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长春宫小分队穿越如懿传 > 第50章 在爽和不爽之间反复横跳

乾隆二十三年秋,皇帝力排众议,决定出兵平定和部。

朝廷先命雅尔哈善前去平定和部,海兰察以侍卫身份一同出征。后因雅尔哈善作战不利,又换兆惠、纳木扎勒、石三泰三将。另由驻扎在南疆附近的参赞大臣巴禄率军援救寒部所在的和阗六城,解寒部之围。

和占此人残暴无道,不仅兵发寒部,还因库车城伯克鄂堆降于清朝而攻打库车城。进入库车城后,他觊觎鄂堆年轻美貌的妻子热木,热木不从,和占便将她尚且年幼的二子一女抛下城墙摔死。对一城之主的家眷尚且如此,对百姓如何可想而知。于是清军一开始进军极为顺利,沿途部族无论是信奉何种派别,皆望风而降。

但由于天山以南地势险峻,随着兆惠带兵深入,粮草兵源渐渐难以为继,尤其是军马不耐长途跋涉,多有死亡,骑兵主力因此难以前进。再加上皇帝此次催得甚紧,兆惠决定带福灵安、明瑞、霍集斯等人率四千兵士先至和部的大本营叶尔羌古城,以防和氏兄弟逃窜。

然而,这支军队在叶尔羌古城以南的英额棋盘山遭遇和占主力,被围,激战五昼夜后,清兵阵亡数百人,西宁镇总兵高天喜、副都统三格、护军统领鄂实、监察御史何泰、侍卫特通额等战死。纳穆扎勒率兵救援,又遇和敦所率军队,陷入包围。纳穆札尔、石三泰、侍卫奎玛岱、彰武、班泰、管站西拉布、护军校齐旺扎布等皆战死,仅有少数兵丁逃出。

兆惠无法突围,只能在黑水河畔就地结营,修筑工事壕沟。

兆惠陷于黑水的消息直到一个月后才传到京城,朝廷派富德为右副定边将军,阿里衮、舒赫德、爱隆阿为参赞大臣,前往支援。珠勒刚阿亦自请调任军中,同往救援。

富德日夜兼程,却在呼尔满遭遇敌军围困,且军马大量死亡,难以再进。又因呼尔满当地多戈壁滩,缺水缺粮,兵士甚至要靠吞咽冰块维持生命。

而巴禄好不容易打探到消息,才知道寒提与其子亲冒矢石浴血奋战,已经战死。先前被押送回寒部的寒企,在和部兵临城下时自请前往抵御,也已经战死。现在只有寒提之妻、香见公主之母在城中率众反抗、苦苦支撑。

此时,已经是正月。

紫禁城这个年过得可谓愁云惨淡,香见父兄皆战死,母亲困于重围生死未卜,自然是悲痛万分,再度换上了素白衣饰,为家人守孝。皇后之侄、慎贵妃之弟皆在军中,而永琮的嫡福晋西林觉罗氏在短短两年内失去两名亲人,也是哀伤,永琮这个一贯有些跳脱的,此时也沉静下来,好生安慰着妻子,又与兄嫂、姐姐姐夫一同入宫陪伴皇额娘。

其他在外居住的小辈如永琪等,也趁着春节多入宫问候。

香见在悲伤之余,知道了皇后的两名侄儿如今也陷在黑水营,道:“此番连累了皇后娘娘,我真对不住她。”

来送赏赐的青樱劝道:“寒主儿,富察氏是勋贵之家,每逢战事,族中子弟都是奋勇向前的,皇后娘娘的兄弟子侄本就有许多人上过战场甚至为国捐躯,这可不是被您带累的。”

话虽如此,她心下也是忐忑:之前善堂的人来信,当年被收养的孤儿双喜此次也被征召,随同大军一起出征,可她到现在也没收到他的信。

皇帝这回倒是不用被臣下架着、被形势逼着处理政务,但他如今上了年纪,原本身子也不好,坚持了一段时日后便积劳成疾,倒下了。

但他现在提着一股气,一定要把和部平定下来。于是他把年节典礼、宴会之事全部交给永璜代行,由傅恒总揽军务,另外让永璋入养心殿侍疾,将与战事有关的奏折读给他听,并由他口述,永璋批复。

