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洪荒:截教女仙 > 第625章 小乘佛教,气运两分

九片莲瓣缓缓舒展:

三片漆黑如墨,魔气森然,表面浮现魔罗狰狞面容

三片金光璀璨,佛光流转,却是从释迦金身强夺而来

剩余三片呈现混沌之色,佛魔二气在其中纠缠撕扯

莲台中央渐渐浮现魔罗化身,其狞笑着开口:\"释迦牟尼,这五色界专克五行之物,你的金身正在成为魔莲最好的养料!任你佛法无边,今日也要在此...\"

正说话间,魔莲根系已悄然扎入释迦牟尼足底涌泉穴。

每一条根须都在输送魔渊最污秽的\"九幽秽气\",这是连佛陀金身都难以净化的至阴之物。

就在金身即将被污时,释迦牟尼突然睁眼。

不再抵抗五行之力,反而主动吸纳五色神光:

青光入肝,化作菩提树苗;

黄气入脾,凝成金刚座;

赤焰入心,转为智慧火;

白芒入肺,结成般若剑;

黑水入肾,旋作甘露瓶;

\"五行非劫,唯心所造。\"

释迦双手合十,周身突然迸发五色佛光——正是将五行之力彻底转化的征兆。

其足下金莲绽放,在这五行颠倒的世界里硬生生撑开一片净土。

\"哼,垂死挣扎罢了,何必强撑?\"

孔宣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五色翎羽化作锁链缠绕金身,

\"这先天五行界最克佛门金身,每过一刻,便损你三劫修行...\"

话音未落,释迦牟尼忽然双手结\"禅定印\"。

就在金身即将被完全污染之际,突然收摄金身,现出本来面目。

接着长身而起, 周身佛光尽数内敛。

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混元如鸡子,清浊未分的气息。

双手印法转换间,结出前所未见的手印——左手如拈花,右手似托月,正是自创的\"如来神掌\"起手式。

\"如是我闻——\"

第一掌\"佛光初现\",掌心浮现\"卍\"字金轮。金轮旋转间,青木界崩碎,无数建木虚影倒塌,露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投影。孔宣肝宫剧震,吐出带着莲子的青色精血。

第二掌\"金顶佛灯\",指尖燃起七佛心灯。灯焰所照,黄土界龟裂,中央须弥山虚影轰然崩塌。脾宫受损的孔宣,面色瞬间惨白如纸。

第三掌\"佛动山河\",掌纹化作地水火风四大。赤火界的天幕被撕开,露出外界星光。心宫受创的孔雀,冠羽燃起无名火。

第四掌\"迎佛西天\",掌缘浮现八功德水。白金界的壁垒如镜破碎,极乐世界的梵唱隐约可闻。肺宫遭创的孔宣,翎羽失去光泽。

第五掌\"佛法无边\",五指化作五方佛国。黑水界的深渊被佛光填平,显现出八宝功德池。肾宫破裂的孔雀,尾屏渗出玄冥真水。

五掌既出,五行界碎。

孔雀真身自虚空跌落,丈余长的尾羽凌乱披散。

它胸前那道金色掌印深深凹陷,佛光如熔金般在伤口处流转,每闪烁一次,就有黑色魔气被蒸发

五色尾屏上最长的三根主翎齐根断裂,翎管中渗出五彩精血,落地竟化作金、银、琉璃三色舍利。

就在释迦牟尼欲要上前之际,异变陡生——

那株扎根孔宣五脏的魔莲突然破体而出,带出漫天血雨。

莲台在空中急速旋转,洒落无数带着魔纹的莲子。

每颗莲子落地即生黑莲,转眼间化作一片莲海将孔雀护在中央。

莲心处浮现魔罗狰狞面孔,厉喝道:\"快走!\"

释迦牟尼见状,双手合十,口诵佛号:

\"南无释迦牟尼佛!道友还是留下吧。\"

声音不大,却蕴含无上佛力,在虚空中激起层层涟漪。

只见其右手轻抬,掌心浮现\"卍\"字金印,缓缓向黑莲压去。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贫僧小乘佛教将立,正缺一位佛门护法。\"

释迦牟尼语气温和,却透着不容抗拒的威严,

\"孔宣道友身具先天五行神通,与贫僧有缘,何不共襄盛举,同证菩提?\"

话音未落,那\"卍\"字金印突然分化万千,在空中结成\"金刚伏魔圈\",将黑莲团团围住。

魔焰如汹涌的黑色浪潮,瞬间将金刚伏魔圈吞噬。

“咔咔”声中,那看似坚不可摧的伏魔圈竟开始出现裂痕。

魔罗张狂大笑:“释迦,这伏魔圈也不过如此!”

