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霓虹夜骨瓷白 > 第42章 寒夜客来茶当酒

霓虹夜骨瓷白 第42章 寒夜客来茶当酒

作者:壹嘢督鸠呱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2 03:25:39

崖边惊魂月影寒,幽草入手心未安。

古卷秘符寻踪迹,道阻且长路漫漫。

*********************************************************************************************************************************

“沈青临!”

阮白釉的尖叫撕裂了寂静的山谷,带着无边的恐惧,几乎要将她的灵魂一同拽入那深不见底的黑暗。

她的世界在那一瞬间失去了所有声音,只剩下心脏疯狂撞击胸腔的闷响,以及血液冲上头顶带来的眩晕。

时间仿佛凝固。

那道在月光下显得单薄却坚定的身影,就那样毫无预兆地脱离了岩壁,朝着下方无尽的深渊坠落。

旁边的老人也是脸色煞白,下意识地向前抢了一步,却又被脚下的碎石绊得踉跄,险些跟着摔倒。

他的嘴唇哆嗦着,却发不出任何声音,浑浊的眼睛里充满了惊骇。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沈青临反应极快。

坠落的瞬间,他腰部猛地发力,强行扭转了身体的姿态。

他的左手死死攥着登山绳,绳索因巨大的拉力而绷得笔直,勒进他的掌心,几乎要嵌进肉里。

右手则闪电般伸出,手指如同铁爪,狠狠抠向岩壁上任何可以借力的凸起或缝隙!

“嗤啦——”

指甲刮过粗糙岩石的声音刺耳无比,火星在黑暗中一闪而逝。

碎石簌簌落下,掉进深渊,连一丝回音都没有。

他的身体在半空中剧烈地晃荡了几下,登山绳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固定绳索的那块岩石似乎也有些松动,发出令人牙酸的摩擦声。

阮白釉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泪水模糊了视线。

她死死咬住下唇,不敢发出任何声音,生怕一点动静都会干扰到他。

每一秒都像是被无限拉长。

沈青临的呼吸粗重而急促,汗水浸湿了他的额发,顺着脸颊滑落。

他能感觉到左臂肌肉因为巨大的拉扯力而开始颤抖、酸痛。

但他的眼神却异常专注,冷静得可怕。

他再次调整身体重心,双脚用力蹬在岩壁上,试图寻找一个稳固的支撑点。

那阵诡异的山风似乎平息了一些,但谷底的嘶鸣声却并未完全消失,反而像是潜伏在暗处,等待着下一次突袭。

终于,他的右手指尖触到了一条稍微宽一些的石缝。

他毫不犹豫地将手指插了进去,指关节因用力而泛白。

借助这一点支撑,他猛地收紧左臂,身体如同壁虎般贴向岩壁。

双脚也找到了可以踩踏的微小凸起。

他稳住了!

虽然姿势极其狼狈,整个人几乎是挂在悬崖上,但至少暂时脱离了直接坠落的危险。

阮白釉紧绷的神经稍微松懈了一点,整个人几乎虚脱,双腿发软,靠在身后的岩石上大口喘息。

泪水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

沈青临没有立刻向上攀爬。

他保持着那个极度消耗体力的姿势,调整着呼吸,同时警惕地感受着周围的环境。

刚才那阵风和那声嘶鸣,绝不正常。

月光下,他低头看了一眼怀中用白布小心包裹的月见草。

幽蓝色的微光透过布料渗出,带着一丝清冷的气息。

还好,草药没事。

他抬头,目光越过裂缝,与阮白釉担忧的眼神相遇。

他用口型无声地说:“没事。”

然后,他开始极其缓慢而谨慎地向上移动。

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确保手脚都有稳固的支撑点,同时还要留意岩石是否松动。

刚才的意外,让他不敢有丝毫大意。

阮白釉和老人紧张地注视着他,心随着他的每一个动作起伏。

终于,沈青临重新攀回了裂缝这一侧的岩壁。

他翻身落在坚实的地面上,身体晃了一下,才站稳。

他的脸色有些苍白,额头上满是冷汗,左手掌心被绳索勒出深深的红痕,右手手指也有些擦伤,渗出血迹。

但他顾不上这些。

“快走!”

