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半岛远行 > 第117章 归园田居-悠闲

半岛远行 第117章 归园田居-悠闲

作者:言之不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2 04:45:19

了结了一件心事的班行远彻底放松下来,开始了真正的田园生活。当然了该做的工作还是要做的,指导学生、EIGo研究院的各项工作通过网络就可以了。现在京城的四合院还在热火朝天的改造中,封剑锋作为监工每天都是忙得不可开交。尽管请的施工队伍规格非常高,封剑锋还是仔细地盯着,确保不出一丝差错。

班行远每天除了去地里拔拔草有的是大把时间,开始按照传统工艺制作物品吧。第一批是笔、墨和砚台。当年在韩国的时候老爷子对吃穿什么的不在意,但是在书写用品上贼讲究,毛笔和墨条什么的都是自己做,班行远也就学会了。

班行远要做的是松烟墨,第一步是制作松烟。倒是熟练活,问题是有些污染环境,也没必要,就让节目组到安徽歙县拍摄了松烟的制作过程,在节目里会做说明。买了上好的松烟、胶还有香料什么的,班行远就开始了制作。

制墨其实挺累人的,因为有一个捣练的工艺,需要将烟料和配料和成烟料团,放入铁臼中用铁锤长时间锤击才能做出合格的墨团。

班行远先用了一天做好了压制墨锭的木模,木模的内壁打磨得非常光滑,都快成抛光了。一次做了很多木模,他可是打算多做一些自用的。

木模做好的第二天班行远起了一个大早开始捣练。好在他不需要吃饭,随时喝水补充代餐块就好了。需要不间断的锤击,锤击的次数越多,墨团的质量越好。好在班行远耐力惊人,一个人搞得定。中间宝儿、徐贤和李尹馨三个人也去帮忙,捶了没几下就累成了狗。班行远是奔着精品去了,整整锤了一天才结束,墨团的品质极佳。

之后压墨、脱模还有晾墨。制墨耗时最长的就是晾墨了,班行远做的是二两墨,按照传统工艺的话要好几个甚至是一年才能做出成品,班行远可等不了这么久。怎么办呢,上科技狠活吧。还在京城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要制墨,班行远把配方交给EIGo,让那些科学家帮忙研究快速晾墨的工艺。

老板安排的工作当然要上心了。这帮人先是建立了模型,分析了晾墨过程中的理化变化。然后写了一个程序,设置不同的环境变量上超算模拟,很快就给出了好几个能在半个月内完成的工艺。然后就开始实验,从一家最有名的制墨企业买了制作好未经晾墨的墨条,以及品质最好的成品墨条做对比。

在实验室对好几种工艺进行验证中。几种工艺大部分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有一种工艺效果出奇的好。EIGo的科学家可是有不少人喜欢舞文弄墨的,试用后给出了极高的评价,一致认为比做对比的成品还要好。

研究院没有比班行远更精通书法的了,把这些墨条送过来试用后班行远极为满意,就它了。别看研究这个工艺的都是顶尖科学家,期间又是建立模型又是动用超算模拟,但是具体操作出人意料的简单。使用EIGo研究院制作的设备,别说班行远了,就连李宁微都能做好:把墨条放进设备按下开关就好了,剩下的就是全智能了,根本不需要人的干预。

当然了,在节目里会做说明,不是不能用传统工艺,实在是时间不允许。节目组自然会拍摄传统的晾墨工艺放在节目里。

这些墨条金泰熙、宝儿和徐贤试用后也都赞不绝口,颜色、浓淡和光泽都完美得无可挑剔。EIGo的那帮科学家可是精益求精的,毕竟很多人都会自己用的。后来研究院会不时做一些墨条,都是自用,当然极少量的流传出了,极受追捧,是公认的墨中极品。

一个麻烦是鸿胪寺找上门了,会不时订做一些作为礼物。

毛笔制作就简单了,金泰熙、宝儿、徐贤和李尹馨也上手做了几支。又用买来的歙砚石做了几个砚台。

用了不少时间,但是非常充实。后期制作出来的节目效果出人意料地好。

班行远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那本《惠安诗》也陆续与读者见面了,立刻就引起了轰动,特别是在文学界、文化界话题热的不行。谁能想到,这个年代了会有一个人能把古诗词写的那么好。

反应最快的自然要数网友了。最先收到诗集的读者在读完整本书后第一时间在网络发布了相关信息。

“今天收到了《惠安诗》。懂的都懂,这是侯爷写给李夫人的诗词。我读第一首的时候心里面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本诗集千万不能让我对象看到,不然她让我效仿侯爷也给她写的话可就要了我的老命。越往后看这种危机感越强烈……没想到的是,都后面的一半时我一个大老爷们儿哭了一个稀里哗啦。啥也不说了,对侯爷佩服的五体投地,侯爷真是至真至性至纯至诚。诗句就不发了,想知道的话就去买一本吧。没有这本诗集当真是人生一大憾事。”

“最开始读的时候我全程姨母笑,一方面是因为侯爷和李夫人之间的感情,另一方面侯爷真是太会了,那一句句的,哪个女人受得了这个。看到后半部分,我致郁了……造化弄人……虽然可能有些冒犯李夫人,我还是要说,一个女人如果有一个深爱的人为她写出这么美的诗词,这辈子,值了!”

“别说了,我都愁死了。我是学古代文学的,今天导师带了这本诗集临时改了我的博士论文课题,换成了侯爷的这本诗集。我赶紧去bK公司下订单。但是缺货啊,最快也要等半个月,这不是要了我的老命吗!我说bK你们就没汲取过经验教训吗?凡是侯爷参与的作品准备的数量少了什么时候够过!最后,每个人都买一本吧。诗集里的每一首诗词放在古代也是超一流的。”

“有没有人和我一样把这本诗集当做法帖?别的不说,那几首无题诗在外行人看起来有些潦草,但是艺术水平真的是太高了。我仿佛在字里行间看到了肝肠寸断。恍惚间我以为是在看颜鲁公的《祭侄文稿》。”

“附议。那些搞什么丑书的真该买一本好好学学,看看什么是真正的书法,什么是真正的艺术、真正的美。你们那些不是书法艺术,是行为艺术。”

“我孩子上初一,我问老师想充实孩子的古诗词知识有什么好推荐的。老师给我推荐侯爷的这本书,谁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

“我在这里放句话,就冲这本诗集,侯爷配得上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而且是那种给诺贝奖增添光彩、提升诺奖档次的那种。我敢肯定的说,不管多久的后世,大多数诺奖作品只不过的是文学史里的一个书名,而这本诗集里的每一首诗词都会广为传颂。”

……

这本诗集甚至在韩国、日本都有一定的热度。曹熏贤作为班吹自然是大加赞扬,连李富真都知道了,打电话让妹妹给她寄几本回去。

李尹馨放下电话对宝儿说:“大姐打电话来让我再寄一些茶叶,还有姐夫的诗集也给她寄几本回去。”一家人在做团扇,这次拍摄的主角是金泰熙,反正坐在那里看不出肚子大。虽然脸圆了一些,但是多了些雍容,完全无损她的美丽。

“我记得给富真姐的茶不是挺多的嘛?不应该这么早喝完啊?”

“不是大姐要,是父亲和哥哥要。给父亲的那些,都被姑姑们抢走了,他都没得喝了。还有吗?”

“哥哥炒的只够自己喝了,和茶农买吧,找品质最好的,也是一样的。”

“那行,就按照你说的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