就在魔焰即将彻底冲破伏魔圈时,

释迦牟尼右手探出,五指化作五座佛山:

拇指为须弥,镇压空间

食指为峨眉,封锁五行

中指为昆仑,定住光阴

无名指为灵山,照破虚妄

小指为雪山,冻结因果

五山合围之际,黑莲突然自燃。

混沌莲子应声而裂,一道漆黑如墨的魔气喷薄而出。

那魔气中蕴含着罗睺灭世时积蓄的先天煞气,所过之处,连虚空都被腐蚀出蛛网般的裂痕。

莲子外壳寸寸剥落,露出内里跳动的黑色心脏——正是魔罗以灭世黑莲本源凝聚的魔心。

\"咔嚓——\"

魔心跳动间,虚空彻底破碎。

一道横贯天地的幽暗裂缝凭空出现,裂缝另一端传来九幽之地特有的幽冥嘶吼。

\"释迦!’‘

魔罗的声音从九幽最深处传来,带着滔天恨意,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总有一天,我还会回来的!\"

孔雀残躯被一道黑虹卷住,向裂缝急速坠去。

在即将没入九幽的刹那,它折断的三根主翎突然脱落,在空中化作青、白、赤三色流光,悄然没入释迦袖中。

释迦牟尼目送魔影消失,并未追击。

其摊开手掌,掌心静静躺着三根染血的孔雀翎。

翎管中,隐约可见五行灵气与佛光交织,那是孔宣按照大自在魔主算计,悄悄剥离的本命精元。

释迦轻叹,望向正在愈合的虚空裂缝,目光仿佛穿透九幽,看到了正在重塑魔躯的魔罗,以及被黑莲根须缠绕的孔雀。

\"下次相见...\"

释迦眉间白毫微微闪动,

\"便是皈依之时。\"

虚空裂缝缓缓弥合,最后一缕九幽魔气消散于天地间。

\"善哉。\"

释迦轻抚孔雀翎,将其化作一串五色佛珠缠在腕间。

转身时,雪山之巅已跪满闻讯而来的修行者。

为首的燃灯古佛手托灵柩灯,灯焰中浮现八万四千佛国影像。

\"南无释迦牟尼。\"

燃灯躬身献灯,

\"魔劫虽暂平,然佛法未立。\"

释迦颔首,足下忽现金刚宝阶。

其拾级而上,每踏一步,雪地便生出一朵金莲。

待登临绝顶时,整座雪山已化作琉璃佛国——玄冰为地,雪浪为幔,呼啸的罡风凝成诵经声。

\"南无释迦牟尼!今立小乘佛教,持四圣谛,修八正道,证阿罗汉果!不取空幻,不执断灭,观缘起性空,破无明烦恼!普度世人,令众生离苦得乐,得究竟涅盘!\"