他沉声对阮白釉和老人说道,语气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急促。

刚才的感觉太诡异了,这里不宜久留。

阮白釉立刻上前,想要扶他,却被他轻轻避开。

“我没事,先离开这里。”

他解开固定登山绳的岩石,快速将绳索收好。

老人也回过神来,连连点头,脸上惊魂未定。

“对对,快走,快走!此地不祥,刚才那风声……”

他似乎想起了什么可怕的传说,脸色更加难看。

三人不再多言,由沈青临在前方探路,沿着来时的陡峭山路,以最快的速度向下撤离。

下山的路似乎比来时更加漫长。

山风依旧在耳边呼啸,但那令人不安的嘶鸣声没有再出现。

月光时隐时现,在崎岖的山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阮白釉的心跳依然很快,刚才的惊悸感尚未完全消退。

她时不时看向走在前面的沈青临。

他的背影在月光下拉得很长,步伐依然沉稳,仿佛刚才命悬一线的不是他。

但她能感觉到,他握着登山杖的手指,比平时更用力。

回到相对平缓的山脚时,天边已经泛起了一丝鱼肚白。

雾港市的灯火在远处连成一片朦胧的光海。

都市的喧嚣隐隐传来,驱散了山野的寂静与诡异。

老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

“总算是回来了。你们年轻人胆子大,但以后这种险地,还是少去为妙。”

他看向沈青临怀中的月见草,眼神复杂。

“‘望月仙’虽然难得,但也要有命享用才行。”

沈青临点点头,对老人表示感谢。

“多谢老人家带路,这个人情我们记下了。”

老人摆摆手,转身朝着另一个方向走去,佝偻的背影很快消失在晨曦前的薄雾中。

沈青临和阮白釉相视一眼,都能看到彼此眼中的疲惫和后怕。

“你……”

阮白釉想问他的伤势,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沈青临似乎知道她想说什么,抬起右手,活动了一下手指。

“皮外伤,不碍事。”

他将怀中包裹好的月见草递给阮白釉。

“收好,我们得尽快去找道长。”

那幽蓝色的微光和清冷的香气,似乎能安抚人心。

阮白釉小心翼翼地接过,如同捧着稀世珍宝。

这几株小小的植物,是用沈青临的命换来的。

回到市区,天色已经大亮。

雾港市从沉睡中苏醒,街道上开始出现早起的行人与车辆。

现代都市的钢铁森林与弥漫的晨雾交织,形成一种独特的迷离景象。

两人没有回家,直接驱车前往位于老城区深处的那座不起眼的道观。

道观隐藏在一片旧式里弄建筑之中,门口没有醒目的招牌,只有两扇斑驳的朱漆木门。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气味,与周围市井的烟火气形成了奇妙的对比。

那位年迈的道长早已等候在内。

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青色道袍,须发皆白,眼神却清澈有神。

看到沈青临和阮白釉进来,尤其是看到阮白釉手中捧着的、散发着微光的月见草时,他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随即化为欣慰。

“看来,你们成功了。”

道长的声音平和,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

“‘望月仙’果然不负其名,灵气充沛。”

他示意两人坐下,亲自为他们沏了茶。

茶是普通的粗茶,入口却带着一股甘冽。

“道长,我们拿到了月见草。”

阮白釉将用白布包裹的草药轻轻放在桌上。

沈青临则简略地讲述了采药过程中发生的意外,特别是那阵诡异的山风和非人的嘶鸣声。

道长静静地听着,眉头微蹙。

“悬崖背阴,月华凝聚之地,本就容易滋生阴晦之物。”

他沉吟片刻。

“你们能全身而退,已是幸事。”

他看了一眼沈青临手上的擦伤,没有多问。

“月见草虽是关键,但要彻底化解那骨瓷上的怨念,光靠草药之力,还不够。”

道长将目光转向墙角一个布满灰尘的旧木箱。

“解咒仪式,还需要一道特殊的符咒来引导和镇压。”

“符咒?”

沈青临和阮白釉对视一眼。

“是的,一种名为‘镇魂定魄符’的符咒。”

道长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这种符咒的绘制方法,早已失传多年。我也是在一本偶然得到的古老道家秘籍残卷中,才窥得一二。”

他起身,走到那个旧木箱前,拂去上面的灰尘,打开了沉重的箱盖。

一股混合着陈旧纸张与奇异香料的味道弥漫开来。

道长小心翼翼地从箱底捧出一本用深蓝色绸缎包裹的书册。

绸缎已经褪色,边缘磨损,但依旧能看出曾经的精致。

他解开绸缎,露出一本线装的古籍。

书页泛黄,纸质脆弱,上面是用朱砂写就的蝇头小楷,字迹古朴,有些地方已经模糊不清。

“这就是那本秘籍。”