而这样一来,皇帝的病榻也成了处理政务的地方,他于是下令不让皇后和其他妃嫔前来侍疾。

香见听喜珀说皇帝累病了,且病中还在为平定和部之事日夜悬心,沉默着去了养心殿。

虽说皇帝有令在先,但是香见独得偏宠,无人敢拦,进忠赶忙入内禀报。

幸而今日军报奏折已经处理完毕,现下只有永璜来回报过年的各项事宜,此时也已说完了正事。他正准备侍奉皇上服药,香见已经进来了。

香见不认识永璜,也不知道该怎么问候行礼,于是沉默着直接从他手中端过药汤,舀起一口送到皇帝嘴边。

永璜欲言又止,还是行礼道:“皇阿玛,香见公主,那儿臣先告退了。”

皇帝原本还沉浸在香见难得的温情中,觉得苦药都没那么难以下咽了,却在听到永璜这句“儿臣”时,愣了一下。

他看着已经年过而立的长子,仿佛到这时才想起来,香见也就比永璜的两个儿子大个四五岁。永璜这句“儿臣”虽是按着礼节,却显得颇有些讽刺。

皇帝心中陡然生出一股郁气,闷道:“好吧,永璜你跪安吧。”

他的郁闷没有持续多久,呼尔满大捷的军报便传来了。

阿里衮和舒赫德及时地带着巴林部提供的大量军马、骆驼赶到富德被围困的戈壁滩,并与富德前后夹击,大破敌军,解了围困。现在两路人马汇合,继续西进,不日将到达黑水河。

这一日后,好消息便一个个传来。

正月初九,被围困三月的兆惠等人终于在富德、阿里衮、舒赫德的驰援下成功突围。随后,众军集结,一同攻占叶尔羌古城。

和氏兄弟眼看无法抵挡清军,搜刮了百姓一番后,毁坏街市,焚城掘树,仓皇逃出叶尔羌古城。

兆惠领军南下,与巴禄会合,剿灭了围困和阗六城的敌军。

而此时北部的额尔齐斯河到巴什喀尔湖一带,有车尔登扎布率军巡防,和氏兄弟要效法阿逆北逃沙俄已无可能。于是兄弟俩带着残兵败将和家眷逃往葱岭,富德与明瑞率军追击。而和氏的其他人,也不堪和占的迫害,纷纷降清,甚至和占之妻的母家都与和占反目,举家来降。

战局,已然明朗。

捷报频传,皇帝精神大振,身子也好了起来。

他和香见的关系,似乎也朝着温情脉脉的方向发展。

两人可以一起在御花园散步,在养心殿一起喝沙枣花茶,或是在宝月楼并肩而立,在沉默中感受彼此的心跳。

他知道香见还没有接受他,可是至少现在,香见感激他,对他也不再抗拒抵触,他想着一个失去亲人的弱女,对他的依赖也会更深一些。

甚至有几次,香见还会别扭地问他的“旧病”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身子如何了。

这一日是个雪天,皇帝突发奇想,觉得在宝月楼与香见一同眺望雪中的祈福寺,也是美事,于是他换上了一件深蓝银线绣云蝙纹的寒部式样的衣裳,又披上一件海龙皮镶玄狐皮风毛大氅,往宝月楼去,路过御花园时,偶遇了永璋。

自从他身子好转,便不再让永璋插手批阅奏折的事情,但永璋因不放心纯贵妃的身子,就算没有政务,也时时请求入宫探望生母。

皇帝恍惚想起纯贵妃好像去年就病了,于是例行公事地问:“纯贵妃的身子怎么样了?”

永璋叹口气道:“额娘年纪大了,咳疾虽然缓和,却总不能断根,这天一冷,又咳得多了些。”

皇帝心下忽然有些不悦,道:“你额娘比朕还小几岁呢,怎么被你说得好像已经年老体衰了一样。罢了,朕再派太医过去好好给你额娘看着。”

永璋听皇帝语气不好,有些不明就里,只得谢恩后诺诺而退。

皇帝到了宝月楼,才听侍卫说,香见去长春宫与皇后说话去了。

皇帝便说:“那朕就在宝月楼里先坐坐。”

他进了宝月楼,宝月楼里足足地烧着地龙,进忠帮他褪下大氅,小祥子将添了炭的手炉奉给他。

青樱熟门熟路地去外间茶炉倒热水,泡了一盏沙枣花茶送来,趁奉茶时低声道:“皇上,奴婢方才看见如答应在宝月楼下边,恐怕一会儿她就要上来了。”

皇帝方啜了口茶,闻言差点喷出来。

这时,“噔噔噔”,花盆底重重踩在楼梯上的声音传来。

接着,如懿和容佩出现在他面前。

青樱退了出去。

皇帝已经厌倦了这些逢场作戏,自那日吐出粘液后也猜测如懿对他的咒魇减弱,于是更少了几分恐惧。

他下意识打点出一个微笑:“是如懿啊,你怎么跑到朕专为香见建造的宝月楼来了?”

