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开局逃荒带八娃 > 第66章 记者采访

开局逃荒带八娃 第66章 记者采访

作者:新初酒五2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2 05:07:18

登完记,看着一脸发黑的老兵,想了想算了,别逗他了。

杨志远从挎包里拿出一瓶茅子递给他:“老爷子,送您一瓶。”

“不是两瓶吗?”

虎脸一黑问道。

“唉,老爷子是您输了,我看您年纪大了,主动送您一瓶喝,您这…这有点说不过去了吧。”

杨志远有点郁闷的问道,你可以不要,装不在意,不然他绝对还得耍无赖大张口。

你越不舍,他就觉得一瓶也挺好了。

这年代的老兵大家都知道,不一定经历过了多少磨难还有战争。

杨志远一进大门就发现了他右手食指没了。

这样的人要不是左撇子根本就有可能开不了枪了。

想一想为什么单单食指没了,一有可能被对方神枪手打断了,还有一种可能被炸弹炸了,还有就是严寒季节冻掉了。

这样的人需要放到心里去尊敬的。

但是在正常情况下不要问,也别让他觉得你在照顾他可怜他。

和他以打赌的意思,送他两瓶酒喝,聊表心意。

“行吧,那一瓶也行,”老爷子假装不情愿的说。

随后杨志远又从挎包里拿出一包炸好的知了龟还有一包油炸花生米,扔他桌子上。

“绕您两包下酒菜。”

说完就跑去武磊那边了。

清瘦老爷子,寒光一闪:“这臭小子有意思。”

到了武磊的办公室坐下,李指导员亲自给杨志远倒了一杯白开水。

是的,武所长办公室一点茶叶也没有。

现在茶叶需要凭《京城市居民副食购货证》今年中秋,国庆,供应每户一两。

对的大家没看错,一年一户人家就这两个节拿着购货证能去买一两茶叶。

61年,62年更严重,有集体户口的单身汉可以买2钱,一年可以买2钱。

好吧,你没有茶叶我有啊,杨志远这次在港岛可没少捣鼓好东西。

空间蓝色金渐层都有,别说一些茶树了。

直接上大红袍分树枝扦插的茶叶。

冬天喝点乌龙茶,解解疲惫。

杨志远从挎包里拿出两个纸包,一包半斤。

扔给武磊师兄:“师兄,你这抠搜样,大所长,连点茶叶都没有,用我的,剩下的你和李指导员一个人一包。”

李宏伟指导员,抓起一包先揣到自己口袋里,紧紧捂住:“志远弟弟,谢了哈,以后你就是我亲弟弟,我是你亲哥,以后你师兄欺负你,我也向着你。”

武磊刚才放暖水壶去了,没抢到第一包,抓住第二包:“师弟啊,咱俩按说是亲师兄弟,以后不要向着外人,以后有好东西先给你师兄知道不,师兄这有好东西,以后拿给你,你年龄还小,这茶咱就不喝了,白开水挺好的,要不我去给你找点糖,甜甜嘴就好了。”

说完也把那包茶,快速放到了办公桌的抽屉里。

我去,这两人这么抠门的嘛?

那对不起了,杨志远直接从挎包又拿出一小包白沙糖。

当着两个人的面打开,用一根手指沾了一点,放进嘴里:“嗯……真甜。”

“唉,慢着好弟弟”

“等一下,”

两个人都想拦住杨志远,杨志远直接把那一小包白糖全部倒进了茶缸。

又从挎包里掏出一个金属的勺子,伸进茶缸里搅拌。

两个十七级干部,大眼瞪小眼。

你看了看我,我看了看你。

然后同时跑了出去,然后一个人拿着一个茶缸回来了。

“弟儿,弟儿啊,给分一点呗。”

这语气参考《渗透》里许忠义的大哥,陈明陈大队长。

“志远兄弟,亲弟弟,分点,分点。”

杨志远看着这两个活宝:“不是你们两个每个人一百多块的工资至于吗?”

