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半岛远行 > 第11章 再临汉城

半岛远行 第11章 再临汉城

作者:言之不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2 04:45:19

到韩国的第一件事就是买房。综合考虑几个人的情况,选择了一处离几个人工作、上学、就医都很方便的小区全款买了一处挺大的公寓,反正老爷子现在是真不差钱,为了家里也是舍得。房子已经装修好了,几个人也都要求不高,添置了家具电器很快就搬了进去。权宝儿在8月底正式出道了,每天行程很满,总是很晚回家,看得直心疼,班行远也做不了什么,尽量在生活上把这个妹妹照顾的很好。抽空看过几次现场,班行远越发疼爱这个坚强的妹妹了,暗暗的决定一定要为这个妹妹做些什么。

同时把权顺旭的情况向家里人说了一下,也都松了一口气,终于不是原来不能根治的样子了。虽然还有许多的不确定性,但是终于等松一口气了。搬到新家后,因为空间大了,隔音也不错,权顺喧就把原来放在外面的钢琴搬回了家,还硬拉着班行远弹了一曲。听班行远弹完,这孩子有些抑郁了。

“兄,你的表现力是真好,我怕是这辈子都学不来。但是,你说的技巧不好怎么没看出来呢?”

“不是很明显吗?好多地方,节奏、重音什么的都没有按照谱子来。”

“啊,兄,那可是完全大发的表现力啊。兄的技巧可是全部为表现力服务的,虽然看起来技巧不足,但这完全是最高技术的体现啊。兄,你一定要教教我。”权顺喧心说看起来这哥哥嘴里说的提琴、吉他什么的也是刚入门还真不一定是普通人以为的那种入门。

被权顺喧缠的没有办法,也就不时指点一下。技术上没有什么好教的,主要是交流一些对曲子的理解领悟什么的。

到学校报到后事情就麻瓜了。这时候最新一期的《数学年刊》已经到了订阅人的手里,班行远的那篇论文轰动学界。同时,北大那边也已把他双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的相关资料函告首尔大学。来之前以为是一名普通数学系交换生,等见到人的时候摇身一变已经成了一尊大神。说起来还是太年轻,毕竟韩国在序宗谱这件事上有着华夏人难以理解的固执,加上对东方大国那种特殊的观感,也不知道怎么安排好。还好,为了减少麻烦,他特意叮嘱老太太千万别把幼年的事情说出去,不然的话不知道会惹出什么样的风风雨雨。

数学系那边报道后就放了下来,从不去上课,反正也没人教得了他,也没想着让他上课。同学老师都知道有这么一个神人,但是却神龙见首不见尾,就没见到过。因为他被曹熏贤抓壮丁了。

曹熏贤是韩国东亚历史方面的权威,对华夏非常友好。时常去中国请教梁老先生等几位德高望重的泰斗,一来二去也和班行远熟识了。他非常佩服班行远的学识,在他看来在大局和一些精深的方面,班行远的水平远高于他。反正暂时不是历史系的人,他把班行远当作同行亲故看待,也乐看数学系那帮人在那里焦头烂额。每天抓着班行远出没在他的地盘,不停的介绍各个院系的教授老师认识。班行远也不见外,在学校的时候就整天跟着曹熏贤厮混,参加他的活动,认识不同的人。倒是也发生了不少有趣的事情,也和不少人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比如这次,历史系讨论1970年代之后发生的几件重大事件,这些事件对韩国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促进,但是负面影响也都不小,加剧了社会对抗。那些教授们也都是叹息,没有更好的办法去协调矛盾。可能是旁观者清的缘故吧,班行远征得同意后说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这件事当时可以这样这样做,那件事当时可以那么那么做……在场的教授老师一番推演后,按照班行远的想法,效果要好于现实,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社会对立。立刻对这个陌生的年轻人刮目相看。曹熏贤这时才想起做介绍:“这位是班行远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数学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那个近期引起轰动的三代断代工程报告就是班行远教授起草的。班行远教授到韩国之后我就打算推荐他做我们历史系的教授,但是因为在数学系那边有些情况,觉得不太合适,想着等数学系那边尘埃落定之后再作举荐。”

历史系的系领导说:“那篇报告在座的各位应该都看过,实在太精彩了。一直想着向北京那边发邀请过来开讲座呢。没想到很快就是同事了。行远教授,之前一直都不知道你在学校,失礼了。行远教授的研究方向正好可以补足我们的短板,真是难得的机会啊。还有熏贤啊,我们历史系聘请教授什么时候需要看数学系的脸色了?”

