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远古人皇纪 > 第190章 聚焦冰镜

远古人皇纪 第190章 聚焦冰镜

作者:七彩的毛毛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2 04:21:35

第四十九个绳结,如同被清冷的月光浸润过,散发着柔和而理性的光辉。“月潮警示”的认知革新,如同投入部落心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正悄然改变着生活的纹理。女性们不再因身体的自然律动而惶恐或退缩,“月潮小屋”里时常传出低语和轻松的笑声。草叶熬煮的“月潮汤”带着姜糖的辛甜暖意,不仅驱散了腹部的寒痛,更在无形中滋养着一种基于理解的自信。岩山也切实感受到新规带来的益处——月事期间短暂休养后的女性,在恢复劳作时精力更加充沛,效率反而更高。整个部落的氛围,因这份对生命规律的尊重与顺应,而显得更加和谐沉稳。

秦霄的苏醒进程,也如同解冻的溪流,持续而稳定地推进。他已能在安安和草叶的搀扶下,走出棚屋,在温暖的沟壑里进行短暂的散步。他的语言能力恢复得尤为显着,虽然语速缓慢,发音略显含混,但已能连贯地说出短句,表达相对复杂的意思,甚至能进行简单的问答和回忆追溯。那双眼睛中的迷雾虽未完全消散,但清明的时刻越来越多,目光扫过部落的棚屋、忙碌的族人、坚固的木桩阵、以及远处鹿场内蹦跳的苔点与石角时,常常会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与**思索**。

然而,这份来之不易的平静与进步,正被一个日益严峻的危机所笼罩——**燃料**。

寒冬的尾巴依旧酷烈。地火龙日夜不停地燃烧,吞噬着海量的薯饼燃料。背篓的高效运输虽然缓解了压力,但薯饼的消耗速度远超预期。薯窖里储备的薯块在飞速减少,而新的薯块要到开春后才能种植(部落尚未完全掌握种植技术,只在探索)。更令人忧心的是,用于熬制树汁胶、烧制陶器、以及日常烹饪取暖的明火,同样需要燃料!沟壑附近所有易于获取的枯枝灌木早已砍伐殆尽,疤脸带人冒险深入更远的森林砍伐木材,不仅效率低下,还数次遭遇穴熊部落小股侦察兵的骚扰,险象环生。

“头领,这样下去不行!”疤脸带回的柴薪远少于预期,脸上带着疲惫和焦虑,“薯饼最多还能撑十五个日落!柴火…也只够十天了!而且越往远处砍,越危险!穴熊的杂种像鬣狗一样跟着我们!”

岩山看着堆在角落、明显见底的燃料堆,眉头拧成了死结。他下意识地望向天空。铅灰色的云层缝隙中,冬日的太阳正散发着苍白却耀眼的光芒。一个近乎荒谬的念头闪过他的脑海:要是能把天上那个大火球的热量,直接引到地火龙里该多好?

就在这时,沟壑里发生了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如同一颗火种,点燃了希望的引线。

安安正在溪流边清洗月牙喝水用的陶盆。清澈的溪水在低温下部分结冰,形成光滑如镜的冰面。安安玩心忽起,捡起一块边缘相对平整的透明薄冰片(约巴掌大小),对着太阳光摆弄。阳光穿透冰片,在她手中形成一个小小的、明亮的光斑。

“咦?好亮!”安安好奇地移动冰片,光斑也随之移动。她无意中将冰片倾斜,让阳光透过冰片聚焦在另一只手的兽皮手套上。几秒钟后,兽皮手套被光斑照射的地方,竟然冒起了一缕极其细微的、几乎看不见的白烟!一股焦糊味隐隐传来!

“呀!烫!”安安惊呼一声,丢掉了冰片,看着手套上那个小小的、被灼热的焦痕点,满脸不可思议!

“安安?怎么了?”在不远处整理草药的草叶闻声问道。

“草叶奶奶!你看!”安安捡起那块冰片,兴奋地指着兽皮手套上的焦痕,“冰!冰片能把太阳光聚在一起!像…像火堆里的火星一样烫!”

草叶走过来,仔细查看手套上的焦痕,又拿起那块边缘并不规则的冰片对着太阳看,浑浊的老眼瞬间爆发出惊异的光芒!“光…聚光…生热?!”她猛地抬头看向天空中那轮苍白的太阳,又看向沟壑里熊熊燃烧的地火龙,一个大胆得令人窒息的猜想在她心中成形!

她几乎是拽着安安,捧着那块冰片,冲到了正在搀扶秦霄散步的岩山面前。

“头领!执火者!你们看!”草叶激动得语无伦次,将冰片对着太阳,将光斑聚焦在岩山手臂裸露的皮肤上,“光!太阳的光!被冰片聚在一起…能发热!能烫伤!”

灼热感清晰地传来,岩山猛地缩回手臂,看着皮肤上迅速浮现的小小红点,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太阳光…真的能变成火?!”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秦霄身上。执火者的智慧,能否将这偶然的发现,变成对抗燃料危机的利器?