“至于,当然至于了,你不知道啊弟儿,我们两个十七级干部,每个人可以有一斤白糖的定量。”

“但是同事们多,战友多,家里人又多,一个月就一斤,还得照顾那么多人。”

师兄在棒子打了几年仗,东北待了不短时间,这老带点大碴子味。

不过听着挺得劲儿,东北话就是感人。

确实,他们个人待遇还可以,但是每个人都有点亲戚朋友什么的。

师兄没有了父母,但是还有师娘和师父,也有两个孩子,再加上一些不错的战友。

确实……

杨志远手上的糖水有点喝不下去了,正准备给他们两个分掉呢。

结果杜志国副所长端着一个茶缸直接进来了:“我就知道有好东西,也不等我。”

这三个人都和杨志远上次喝过酒,人家也陪了自己逛了半天呢。

倒都不见外,三个人处的都挺好,对杨志远也不客气。

别说,这样让人也挺舒服,不是那种虚伪的人,直来直去的性格让杨志远喜欢。

前世杨志远就这样,对脾气的怎么处怎么闹都没事。

不和脾气的,就懒得搭理,或者就装一下,过的去就行了。

尤其他特别讨厌虚伪的人。

毕竟前世干房地产好的时候,也当过几年小领导,除了老板,其他人能过的去就行。

同事之间看性格,不是每个人都能掏心掏肺的,没必要,上当次数太多了,免疫了。

没办法又给他们每人一包白糖,还有给老杜也补上了一包茶叶。

老杜是进来送钱的,两只野猪,去完内脏去完皮,称重三百五十斤,带骨一斤算了三块。

这就是1050元,没办法黑市都卖到五六块一斤了,虽然这是派出所用自己的小金库买的,但是也不能太低或者太高了。

就这还得承杨志远的情。

师兄打了一个电话,一个京城青年报的记者很快就来了。

本来杨志远不想被采访的,可是这里头有师兄和他这两个好兄弟的功劳在里面。

毕竟是由指导员和师兄联合上报的。

杨志远就把这个新式火炕和柴火灶的节省柴火的事好好说道了一下。

新式火炕每年可以节省柴火百分之五十,新式灶台可以节省百分之四十。

还可以灶台和火炕联合在一起烧,还有可以一边做饭一边烧水的灶台。

还说了一个后世有的那种视频里刷到的方管柴火灶(大家可以搜一下),这种可以对于部队野外行军,巡逻,还有大车司机等都能用的到。

优点就是柴火旺,用柴少,方便移动,占用空间小。

节省柴火的事如果放到全国去推广,这就是巨大贡献。

因为现在的农村大多数都是柴火灶,现在每一种节省资源都是为国家做贡献。

因为很多玉米秸秆都打成粉当粮食吃了,以前这些都是喂牛烧火用的。

如果每天每家节省下来1斤柴火,这要放全国,那就是海量的资源了。

要知道京城西北方向的塞罕坝机械林场马上就要动工了,为啥,就因为沙漠都快吹到京城了。

不然也不会61年就开始植树去了。

这比三北防护林早多了,要知道很多农村人为了过冬会砍伐大量的树木的。

想想长安附近,以前唐朝是什么样,晚唐和以后那里就不适合建都城了,和大量森林被破坏,还有森林破坏之后水土流失有关。

杨志远又提了一个建议,就是全国的林场,砍伐木头之后春天立马补种不同种类的树苗。

别等以后把老林子都砍伐完了,没有树木可以砍了。

东北其实就那样,砍了几十年,结果后来大量的林场关闭,木材加工厂,家具厂等等关闭。

影响了太多的人,工作和生活。

九十年代之前东北富裕是因为那边城镇化程度高,工厂多,人民收入多,可惜后面大量的工厂被关停,破产,倒闭,下岗等等。

又造就了很多悍匪,比如隔壁的武爷,东北,乔四等等。

这些事都不是一下子产生的,各种原因都有,但是环境破坏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如果没有大量的树木被砍伐,或者可以一边砍一边恢复,还可以以后多种植或者采摘中草药。

港城那边杨志远已经布局了,老家自然也要铺垫。

别到时候还是环境恶化,野生中草药更少

杨志远没有提可持续发展的话题,回头让老霍来提一下。

自己有过流浪的经历,只提一下灶台和火炕还有种树的事就行了。

这个刘记者很激动,记录了好几页纸。

“小杨同志,我都记录好了,保证明天见报,我给你拍个照片,相信你们公社会奖励你的。”

“刘同志,我不想拍照行不?我有点害怕这玩意,听说照了这玩意能把人的魂魄照住。”

刘记者严肃的说道:“小杨同志怎么能讲封建迷信呢,大家很多人不是都会照相吗,你看很多大人物都喜欢照相呢!”

武磊和指导员自然不信杨志远害怕照相,他就是在找借口。

没错,杨志远不喜欢把自己头像印到报纸上去。

怕万一以后有人拿着报纸嗡嗡时期找自己麻烦,或者也是不想让大家都认识这一张脸。

低调点比较好,这时候太高调不是什么好事。

杨志远深谙明哲保身之道,怕以后有人找不到合适的对象找他茬。

杨志远可不想,人怕出名猪怕壮,老实待着吧。

见怎么劝也不行,刘记者只能拿着采访记录惋惜的回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