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从红海行动开始做大做强 > 第402章 末日位面?

从红海行动开始做大做强 第402章 末日位面?

作者:词庸白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2 03:02:05

听到位面穿梭桥搭建完毕,嬴璟宸好奇地望向超时空传送仪。

只见仪器核心处悬浮着一团蓝白相间的璀璨光球,除此之外并无其他异象。

而傅志文与安德鲁早已按捺不住,冲进中控室紧盯屏幕,察看传送仪的能量波动与数据变化。

二人紧盯着屏幕,口中不断发出惊叹。

在他们眼中,超时空传送仪反馈的能量波动与数据,完全颠覆了现有物理学认知。

那团蓝白光球的能量场既非量子纠缠的瞬间传递,也非传统曲率引擎的空间折叠,其能量层级与物质转化模式超出了所有理论模型。

即便以二人横跨理论物理与空间工程的学识,此刻也只能对着屏幕上跳跃的异常数据瞠目结舌。

仿佛目睹了造物主的手笔,在绝对的规则颠覆面前,唯有生出五体投地的震撼。

相比于二人的震惊,处事不惊的嬴璟宸摩挲着下巴,盯着那团光球沉吟。

穿梭桥既已就绪,理论上可随时传送,但对面的世界仍是未知。

虽说宸星标注位面难度仅★(1颗星),但这“未知”本身就藏着变数。

是原始荒野还是文明世界?有无智慧生命?那颗星的难度究竟指向环境危险还是文明对抗?

想到此处,嬴璟宸为稳妥起见,决定先派机器人作为先遣部队探路。

好在身处帝国科研院,尖端技术储备充足,打造几台侦察型机器人不过是举手之劳。

待机器人调试完毕,安德鲁操控超时空传送仪生成一道淡蓝色的环球形“时空殁”。

这是一种经宸星改造后超时空传送仪新获得一种能力。

能够释放出特制能量场,能包裹侦察机器人穿越位面裂隙时免受空间乱流碾轧。

只见传送仪核心的蓝白光球骤然扩张,能量涟漪如蛛网般蔓延,机器人在能量场护持下缓缓驶入光团。

几秒后,侦察机器人被蓝白光球吞没,瞬间消失在传送仪中。

众人并不慌乱。

嬴璟宸当即下令连接机器人的控制终端,科研人员熟练操作着控制台,屏幕上的数据流如瀑布般滚动。

随着【信号链接中....】的字样闪烁数秒,原本漆黑的主屏幕骤然亮起,通过几台侦察机器人的视角所传回的画面跃然其上。

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又一片绿茵茵且茂密的花草树木,从样子来看似乎与蓝星上的草本植物并无两样。

相比于画面的里的环境,更令人意外的是整个画面竟毫无延迟。

也不清楚究竟是搭载的量子纠缠通讯装置的效果,还是说是超时空传送仪带来的效果。

不过此刻细节已非重点,关键在于他们真的抵达了其他的位面!

科研人员们压抑不住激动,低声的欢呼在控制室里此起彼伏。

唯独傅志文与安德鲁保持着冷静,比起欢呼,解析这个未知世界的每一组数据,才是此刻最该做的事。

安德鲁拍了下控制台:“都安静!把精力放回操控上!”

“放大镜头视野,开始扫描大气成分,同步启动地质雷达!”