秦霄的目光,紧紧锁定着草叶手中那块折射着阳光的冰片,以及岩山手臂上那个微小的灼痕。他那双初显清明的眼眸中,骤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如同实质般的**光芒**!那不是反射的阳光,而是源自他灵魂深处的、被触动的知识之火!

“冰…镜…”秦霄的声音依旧缓慢,却带着一种洞悉本质的笃定,“…聚…焦…阳燧…取火…可行!”

“冰镜?阳燧?取火?”岩山迅速抓住核心,“用冰做的镜子?把太阳光聚起来,像钻木一样取火?”

“对!”秦霄肯定地点头,他的思维似乎因这个熟悉的物理现象而变得格外活跃流畅,“…冰…需…透…平…凹…或…凸…焦点…引燃物…黑…易热…”

一连串清晰而关键的指令从秦霄口中艰难却坚定地吐出:

冰要纯净透明,不能有气泡杂质(“透”)。

需要将冰打磨成特定的形状——要么是中间厚边缘薄的**凸透镜**(放大镜),要么是中间薄边缘厚的**凹面镜**(聚光镜)!这样才能将平行的阳光汇聚到一个点(“焦点”)上!

将冰镜对准太阳,调整角度,使反射或折射的光线聚焦成一个最亮最小的光点(焦点),将此焦点对准**引燃物**。

* **引燃物选择:** 引燃物必须是**深色**(吸收光热能力强)、**干燥**、**蓬松**(易于达到燃点)的物质,如黑色炭粉、干燥的苔藓、鸟类的绒羽、或者…**黑色的石头粉末**(呼应目录第158章“盐路血案”的黑石部落?)!

整个部落瞬间被点燃了创造的激情!太阳,那高悬于天、永恒燃烧的巨大火球,它的力量竟然可以被凡人以冰为媒,引落人间?!

**一场原始的光学与热能工程实践轰轰烈烈展开:**

挑选最纯净的溪水,在寒冷的夜晚注入打磨光滑的石槽或宽大的陶盆中,自然冻结成冰板。剔除有气泡和杂质的冰层,只取最核心纯净透明的部分。

* **凸透镜尝试:** 这是相对容易想到的形状。猎手们挑选大块厚冰,先用石斧粗略砍出中间厚边缘薄的圆饼状,然后用最细腻的砂岩蘸水,如同打磨黑曜石箭簇般,极其耐心地、一点点地研磨冰面,力求使冰面形成光滑的凸曲面。这是一个极其考验耐心和技巧的过程,冰面极易融化或崩裂。最初的几个“冰凸镜”要么曲面不平整,焦点散乱;要么在研磨过程中碎裂。

* **凹面镜突破:** 在凸透镜尝试受挫时,秦霄用树枝在泥地上画出了一个凹面(碗状)的示意图,并强调“凹…聚光…更强…”。岩山受到启发,尝试将一个半球形的石碗(之前烧陶的试验品)内壁涂上油脂防粘,注入清水冻成凹面冰碗。待冰凝固后小心敲碎石碗,得到了一块天然的凹面冰镜!其聚光效果果然远超粗糙的凸透镜!

3. **支架与瞄准:** 用坚韧的树枝和藤蔓制作出简易的可调节支架,用于固定不同大小的冰镜(尤其是沉重的凹面冰碗),并方便调整角度对准太阳。

4. **引燃物优化:** 尝试了多种材料:

* 干燥的苔藓:容易引燃,但光点需要稳定聚焦较长时间。

* 鸟类绒羽(猛禽羽毛下的细绒):极易引燃,但收集困难。

效果最好!深黑色,吸热极强,蓬松,只需焦点稳定照射十几秒,就能看到青烟冒出,再坚持几秒,明亮的火星便跳跃而起!

草叶尝试将一小块从西南方交易换来的、颜色深黑如墨的矿石(可能含磁铁矿或某种煤炭)碾成细粉。效果同样出色!甚至比炭粉更耐烧,引燃后火星更持久。这为未来与“黑石部落”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经过数天失败的摸索和不断的改进,在一个难得的、晴朗无风的冬日正午,历史性的一刻降临了!

草叶亲自操作一个直径约一尺的凹面冰碗(由半球形陶模冻制而成,内壁相对光滑)。冰碗被牢牢固定在可调节的木质支架上,碗口朝向天空中的太阳。疤脸小心翼翼地调整着支架的角度,冰碗光滑的凹面将无数道阳光反射,汇聚到碗底前方一个拳头大小的焦点区域。那光点明亮刺眼,如同坠落凡间的一颗微小太阳!

安安屏住呼吸,将一小撮蓬松的黑色炭粉,放置在焦点下方一个干燥的木片上。

时间仿佛凝固。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光点下的炭粉。

一秒…两秒…三秒…

一缕极其细微的青烟,如同羞涩的精灵,袅袅升起!

