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心理咨询室 > 第134章 树欲静

心理咨询室 第134章 树欲静

作者:寒寺敲钟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2 05:07:05

二胡声如同鬼魅的触碰,瞬间让我全身汗毛倒竖,一股寒意从尾椎骨直冲天灵盖。我猛地扭头看向许仙,声音都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老许!你…你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

许仙眉头微蹙,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地扫过空旷的走廊尽头,那里只有惨白的灯光和一片死寂的阴影。他侧耳凝神片刻,缓缓摇头,声音低沉而确定:“没有。除了你的声音,只有远处护士站的动静。老板,你听到什么了?”

“二胡声!就是那个老瞎子拉的那种!”我急促地说,心脏在胸腔里擂鼓般狂跳。我屏住呼吸,竖起耳朵,试图再次捕捉那令人毛骨悚然的旋律。

咿咿……呀呀……

……

没有。

死一般的寂静重新笼罩了走廊,只有远处仪器的微弱嗡鸣和我的心跳声在耳膜里鼓噪。刚才那真切得仿佛贴着耳膜响起的凄厉调子,此刻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只是我过度紧张和愤怒下产生的幻觉。

“可能…可能是我太累了,幻听了。”我抬手抹了把脸,掌心一片冰凉汗湿。

一股巨大的疲惫感和不愿深究的逃避感涌了上来。项羽躺在里面,刘邦刚刚推进去,两人都重伤昏迷,这打击已经够大了。如果那二胡声是真的,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老道的阴影从未散去,意味着这“意外”远未结束?我下意识地抗拒着这个念头。

“或许吧。”许仙的目光在我脸上停留了几秒,那深邃的眼神仿佛能看穿我内心的侥幸,但他最终没有多说,只是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项王和邦哥都需要人守着。先去处理眼前的事。”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我知道,他听到了我的描述,也并未完全相信那只是幻听,但他选择了暂时搁置,将注意力放在更迫切的危机上——病房里躺着的两位。

接下来的日子,小小的心理咨询室破天荒地挂上了“暂停营业”的牌子。

我和许仙几乎把医院当成了家,轮班守着两张病床。项羽不愧是力能扛鼎的西楚霸王,体质强得惊人。颅脑损伤的恢复期凶险又漫长,但他硬是凭着那股子不服输的狠劲,以远超医生的预期速度挺了过来。

没过多久,他就能半靠在床上,皱着眉头,一边嫌弃医院的营养餐“寡淡无味,毫无能量”,一边试图用他那套“暗能量场修复理论”给自己疗伤,还一本正经地跟查房的年轻医生探讨“生物电共振”的可能性,把人家听得一愣一愣的。

刘邦这边就热闹多了。浑身上下缠满绷带,活像个刚出土的木乃伊。

每次换药,那杀猪般的嚎叫能穿透三层病房楼板,伴随着各种市井俚语的咒骂:“哎哟喂!轻点!谋杀亲爹啊这是!”“我的腿!我的老寒腿!你们这帮庸医是不是想给我锯了?!”“痛煞我也!想当年在芒砀山被蛇咬了都没这么痛过!” 项羽每每听到隔壁传来的鬼哭狼嚎,都忍不住从鼻子里哼出一声,鄙夷之情溢于言表:“哼!刘季!市井无赖,毫无气节!区区皮肉之苦,便如此哭天抢地,成何体统!”

刘邦则回以更大声的哀嚎:“大个儿!你站着说话不腰疼!你脑袋硬!老子这腿是肉长的!哎哟…许老弟!快!快给我说说情!这护士下手忒狠了!”

收拾刘邦换下来的带血绷带时,我的手指突然不受控制地发抖。那些渗血的纱布突然变成了大明军营里污浊的麻布,掌心似乎又感受到朱高煦亲兵小六子逐渐冷却的体温——那孩子才十七岁,肠子被箭簇绞烂了,临死前还求我照顾他刚定亲的姑娘。

\"老板?\"许仙的声音将我从幻觉中拽回。他接过我手中的医疗垃圾,镜片后的目光扫过我僵直的手指。没有多余的询问,只是递来一杯热茶:\"云南古树普洱,安定心神。\"

茶很烫。热度透过陶瓷传递到指尖,像是要把那些阴冷的记忆蒸腾出去。病房走廊里,刘邦正一瘸一拐地追着快递员,嚷嚷着要加钱发顺丰特快——他网购的\"高祖同款\"龙纹玉佩到货了。

许仙成了病房里的润滑剂和后勤总管。他动用了难以想象的人脉和财力,请来了最好的骨科和神经外科专家会诊,安排了最顶级的单人病房和特护。

他一边冷静地记录着刘邦换药时的“临床表现”和“情绪波动峰值”(声称是传记素材),一边还要安抚被项羽的伪科学理论绕晕的小护士,同时还得抽空处理他那庞大的商业帝国发来的紧急文件。他总是那么一丝不苟,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平静无波,仿佛病房里的鸡飞狗跳只是他观察世界的又一个窗口。

