场战争牺牲了1.2万名士兵,结果普鲁士人拍拍屁股走人,把伦巴第-威尼托地区留给了奥地利残部!

加富尔对着手下人愤怒的说道

事实上,意大利军队在战争中确实牵制了大量奥军兵力(尤其是威尼托地区的战斗),但普鲁士为避免两线作战,选择牺牲意大利的利益以换取快速胜利

加富尔走到窗户边稍微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

“或许我们可以找法国人试试”

加富尔自言自语道

罗马街头,统一意大利!向维也纳进军!的标语随处可见,青年学生组成的青年意大利党在广场上集会,要求政府采取强硬行动

加富尔清楚,若不能尽快在对奥问题上取得突破,国内激进势力可能推翻他的温和改革路线,转而支持更激进的共和派领袖马志尼

这种内外压力迫使他在外交政策上做出艰难抉择,要么继续依赖法国,接受有限统一的现实;要么冒险与普鲁士重新接触,赌一把俾斯麦的诚信

一封从意大利来的电报送到了拿破仑二世面前,电报是加富尔发来的

加富尔希望法国能出面调停奥地利和意大利的战争,既然普鲁士单走,意大利也不能坐以待毙

拿破仑二世出于拉拢盟友的想法同意了加富尔的请求,拿破仑二世亲自向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发去电报,希望停止和意大利的战争

普鲁士统一德意志已经不可逆转,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只能将目光投向巴尔干,所以也答应了法国的调停

8月12号,意大利和奥地利在科尔蒙斯签订停战协议,双方军队全部后退远离前线停止任何军事行动

法国出面调停意奥签停战协议的事情,俾斯麦早有意料,或许是因为先前出卖盟友的愧疚,普鲁士并为做出任何回应

自此,主体脉络已经清楚,8月23号,普鲁士宰相奥托·冯·俾斯麦和奥匈帝国首相安东·冯·施梅尔策再次在布拉格相聚

这次是彻底解决普奥争端之事

“我们直接一些吧,这已经是我们这个月第二次见面了”

安东·冯·施梅尔策说道

“既然如此,这样吧,普鲁士的核心述求你可以听听”

俾斯麦拿出一张写满字的白纸清了清嗓子说道

“最核心的,奥地利要退出德意志邦联,不得再干涉德意志的任何事物,然后原邦联国加入新成立的北德意志邦联”

俾斯麦说道

“同意”

安东·冯·施梅尔策虽然不甘心,但现在不得不同意,在布拉格会面前,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已经决定调整奥匈帝国的战略方向,从原来的着重德意志事物改为巩固巴尔干的奥地利利益

“第二条,荷尔斯泰因,石勒苏益格,汉诺威,黑森卡塞尔,拿骚,法兰克福自由市并入普鲁士”

俾斯麦接着说道

“同意”

安东·冯·施梅尔策继续点头同意道

“插个题外话,奥地利需要将威尼斯还给意大利,这不是我的意思,但也可以理解成我的意思”

俾斯麦说道

“行”

安东·冯·施梅尔策咬牙切齿的说道

俾斯麦需要安抚一下意大利,避免意大利彻底倒向法国

“放轻松,这些条款对于奥地利来说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就像之前说的,普奥始终是同一个民族”

俾斯麦将那写满字的白纸展示给安东·冯·施梅尔策看

弦外之意就是,普鲁士并不打算要割走奥地利的核心领土,你不用那么生气

普奥和谈的结果破坏了欧洲原有的均势格局,普鲁士的崛起使得欧洲大陆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法国感受到了来自普鲁士的威胁,将更加警惕普鲁士的发展

英国则担心普鲁士的强大海军会挑战其海上霸权,将密切关注普鲁士的军事动向

欧洲各国将在新的格局下重新调整外交政策和战略布局,以维护自身的利益和欧洲的稳定

布拉格和会是普奥争端的终局,也是欧洲格局重塑的重要转折点

普鲁士通过和谈确立了在德意志地区的领导地位,为统一德意志奠定了基础,奥地利则调整了战略方向,将目光投向巴尔干地区;意大利在获得威尼斯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选择

10月3号,奥地利和意大利两国在法国皇帝弗朗索瓦·约瑟夫·路易·波拿巴的调节下,两国在维也纳签订和约

合约核心内容是,奥地利正式承认意大利王国为意大利半岛唯一合法政权,同时奥地利将威尼西亚省(含曼图亚、威尼托河谷与西利夫拉一带)割让,经由法国转交给意大利

威尼西亚的收回为意大利民族统一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欧洲之事暂告段落后,此时的亚洲同样也在风起云涌

长洲藩和萨摩藩联合发起了倒幕战争,南部藩国正式向德川幕府宣战

此前,德川家定向神州请求恢复藩属关系保命,但朱怡伦忙着给自己儿子朱云熙的帝国联邦方案做修改并未及时回应

萨长两藩在观察了一段时间后,毅然决定发起倒幕战争

起初他们还怕神州会下场干预,但神州似乎并没有这个想法

倒幕战争的爆发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标志着日本社会从封建幕府统治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倒幕战争的胜利将为日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开辟道路,日本将逐渐摆脱封建制度的束缚,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

但这是历史上倒幕派胜利后的场景,但在这个时空里,庞大的神州不会允许亚洲在未来几十年后出现一个祸害全亚洲的国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