道长将古籍轻轻放在桌上。

“‘镇魂定魄符’的绘制方法,就在其中。”

沈青临和阮白釉凑上前去,目光落在那些古老的文字和奇异的图形上。

秘籍上的文字并非现代通行的简体字,而是繁复的篆体和一些他们从未见过的符号。

绘制符咒的步骤、所需材料、念诵的咒语,都详细记录在内。

两人仔细研读着。

沈青临对古文字有所涉猎,阮白釉则对符号和图形更为敏感。

他们相互补充,一点点破译这其中的奥秘。

符咒的图形极为复杂,线条曲折盘绕,仿佛蕴含着某种天地至理。

绘制的步骤更是严苛,对时辰、方位、心境都有明确的要求。

而其中所需的材料,除了常见的朱砂、黄纸、无根水之外,还有一样东西,让两人的眉头都皱了起来。

“‘子夜钟鸣石’?”

阮白釉轻声念出那个陌生的名字。

“这是什么?”

沈青临也从未听说过这种材料。

道长叹了口气,接过话头。

“这正是此符难成的关键。”

“‘子夜钟鸣石’,并非普通的石头。”

“根据秘籍记载,它是一种只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才会出现的奇石。”

“特定的时间和地点?”

沈青临追问。

“是的。”

道长点点头,神情凝重。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子时,当城市午夜钟声敲响的那一刻,在阴气汇聚之地,受钟声与月华同时激发,才有可能凝结出米粒大小的‘子夜钟鸣石’。”

“这种石头,色泽漆黑,触手冰凉,迎着月光细看,内部仿佛有微弱的星点流转。”

“它蕴含着奇特的声波与阴性能量,是绘制‘镇魂定魄符’不可或缺的主材,用以沟通阴阳,稳定魂魄。”

农历七月十五,子时,阴气汇聚之地,午夜钟声敲响之时……

这些条件叠加在一起,苛刻得近乎不可能。

“雾港市,哪里算是阴气汇聚之地?”

阮白釉问道,心中升起一丝不好的预感。

道长沉默了一下,目光悠远,仿佛穿透了道观的墙壁,望向这座繁华与诡谲并存的城市。

“城市之中,阴气最盛之处,往往与生死、离别、执念有关。”

“医院的太平间、废弃的旧宅、古老的墓园……”

他的声音顿了顿,最终落在一个具体的地名上。

“或许,城西那片荒废已久的‘永安公墓’,可以一试。”

永安公墓。

这个名字让阮白釉的心沉了一下。

那是雾港市早期的一片公共墓地,后来因为城市规划等原因逐渐废弃,传说那里发生过不少怪事,早已成为都市传说的一部分,寻常人轻易不敢靠近。

要在中元节的午夜,去那样一个地方,寻找一种只在钟声敲响瞬间才可能出现的石头?

这难度,丝毫不亚于去悬崖峭壁上采摘月见草。

甚至,更加凶险。

山野的危险是自然的,而那种地方的危险,则带着更多未知的、超自然的恐惧。

沈青临的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

他看了一眼桌上的古籍,又看了看那几株散发着幽蓝微光的月见草。

解咒之路,果然一步比一步艰难。

但他们已经没有退路。

骨瓷的诅咒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

“农历七月十五……”

沈青临计算了一下时间。

“还有不到半个月。”

时间紧迫。

“道长,这秘籍,我们可以带回去研究吗?”

阮白釉问道。

符咒的绘制极为复杂,光靠在这里看几眼,根本记不住。

道长点点头。

“自然可以。此物放在我这里也是蒙尘,若能助你们化解厄难,也算物尽其用。”

他将古籍重新用绸缎包好,郑重地交到沈青临手中。

“不过,万事小心。绘制符咒,寻找奇石,皆有风险。切记,心存敬畏,量力而行。”

沈青临接过古籍,能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分量,不仅仅是书册本身的重量,更是其中蕴含的希望与责任。

“多谢道长指点。”

两人起身告辞。

走出道观,重新回到喧嚣的街道上,恍如隔世。

阳光透过薄雾洒下,却驱不散两人心头的凝重。

月见草已经到手,但新的挑战接踵而至。

半个月后,中元节午夜,永安公墓,子夜钟鸣石。

一场新的冒险,即将在迷雾笼罩的都市中展开。

沈青临握紧了手中的古籍,目光坚定。

无论前路多么凶险,他都必须走下去。

为了自己,也为了身边的阮白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