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活成了自己的靠山 > 第4章 智斗计生办

我活成了自己的靠山 第4章 智斗计生办

作者:清清沧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2 03:24:59

农村生养孩子的目的很简单,生小子意味着家里多一个硬劳力,最重要的是能养老,那么多总归会有一个孝顺的,总归会有一个出息的。

生汝子更不怕,长大后多要几个彩礼钱,又能改善生活还能给儿子换亲亲。至于说眼跟前的穷更不怕,无非是吃饭多添双筷子、做饭多抓把米的事,只要生下来,肯定养得起。

粗茶淡饭,缝缝补补,天无绝人之路。

当时的婆姨们没有一个愿意去肚子上拉那一刀,但实在是架不住乡里干部天天轮流上门做工作,软硬兼施的手段,个个愁眉苦脸的步行上十几里地,做完手术后,找几个村里的老汉们再把婆姨们用担架抬回家。

几天后,何大强忍痛将家里的猪和羊全部卖掉了,贱卖了家里唯一的电器——缝纫机,加上之前牙缝里攒的,再和刘支书借了200元,东拼西凑了500元的社会抚养费,主动去公社缴纳。

那时候,最大面值的票子就是10元,村里人更是一年四季都很少能见上一张10元的,5元纸币就算大票子。

何大强将10元、5元、2元、1元零零整整厚厚一沓的钱装在衣服最里面的兜里,这个兜还是何花娘临时给别上的。

何大强和招娣爹一起去的公社,招娣爹交罚款的时候,心疼得手直抖,苦着脸对收费的人说:“如果我能从自己身上割下一块肉抵这500块,就好了。”

收费的人打趣道:“你的肉还没有猪羊肉值钱哩,可没人要呐!”

何花娘满月后,去了乡计生办做了节育手术,肚子上留下了一道难看的刀疤。由于生完孩子营养跟不上再加上手术折腾,留下了小腹胀痛的后遗症,每当身体难受时,何大强总是感觉到很惭愧和无奈,但当时的政策谁敢违抗。

至此,家里总算是平静了。

老三是用家里所有家当换的,一家之主何大强认为值了,所以取名为“何宝”,意为宝贝疙瘩。

对于何花来说,那两只猪和两只羊是她和妺妺辛辛苦苦养了两年多的,心里难过了一阵子就释怀了。比起村里的招娣家,她家还算是情况好的呢。

招娣家姐妺七个,招娣、引娣,唤娣,想娣.......然而就是搞不来弟弟,第八个孩子终于是男孩了,一家人结束了东躲西藏的日子,开开心心回家一看,真的是家徒四壁,能拿的都被拿走了,但招娣父母还是觉得值。

而何叶却觉得因为何宝的到来,让家里的日子更苦了。以前还能吃上玉米面白面两搅面馒头,现在倒好,直接成了玉米面窝头了。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每天早晚要吃炒面,稀饭糊糊拌成小疙瘩,就着甜苣野菜,咽也咽不下去。

对于生孩子,刘支书一直认为越多越好,什么狗屁计划生育,全他妈扯蛋,农村人就靠地吃饭,肩挑背磨,家里没男丁怎么能行?

传宗接代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儿子是香火,女人是泼出去的水,生儿为养老,老了走不动了,是要儿子养的,还要送葬。加之农村邻里打架都是常事,谁家儿子多拳头就多,没人敢惹。没有儿子跟人打架就只有挨揍的份。

所以他的原则就是家里必须有儿子,越多越好。幸好自己婆姨生养那会,没有什么计划生育,优生优育,一口气生了九个,五个小子四个汝子,现在齐刷刷都大了,儿女双全,多好!

所以刘支书决定,怎么地也要让村里每一户人家里有个小子,断子绝孙的事他可不能干。

为了帮助村民打好游击战,刘支书“阳奉阴违”,一接到乡里要来检查的消息,就立即用广播提前通知大家逃跑:

“村里老少爷们、婆姨休子们,乡里检查的已经在路上了,已经怀上的、还没有做手术的赶快想办法,迟了就让抓现行喽。”

这时候,住在山上的就赶紧跑到后山半崖上的破旧窑洞里躲起来。

解放前这些破窑洞是躲日本人的,现在倒好,为了躲计划生育,竟也派上了用场。

住在山下洼里的,就近麻溜的钻进蓖麻林子中。

风声最紧的时候,乡里会经常半夜突击检查,刘支书有时也是检查队出发在半路才能得到信,赶紧派他的两个儿子站到村路口放哨,一路小跑到村广播室通风报信。

夜半人静时,村里的大喇叭格外刺耳,估计隔着三、五里地的邻村也听得一清二楚:“村里老少爷们、婆姨休子们,立马跑路!”这时候的广播内容更加简短。

离村口500米的小路拐弯处一出现两束明晃晃灯光,站在村口坡上大儿子就会拿着手电筒向村广播站的窗户晃三晃,提醒刘支书目标出现,马上进村。

刘支书就会关掉喇叭,一路小跑回到家中,等着乡干部敲门。

不管白天还是黑夜的检查,刘支书总能应付自如,和领导拍胸口、表决心保证要抓好计划生育,每次领着检查组一家一家的找,山上山下找,村里村外找,直到领导们筋疲力尽,再让婆姨家里准备好酒菜伺候着,一来二去,结扎率没搞上去,刘支书和乡里领导的关系倒是搞得很不错。

计划生育突击检查也有措手不及的时候,比如近几次公社来人,就弄得很被动。

尤其是老四让骟了,让他很是内疚,刘支书估摸着村里肯定是有内奸了,所以他和马村长商量着成立了村民保安队,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纠内奸。

由于刘支书在村里的威望很高,内奸很快就被找出来了,是平日里无所事事、横行村里的二流子刘二。

据说每通风报信一次,情况属实后,乡里会奖励5块钱,对于这样的内奸,村民们深恶痛绝,一顿群揍后,终于老实了。

尤其是老四见一次打刘二一次,吓得他好几天不敢出门。

保安队的队员散布于村里的各个角落,那两年不仅在维护村里治安方面起到巨大作用,也在抵制计划生育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每次检查组来突击检查时,刘支书就会安排保安队行动起来,放哨的放哨、报信的报信、撤离起来更加从容更加有序,再也没有出现被堵在家里或是村里的情况。

时间久了,哪有不透风的墙,虽然公社领导对刘支书所作所为心知肚明,但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明面也也没有查出什么来,终究不好意思说什么。

村里也有一些人为了结束东躲西藏的生活,在生了小子或是汝子后,主动要向上级交社会抚养费,当时社会抚养费没有什么标准,交多交少最主要还是看每个家庭的经济状况。

为了省钱,村里几乎每家交费的时候都会请刘支书出面进行沟通协商,再加上刘家庄本来就是县里最偏远的一个行政村,只要态度端正,多少都是可以商量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