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武侠 > 鹿鼎记之四十二章经秘闻 > 第198章 难得糊涂的胡图图大人

龙图阁内,书卷的气息与历史的尘埃在空气中交织。胡图图被安置在偏殿已有数日,侍卫们寸步不离地看守着,而他却似乎毫不在意,每日里不是研读古籍,便是对着那卷书稿发呆,偶尔还会提笔在宣纸上写写画画,却从不试图越雷池半步。

这日清晨,一缕熹微的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胡图图的身上。他正坐在书案前,手中握着一支狼毫笔,面前铺着一张白纸,纸上零星地墨迹斑斑,几行歪歪扭扭的字迹赫然写着 “难得糊涂” 四个大字。他反复书写着这四个字,却总是写不好,要么笔画粗细不一,要么结构比例失调,急得他直挠头。

“胡大人,该用早膳了。” 一名侍卫在殿外高声提醒道。胡图图闻声,赶忙将笔搁下,整理了下衣衫,快步走出偏殿。侍卫们早已在廊下摆好了桌案,上面摆着几样简单的菜肴和一碗粳米粥。胡图图也不客气,坐下便吃,一边吃一边还不忘跟侍卫们搭话:“这位大哥,你们日日守着我,也不嫌烦啊?”

侍卫们面无表情,只是机械地回应:“奉命行事。” 胡图图也不恼,自顾自地吃着,还一边摇头晃脑地说道:“我这人啊,天生就是个糊涂蛋,稀里糊涂地活了这些年,如今又稀里糊涂地进了这龙图阁。不过啊,糊涂人也有糊涂人的福气,至少不会像你们这些精明人,整日里勾心斗角,累得慌。” 侍卫们听了,只是微微一笑,并不多言。

用罢早膳,胡图图又回到了偏殿,继续摆弄他的笔墨纸砚。韦小宝、双儿、查继佐和珂珂姑娘这几日忙得脚不沾地,忙着审阅书稿、比对密信,还要时不时地向玄烨帝汇报进展,竟是冷落了胡图图。胡图图也不计较,只当是自己在这龙图阁里休个长假,每日里过得悠哉游哉。

直到这一日午后,韦小宝才带着双儿匆匆赶来。胡图图见他们满面倦容,赶忙起身迎接:“韦大人,双儿姑娘,这几日可累坏了吧?” 韦小宝摆了摆手,直奔主题:“胡图图,我们这几日仔细研究了你带来的书稿,又对照了从福建水师那里得来的密信,发现有不少内容都需要进一步核实。你作为建宁党的后人,对这些事情应该比我等都清楚,还望你配合我们,将这些疑点一一厘清。”

胡图图点点头,表情严肃:“韦大人尽管吩咐,只要是我知晓的,必定知无不言。”

于是,韦小宝命人将书稿和密信一并取来,铺在桌案上。双儿轻抚佛珠,蓝光闪烁间,她指着书稿中的一页说道:“这里提到建宁王曾与大清朝廷秘密联络,商讨联合对抗沙俄之事,可这密信里却只字未提。这是怎么回事?”

胡图图凑近看了看,沉吟片刻:“回禀姑娘,这可能是我祖父为了保护建宁王,故意隐去了部分细节。毕竟当时朝堂上下对建宁王多有猜忌,若是此等机密泄露,建宁王怕是要百口莫辩。”

查继佐闻声而至,手中拿着一封密信:“这份密信里提到建宁党在东南沿海暗中囤积粮草,莫非是为了谋反?” 胡图图摇头道:“查大人有所不知,那是为了应对可能的外敌入侵,建宁王一直忧心东南沿海的防务,才做了此等部署。可惜后来被有心之人歪曲,成了谋反的证据。”

珂珂姑娘也拿着书稿和密信对比了一会儿,眉头微蹙:“这里关于建宁王与血玺司的联络记录,似乎有些出入。书稿里说建宁王曾多次拒绝血玺司的拉拢,可密信里却显示他们之间交易频繁。” 胡图图的脸色微微一变,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这个…… 其实是我祖父后来修改了记录。据他所知,建宁王虽与血玺司有过接触,但始终心向大清,那些交易多是虚与委蛇,为了获取更多情报。只是后来局势动荡,这份记录便被有心之人断章取义,生生地陷害建宁王与血玺司勾结。”

众人听了胡图图的解释,一时之间也难以遽断真伪。韦小宝沉吟片刻,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双儿和珂珂姑娘带着胡图图前往福建,与水师提督施琅会合,深入调查建宁党在东南沿海的旧址,寻访知情人士,验证书稿和密信的真实性;另一路由他和查继佐留在京城,继续审阅书稿,与户部、刑部等部门协同调查建宁党与朝廷的往来账目,同时密切关注建宁党的旧部,以防有意外变故。

双儿和珂珂姑娘领命后,便开始筹备南行之事。胡图图得知自己要出龙图阁,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却又很快隐去,只恭恭敬敬地对韦小宝说道:“韦大人,我定不负所托,定将真相查明。” 韦小宝点了点头,又叮嘱了几句,便让他们先行准备。