今天换药时,项羽突然提起:\"那位总来查房的圆脸护士,三日未见了。\"

我打电话询问护士站,对方语气困惑:\"我们科室没有圆脸护士啊?您是不是记错了?\"

我看了看项羽的脑门,看来还得治治,挂掉电话之后仔细询问了一下项羽,他脑袋现在情况到底怎么样,得到 肯定答复之后才放下心来。

\"孤昏迷时,\"项羽某天早餐时说,\"梦见个瞎眼老叟在乌江畔拉胡琴,曲调与安......\"他的话被刘邦的惨叫打断——这倒霉蛋又被热豆浆烫了舌头。

时间在消毒水味、哀嚎声、伪科学辩论和键盘敲击声中缓慢流淌。又经过了一段不算短的调养,两位“煞气冲天”的历史人物,终于迎来了出院的日子。

刘邦收拾东西时,从病床下扫出一撮琥珀色粉末。\"这啥?中药渣?\"他随手弹开。许仙却蹲下身,用镊子夹起残留的颗粒嗅了嗅:\"二胡松香,陈年老料。\"

那天,阳光难得的好。我特意关了半天店门,早早来到医院。项羽虽然头上还缠着薄薄一层纱布,但步履沉稳,腰杆笔直,眼神重新恢复了那种睥睨的精光,只是偶尔望向高楼时,眼底会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得,这是应激了。

刘邦则拄着拐杖,脸上贴着胶布,走一步龇牙咧嘴一下,但精神头十足,嘴里已经开始盘算着:“安如啊,你看我这形象,是不是特别有‘浴火重生’的励志感?回头得让老李(卖书机构负责人)给我整个‘从汉高祖到下水道战神’的主题演讲,卖出的书肯定能翻倍!”

为了驱散晦气,庆祝他们康复,也为了给这段提心吊胆的日子画上一个(我希望的)句号,我干了一件特别俗气但充满烟火气的事——在心理咨询室门口放了一圈长长的鞭炮。

噼里啪啦的炸响瞬间打破了街区的宁静,红纸屑漫天飞舞,硝烟味弥漫。引得楼上邻居纷纷探头,路过的行人侧目。

“来来来!跨火盆!祛病消灾,红红火火!”我又端出一个烧得旺旺的炭火盆,放在门口。

刘邦看着跳跃的火苗,有点发怵:“安如,这…这能行吗?别再把乃公这新长好的腿毛燎了!”

“哼!区区凡火!”项羽不屑地瞥了他一眼,整了整衣襟(尽管穿的是我给他买的普通夹克),昂首阔步,毫不犹豫地迈了过去,姿态宛如跨越千军万马。

“哎!等等我!”刘邦一看,生怕落后,也顾不得腿疼,龇牙咧嘴地撑着拐杖,几乎是蹦跳着跨过了火盆,嘴里还念叨着,“燎燎也好!燎燎晦气!去他娘的下水道!”

许仙站在一旁,拿着他那个不离身的录音笔,嘴角带着一丝难得的、真实的微笑,将这一幕忠实地记录下来。

接下来的日子,仿佛真的被那鞭炮和火盆驱散了所有阴霾。小店重新开张,叮咚的门铃声再次响起,虽然暂时没有真正的客户(毕竟招牌挂了太久暂停营业),但店里的“常住人口”让这里依旧热闹非凡。

项羽一头扎进了他的“前沿科学研究”。他不知从哪里淘换来一堆关于量子纠缠、暗物质能量、金字塔能的书和劣质水晶,整天抱着个破旧的平板电脑,戴着老花镜(许仙给他配的),在网上搜索各种伪科学论坛和神秘学视频。

时而眉头紧锁,时而恍然大悟般拍案:“原来如此!这‘量子意识纠缠’与孤当年在垓下感应虞姬心境,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定是那负能量粒子干扰了孤的灵觉!” 他试图用“能量场净化术”给刘邦的拐杖“开光”,被刘邦嫌弃地躲开。

刘邦的“励志讲师”事业如火如荼地重启了。他拄着拐杖的形象非但没有减分,反而成了“坚韧不拔”的最佳注脚。卖书机构把他包装成了“穿越千年逆袭,现代商海再创辉煌”的传奇人物(当然,隐去了真实身份)。

他穿着许仙赞助的高档西装,梳着油亮的背头,在各大中专院校礼堂里口若悬河,唾沫横飞,将沛县起兵、鸿门宴、楚汉相争的史实,巧妙地融入“职场博弈”“团队建设”“逆境求生”的现代鸡汤里,引得台下学生热血沸腾,纷纷掏钱购买他那本由许仙找人代笔、署着他大名的“成功学秘籍”。

每次演讲回来,他都红光满面,把一叠钞票拍在桌上,豪气干云地宣布:“今晚加餐!安如去买最好的羊腰子!大个儿,你爱吃的腰子今天管够!”