他特意把“专为”两个字咬得极重,如懿环顾四周,看着宝月楼中一应珍宝古玩,尤其还有许多从养心殿搬来的陈设,愣怔了片刻,气苦道:“皇上怎么还穿着寒部的服饰,还请皇上更衣吧。”

皇帝不疾不徐:“朕并不觉得穿着这寒部服饰有何不妥啊。朕是天下人的天子吧,着自己子民的衣服,无论哪个部族,都很妥当。”(台词引用自原剧)

如懿道:“皇上,满蒙联姻多年,关系最为密切,也不见哪朝天子穿了蒙古的袍服,皇上这样做,臣妾担心会寒了蒙古各部的心。”(台词引用自原剧)

皇帝笑笑:“如懿啊,那天宝月楼上皇后说的话,你是忘了是吗?大清的皇帝身为满蒙汉藏的博格达汗,无需拘泥于某种服饰。蒙古王公,还能因为朕没穿蒙古袍服就一个个地去学阿逆,学青衮咱布造反?从前先帝还穿过那些泰西番民的衣裳游园行乐,难道如懿你还要说,朕的皇阿玛,你的姑父,寒了满蒙汉藏万千士子百姓的心?这话便是你敢说,朕还要讲仁孝,可是半点不敢入耳啊!”

如懿想过皇帝会避而不谈,或是一副纵情享乐的昏君样子,只以他自己高兴为重,没想到他这一字一句另成一套道理,还把先帝都搬了出来。

如懿从下往上恶狠狠地剜了皇帝一眼,道:“皇上,臣妾真的想不明白,您对寒氏,到底怎么啦?皇上为了这个寒氏,竟然伤了湄若的心,还把她女儿交给别人,伤了母女情分。颖嫔当日说的话确有些急躁,但是理真情切,皇上确实不应该因一时盛怒惹得蒙古各部和公卿世家伤心。”(台词改编自原剧)

皇帝上下打量着如懿,再次笑了笑,道:“是吗?如懿啊,你还不知道吧,巴林王世子此番在为朕支援了大量军马,有些功劳,他便请求朕,以这功劳换朕封他生母为巴林王正妃。

这巴林王世子从前因庶出身份,受了嫡母颇多苛待,看那日颖嫔对他的态度,就可见一斑。朕心有戚戚,所以朕的身子好些便着手修书,要巴林王休了巴林答应的生母,将世子的生母扶正。如懿啊,你从前劝朕追封李金桂,想必,应该能体谅巴林王世子的一番心意吧。”

如懿顿时一愣。她很想说皇上不能这般乱了嫡庶,可是她自己就是妃妾,说这话不是拆自己的台吗?

皇帝干脆负手而立,语气沉稳:“巴林王世子的举动,不仅是出于孝心,出于不平,更是因他惶恐。他担心,朕会因为巴林答应的错处降罪于巴林部,只有巴林答应不再是巴林部的嫡女,才更能切断巴林答应与巴林部的联系。毕竟,那会儿朕正打算靠寒部节制边地呢,巴林答应那番话,分明是要坏了国政大局。

如懿啊,你也是个有见识的才女,你说,自大清开国以来便与咱们多有联姻的蒙古,盘踞西北边疆、刚刚生出归顺之意的南疆诸部,朕是更应该担忧哪边寒心?

何况巴林答应那日说的是什么混账话?不仅干政乱政,还公然侮辱亲兄,不顾世子生母的颜面,毫无孝悌之义,可见她的父王母妃不曾好好地教养她。世子的生母还是有些脸面身份的侧妃,尚且被这样对待,朕的生母没名没分,自然更感心寒齿冷。你说,朕不该处置巴林答应吗?朕能让璟妧长在这种人膝下吗?要是朕不给璟妧找个知书达理的养母,只怕她长大后,都要被巴林答应教得跑到大街上撒泼去了!”

