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大唐兕子:我的六个神豪小囊君! > 第161章 在座的有李颀、綦毋潜。

宇戦墨兴奋地说道:“小兕,今天不仅能见到孟浩然,还能见到李颀呢!”

小兕一脸困惑,仅知道岑参与你这位高适齐名,“那么,李颀又是何许人也?”

宇戦墨开始侃侃而谈:

宇戦墨继续娓娓道来:

“正是这位先生,

李颀在开元二十三年,即公元735年,一举中了进士。

他曾短暂地担任新乡县尉,但不久便辞官归隐,开始了隐居生活。

他常在洛阳和长安之间游历。

他的交际圈非常广泛,与我的真身、王维、王昌龄等大诗人都有着深厚的诗词交流情谊。”

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

他的诗歌题材多样,尤其是边塞诗和音乐诗,名声远扬。

他在作诗方面特别擅长五言、七言歌行这类体裁。”

小兕问道:“李先生是哪里人呢?”

李颀拱手表示:“是宇兄过誉了,我祖籍赵郡,现居河南颍阳。”

小兕回应道:“哦,我了解那个地方,”

心中暗想,赵郡指的是河北省赵县,而颍阳则是河南省登封市。

紫岸哥哥居然与他相识,戏谑地说:“他在东川还拥有一栋豪华别墅呢。”

小兕好奇地问:“你去过那里吗?”

紫岸解释道:“听我说,他是个典型的富二代,年轻时家庭条件优越,但后来与一些不靠谱的轻浮子弟交往,导致家产耗尽。”

宇戦墨补充道:

“尽管如此,他并未放弃,勤奋学习,隐居于颍阳(现为河南登封)苦读十年,终于在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考取进士,还曾担任新乡县尉。”

紫岸继续补充:“尽管在官场工作多年,但官运依旧不佳,最终还是选择了隐居的生活。”

小兕质疑道:“你跟他很熟吗,怎么这么评论人家。”

此时,李颀插话道:“哈哈无妨,我们的确是铁哥们。”

紫岸开始对小兕挤眉弄眼。

小兕拉住紫岸的袖子追问:“你老实交代,这次你到底是谁?”

紫岸对小兕抛了个媚眼:“嘿嘿,告诉你也不认识,信不信?”

小兕好奇地催促:“快说嘛!”

“綦毋潜。”

“起雾钳?唉,真是没听过,难道是会喷雾的钳子?”

“哈哈,綦毋潜,你肯定不知道啦。你就知道李白、王维这些比较帅的。”

“啊,我今天好像也看见王维了,超级帅。”

“你肯定认错人了,别扯,先让我来给你介绍我兄弟——李颀,他可是个超有个性、不拘小节的牛人,对那些世俗的东西完全不放在眼里。

他的诗作里,边塞题材的最是精彩,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感动不已,像《古从军行》《古意》《塞下曲》这些,都是他的代表作。今晚你得给我背下来。”

小兕一脸惊讶:“啊?你说啥?”

宇戦墨忍俊不禁,插话:

“李颀还特别擅长用诗来描绘音乐和塑造人物,长篇大论的长歌他写得超棒,短诗也是一绝,尤其是他的七言律诗,大家都赞不绝口。”

紫岸补充:“《全唐诗》里收录了他三卷的诗作,后来还有人专门整理出了《李颀诗集》呢。”

李颀说:“真的吗?哎呀,跟你们这些牛人一比,我就是个玩票的界别。

对,后期科考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没多久我就辞职不干了,不是因为看不惯,也不是因为不懂,而是因为我看明白了。

哈哈,之后,我就长期躲起来,在嵩山、少室山那块的‘东川别业’,偶尔也会去洛阳、长安逛逛。”

劬攸九说:这兄弟还特别喜欢炼丹修道,王维给他写诗说:听说你吃丹砂,气色好得不得了……”

小兕说,“哦,我听过那句,闻君饵丹砂,甚有好颜色(《赠李颀》)。

说的就是您吧,幸会幸会,是不是因为辞职了才气色这么好的呢?”

紫岸抬头望天,一边絮絮叨叨地讲着:

“李颀的诗啊,比如《送陈章甫》、《别梁锽》、《送康洽入京进乐府歌》、《赠张旭》,每一首都像给朋友们画了一幅生动的群像图。

尤其是他笔下那些身怀才华、壮志难酬的朋友,读着让人又佩服又心疼。

他甚至连朋友们修道时的小趣事都写得那么鲜活,感觉人就在你眼前喝茶作乐。”

他顿了顿,又补了一句:

“在《河岳英灵集》里,殷璠可没少夸他,说他诗风清新脱俗,辞藻华美,歌体娴熟,对那些哲学性的题材尤其拿手。

虽然他诗里偶尔有些小消极,但丝毫不影响他的伟大成就。”

劬攸九脱口而出:“颀诗发调既清,修辞亦绣。杂歌咸善,玄理最长。”

紫岸顿了顿:“至如《送暨道士》云“大道本无我,青春长与君”,一语道尽了对人生无我的顿悟。又如《听弹胡笳声》云“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足可歔欷,震荡心神。”

小兕插了句嘴,故作感慨地摇摇头:

“光听这描写就能感受到边塞风情的苍凉和壮阔,仿佛那一刻天地之间只剩下这首乐曲。唉,评论家多得是,但听闻这句子,我就知道您绝不是靠吹捧出名的。”

紫岸挪了挪身子,接着说:

“欧阳修在《容斋随笔》里,也曾夸过唐严维和杨衡的诗,比如严维的‘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杨衡的‘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但他个人更喜欢李颀的‘远客坐长夜,雨声孤寺秋。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宇戦墨的声音柔和下来,品味起雨夜的意境:

“你想啊,一个远行的旅人在深秋夜晚,投宿在一座偏僻的古寺。

夜雨滴答,屋檐下冷风穿堂,他独自坐在那里,听着雨声入心。

诗里用东海的深浅来比喻愁绪,那份浓重的孤独感,几乎要从诗句里溢出来,真是让人读完久久难忘。”

小兕翻了翻紫岸摘抄的竹简,眼睛一亮,念道:

“我喜欢这句,‘持竿湘岸竹,爇火芦洲薪。绿水饭香稻,青荷包紫鳞。’”

她顿了顿,抬头,嘴角带着几分向往的笑意:

“傍着湘水垂钓,用竹竿挑起晨雾,篝火映着水光粼粼,稻米的香气和新鲜的鱼肉交织,连空气都带着点甜润的滋味。这样的日子,真叫人恨不得一头扎进去,再不出来!”

紫岸轻笑着点点头:“这就是李颀的诗妙处,几笔勾勒,就能让人身临其境,仿佛这湘水的清风都顺着竹简飘了过来。”

小兕说:“这一时空,我也想过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哪怕风吹日晒,也比那些功名利禄要自在得多啊……”

紫岸沉默了一会儿,低声道:“小兕,这样的日子虽然好,但也未必长久。若能得之,便当珍惜;若不可得,那就用诗留住它。”

小兕听了,微微一愣,随即莞尔:“你这话说得比诗还美。行了,我这心又痒痒了,下次咱们一起去湘水钓鱼如何?”

众人皆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