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旋翼卷起的狂风搅动着地面的沙尘,将米风一行人精准地投放在战场边缘一片不起眼的荒地上。
这一侧虽非绝对安全,交火线零星分布,但相比主攻方向,渗透条件要好得多。
地面部队的进攻速度比他们快得多,米风推测所谓的“黑石堡”没有离燕山很远。
但是秦军能在那个地方藏一个地下基地,估计也是很早就做了布局。
在友军炮火的有力掩护和锐士们娴熟的战术规避下,小队迅速穿过外围废墟,抵达了城市边缘地带——依托一栋半毁的汽车旅馆建立的临时友军哨站。
米风暗自咋舌于友军的推进和构筑速度。
此时刚过上午九点,激烈的巷战仍在持续,他们竟已在这片刚刚夺取的阵地上建立起了一个具备基本功能的据点。
哨站同时是一个防空阵地,这些搭载相控阵雷达的自动高射炮可以对敌机造成不小威胁,基本上不存在十防九空,命中率很高。
秦军的攻势虽如潮水般汹涌,却也称不上摧枯拉朽。
呼浑邪人依托城市废墟顽强抵抗,战斗意志不容小觑,但在虎狼之师的秦军面前,颓势已难以逆转。
锐士们上前与哨站指挥官快速交涉,核心目标是探明敌方庞大地下人防工事的入口位置。
米风凑近旁听,心却渐渐沉了下去。情况比预想的棘手得多。
敌人充分利用了迷宫般的地下工事网络,神出鬼没地进行反击和拉锯战。
那些通往地面的出口极其隐蔽,不知哪个阴暗角落就会突然射出致命的冷枪,已经造成了不少秦军士兵伤亡。目前,友军只能在已确认的出口处布设诡雷进行封锁。
米风暗叫不好,如果多克贸然从布置了诡雷的地方出来,不就糟糕了吗?
不过他也知道多克没那么傻,他相信多克会留一手。
他不知道的是,多克何止留了一手……
指挥官指着地图上的一点:“最近的已知安全入口,在东北方向大约两公里处,一个地铁站。好消息是,那个区域基本已被我们控制;坏消息是,只有那一小块地方是‘安全’的。”
他语气凝重,“有一支早先空降在那里的友军小队,现在被呼浑邪人反包围在地铁站内部,我们外围的部队正在努力接应,他们处境很艰难,算是被前后夹击的状态。要不是有随队的战斗机器人和外围友军火力分担压力,他们恐怕早就……”
“来都来了,”指挥官看向锐士们和米风,“你们不是要下去吗?正好,从那个地铁口下去就行,还能顺道给那支被困小队解围。”
说完,他转头朝后面正在整理装备的后勤兵喊道:“喂!拿两把‘八八’过来!正好,你们负责清缴一下敌军狙击点和机枪阵地,枪法好的来拿。”
很快,后勤兵小跑着送来两支步枪和两小盒子弹。
这是88式丙改型精确射手步枪,以其优异的远程精度闻名。
历经数次改进,虽然仍有些小毛病为人诟病,但其射击精度已臻于一流——理论上一千五百米内能精准命中硬币大小的目标,当然,这极度考验射手的技艺和稳定性。
一名锐士沉默地接过一支,熟练地检查枪械。米风见状,主动上前一步,伸手去接另一支。
“小子,你行吗?”老蒙斜睨着米风,推开了即将递给他的枪,语气带着一丝老兵对新人的不信任。
他更倾向于让经验丰富的锐士掌控关键火力。
米风迎着他的目光,没有丝毫犹豫,语气沉稳而自信:
“放心,交给我没问题。” 他接过沉甸甸的狙击步枪,利落地挂载在战甲背部的专用挂点上,动作干净利落。
老蒙犹豫了一下,还是另一个锐士示意让米风试试,这才松开了手,但保险起见,他问后勤多要了一盒子弹递给米风,略带不信任地说:“多拿一盒,别浪费干净了。”
“路线记住了,”指挥官再次叮嘱,手指在地图上划过,“从这里出发,向东北方向穿插。目前这一段废墟区域算是清理过了,但敌军主力都龟缩在核心城区。一旦接近那些高层建筑群,务必万分小心!到处都是狙击点和埋伏,敌人可能藏在任何一扇窗户后面!”
几人无声地点点头,比了个表示“收到”的手势,随即转身,身影迅速没入断壁残垣构成的战场迷雾之中。
此刻,他们的头盔战术系统内,一个由作战网络自动分配的任务代号已然亮起:
“豺狼”。
小队没有丝毫耽搁,立刻按照预定路线向城区深处快速穿插。
他们利用废墟和残破建筑的掩护,很快便真正踏入了燕山城激烈巷战的核心区域。
为了给后续的地下行动提供精确的火力支援和态势感知,锐士们决定在前往地铁站途中,选择一栋相对完好的高层建筑建立临时狙击观察点。
登顶后,他们迅速架设好狙击步枪,同时启动了战甲内置的战场联合感知系统。
这套系统瞬间将他们与战场上无处不在的微型侦察无人机、游弋的战斗机器人节点联结起来。
刹那间,一种近乎“透视”般的效果在队员们的头盔显示器上呈现——一旦某个角落的无人载具通过热成像、运动传感器或光学识别锁定了敌方目标,其大致方位和运动轨迹便会实时共享到整个小队网络。
这种战场单向透明的能力,正是新秦在信息化作战领域遥遥领先的标志。
相比之下,艾达人的工业体系完整度难以支撑如此庞大数量的无人机和机器人蜂群部署,其联合传感网络的覆盖密度和响应速度也远逊一筹。
说到艾达,近期其太空监控系统正遭遇一系列蹊跷事件。
多颗关键侦察卫星的运行轨道多次出现无规律的微小偏移,信号传输也间歇性中断,这导致他们遇到了很多不便。
起初,艾达技术人员怀疑是飞弹防御网所为,但深入分析后很快排除了这个可能——该防御网主要针对进入地球大气层或近地轨道的威胁,并不具备攻击高轨卫星的能力。
他们又将疑点转向火星人类势力,认为是对方在刻意破坏。
然而,艾达高层也清楚,火星舰队若敢贸然接近地球,一旦进入地月拉格朗日点以内的敏感区域,必将遭到飞弹防御网毁灭性的拦截,风险巨大得不偿失。
嘶……这就异常了。难道……真有某种未知力量在地球轨道之外,悄然拨弄着他们的卫星?
这个念头令人不安。但更令人费解的是,艾达部署在太空的高精度空间监测阵列,却未捕捉到任何与此相关的异常能量信号或实体目标。一切仿佛发生在无形的帷幕之后,只留下令人困惑的轨迹偏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