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古今物资交换助我暴富 > 第124章 常建新的选官理论

古今物资交换助我暴富 第124章 常建新的选官理论

作者:孑与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2 04:44:25

“除了晋阳城,安邑城两座大城,其他都只不过是人口几千,甚至于一两千人口的县城,其实并没有多么难治理。”

“两个看得懂文书,会写字,有为民之心者,就可以做县令、县丞,再配一个捉拿罪犯的县尉武官,即可对一个几千人口的县做基本的治理。”

经历过西晋八王之乱,五胡轮番占领杀戮,每一地都死了大半的人口,剩下的人口,无不人心思定,只要有秩序可以遵守,人们就会自发的遵守,求一份安定。

这样的情况,地方真不难治理。

“昔年大泽乡的数百人,以及沛县的仅仅几千人口的一县之地,便能选出大量或可领兵,或可治理的人才,太多人并不是没有才能,只不过完全没有发挥的机会。”

有人曾说过:世上最容易干的事情就是做官了!要是一个人连官都不会做了,那就十分地无用了。

做官还真未必就比在十几个朋友之中为人处世难多少。

换句话说,你如果能在十几个朋友之中,管理得好与他们之间的关系,谁都不会很讨厌你,谁也都不会很喜欢你,那么你这种性情,其实就可以做官。

再细致点说,你从大街上随便拉十几个人,如果这十几个人都识字会写字的话,那么你就可以从中找到一两个能当官的人才。

“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看上去‘公平’的把机会给这个人才,同时让别人都无话可说。”

凭什么他能当官我不能?我比他差在哪里?

刘琨、刘绍父子相视一眼,觉得常建新说得很有道理,但怎么解决这个难题?

赵斌这个大老粗也兴致盎然,伸长了脖子。

“科举取仕!”

常建新没有让他们心痒太久,直接说出了这个打破官员皆被世家豪族垄断的最佳解决办法。

这是一个看上去所有人都能得到的机会。

你敢说凭什么他行你不行?

那么为什么他认字会写字,你不会?平时你有没有好好学习,努力上进?

你一个懒汉还想当官,别出来祸害老百姓。

别问合不合理,能堵住大多数人的嘴就是合理!

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别人中用了,怪得了谁?

“给一些人合理的出现在统治者面前,然后由统治者根据需要,进行‘殿试’,比如询问他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对治理地方的看法,挑选其中合格者,授予‘功名’。”

“有功名者可候官,有官职空缺便让他上去做官,制定一年或者三年的考核期,如果在他为官过程中出错太多,实在不适合为官,便将他的官职撤下来,反之则证明有长期为官为民的能力,可以长期留任,择优升迁。”

“若是完整的科举取仕,应该从县级到郡级到中央,一步步考核,每一级授予一次功名。考核过程中糊掉试卷上的姓名籍贯,让审核的人只看试卷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人,很大程度上防止舞弊。”

“不过,晋阳军现在占据的四郡之地,以及治下百姓情况特殊,不可能走完整的科举之路,只能简化再简化。”

“虽然需要简化再简化,但规则必须定下来。”

“想做官就必须按照这个规则走,能走出来你才有做官的资格。而不是说你出身世家,有世家掌权者推举就给你官做。”

“好了,做官的固定规则摆在这里,别人能走出来,你不能走出来,说明别人比你勤奋努力,比你聪明,你有什么资格反对?”

“堵住了大部分人的嘴,让大部分人都服气, 最后再有晋阳军为后盾,为‘权力’基础,有功名者到了地方,自然而然也有相应的权力,谁敢不服管束,谁就是想造反!”

“一套秩序架构就出来了,有秩序可循,社会就可以保持稳定。”

常建新单方面说了足足半个多时辰,把真正的科举制度详细说了出来,也说了晋阳军所控制的四个郡当前情况不足以施行完整的科举,但这些其实都不重要。

所谓的科举只不过是提供一个看上去合理,看上去人人都有机会的规则。

盘子大,人口多,那就整复杂一些,盘子小,人口少,那就整简单一些。

刘琨、刘绍父子茅塞顿开。

常建新无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听上去就很可行。

正如常建新说的,现在晋阳军只控制四个郡,而且九成多的人口都集中在晋阳、河东两郡,地方小范围小,出现什么问题,能迅速做出应对。

总之就是不怕试错!

突然想到了什么,刘琨提出疑问:“神仙,四郡之中识字会写字的人数怕是很少,您提供的这选拔规则,虽然可行,但我们要针对哪一类人群呢?很多识字会写字的,其实本身也与各世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常建新愣了一下。

他回想去年才刚与古代时空联系不久,整个晋阳城近六万军民,竟然找不出五百个识字会写字的人,比例不到百分之一,甚至只有百分之零点五多一些,其中还有一些是五六十岁的老者,甚至女人。

而且晋阳一地所有成年男子都入了晋阳军,认字识字的那几百人,一多半还都是晋阳军士兵。

“去年你们不是下令军中将领一并读书识字,甚至你们自己也亲自教了许多将领一段时间,现在军中识字的将领怕是便有数百个,加上原本就识字的数百人。而且一些五六十岁的老者,他们只要识字,未必不能做一地文官。”

“活得久,尤其是能在乱世之中活这么久的,各种经验、处事都差不了。他们上不得战场,做地方文官却未必不行。只要他们能在官职上撑三五年,去年那近万名十岁以上的孩童,也读书读出来了,未来只会越来越好。”

刘琨这个时候不知道说什么好,如果常建新不是‘神仙’,他绝对无法说服自己认可常建新的这些言论。

他叹息一声道:“军中那些将领,怕是也就识字,能勉强写大部分字出来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