五秒…六秒…

青烟变浓!

八秒…九秒…

一点明亮的橘红色火星,猛地从炭粉中心爆出!紧接着,火星迅速蔓延,化作一小簇欢快跳跃的火焰!

“着了!点着了!太阳火!是太阳火!”安安第一个跳起来,发出震天的欢呼!

整个沟壑沸腾了!族人们看着那簇在冰镜焦点下诞生的、金黄色的火焰,眼中充满了对自然伟力的敬畏和对执火者智慧的无限崇拜!这不再是钻木摩擦的艰辛,不是保存火种的谨慎,而是直接从苍穹之上的太阳,攫取的光明与温暖!

“成功了!冰镜聚焦!阳燧取火!”岩山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巨大的拳头重重砸在掌心,“执火者!您真的将太阳的神力引到了人间!”

秦霄在安安和草叶的搀扶下,静静地注视着那簇跳跃的太阳之火。他的脸上没有狂喜,反而是一种深邃的平静,仿佛这奇迹的发生,早已在他洞悉的法则之中。他缓缓抬起手,没有指向火焰,而是**指向了那巨大的、散发着寒气的凹面冰镜**。然后,他的目光移向天空的太阳,再缓缓落回冰镜上跳跃的火苗,最后,他的视线扫过沟壑里所有激动仰望的族人,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

“…光…热…源…皆…同…冰…火…非…敌…智…者…转…化…”

(光与热,本是同源。冰与火,并非天敌。智慧,能转化万物。)

这句话如同洪钟大吕,在沸腾的欢呼声中,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烙印在每个人的心上。它不仅仅是对冰镜取火的总结,更是对整个部落认知体系的一次革命性升华!太阳的光与地火龙的热,本质相同(能量)!寒冷的冰与炽热的火,并非不可调和的对立,在智慧的引导下,冰可以成为引火的媒介(转化)!这超越了简单的技术应用,直指万物关联、能量转化的宇宙法则!

草叶望着秦霄在火光映照下显得格外睿智沉静的侧脸,泪水无声滑落。执火者不仅带来了生存的技术,更在引导部落认识这个世界的根本规律!

冰镜聚焦的成功,立刻带来了实际效益:

在晴朗天气,部落可以不再依赖宝贵的火种保存或费力的钻木取火,直接用冰镜引燃炭粉或黑石粉末,获得纯净的“太阳火种”。这大大节省了人力,也减少了对有限燃料的依赖(用于引火的炭粉消耗极少)。

草叶尝试用小型凹面冰镜聚焦阳光,照射在需要温和加热的草药汁液或小型泥胚上,效果显着。石花则梦想着未来能用巨大的冰镜阵列,为烧制陶器提供部分热量(高温烧制仍需传统窑火)。

冰镜取火如同打开了一扇窗,让部落第一次直观地认识到太阳光中蕴含的巨大热能,并尝试主动收集利用它。这为未来可能的太阳能干燥(薯干、肉干)、甚至更复杂的应用埋下了思想的种子。

然而,冰镜的局限性也很明显:依赖晴朗天气、冰镜制作耗时易损、大型冰镜难以制造和操控、聚焦热量有限,无法替代地火龙或窑火所需的高强度持续热能。它更像是在燃料危机中点亮的一盏希望之灯,指明了一个充满可能的方向,而非立竿见影的解决方案。

夜幕降临,地火龙依旧燃烧着宝贵的薯饼。岩山坐在火堆旁,看着跳跃的火焰,又望向棚屋外清冷夜空中的星辰。秦霄的话在他心中回荡:“光热同源…冰火转化…” 他粗糙的大手无意识地摩挲着一块白天打磨冰镜剩下的、边缘锋利的透明冰块,感受着那刺骨的寒冷。一个大胆的念头如同冰下的火种,悄然萌发:既然冰能引来太阳的火,那么…这寒冷的冰本身,是否也蕴含着某种未被认知的力量?能否被“转化”利用?就像执火者说的,智慧能转化万物?

而在秦霄的棚屋内,安安小心地保存着那块最初引燃太阳火的木片焦痕。她将木片放在秦霄枕边,旁边还有一小块纯净的透明冰块。秦霄的目光落在冰块上,那冰冷的晶体中,仿佛倒映着跳跃的火焰和遥远的星辰。他极其缓慢地伸出手指,指尖轻轻触碰那冰冷的表面,然后,极其艰难地、却充满探索意味地,**在光滑的冰面上,缓缓地画下了一个极其复杂的符号**——一个由无数细小曲线和点构成的、既像燃烧的火焰又像旋转星辰的图案。

草叶在一旁看得心惊。她不认识这个符号,却本能地感到其中蕴含着超越冰与火的、更加深邃的宇宙奥秘。执火者的目光,似乎已经穿透了眼前的生存困境,投向了那浩瀚星河中,关于能量与物质转化的永恒法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