在座的各位教授纷纷点头同意。曹熏贤暗戳戳的给数学系来了一刀:“主要是班行远教授身份上的一些问题。7月份他是以数学系留学生的身份交流过来的,哪知道等到了学校的时候竟然成了教授、博士生导师。因为资历的问题,数学系那边正左右为难呢。”

“资历问题?是因为学术成果不够吗?也不应该啊,这可是北京大学的教授啊,肯定是不能随随便便当上的。我们首尔大学什么时候竟然连北京大学的教授都瞧不上了?”

“倒不是因为这个原因。主要是行远教授的年龄太小了,你们也都看到了。”

刚说完这句话,在场教授中年龄最大,最德高望重的一位就爆发了:“呀!数学系那帮酒囊饭袋的狗崽子想干什么?资历啊、辈分的这些是用来规范社会行为的,不是用来约束人才的。我们大韩民国什么时候奢侈到连这样优秀的人才也要坐冷板凳的地步?”

“老师啊,您别激动。反正行远是自己人,倒也不用急,也不妨看数学系在哪里闹笑话。”

“熏贤说的有道理。但是我也不会看着这场闹剧久拖不决的,到时候丢人的不单是数学系,也是我们首尔大学啊。如果真是那个样子,就别怪我横刀夺爱。到时候,再想要人,就由不得他们了。”

……

再比如这次。

“行远啊,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研究社会学的徐奉振教授,奉振兄,这位是班行远教授,北京大学的。奉振兄最近在忙什么呢?”

“在忙一个社会学的课题。你也知道我离退休不远了,一直想着在退休之前能往上提一提,这是最后的机会了。”

“还顺利吗?”

“不是很顺利,虽然有想法,但是还没有理清头绪。”

“不妨说出来参谋参谋。”

“是这样的……”

“行远啊,你怎么看?”

“曹教授,你这是在为难我吗?我对社会学可是一无所知。”

“你就别谦虚了,整个历史系谁不知道就数你鬼点子多。说错了也没关系,万一要是碰撞出火花呢?”

“让我先想一想……徐奉振教授您看是不是可以这样……徐教授,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拙见,不对的话可千万别见怪。”

“怎么会呢,可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按照行远教授的思路整个课题都活了。不行,我得赶紧去安排。熏贤啊,我就不招待二位了,事成之后一定请二位好好的喝一场。”

……

还有这次。

曹熏贤和他的好友首尔大学心理学方面的顶尖专家崔明石聚餐喝酒,把班行远带去了。

看到好友情绪不是很高的样子,曹熏贤就问道:“明石啊,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吗?看上去很不高兴的样子。”

崔明石说:“也没什么,就是一些研究的事情。新观察到了一种心理方面的问题,我感觉这种情形应该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各个历史阶段普遍存在的。”把那种心理状态简单的介绍了一下之后接着说到:“但是,熏贤啊,你也知道心理学是一门发展比较晚的学科,虽然我正在关注的这种情形也有不少的记载和案例,但是因为全都是近现代的,还远远不够。时间跨度太小了。”

曹熏贤问道:“历史资料真的那么重要吗?”

“当然了,时间太短的话这个研究就会缺乏深度,研究价值会大打折扣。对了熏贤,你是研究历史的,有没有关注到历史文献中相关的一些记载。”

曹熏贤说到:“怎么可能有呢。都是记载人记裁事,谁会去记一个人有没有心理方面的问题。你觉得呢行远?”

“我倒是有些不同的看法。”班行远说道:“虽然不会记裁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但从一个人的个人成长经历,特别是一些文学作品中却可以梳理出来。就如同崔教授接诊的时候从来都不问有没有心理疾病,而是通过个人的生活工作状态去判断。”然后班行远举了几个例子,简要介绍了他们的个人经历以及可以反映那种特殊精神心理状态的个人作品,经过一番分析后说:“你们看是不是和崔教授说的情况非常一致。”

崔明石教授思考了一番后有些振奋地说道:“真的很相符啊!这种情况多吗?”

“应该会有很多,而且古今中外都有。”班行远说着又举了其他的几个例子。

崔明石听了,非常高兴:“这可是太好了。只是要查阅很多历史资料,怕是有些困难啊。”

班行远提建议:“可以联合历史系一起做,明石教授关注的这一情形在历史方面也很有研究价值。你觉得怎么样,熏贤教授?”

曹熏贤思考了一会,说:“行远说得很对,明石啊,这件事你牵头,起草一个报告,我们两家一起做。越想越觉得可行,真是开创性的啊!”

崔明石想了一会:“我觉得应该由熏贤教授牵头,虽然想法是我想到的,但是整个研究思路却是行远提出来的。”

曹熏贤说:“你不了解行远,他不会在意的。而且,行远现在的身份有一些尴尬。”说着把班行远的情况讲给了崔明石。

崔明石也很是愤怒,略去不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