从来都是旁人对如懿说一句,如懿有十句等着回,今日却是如懿说一句,皇帝便有一大篇话要回。且句句在情在理,皇帝又态度平和,仿佛真在就事论事一般,哪有半点色令智昏的样子。

如懿还是一脸委屈,道:“半年之期已至,皇上斋戒已满,却还是为了寒氏,冷落六宫,甚至发落嫔妃。臣妾身为妻子,心中并不认同丈夫所为。臣妾陪伴您多年,自以为和您有心意相通之处,可自从香见入宫,皇上自己疯魔至此,臣妾是真的不能明白的。”(台词部分引用自原剧)

就在这时,一阵大笑声传来,接着是一道女声:“什么夫妻,皇上的发妻那是皇后娘娘,至于如答应你,不是与皇上如兄弟一般嘛?看见兄弟欢喜,你就这态度?怎么着,你就是个见不得兄弟好的狐朋狗友?”

随着话语声越来越近,阿箬由青樱领着走了过来。

她笑着解下一身锦红斗纹大氅交给青樱,露出里头的玫瑰紫缠枝葡萄缎袍。

皇帝大喜,立刻道:“慎贵妃也来了,青樱,赐座,上茶!”

阿箬坐下,接过青樱奉上的茶啜了一口,皱眉道:“这什么茶,酸得很!”说着又挑起嘴角:“青樱,你不是倒茶的时候弄混了,把醋倒进本宫的茶盏里了吧!”

青樱恭敬道:“奴婢哪能这么糊涂呢。这沙枣花茶就是这样的味道,是寒主儿的最爱呢。”

阿箬就笑:“皇上啊,您可真是喜欢寒香见,这茶都跟着喝了。不过嫔妾这把年纪,喝茶容易睡不着,喝太甜的对身子也不好,倒是喝点这个不错。皇上,臣妾跟寒香见讨些沙枣花去,您不会生气吧?毕竟,在某些人口中,皇上已经疯魔了,先前斋戒是为了寒香见,后来也不是忙着打仗、病得起不来床才停了翻牌子,而是为了寒香见冷落后宫呢!”

她说着转向青樱:“青樱啊,拈酸吃醋也要有个限度,别舍本逐末,连‘兄弟’都不关心了,就顾着说皇上的不是了。”

青樱道:“慎主儿,青樱是什么人您还不知道吗?见着个略平头正脸些的女子,就要着急忙慌地上去踩一头了,男子也只是用来帮着踩其他女子罢了。现下见着寒主儿这位美若天仙,多得宠眷的,哪里按捺得住,是仁义礼智也忘了,兄弟之情也忘了,安分守己更是忘了,哪里顾得上怜惜一个不到二十岁便去国怀乡、举目无亲的小姑娘呢?不但不怜惜,还要一心一意地把魅惑君上、红颜祸水的恶名往人家身上栽呢!先前乌拉那拉氏的人就故意传了些传言,说寒主儿是妖姬,若不是三阿哥及时发现,大阿哥查明真相,寒主儿和皇上的名声,还不知道要被有心人怎么诽谤呢!”

这下阿箬是真有些惊了:“竟有这事?不是,怎么还有乌拉那拉氏的事情?”

如懿脸色铁青,皇帝满意之余,心里也嘀咕怎么慎贵妃也开始老气横秋了,什么这把年纪,她不也才……哦,她也已经入宫二十年了,如今已经过了四十岁了。

说话间,进忠入内禀报道:“皇上,皇后娘娘亲自送寒主儿回来了,这会儿到楼下了。”

皇帝道:“那让她们都上来,今日人多,一同凑趣也好。”

香见本是因为心情郁郁才去长春宫寻皇后,没想到离开了一阵子,宝月楼里多了这么多人,于是在容音的提醒下一一见礼。

如懿憋着气给容音敷衍地行了礼,才眨巴着眼睛极力作出黯然的样子对皇帝道:“皇上,您就当臣妾不懂您,臣妾的话也白说了吧。臣妾告退。”(台词引用自原剧)

说着不顾在场众人,径自离去。

香见正莫名其妙,便听皇后道:“皇上,臣妾猜,如答应应当会往寿康宫去。”

皇帝本来是抱着看笑话的态度,听见这句,警觉起来:“皇后,你的意思是?”

容音道:“这年节里,太后回到宫中居住,两位长公主也时常入宫陪伴。臣妾还是与玫妃一同去一趟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