次日清晨,双儿、珂珂姑娘和胡图图一行人便踏上了南行的路途。胡图图虽是世家之后,但因家族败落,平日里鲜少远行。此番南下,他既紧张又期待。一路上,他与双儿、珂珂姑娘倒也相处融洽。双儿性情温和,常常照顾他的起居;珂珂姑娘则不时与他探讨书稿中的细节,胡图图也乐得以此消遣旅途的疲惫。

经过数日的奔波,一行人终于抵达了厦门港。施琅早已得到韦小宝的书信,亲自在码头等候。双方见过礼后,施琅便带着他们前往水师衙门。衙门内,一批建宁党留下的密信和旧物被整齐地陈列在桌案上。双儿和珂珂姑娘立刻上前查看,胡图图则在一旁细细端详,不时指出其中的关键之处。

“这封密信是我祖父亲手所写,当时建宁王正与朝廷商议在东南沿海设立新的防线,不想被血玺司的人察觉,企图劫持建宁王以逼迫朝廷让步。” 胡图图指着一封墨迹已有些褪色的信件说道,眼中闪过一丝痛楚,“可惜后来计划泄露,建宁王虽成功脱身,却也因此被朝中那些别有用心之人抓住把柄,借此大做文章,导致建宁党声名狼藉。”

双儿轻抚佛珠,蓝光再次闪烁。她在密信上轻轻扫过,点头道:“此信确无伪造痕迹,内容也与书稿中的记载相吻合。看来建宁王当初确有苦衷。” 珂珂姑娘也在一旁附和:“只是这些证据还不够,我们还需寻访更多的知情人士,才能还原建宁党的真实历史。”

施琅闻言,点了点头:“本督在沿海一带查访多日,得知建宁党旧部多已隐居山林,但仍有少数人活跃在民间。几位若不嫌弃,本督愿带你们去见几人,或许能有新的发现。”

双儿和珂珂姑娘对视一眼,皆点了点头。于是,在施琅的带领下,一行人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建宁党旧部可能藏身之地。他们先是来到了一处隐蔽的山村,这里四面环山,一条清澈的溪流从村前蜿蜒而过,仿若与世隔绝。施琅向村中的老人表明来意后,老人犹豫了片刻,还是带着他们来到了一座简陋的木屋前。

木屋里住着一位年逾古稀的老者,他满头银发,身形枯瘦,却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老者名叫胡德,曾是建宁党的得力干将,亲眼目睹了建宁党从鼎盛到覆灭的全过程。见到胡图图,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旋即又恢复了平静:“你这孩子,长得倒像极了你祖父。老朽年事已高,本不想再回忆那些陈年旧事,但看在你祖父的份上,今日就破例说一说吧。”

胡德坐在藤椅上,一边晒着太阳,一边缓缓道来。从建宁王早年归顺大清时立下的战功,到后来因朝堂猜忌而被迫韬光养晦,再到与血玺司的明争暗斗,以及最终的叛乱,老者的讲述如同徐徐展开的一幅长卷,将建宁党的真实历史呈现在众人眼前。胡图图听得热泪盈眶,不时插话询问细节;双儿和珂珂姑娘则认真记录,不遗漏任何一个关键信息。

“建宁王一生忠心耿耿,却因身处险恶的朝堂漩涡,不得不做出一些违心之举。那些叛乱之举,实则是被人陷害、走投无路时的无奈选择啊!” 胡德说到动情处,不禁老泪纵横,“老朽当年追随建宁王左右,对这些事情一清二楚。只可惜当年圣上被蒙蔽,建宁王含冤而逝,建宁党也因此被世人唾弃。如今,总算有人来为他正名了,老朽九泉之下,也能向建宁王交代了。”

双儿轻抚佛珠,眼中闪过一丝坚定:“胡老前辈,我们定会将这些真相带回京城,还建宁王一个公道。” 珂珂姑娘也点了点头,神情肃穆。胡图图更是跪在胡德面前,重重地磕了几个响头:“胡爷爷,晚辈代建宁王谢您了!”

告别胡德后,一行人又按照施琅提供的线索,先后走访了几个建宁党旧部的藏身之所。每到一处,胡图图都能凭借其建宁党后人的身份,赢得旧部们的信任,从他们口中挖掘出更多不为人知的秘辛。双儿和珂珂姑娘则将这些信息与书稿、密信相互印证,渐渐地,建宁党的历史脉络愈发清晰。

然而,就在调查渐入佳境之时,意外却突然降临。这一日,他们来到一处偏远的渔村,据说这里有位曾为建宁党效力的渔夫知晓不少内情。然而当他们找到那位渔夫时,却发现他已被人先行一步灭口,嘴角残留着剧毒的痕迹,显然是被人用毒药捂死的。双儿见状,立刻屏住呼吸,示意众人小心。珂珂姑娘则上前检查四周,发现渔夫的屋内有打斗的痕迹,显然是凶手与渔夫有所争执后下的手。

