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浮生重启录 > 第1章 桃影映初妆

浮生重启录 第1章 桃影映初妆

作者:信手闲书聊东西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2 02:51:18

咸阳宫的桃林在春分那日渗出第一缕香时,我正对着《商君书》第七卷蹙眉。

竹简边缘被指腹磨出温润的弧度,\"民弱国强\"四字却像生了倒刺,每看一眼都硌得眼底发疼。

案头铜灯结着豆大的灯花,将竹片上的朱砂批注映成凝血般的暗红——三日前随驾出宫,我亲眼看见楚地孩童攥着断簪的手被麻绳勒出紫黑血痕,那道痕迹与竹简上\"壹教\"篇的残墨竟诡异地重合。

指尖抚过\"禁游宦之民\"的刻痕,忽闻枝桠间有金属轻响。

抬眼望去,赭红宫墙上斜倚着个女子,编磬形耳坠在日光下折射出冰裂纹路。

那纹路太过熟悉——去年冬至,我在楚地战俘的铜鼎残片上见过相同的巫祝符文,每道都是用楚民的血掺着铜屑刻就。

她广袖扫落三两片早樱,衣料摩擦声里混着极细的铁丝轻颤,像极了暗卫袖中短刃出鞘时的动静。

\"公子读得这般入神,可是书中有颜如玉?\"她旋身跃下墙头,足尖点地时惊起一团粉白花瓣。

我这才注意到她袖口茱萸纹绣线粗糙,针脚间却藏着寸许细铁丝——那是楚地刺客惯用的\"袖里针\"形制,铁丝末端还淬着淡淡的青黑色,与我昨夜在刑房见过的毒剂颜色分毫不差。

杜若香混着艾草味扑面而来,勾得人太阳穴突突直跳。

这气味本该出现在楚地巫祝的驱邪仪式上,此刻却让我想起前日被焚的《九歌》残页——\"浴兰汤兮沐芳\"的字迹在火中蜷成灰蝶,落在我手背时,竟像极了楚离歌发间飘落的早樱。

\"姑娘服饰纹样,似出楚地巫祝之礼。\"我按住袖中《商君书》,指腹触到前日抄录的\"民弱国强\"段落,竹简边缘的毛刺刺破皮肤,渗出的血珠恰好滴在\"壹教\"二字上。

她指尖掠过桃树皲裂的树皮,指甲染着凤仙花汁的丹红,却在抚过树洞时突然顿住

——那里藏着我昨夜未烧尽的《诗》三百残页,《汉广》篇\"翘翘错薪,言刈其楚\"句被炭火烧出焦洞,洞口边缘蜷曲的竹丝,像极了楚地被秦军踏破的城门上翘起的木刺。

\"咸阳的桃开得太艳,\"她忽然笑起来,梨涡里盛着碎光,却在提起裙摆时露出脚踝处的旧疤,形如箭镞,\"不如郢都的野桃,花开时漫山似雪,结果却酸涩得能拧出泪来。就像楚人学秦法束发,\"她指尖掠过自己垂肩的散发,发丝间隐约闪过银簪的冷光,\"终究是东施效颦。\"

我瞳孔微缩,袖中握剑的手青筋暴起:\"姑娘对秦法颇有微词?\"

\"岂敢?\"她欺近我身侧,发间粉桃擦过我耳垂,带着晨露未干的凉。

她忽然从袖中抽出片竹简,竟是被禁的《楚史》残卷,竹片边缘卷着焦黑的边,显然经历过焚书的火劫。

\"这上面写着'楚民无故不得习秦字',公子可知,我阿爹为了给小女儿换块秦地盐,硬生生把'市'字写歪了三笔,被官吏抽了二十鞭?\"

竹简边缘割破她指尖,血珠滴在\"民弱国强\"四字上,晕开比桃花更艳的红。

我这才惊觉,她所谓\"巫祝耳坠\"的冰裂纹,原是用楚地铜矿碎末嵌成,每道纹路都对应着秦兵破城时的刀痕走向。

那些碎末里混着暗红颗粒,此刻沾了新血,竟像活过来的小虫,在竹简上缓缓蠕动。

\"公子觉得,\"她忽然压低声音,如夜枭泣血,\"用楚民的血养秦法的花,能开多久?\"

我握紧竹简,指节因用力泛白,指甲几乎掐进掌心。

商君云:\"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楚若不强,终成鱼肉。\"

话虽如此,喉间却泛起铁锈味——昨夜我偷偷命人在宫墙外埋了十具楚童的尸体,他们颈间的玉蝉还没来得及摘下,就被秦军的马蹄碾成齑粉。

\"徙木立信不过是权术。\"她忽然抽走我手中书卷,素白指尖点在\"刑过不避大臣\"句上,指腹抚过\"不\"字时,竟留下道淡红指痕,\"若百姓因言获罪,官吏因权免刑,何谈信字?就像这桃林,\"她踢开脚边焦黑的树桩,露出底下未燃尽的楚地巫蛊人偶,人偶心口插着支刻着\"秦\"字的银针,\"表面种着秦桃,根里全是楚人的血。\"

暮色漫过桃林时,她忽然行楚礼告辞,广袖拂过我昨夜藏《诗》的树洞。我目送她裙裾扫起花雨,见她发间银钗在月光下闪过冷芒——那是楚地特有的\"惊鸟\"形制,钗头可弹出淬毒细针。

直到她身影消失在宫墙转角,我才弯腰捡起她遗落的帕子,帕角绣着半朵凤鸟,尾羽处用金丝线缝了道补丁,针脚竟与我母亲生前补我书箱的手法一模一样。

风起时,桃林深处传来低低的吟诵,是被禁的《招魂》曲。

我摸向树洞,触到一片湿润的碎屑——是楚离歌方才偷偷塞进去的,半片郢都陶片,上面用指甲刻着\"楚人尚活\"四字,边缘还沾着新鲜的艾草汁。

陶片内侧有极细的划痕,凑近了才看清,是幅简略的楚地地图,郢都位置被刻成深痕,像道永不愈合的伤疤。

我将陶片贴身藏好,忽觉后颈发凉。

转身时,瞥见宫墙上斜斜映着个影子,那影子的发间簪着朵桃花,袖中隐约露出半柄剑柄——正是楚离歌的佩剑。

影子在墙上晃了晃,化作片飘落的花瓣,掉在我方才滴血的竹简上,将\"民\"字染成深红,像极了楚地祭坛上的血祭铭文。

回到书房时,案头《商君书》上的血渍已干成暗褐色,形状竟与楚离歌脚踝的伤疤别无二致。

我摸出她的帕子,金丝线在烛火下泛着微光,补丁处的针脚里竟藏着根细发——发尾染着蓝草汁,是楚地巫祝特有的染法。

窗外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已是三更天。

我展开母亲遗留的楚地织锦,上面的凤鸟纹被我用秦式云纹绣线补过,却仍在接缝处露出半只展翅的爪子。

忽然想起楚离歌说起郢都野桃时的神情,她眼中的光不是恨,是一种近乎绝望的眷恋,像被连根拔起的树,根须还在拼命攥着故土的残泥。

吹灭烛火前,我对着铜镜摘下束发玉冠。

镜中少年眉目间竟有几分楚离歌的影子,尤其是眼尾那颗朱砂痣,在暗处泛着微光,与她后颈的胎记位置隐隐对应。

母亲临终前曾用楚语呢喃:\"秦楚同源......\"

那时我不懂,此刻摸着镜中痣,忽然觉得那是颗被种下的蛊,等着某滴楚地的血来唤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