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离职后,我中了五千万 > 第609章 真的是国宝啊

离职后,我中了五千万 第609章 真的是国宝啊

作者:我在丛中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2 03:14:18

几十年间,其实我们的国家也一直致力于拯救流失在海外的文物。

在无数人的努力之下,通过执法合作、司法诉讼、协商捐赠、抢救征集等各种方式,坚定追索流失文物,积极参建文物返还国际秩序,成功促成了300余批次、15万余件流失海外文物的回归。

在建国初期的时候,就有很多老一辈的文物工作者通过港岛的市场,进行秘密收购文物,他们用这种方式拯救了大批的海外流失文物。

当时港岛的市面环境不好,是国际上很多文物流转的中转地,他们秘密潜伏在港岛之地,就是为了收购文物,这些文物尤其是从鬼子国流转过来的东西最多,这大概是和当年的侵略战争有关。

凡是从鬼子国流转过来的东西,都是他们最重要的收购标的,然后就是丑国垂涎想买的,也是他们抢着收购的标的。

履步维艰,慎之又慎,时刻还要提防被外国人发现他们在秘密收购,然后做局。

这也算是开启了通过收购行为达到了文物回家的一种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但是后来国际市场反应过来以后,我们国家的文物价格直接一路走高,炒上了天价。

一方面是和这种收购有关,另一方面就是和国内经济发展起来以后,出现了文物收藏的热潮。所以国际市场上,就在利用我们国家的爱国企业家对于民族文物的这种情节,去不断的哄抬价格,他们赌的就是我们国人会为了情节买单。

从大使馆离开以后,回到刘伟买的别墅里。

“王奋,你那边还有人手吗?我想把收藏室的东西都先运去你家。”

刘伟想了想,还是对王奋开口道。

现在敌人在暗,他们在明,不知道小鬼子什么时候会出现,而且他们有这里的地址,如果追查到伦敦,势必会来这里看看,到时候这批古董还能不能保得住就不好说了。

但是直接送去王奋家里,那边安保升级,集中起来的话也会相对安全许多。

“行啊,那我现在就叫人过来。”

王奋高兴的不行,到时候如果刘伟没全部捐掉,岂不是可以便宜他了,可以留点在他家的收藏室里放起来,现在能占刘伟便宜,简直就是一件开心的事。

王奋家有专门的收藏室,那边的设备也很齐全,能很好的保护这批东西。

说干就干,立马就叫了辆卡车带着专业的设备过来装。

于是,不久之后,一辆大卡车开进了别墅里。

一直弄到了大晚上,所有人上了车,簇拥着一辆卡车前往王家别墅而去。

“伟哥,你这别墅以后可就空啦。”

“没事,就是栋房子而已,以后来不来住都是问题。”

“要是那个小鬼子来到这,看到这个情况,会不会很好奇里面有啥。”

“你傻啊,刚刚走的时候不是已经把收藏室关起来了,除非他们觉得人藏在这,挖地三尺找咱们。”

“如果小鬼子真的发现那有个收藏室,估计当场气的想剖腹自尽了吧。”

“哈哈哈~~”

......

因为当前情况不明朗,他们回了王奋的别墅以后,就没再出来。

一直到第二天的下午,大使馆打来电话,声称国内的专家来了,能不能来拜访他们,王奋把别墅的地址告知了大使馆,让他们人直接过来就行。

没想到国内来人这么快,这估计是接到消息之后,直接就安排人飞来了,可见对此次行程的重视。

半个小时以后,王家的大别墅迎来了一批人。

汪大使竟然亲自带着人过来了,热情地给他们介绍道。

“小王,刘先生,这是国内文物方面的几位专家,听说了你们的事,特意赶过来的,这是我们国博的郭教授,这可是马不停蹄,一下飞机就直接奔来了。”

首先给他们介绍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可能是带队的。

“郭教授好!”

两人打招呼道。

“好好好,东西在哪里?能不能让我去看看。”

老人很心急,点了点头,就立马问道。

“您一路奔波,要不要先休息下,调调时差?”

“不用不用,飞机上我们睡过了。”

“好的吧,诸位里面请。”

既然对方心急,他们也不再劝,就把郭教授一群人请去了王家的会客室。

本来有些空的收藏室,现在已经摆的满满当当,刘伟和王奋从里面拿出了几幅画,送来了会客室。

这收藏室当然是不能随意让人进的,到时候万一有人说这里面都是国宝,你们应该都捐了,那不是很无语了。

当刘伟和王奋把画抱出来的时候,一群人都站了起来,看向了他们手中的东西,充满了期待。

“轻点,轻点。”

郭教授已经嚷嚷道,准备接过他们手上的画框。

两人把画摆放在了桌子上,一群人立即围了上去,直接把他们俩挤开了。这几幅画大概1米5左右长,40到50厘米宽,摆在桌子上正好。

郭教授拿起放大镜,已经开始观察起来,一边观察一边对身旁的人说自己的想法。

众人一边点头一边也拿着放大镜观察起来。

汪大使,王奋和刘伟没走,就在旁边等着。

这偌大个宝贝,虽然是国内的人,但是不能离开自己的眼睛,这还是得盯着才行。

“这笔法,这落款和国内那一幅都很神似啊。”

“你们看这上面的印鉴......”

......

几位专家一边研究一边对照,对画进行了全面的观察。

“小伙子,这个玻璃相框我们可以打开吗?”

隔着相框研究,还是差了点意思,郭教授请求道。

“可以的,教授,您请便。”

因为画作的材料,以及上面用的颜料等东西,隔着玻璃会有反射,会影响判断,他们研究了一会,还是想打开近距离观察观察。

大约半个小时以后,终于鉴赏完第一幅画。

几位专家面色激动,很是感慨。

“真的是国宝啊,没想到竟然在这里看到了。”

“是啊是啊,当年苏轼的豪气,在这幅画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纯属虚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