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浮生重启录 > 第8章 归田与残梦

浮生重启录 第8章 归田与残梦

作者:信手闲书聊东西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2 02:51:18

辽东大捷的庆功宴上,酒香与血腥味交织在喉咙里,我强撑着笑脸向万历皇帝敬酒,余光却瞥见冯保袖中滑落的密报一角。

那暗纹与当年张居正的密信如出一辙,我知道,新一轮的清洗又要开始了。

深夜回府,书房案头摆着弹劾石星旧部的奏折,朱砂批红刺得人眼疼。

我颤抖着摸出藏在暗格里的半片玉牌,石星女儿的牙印仿佛还带着温度。

烛火突然剧烈摇晃,恍惚间,我看见扬州盐运司的冤魂、辽东士兵的枯骨,还有石星绝望的眼神在黑暗中交织。

“老爷,东厂的人送来急件。”

管家的声音惊得我打翻了砚台,墨汁在弹劾奏折上晕开,像极了战场上蔓延的血泊。

我展开密信,冯保蝇头小楷写着:“该清的‘旧账’,也该清了。”

字迹与当年逼石星通倭的密报如出一辙。

我踉跄着扶住桌案,胃里翻涌着庆功宴上的珍馐,此刻却腥臊得令人作呕。

铜镜里的自己蟒袍玉带,威风凛凛,可眼底的血丝和嘴角的苦笑,分明是个被权力掏空的行尸走肉。

第二日早朝,当我看着万历皇帝接过弹劾我的密折时那似笑非笑的神情,终于明白,这棋盘上,我不过是颗随时可弃的棋子。

昔日为了扳倒严党、为了家国大义而握笔的手,如今沾满了太多无辜者的鲜血。

官至内阁首辅那日,我在文渊阁翻出年轻时写的《策论备考》,某页尚有张居正批注的残痕,纸页已脆得像枯叶。

当年骂“考官昏聩”的字迹还在,笔锋稚嫩却带着血气,如今却成了我批阅奏折的范本。

窗外的紫禁城依旧巍峨,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可我知道,这金銮殿的琉璃瓦下,埋着多少枯骨与冤魂——有严党的,有高党的,有石星的,还有那些被我用“国法”之名送进诏狱的人。

万历皇帝亲政后,我递交了辞呈。

他握着我的手落泪:“先生去了,谁为朕分忧?”袖中却滑出半封弹劾我的密折——那是石星旧部所写,字字句句直指我‘借军饷之名与江南富商私通’。

我望着他含泪的眼,忽然明白:这滴泪,既是挽留,也是警告。”

我叩首道:“陛下英明神武,自能选贤与能,江山社稷,必有贤臣辅佐。”

可心里清楚,我这颗棋子,已被他用得太顺手,也太脏了。

那些阴私手段,那些血腥算计,我早已驾轻就熟,却也厌倦了。

告老还乡那日,胡屠户早已做了“范府老太爷”,穿着锦袍在街头与人吹嘘:“想当年,我女婿范首辅……”

他脸上的褶子里全是油光,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倒像当年在茅草屋里骂我“老废物”的模样。

我看着他,忽然想起破屋寒窗下,那记掴在我脸上的巴掌——原来岁月流转,屠刀也能变成乌纱,而污泥里的莲,终究还是沾了一身泥,洗不净了。

我在家乡盖了座书院,每日教孩子们读“学而时习之”。

有次讲到“君子喻于义”,一个穿补丁衣裳的孩子仰着小脸问:“先生,若义与乌纱冲突,当如何?”

我望着窗外的青山,良久才道:“乌纱可弃,义不可丢。”

可话音落下,却想起扬州查案时,我曾为了拿到证据,默许东厂用刑逼供,那些犯人的惨叫至今还在梦里回响;想起辽东筹粮时,我曾向富商许诺免税,坏了朝廷的规矩……

这“义”字,我守了多少,又丢了多少?恐怕只有那本磨破的《论语》知道。

夜深人静时,常做噩梦。

梦见自己还在破屋里,胡屠户的屠刀劈来,我却发现自己穿着紫袍,手里握着的不是《论语》,而是东厂的刑具。

惊醒时冷汗涔涔,摸向枕边,只有一本磨破的《论语》,书页间那片干枯的槐花,早已碎成粉末,散在字里行间,像极了我这半生的功名富贵,一场乌纱梦而已。

梦里有残卷,有屠刀,有金銮殿的玉阶,也有泥潭里的白骨。

而我这梦中人,终究是活成了当年自己最不屑的模样——那个为了乌纱,不惜染血的官场老手。

窗外月光如水,照着书院的匾额,上面“育德”二字在夜色中模糊,像一个遥远而讽刺的笑话。(本卷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