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洪荒:截教女仙 > 第635章 气运昌盛,谋划轮回

文殊菩萨冷眼旁观,智慧剑映照出其中玄机:这些新封的佛、菩萨中,真正具备修成正果资质者不过十之一二,

佛法神通更是参差不齐。

在这新立的佛门秩序中,虽皆冠以\"佛\"名,实则天渊之别。

似燃灯古佛这等大佛,举手投足间可重塑乾坤,佛光可照彻三界。

而那些新封的\"精进佛\"、\"忍辱佛\"之流,莫说开辟净土,便是寻常罗汉的神通也未必及得上。

佛光仅能照亮一隅。

恰似人间商贾,有富可敌国的大掌柜,也有守着豆腐摊的小老板,虽同称\"掌柜\",其间悬殊何止云泥?

同称\"菩萨\",文殊的智慧剑能斩断众生愚痴,而新晋的\"妙法菩萨\"仅会诵经说法

共尊\"罗汉\",大迦叶可入灭尽定,而普通罗汉只能修四禅八定

这时世尊望着释迦牟尼精心编织的权力网络,恍惚间仿佛又看见当年碧游宫中,那个运筹帷幄的多宝道人。

纵使换了佛门袈裟,那份截教首徒的权谋手段,依旧刻在骨子里。

随着分封不断进行,法会的天空被各种颜色的佛光染得五彩斑斓。

释迦牟尼看着眼前这一幕,嘴角勾起一抹得意。

这场分封大典,不仅让众多比丘对其感恩戴德,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其在佛教内部构建起了一套严密的等级体系,将权力牢牢握在手中。

龙华法会的钟声余韵未绝,须弥山的祥光已化作金色洪流,顺着天际奔涌至三界各处。

当最后一位罗汉接过佛印,法会穹顶突然炸开万千莲花,每片花瓣都映出众生虔诚叩拜的模样 —— 南瞻部洲的寺庙中,铜钟自发鸣响;

西牛贺洲的荒漠里,枯木抽枝绽放金莲;

就连幽冥血海的波涛,都在此刻收敛三分。

释迦牟尼踏着万千功德凝聚的金桥,缓缓升入大雷音寺。

寺门前的四大金刚躬身让道,手中降魔杵泛起的光芒竟主动融入其周身佛光。

大雄宝殿内,原有的世尊宝座悄然移位,以最尊崇的方位拱卫中央新筑的九品莲台。

当其落座的刹那,殿内万盏长明灯无风自明,灯芯窜起的火苗化作梵文,在梁柱间勾勒出 “唯我独尊” 的图腾。

“恭迎佛祖!”

八百菩萨、三千揭谛齐声诵念,声浪震得穹顶垂落的璎珞叮当作响。

释迦牟尼周身佛光暴涨,在殿内凝聚出百丈高的法相,俯瞰着整个佛国净土。

随着龙华法会的结束,佛教气运彻底爆发:

人间界,无数寺庙同时地涌金莲;

天界,三十三天飘落曼陀罗花雨;

幽冥,地狱恶道暂得清凉.

观音菩萨看着手中突然发芽的杨柳枝,轻声对文殊道:\"这般气象,倒比当年截教万仙来朝更盛三分。\"

——————

自释迦牟尼统摄佛门以来,佛法昌盛,气运如虹。

不过短短数十载,佛门便横扫西牛贺洲,将昔日盘踞此地的第二大教婆罗门教势力尽数瓦解。

其教中护法神只、虔诚信众,或皈依佛门,或纳入八部天龙,成为佛门护法。

至此,婆罗门教在西牛贺洲的根基几乎断绝,而佛门之势,已无可撼动。

就在众人以为释迦牟尼将休养生息时,世尊却在抛出一记重锤。

大雷音法会上,世尊周身智慧光明化作幽冥图景,血海、奈何桥与森罗殿在虚空中轮转,

“地藏王菩萨立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可如今地府皆由道门与天庭掌控,这大愿,何时才能得偿?”

此言一出,大雄宝殿顿时鸦雀无声。

观音菩萨手中的玉净瓶泛起涟漪,文殊菩萨的智慧剑微微嗡鸣。

释迦牟尼望着世尊慈悲却暗藏锋芒的面容,心中冷笑 —— 这分明是在试探其对佛门扩张的底线。

若不出手,便会损了自己在佛门威望;

若贸然插手地府,又将直面道门与天庭的怒火。

不过,地府对于佛门而言,实在太过重要。

幽冥地府,这座横亘于三界庞然巨构,实乃维系天地运转的根本所在。

十八层地狱如齿轮咬合,六道轮回似磨盘转动,每日吞吐着无量众生的魂魄。

其重要性,远非寻常仙神所能揣度——天庭若崩,不过秩序紊乱;地府若滞,则三界生机断绝。

这处被业火与阴气笼罩的领域,既是众生归途,亦是天道存续的根基。

况且地府对于佛门不但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更有潜藏于轮回之中的无量机缘。

忘川河畔,孟婆亭中那碗浑浊的汤水,实则是天道设下的最严苛禁制。

无论王侯将相还是仙佛转世,饮下此汤后,前世种种尽化云烟。

这遗忘的法则,恰似一把斩断因果的利刃,令众生永陷轮回之苦。

若是佛门能在地府开辟一方净土,则佛门弟子则可以直接从净土转世,保留前世记忆和修行。

这等修行捷径,比道门什么洞天福地都要珍贵万分。

况且佛教法门最重元神修炼,与道门\"性命双修\"截然不同。

若有地府为依托,重伤垂死的教徒可遁入幽冥继续参禅,元神凝练至\"无垢金身\"境,便可借尸还魂,甚至能夺舍先天道体转世重修。

这般便利,远胜道门兵解转世的凶险。

昔日封神之战中,多少截教门人因肉身陨落而道行大损,佛门此法可谓占尽先机。

更妙的是,\"佛缘印记\"之术,若在地府之中,遇到资质卓绝之人,在其灵魂种下 “佛种”,

待其转世后自会与佛道亲近,如此潜移默化,佛门岂愁没有龙象之才?

观音菩萨望着世尊勾勒的图景,玉净瓶中的杨柳枝轻轻一颤:“如此一来,轮回之道便成了佛门的‘往生捷径’。但地府乃道门与天庭的禁脔,贸然涉足...”

“天道之下,唯有实力为尊。”

释迦牟尼慧眼如炬,洞悉幽冥之重。

若得地府权柄,则佛门可掌轮回之枢,使佛子携宿慧转世,英才尽入佛门。

如此,佛门气运必将鼎盛,自己证道混元亦指日可待。

此乃千载难逢之机,当顺势而为,谋此大计。

“世尊所言极是。地府本是六道轮回关键,岂容旁教久占?地藏王菩萨发下大愿时,便与地府结下因果。如今借愿力行事,正是顺应天时。”

其转头望向地藏王菩萨,只见这位菩萨身披的袈裟早已被业火熏染成暗红色,眉间忧色凝结不散,

“地藏王菩萨,本座命你即刻前往地府,以佛法开辟‘幽冥净土’,若遇阻拦...”

“便以金刚手段,行菩萨心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