释迦牟尼昂首向天,声若九天雷震,回荡三界。

刹那间,苍穹裂开一道璀璨金光,无量功德如天河倾泻,笼罩其身。

其周身佛光流转,威仪赫赫,脚下金莲绽放,背后五轮佛光交相辉映,映照得西方如琉璃世界。

佛光有万千佛陀虚影显现,梵音阵阵,天花乱坠。

释迦牟尼只觉灵台如皓月当空,通体澄澈,无量佛韵自百脉奔涌,似天河倒灌,冲刷尘垢。

倏然间,忽见一道黑影自其眉心跃出,正是斩出的恶尸化身。

恶尸现世的那一刻,天地骤然变色。

苍穹之上,乌云翻涌如墨,却有一圈炽金色的光轮自虚空浮现,宛如曼荼罗坛城悬于九天。

光轮之中,梵钟无人自鸣,声波荡开时,连空气都凝出细密的金色梵文,又转瞬破碎。

五道虚影自恶尸体内分化而出,起初如烟如雾,继而如熔金般凝实,最终化作五尊威严肃穆的明王法相,镇守五方。

不动明王居中央,通体青黑,怒目獠牙,周身缠绕的业火并非赤红,而是深邃如夜的青焰。火焰翻腾间,隐约可见一枚“阿”字真言浮沉其中,每闪烁一次,大地便震颤一分。

降三世明王镇东方,四首八臂,通身赤红如血,足下踏着三座魔山,象征降伏贪嗔痴三毒。其手中所持金刚杵、降魔弓、宝轮等法器嗡鸣不止,似有万千怨魂在兵刃间哀嚎。

军荼利明王踞南方,蛇为璎珞,龙为臂钏,一条狰狞龙王盘绕其左腕,蛇信吞吐间,毒雾弥漫,连空气都被腐蚀出嘶嘶白烟。

大威德明王踞西方,六面六臂六足,身骑巨硕水牛,牛蹄踏地之时,地面龟裂,无数骷髅自裂缝中浮出,却在触及业火红莲的瞬间灰飞烟灭。

金刚夜叉明王镇北方,三目五牙,口中雷光翻涌,其齿间每一次咬合,都有金刚杵虚影迸射,将周遭邪祟撕成碎片吞噬。

五尊明王齐现,梵唱如雷,整片天地仿佛化作一座巨大的降魔坛场,只待一场杀劫降临。

——

五尊明王齐声咆哮,声浪如万亿狮子吼同时炸裂,三十三重天界的琉璃瓦尽数震颤,天河倒悬,星辰移位。

那吼声里含着佛门最上乘的\"吽\"字真言,震得阿修罗道血海翻腾,饿鬼道万千幽魂匍匐战栗。

倏忽间,五道怒相如百川归海,复归释迦牟尼金身。

佛陀眉间白毫绽放千叶宝莲,莲心赫然浮现五智如来种子字——蓝\"吽\"、白\"嗡\"、黄\"啥\"、红\"阿\"、绿\"欠\"。

此乃五方佛陀以忿怒相显化,正是:金刚萨埵破痴暗,宝生如来焚贪毒,弥陀如来斩嗔业,不空成就伏慢心,大日如来照无明。

多宝道人——如今尊号释迦牟尼如来——眸中因果轮转,终是了却太清圣人所托。

自雪山证道后,释迦牟尼足踏金莲,开始了在西牛贺洲的弘法之路。

这位曾为玄门真修的多宝道人转世之身,此刻将佛儒道精义融会贯通,所创小乘佛法别开生面:

在教义上,取道家\"清静无为\"之精髓,融儒家\"克己复礼\"之要旨,合截教\"有教无类\"之胸襟。

每逢月圆之夜,释迦便在菩提树下开坛说法。

其声如清泉漱玉,字字珠玑:

对樵夫讲\"砍柴担水,无非妙道\"

对商贾说\"千金散尽,因果不空\"

对王侯论\"众生平等,皆具佛性\"

短短三载,慕道者如云。

这一日,释迦于灵鹫山巅,从万千信众中择取十人记入门下:

首徒大迦叶,破衲衣下筋骨如铁。曾以头陀苦行踏遍八十一国,一杖一钵渡尽恒河沙数众生。其禅定之功,能令三千世界于一念间现于芥子。

舍利弗尊者,眉间智慧光常照。昔日与外道论法,三言两语便令对方幡然醒悟。一部《阿毗达摩》,道尽八万四千法门真谛。

目犍连神通盖世,曾入阿鼻地狱度化恶鬼,上忉利天为母说法。其天眼观三千世界如观掌纹,神足通能缩万里为一步。

须菩提解空第一,静坐时身如虚空,说法时字字破执。一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说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至理。

富楼那辩才无双,能以恒河沙数比喻说一法,又能以一言蔽八万四千经。其声如狮子吼,曾度化五百外道同时皈依。

迦旃延论义第一,析法如庖丁解牛。曾与十六国智者论道,以\"箭喻\"破生死之惑,以\"火宅喻\"解三界之苦。

阿那律天眼洞明,虽双目失明而心眼照彻十方。见众生轮回如观手中琉璃,说因果报应如数掌上螺纹。

优波离持戒精严,行住坐卧皆合律仪。其所传戒律细如毫发,却又不失圆融,令僧团清净如水。

罗睺罗密行潜修,虽为佛子而甘居末座。其修行如春风化雨,步步生莲而不着痕迹。

阿难多闻不忘,二十五载随侍佛陀。一部《阿含经》八万四千言,能倒背如流而无错漏。

有此十大弟子辅佐,佛法如燎原之火:

灵鹫山上日日法鼓雷鸣;

恒河两岸处处经声不绝;

王舍城中家家供奉三宝;

乡村野店人人持诵佛号。

昔日香火鼎盛的大乘灵山道场,如今门庭冷落。

大乘佛教的讲经堂前,信众日渐稀少。

有诗为证:

\"昔日紫气满西天,今朝唯见佛光现。

若非多宝玄机妙,怎教三教归一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