“看来我们被人盯上了。” 施琅皱起眉头,“建宁党的事情牵涉甚广,想必是有人不愿真相大白于天下,才会对知情人士痛下杀手。” 韦小宝、双儿、查继佐与珂珂姑娘再次领命,投入到新的任务中。他们知道,这场风波的真相,即将浮出水面。

在龙图阁内,胡图图被安置在偏殿,由侍卫看守。韦小宝与双儿开始仔细审阅书稿,发现其中记载的建宁党历史与他们所知的大相径庭。“原来建宁王并非一味叛国,他早在归顺大清时,就立下了赫赫战功。” 查继佐轻声说道,他的目光落在书稿中的一页,“这些战功被后来的叛乱掩盖,实在令人惋惜。”

珂珂姑娘轻抚佛珠,她的声音透着一丝坚定:“我们有责任将真相呈现给圣上,还建宁王一个公道。”

双儿的佛珠在书稿上轻轻摩挲,蓝光闪烁间,她发现书稿中夹着一枚古老的铜质钥匙:“继佐,这钥匙与之前在宝船残骸中发现的相同,难道建宁党与血玺司之间真的存在某种联系?”

查继佐点头:“看来建宁王的叛乱,背后有着更复杂的原因。我们需深入调查,找出真正的始作俑者。”

此时,玄烨帝的密探来报,福建水师在厦门港发现了一批建宁党留下的密信,内容与书稿中的记载高度吻合。韦小宝心中一喜,立刻传令将密信与书稿对照审阅。

“双儿,你带人去福建,与水师提督施琅会合,彻查建宁党在东南的势力。” 韦小宝果断下令。

双儿点头,她知道这是一次至关重要的行动。珂珂姑娘则留在京城,协助查继佐整理书稿与密信,验证其内容的真实性。

随着调查的深入,建宁党的历史逐渐清晰。玄烨帝在御前会议上宣布,建宁王虽有叛国之罪,但其早年的功绩亦不可抹杀。圣上决定,为建宁王平反,并在龙图阁设立专门的展区,记录建宁党的完整历史。

“小宝、双儿、继佐、珂珂,你们的功绩,朕铭记在心。” 玄烨帝的声音洪亮而威严,“此次正本清源,不仅还建宁王一个公道,也为我大清的后世子孙树立了公正的历史观。”

四人齐齐叩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们知道,这场风波虽已平息,但他们的使命尚未完成。建宁党的历史已被重新书写,而他们的传奇,仍在继续。

随着龙图阁的新展区落成,大清的臣民得以了解建宁党的真实历史。韦小宝与双儿站在展区前,望着那一卷卷详实的记录,心中感慨万千。

“这场风波,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双儿轻声说道,她的目光中透着一丝释然。

韦小宝微微一笑,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坚定:“是啊,双儿,我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而胡图图,在这一切结束后,仿佛瞬间失去了生活的重心。没了调查的任务,没了每日研读古籍的忙碌,他开始在龙图阁的院子里晃荡。他看着阁楼里进进出出的文臣们,听着他们讨论着建宁党的历史,心中五味杂陈。

“胡图图大人,您又在发呆啦。” 一名小侍卫端着茶水路过,看见胡图图独自坐在角落的石凳上,忍不住打趣道。胡图图回过神来,尴尬地笑笑:“哦,没什么,只是觉得这日子突然清闲下来,有些不习惯。”

小侍卫放下茶水,好奇地凑近:“胡大人,您可真是难得糊涂啊。若是换成我,能卷入这么大的一桩历史秘辛,早就得意得睡不着觉啦。您倒好,成天这副迷迷糊糊的模样,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胡图图听了,只是笑笑,并未接话。他望着远处春日的暖阳,心中思绪万千。建宁党的历史被还原,他完成了祖父的遗愿,为建宁王正了名。可他自己呢?未来又该何去何从?他本是建宁党余孽,如今身份尴尬,既无法回归朝堂,又不愿再回那破旧的故宅。龙图阁虽好,却也不是他能久留之地。

“也许,我该学着韦大人那般,过些洒脱日子。” 胡图图暗暗思忖,可随即又摇头苦笑,“可我没韦大人的运势和能耐,怕是学也学不来。”

就这样,胡图图在龙图阁里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每日里,他不是在院子的角落发呆,就是在偏殿里对着空空的书架发愣。那卷书稿,如今已被妥善收藏在龙图阁的展区里,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而他这个书稿的提供者,却仿佛被人遗忘在角落。

直到这一日,龙图阁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那是一位身着华服的中年男子,面容和蔼,举止优雅。他一进阁楼,便直奔展区,对着书稿仔细端详。在场的文臣们立刻上前招呼,得知这位是玄烨帝特意派来的学者,专程来研究建宁党的历史,便连忙让开道路,任他查看。

胡图图也被这阵仗吸引,悄悄来到展区外围,好奇地张望着。中年男子在书稿前站了许久,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角落里的胡图图身上。胡图图一愣,下意识地想要躲开,却被中年男子叫住了:“这位公子,可是建宁党胡总管的后人?”

胡图图无奈点头:“正是在下胡图图。不知先生有何指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