见安德鲁发话,科研人员们立刻收敛笑容,神情转为肃穆。

操控员指尖在控制面板上飞点,向侦察机器人发送指令。

与此同时,异位面的201号机器人接收到指令,机械臂展开环境分析装置,金属探针刺入地表——传感器开始高速运转,将大气样本吸入分析舱。

另一台机器人则伸出钛合金夹爪,精准摘下一片翠绿色的阔叶,叶片边缘的锯齿状结构在镜头下清晰可见,夹爪随即将样本送入内置光谱分析仪。

数秒后,分析好的数据传回至主世界控制台。

傅志文与安德鲁俯身紧盯屏幕,身旁的生物学博士李薇与环境学教授张诚也凑上前去。

【大气成分】:氮气78.1%、氧气21.0%、二氧化碳0.036%,与蓝星标准大气高度吻合。

【植被分析】:叶片细胞结构含叶绿体,光合作用机制与蓝星植物一致,检测出相似的纤维素与叶绿素a\/b比值。

【地质扫描】:地表岩石主要成分为花岗岩与沉积岩,土壤层含氮、磷、钾等元素比例接近地球温带草原。

“通过现有数据来看,这颗星球与蓝星的生态环境一模一样”李薇不假思索道。

张诚看着地质数据图表:“重力加速度9.78m\/s2,磁场强度0.35高斯,连自转周期都接近24小时,除了公转轨道参数还在计算,这颗星球的环境相似度至少超过98%”

“从环境看像片森林,但不像原始地貌,传送点该不会是荒郊野岭吧?”安德鲁盯着屏幕上的植被密度分析喃喃道。

嬴璟宸闻言开口:“释放侦察无人机,升空观察周边环境。”

“是!”操控员应声操作,几架球形无人机从侦察机器人舱室弹出,金属旋翼发出轻微嗡鸣,向着高空攀升。

当无人机升至十几米高度,镜头扫过森林上空的瞬间,控制室里突然响起一片抽气声。

屏幕画面中,密林边缘赫然浮现出人类建造的高楼群——钢筋混凝土的楼体刺破林冠,玻璃幕墙大多已碎裂成黑洞,

墙体被藤蔓与蕨类植物织成绿色巨网,连楼顶的广告牌都歪斜着挂在锈迹斑斑的支架上。

从无人机高空视角看,这座城市的路网呈网格状延伸至地平线,主干道上堆积着坍塌的建筑残骸,几辆锈成废铁的汽车歪倒在路中央,轮胎早已被植被吞噬。

整座城市像被时间冻结的废墟。

最诡异的是那份死寂,没有任何车辆轰鸣,没有任何行人踪迹,唯有风声穿过空荡的楼宇,发出类似呜咽的回响。

“这个世界是末日降临了吗?”这是许多人很好奇的问题。

生物学博士李薇盯着画面中爬满墙体的植物,“植被覆盖度超过30%,但建筑结构尚未完全坍塌,荒废时间可能在3~5年之间。”

安德鲁放大一栋摩天楼的天台,那里倒伏着一架锈烂的军用直升机。

无人机镜头拉近那架倒伏的直升机,旋翼毂上残留的军绿色涂装与机首的黑色鹰头标志清晰可辨——正是旧时代米利坚陆军的“黑鹰”直升机(Uh-60)。

机身编号虽已锈蚀,但“US ARmY”的字样仍隐约可辨。

再看街道两侧的广告牌:一块倾斜的电子屏上,残存的像素点拼出“cocA-coLA”的字母轮廓。

另一块铁皮广告牌上,褪色的篮球运动员海报虽已斑驳,却能从标志性的23号球衣认出熟悉的身影。

甚至有块破损的路牌,顶端“tImES SqUARE”的字样虽缺了几个字母,却足以让人联想到纽约最繁华的时代广场。

当镜头扫过中央公园方向的断壁残垣时,远处一栋摩天楼的尖顶赫然映入眼帘。

那是曾被称为“自由塔”的世界贸易中心一号楼,尽管顶部结构已坍塌,但独特的几何轮廓仍与记忆中的纽约地标高度吻合。

“坐标锁定——北纬40.7128°,西经74.0060°。”傅志文盯着地理定位系统的反馈数据。

“根据建筑布局与地标特征比对,这里确实是米利坚原纽约市的曼哈顿区域。”

既然这里是纽约市,那么刚才那个看起来像是森林的地方肯定就是纽约的中央公园了。

只不过由于没人管理,才使得植被茂密生长。

那么这个与蓝星高度相似的位面,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文明崩塌?才会使得繁华的纽约市都变成这般的破败不堪?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