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悄悄地我在海里采矿 > 第404章 合作意向

悄悄地我在海里采矿 第404章 合作意向

作者:光芒数百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2 03:47:34

黄传富说的其实一点都没错,按照正常情况算下来,亚迪最初的二十个点分成,现在不会超过一个点。

有心人随便做点手脚,或者另起灶炉套个壳,就能把这点收益给抹零了。

但王铭洋吃水不忘挖井人,而且觉得黄传福是一个可靠的商业伙伴,加上固体电池的实际研究成果并不仅仅限于拿出来合作的这款容量阉割版。

因此,出于给对方补偿的意思,王铭洋还是坚持给亚迪百分之三点八五的分成。

同时,产品做出来售卖时,不摊销研发成本在里面,这让黄传富等人听后,都纷纷站起来向王铭洋敬酒,称赞他大气。

“不知道神行电池最快什么时候能生产出来?”

200瓦时每千克的固体电池,被命名为神行。

一口干了杯中的茅子,黄传福坐下来,向王铭洋问道。

“量产工艺是有了,但极智科技现在还没有建立生产线。”

“为何?这么好的东西,应该赶紧做出来啊。”

“集团前段时间遇到点问题,扩建电池生产车间的事情被耽搁了。现在,极智科技没有相应的生产线。”

“如果王老弟愿意,我们亚迪可以帮极智科技代工生产,加工费可以放到最低。

但是有一个条件,生产出来的电池,必须优先卖给亚迪,满足亚迪的需求。”

“可以。不过售价方面,必须比现有的锂电池高出百分之三十。”

“没问题。其实我想建议你,卖给其他公司价格再高一点。毕竟神行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安全性更好。

别忘了,亚迪汽车,老弟的然浩控股有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我们不能无偿帮助其他竞争对手不是?”

“除了所谓的特拉斯,国内有谁是亚迪的对手?神行电池一出,新版的智能座舱一来,连特拉斯都要在后面吃灰。

到时,老哥你的亚迪就是新能源汽车的老大。

我建议你啊,手里有余钱的话,还是多增持自家公司的股票吧。”

“我会考虑的。”黄传富举杯跟王铭洋又碰了一杯。

“我听说亚迪所有的汽车零件都是自己生产的,除了轮胎和玻璃。

你们对永磁电机也有做研究?”王铭洋继续向黄传富推销手里的好东西。

“我们是有自己做电机,但目前没有多余的资金研究,只是生产而已。”

面对王铭洋的询问,黄传福没有迟疑,老老实实回答道。

“我这边也有子公司做电机,各种型号都有,价格保证比你们自己生产的便宜,不知道老哥感兴趣不?

而且,我最近在研究高性能电机的时候想到了一个提高电机功率和最大扭矩的方法。”

王铭洋之所以亲自搞这个,是为了提高无人机的动力,以获得更强的抗风能力和更快的飞行速度。

极智科技集团旗下的机械加工厂,除了给手机做零件配套,有部分业务就是生产各种电动机,其中以供两轮电动车使用的无刷电机为大头。

电机的生产,全部使用自动化生产线,需要的工人很少。

就连使用的铜线,都是集团位于安州港的子公司--振华冶金生产的,所以成本比其他公司的低了一大截,质量还稳定。

“哦,不知道老弟能不能说说提高电机性能的方法?”

“电动机工作的原理我们都知道。

理论上体积同样大小的电机,在通电后谁产生的电磁场磁通量大,跟磁铁产生的斥力就越大,扭矩也就越大。

在其他条件同等的情况下,我们想办法提高线圈通电时产生的磁场通量,电机的扭矩就会提高了。”

“你说的这个谁都懂,可这么多年了,有谁做到了?”

“现在的电机绕子,用的都是圆形的铜线。

这样子虽然绕圈的时候方便,但也不可避免的在线与线之间留下了空隙,浪费了空间,这就是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黄传福摇摇头,说道:“难,你这个很难。”

“要是我把圆形的铜线改成扁长方型,在绕圈的时候再经过严密的计算,把握好角度,让线跟线之间刚好贴合,把圆线之间的缝隙给填上,就相当于在同样大小的空间里绕了更多匝数的线圈。

到最后,体现在电机性能上就是扭矩的增大。

我估计,能提高百分之二十五到三十之间。”

“我听明白了。但这样一来,从铜线的制作到线圈的绕制,难度和成本是成倍的增加,但性能只相对提升了这么一点,不划算,不经济。”

“你先不管这个,如果我把这样的电机造出来了,价格只比你们现在用的电机价格贵十个点,你们会不会用。”

“这当然会用,王朝系列可以专门出一个高性能的型号,面对追求极致的高端客户。”

“哈哈,那说好了,哪天我们公司做出来了,你老哥可要把单子甩过来啊。”

“放心吧,亚迪的王朝系列主打环保智能高科技,你这款扁线电机很符合这个形象嘛。”。。。

在酒桌上,王铭洋和黄传富非正式的敲定了双方合作的意向。

但具体的方式,还要等大家回去后仔细思量并谈判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动作。

两人约定五日后再各自带着团队商谈。

次日早上。王铭洋来到公司,三两下将底下汇报上来的文件全部过了一遍,该批复的批复,该签字的签字。

由于超级大脑的存在,王铭洋的阅读理解能力非比寻常,看文件时仅仅一眼扫过,他就知悉里面的内容,所以处理起来效率非常的高,花费时间是正常人的十分之一不到。

处理完文件,看看时间,已经是9点二十,还有十分钟就是跟夏岛那边进行视频会议的时间。

现在,北沙极智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和开发项目已经有不少迁移去了夏岛。

留在本土的,大部份是消费产品类型的技术研究项目,并不是很重要,王铭洋不用在上面花费太多的精力。

所以,王铭洋这段时间往实验室钻的时间比较少,反而是跟夏岛方面开视频会议的次数多一些。

很快,王铭洋等人专用的内部的虚拟网络联通,大家开始向王铭洋汇报新的工作进展或者请示他某些工作应该如何处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