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古今物资交换助我暴富 > 第186章 山西菜的传统不能丢

古今物资交换助我暴富 第186章 山西菜的传统不能丢

作者:孑与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2 04:44:25

原本预计的粮食总产量能养活上百万人口,这土豆和红薯缩水十倍以后,加上玉米、小麦、稻谷,岂不是也就只能养活十几万人罢了。

落差太大了!

当听到常建新后面那一句,刘琨、刘绍等人才终于又舒了一口气。

能吃两斤鲜土豆,未必能吃得下一斤干土豆粉条。

那么相当于可食用性增加了一倍以上,最终土豆和红薯也就相当于缩水了五倍罢了。

这样算来的话,十八万军民吃一年也还是绰绰有余。

“其实也那么严重,下雪之前土豆和红薯可以留在地里面,整个冬季土豆和红薯也可以用地窖存放,至少三到四个月时间,是能直接吃鲜土豆红薯的。”

“而且明年规划好时间的话,土豆一年完全可以种两季,也就是说,春耕到夏收那一段时间才需要吃粉条,到夏季中的时候,就又可以吃鲜土豆了!”

刘琨、刘绍等人相视一眼,脸上重新露出了激动的笑容。

他们之前没想过土豆能种植两季,如果种植两季的话,哪怕只按照这一次的种植量,同样的一亩土地,一年的土豆亩产量完全能达到六七千斤!

“另外,土豆粉条,红薯粉条这玩意,如果你们觉得心痛,一斤土豆粉条或者红薯粉条,到时候我可以给你们置换成四斤玉米粒,或者两斤半大米面粉一类。”

常建新想过了,刘琨、刘绍他们在古代时空种植出来的土豆、红薯,不仅没有任何化肥,也没有任何农药残留。

尤小柔管理的农贸公司已经有自己的红薯、土豆加工生产线,完全可以混在农贸公司自己生产的红薯粉条、土豆粉条里面一起卖。

甚至于可以单独做成高档红薯粉条和土豆粉条,以没有任何化肥、农药残留为卖点。

正常的土豆粉条、红薯粉条市场零售价在十二到十五块钱。

常建新给尤小柔按照差不多五块钱的价格置换,就算尤小柔没办法当做高档土豆粉条、红薯粉条来卖,那么也能批发出去**块钱一斤,也有百分之五六十利润可以赚。

如果尤小柔有办法按照高档土豆粉条、红薯粉条卖,批发十一二块每斤出去,更是有一倍多的利润可以赚。

常建新突然又想到了什么。

晋阳就是现代的太原,是山西的核心。

既然就要有红薯粉条、土豆粉条了,晋阳军也自己种出来了小麦。

一千九百万斤左右小麦稻谷,其中大半都是小麦。

稻谷留种子以后剩下不下多少,不过小麦留种子以后还能剩下一千多万斤。

磨成面粉以后,揉面团未必只做简单的面饼,面条才是面粉的终极形态。

从手机查出来的面条是东汉时期发明,唐朝时期才慢慢完善有点现代面条的影子。

虽说时空不同,时代不同,但常建新认为山西菜的传统也不能丢了。

于是,常建新又从网上下载了一百道面食菜谱,翻译成为繁体字。

有刀削面、刀拨面、扯面、闷面、手擀面……

反正辣椒、番茄一类的配菜,他在去年的时候就已经送到了古代时空,今年不说晋阳城外,晋阳城中都种有不少辣椒、番茄。

他提供的一百道面食菜谱,就算无法全部做出来,也能做出**成。

常建新直接提供现代的‘菜谱’到古代时空,这是一年多以来的首次。

过去一年多时间,晋阳军民主要是解决有得吃的问题,好吃花样多这种事情不应该太过关注。

不过今年既然晋阳军民自己种出来了粮食,未来估计也都能自己保证粮食消耗。

有得吃不是问题了,自然就可以关注如何花样多,好吃,满足口腹之欲。

刘琨、刘绍、赵斌、张信几个时隔数个月,再次聚集在一起商议事情,便让火头房那边按照菜谱,先做几碗刀削面,他们准备在未来挨道吃一顿。

四人首先要商议的是,把多少土豆、红薯做成粉条的问题。

“我看预留两成鲜土豆、红薯即可,其余的全部按照神仙提供的制作方法,制作成粉条,彼时我们留下三成粉条,剩下七成与神仙交换成玉米粒或者大米面粉。”张信提议道。

常建新给他们预估的是六亿九千万斤土豆总产量,三亿两千万斤红薯产量,他们自己预估的数量比常建新预估的多几千万斤,算到了十亿五千万斤左右。

还是直接按照整数十亿斤计算,八成就是八亿斤,以十换一的比例制作成土豆粉条和红薯粉条,就是八千万斤。

刘琨、刘绍他们自己留三成,那么就是两千四百万斤,剩下五千六百万斤打算拿出来和常建新置换成玉米粒、大米面粉一类。

现代时空。

此时是晚上十九点二十分,常建新坐在阳台椅子上,隔着玻璃的外面是市中心夜景。

他习惯性的在这个时间点,一边品酒,一边默默听刘绍他们商议事情。

如果刘绍等人真拿五千六百万斤红薯粉条和土豆粉条和他置换玉米粒、大米面粉等,那么按照置换价五块钱一斤计算,就是两亿八千万。

如果尤小柔按照八块钱一斤批发卖出去,就是四亿四千八百万,有一亿六千八百万利润。

如果尤小柔能操作成为高端货,十块钱以上一斤卖出去,更是有可能卖五六个亿,利润三个亿左右甚至更多。

这么一算,常建新都吓一大跳,他过去一年多交易了那么多黄金过来,也就赚了五六个亿,没想到倒卖粉条反而就有可能赚三个亿以上。

诚然,包装、销售、缴税等等,还有很多其他开销,最后真正能转出来到私人账户的利润,估计也就一个亿左右。

但是一个亿也已经是一个完整的‘小目标’了,一家上市公司,一年赚不到一个小目标的都多的是。

常建新没有任何发言,只是默默的在背后听着。

具体留多少鲜土豆和红薯,把多少做成粉条,以及最终拿出来多少和常建新置换,当然不是完全按照张信的建议。

最终商议过后,由刘琨拍板,留下三成鲜土豆,四成鲜红薯,其余的做成粉条,并且最终拿出来八成和常建新置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