许仙则沉浸在他的《古今奇谭录》创作中。他常常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摊着精致的笔记本,金丝眼镜滑到鼻梁,钢笔在纸上沙沙作响。

他会不动声色地引导刘邦讲述一些沛县时的市井趣闻,或者请项羽详细描述巨鹿之战前士兵们的心理状态(项羽称之为“士气共振频率”),然后冷静地分析其中的动机、策略与人性共性。

偶尔,他会抬头看看争论水晶能量等级的项羽,或者数着钞票、算计着晚上喝什么酒的刘邦,镜片后的目光深邃悠远,仿佛在透过他们,凝视着更浩瀚的时间长河。

日子就在这些鸡毛蒜皮、吵吵嚷嚷中一天天过去。项羽头上的纱布拆了,只留下浅浅的一道疤,被他的头发盖住。刘邦的拐杖也扔了,虽然走路还有点别扭,但已不影响他继续当他的“励志偶像”。小店里的烟火气重新升腾起来:方便面的香气,项羽泡的伪科学“能量茶”的怪味,刘邦带回来的廉价酒气,还有许仙身上淡淡的、昂贵的雪松木香水味。

康复后的第一个周末,项羽迷上了陨石能量学说。他神秘兮兮地把我们拉到电脑前,指着某购物网站上一块标价元的\"西伯利亚通古斯陨石碎片\",信誓旦旦地说:\"此物蕴含的宇宙暗能量,可与孤的紫雷真气共鸣!\"

\"三万块买块破石头?\"刘邦正数着演讲费,闻言差点被口水呛到,\"大个儿你脑子被砸坏了吧?\"

许仙推了推金丝眼镜,默默掏出黑卡。二十分钟后,我们站在高端矿物店里,看着他刷卡的动作就像在菜市场称两斤土豆。店员递来包装精美的陨石标本时,手指都在发抖——这位客人甚至没要求开发票。

\"许小友果然通透。\"项羽郑重其事地将陨石贴在额头,闭眼感受\"能量流动\"。刘邦凑过来戳了戳陨石:\"这玩意儿真能值三头牛?当年在沛县......\"

\"邦哥,\"许仙突然打断他,从展示柜又取下一块标价的雷击木,\"要试试这个吗?据说能增强演讲时的气场。\"

——————

那晚医院走廊里冰冷的二胡声,项羽被砸晕时的惊心动魄,刘邦在黑暗下水道里的绝望呼救……这些画面,在日复一日的琐碎与喧闹中,似乎真的被冲淡了,变得模糊不清。

我紧绷的神经也一点点放松下来。看着项羽因为网上一个“月球背面外星基地”的帖子而激动不已,看着刘邦为了演讲费多几百块跟卖书机构的老李在电话里破口大骂,讨价还价,看着许仙安静地记录着这一切……一种劫后余生般的踏实感包裹着我。

也许,真的只是意外吧?倒霉事都凑一块儿了。那二胡声,大概真是我压力太大幻听了。老道?或许他早就带着他那套“成仙”的把戏,去找别的“有缘人”了。

生活,不就是这样吗?充满了意外,但也总能在鸡毛蒜皮里找到继续下去的理由和温暖。我甚至开始盘算着,是不是该重新开始正经接点心理咨询的活儿了。

然而,就在某个看似寻常的傍晚,夕阳的余晖将小店染成温暖的橘红色。项羽正对着电脑屏幕上一张模糊不清的“麦田怪圈”照片陷入沉思,刘邦眉飞色舞地讲述着今天在技校如何用“约法三章”的典故忽悠学生买书,许仙则合上了他的笔记本,端起一杯清茶,目光透过镜片,平静地扫过窗外车水马龙的街道。

他忽然轻轻开口,声音不高,却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

“老板,邦哥,羽哥,你们有没有觉得,最近……有点过于平静了?”

他顿了顿,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目光落在那跳跃着柔和光芒的夕阳上,语气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缥缈:

“平静得……像暴风雨来临前的最后一丝喘息。”

我望着茶杯里晃动的光影,突然想起白安茹。

玻璃门被风推开,带进一片梧桐叶。刘邦突然打了个喷嚏:\"奇怪,哪来的松香味?\"

远处,隐隐约约,仿佛有极其微弱、断断续续的丝弦摩擦声,融入了黄昏的车流喧嚣里,细不可闻,却又挥之不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