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浮生重启录 > 第8章 夕阳照鬓霜

浮生重启录 第8章 夕阳照鬓霜

作者:信手闲书聊东西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2 02:51:18

如今我和林晚都成了老头子老太婆,头发白了,背也驼了。

阳阳在协和医院当大夫,月月在胡同小学教书,孩子们出息了,搬出了大杂院,在外面买了楼房,可我和林晚还是喜欢住在老房子里。

这里的青石板路磨得发亮,门口的老槐树还在,夏天一到就开满槐花,跟我小时候一个样。

傍晚时分,我常坐在院门口的石墩上,看孙子们追着花猫跑,花猫“噌”地窜上墙头,孙子们仰着脖子喊“爷爷,帮我抓猫”。

林晚端来一碗温热的绿豆汤,鬓角的白发在夕阳下闪着光,像落了层碎金子。

她现在说话还是有点含糊,舌头捋不直,但我能听懂。

“喝口汤,降降温。”她把碗递给我,手背上布满了皱纹,像老树皮,指关节还有当年干活落下的茧子。

我接过碗,喝了一口,甜甜的,凉丝丝的,绿豆沙沙的,咽下去浑身都舒坦。

1988年春天,阳阳跟着医疗队去山东沂蒙山区义诊,回来时带了个让我心里发沉的消息。

他说在沂水县王家洼村的破庙里,遇见了一个蜷在草堆里的瘸腿老头。

庙门的“积善堂”木匾裂成三瓣,被风一吹就吱呀作响。

老头窝在香案底下,身上盖着块看不出颜色的破棉絮,露在外面的手腕上有道扭曲的红疤——

阳阳说,那疤的形状像极了烟袋锅烫出来的月牙。

他的左腿歪得不成样子,听说是去年扒火车去天津找活儿时,被铁轨夹断了筋骨,“工头扔了两百块钱就把我打发了,跟打发要饭的似的。”

老头咧开缺了半颗牙的嘴笑,涎水混着庙檐漏下的雨水,滴在怀里揣着的油纸包上。

阳阳递给他一块压缩饼干,老头攥着饼干直哆嗦:“城里人现在都吃这玩意儿?俺们村去年分了地,可我这腿刨不动啊!前儿个去县城砖厂问活儿,人家瞅见我瘸着腿,扭头就跟工头说‘这种废人能干啥’。”

他指着庙外光秃秃的山坡,“你看那片地,年轻人都跑广州、深圳了,就剩些走不动的老梆子守着祖坟。俺娘要是还活着,准得骂我没出息,连个媳妇都拴不住。”

老头小心翼翼展开油纸包,里面是那张磨得发亮的结婚证,塑料封皮早被磨掉,露出内页上“1976年,卖猪换的二百块钱”的铅笔字,如今被手指摩挲得只剩几道浅印。

“小伙子,”他忽然抓住阳阳的手,眼里闪着浑浊的光,“你说北京现在是不是真有高楼?俺听路过的货郎说,那楼高得能摸着云彩,人在里头不用爬楼梯,站着就能往上走?”

他腕上的伤疤在暮色里泛着紫红,像一条冻僵的蚯蚓。

阳阳从山东回来,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跟我念叨,说在沂蒙山区遇见的那个瘸腿老头,就住在当年林晚逃出来的王家洼村。

老头守着三间墙皮剥落的土房,堂屋正中央供着“娘之灵位”,牌位前摆着个豁了口的粗瓷碗——那碗沿上的缺角,跟咱家灶台上放了十几年的老碗一模一样。

“爹,”阳阳声音低下去,“那老头腕上有道烫伤疤,深褐色的,他攥着我的手问北京是不是真有高楼,说这辈子最大的念想,是想看看城里人说的‘电梯’是个啥模样,是不是真能让人站着就往天上走。”

我蹲在墙根抽烟,看着林晚往绿豆汤里撒晒干的桂花。

她的手忽然停了一下,鬓角的白发在夕阳里亮得刺眼,像落了一层碎银。

老槐树的影子投在青石板上,晃啊晃的,我忽然想起1977年雪夜里王强举着结婚证时通红的眼睛,和二十年后他在破庙里问“电梯”时茫然的神情——原来这二十年,有人在胡同里把苦日子熬成了甜,有人却在山坳里被时代的车轮碾得越来越远。

忽然想起那年冬天的两碗阳春面,面汤上飘着的油花,在雪夜里亮堂堂的,竟照亮了往后几十年的光阴。

那时候我怎么也想不到,一个蹲在垃圾桶旁的姑娘,会陪我走过这么多年,生儿育女,把这苦日子过成了甜的。

我听完没说话,只是看着林晚往绿豆汤里撒桂花。

她现在说话还是含糊,但我知道,有些伤疤会跟着人一辈子,有些苦汤咽下去,总能熬出点甜味。

后来我托去山东送货的老乡给那老头捎了双厚棉鞋,鞋窠里塞了张字条,上面只写了四个字:“路在脚下”。

半个月后老乡回来说,老头对着字条看了半晌,最后把鞋垫抽出来垫在“娘之灵位”底下,自己依旧趿拉着露脚趾的单鞋,蹲在村口晒谷场看拖拉机路过——那是村里唯一能见到的“铁疙瘩”,突突突的响声能传出去二里地,每次路过,他都要眯着眼追着看,直到拖拉机消失在黄土坡后面,才慢慢挪回破屋。

尘世间的缘分啊,有时候就像碗底的面汤,看着清淡,却暖透了心尖子。

那些苦的、甜的,都在岁月里熬成了滋味,咽下去,就是一辈子。

风吹过胡同,卷起几片落叶,打在槐树干上沙沙响。

林晚坐在我旁边,轻轻靠在我肩上,我们谁也没说话,就这么坐着,看着夕阳一点点落下,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投在青石板路上,像两幅模糊的画。

我腿上的镰刀疤在阴雨天还会发疼,林晚腕上的烫痕早已褪成浅粉色的印子。

而王强腕上的疤,或许还在山东的寒风里隐隐作痛。

这尘世间的伤啊,有的被阳春面的暖捂热了,有的却永远冻在了时代的拐角处,成了没人愿意提起的注脚。(本卷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