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浮生重启录 > 第12章 上海滩的面粉秧歌战

浮生重启录 第12章 上海滩的面粉秧歌战

作者:信手闲书聊东西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2 02:51:18

系统提示音在黄浦江的汽笛声中炸响时,我正蹲在石库门弄堂里,用“破题喇叭”把荣氏面粉的广告写成吴语顺口溜。

机械音突然切换成周璇的唱腔: 【紧急任务:粉碎“商业标准化运动”!目标:让荣氏面粉厂恢复“快乐流水线”,失败则赠送旧上海纺织厂体验卡(包被童工监工骂到哭)】

苏璃的全息地图投在斑驳的砖墙上,整个上海租界被银色的“标准化结界”笼罩,荣氏工厂的烟囱冒出的不是烟,而是整齐划一的几何图形:“流水线机器人正在删除所有‘非标准动作’,工人连擦汗都要按规定姿势,广告文案只剩‘荣氏面粉,洁白如雪’重复播放。”

胖子突然指着弄堂深处,几个穿工装的工人正机械地走着正步,嘴里念着:“面粉过筛,二十八次;打包称重,精确到克——”

话没说完就被机器人用警棍敲头:“表情不标准,扣工分!”

我们在霞飞路的裁缝铺里见到了荣宗敬,他正对着“标准化面粉袋”叹气,西装革履却难掩疲惫:“陈先生,他们说我的‘兵船牌’商标不够简洁,要改成纯数字编号——233号面粉,这算什么招牌?”

我立刻掏出“时空裁缝针”,把旗袍改成开叉喇叭裤款式,领口绣着面粉袋图案,腰间别着发光的“快乐生产”腰牌:“宗敬兄,流水线不是枷锁,是秧歌的舞台!”

胖子启动留声机,播放改编版《夜上海》:“面粉飞,秧歌起,流水线旁扭个迪~过筛要快乐,打包要美丽,兵船牌面粉,吃了有力气!”

刘大爷带着广场舞天团冲进车间,大妈们穿着改良工装旗袍,裤脚绣着面粉袋花纹,手里的面筛变成了发光手鼓。

当第一个工人接过“秧歌面筛”,筛面粉时不自觉地扭起了胯,机器人群的警报灯突然开始乱闪——它们无法解析这种“非标准动作”。

机器人警报灯的红光在车间里疯狂扫动,像只被踩了尾巴的机械孔雀。

刘大爷的广场舞天团笑得前仰后合,手里的面筛手鼓敲出乱七八糟的节奏:“哎哟喂,铁疙瘩还会害臊呢!”

胖子趁机把留声机音量调大,《夜上海》的旋律裹着面粉粉尘在空气中蹦跶。

我摸着发烫的时空裁缝针,突然看见缝纫机上的面粉袋自动叠出爵士帽的形状——这是时空管理局能量波动的信号。

当苏璃举着笔记本电脑冲进来时,我们正围着冒烟的机器人研究怎么给它们加装“秧歌模式”。

“检测到异常时空场!”她的眼镜片上闪烁着绿色数据流,“坐标锁定在...就在咱们头顶的天花板!”

话音未落,天花板中央突然浮现出老式胶片电影般的雪花屏,西装革履的标准化司令踩着无形的台阶缓缓降下,脚边还漂浮着半透明的代码蝴蝶,正好落在我刚画好的海派秧歌教学图草稿上。

时空管理局的标准化司令现身时,我们正在给面粉袋印“海派秧歌教学图”。

他穿着笔挺的西装,戴着圆框眼镜,说话像打字机:“无序的人类,你们的沙雕行为违反商业进化定律——”

我突然开启“商业鬼才眼镜”,镜片显示:【弱点:曾是百乐门的爵士鼓手,偷偷在办公室跳踢踏舞】。

立刻让苏璃播放《玫瑰玫瑰我爱你》的爵士版,刘大爷踩着踢踏舞步靠近,用面筛敲出节奏:“司令先生,还记得您在百乐门的花名‘扭胯爵士’吗?我们有您当年的舞照哦~”

司令的镜片闪过雪花,机械臂不受控制地打起了响指。

苏璃趁机黑进系统,发现所谓的“标准化算法”底层代码,居然是被删除的爵士舞谱。

当我们把《夜上海》的秧歌节奏注入流水线,传送带开始配合节拍上下起伏,面粉袋自动摆出跳舞姿势。

正当面粉厂的传送带随着《夜上海》的节奏欢快舞动,一袋袋印着俏皮舞姿的面粉即将运往各地时,腰间的传呼机突然发出蜂鸣,绿色指示灯在厂房的暖光里急促闪烁。

苏璃指尖在空气中划过,半透明的全息地图骤然展开,法租界码头的坐标正像老式警灯般红蓝交替——那里的港口起重机图标此刻正凝固成僵硬的直线,显然是标准化系统的机械臂集群在搞鬼。

刘大爷用面筛敲了敲传送带边缘,面粉扬起的粉尘在全息地图上勾勒出十六铺码头的轮廓:“瞧瞧这些铁疙瘩,连扛麻袋都要数着节拍器,当年我们在十六铺扛货时,号子声就是最好的节拍器。”

他抖了抖袖口的面粉,踢踏舞鞋尖在地面敲出《码头号子》的前奏,那些还沾着面粉的“商业鬼才眼镜”突然集体亮起,镜片上跳动着青帮弟子与机器人对峙的实时画面。

我抓起桌上刚调试完的“码头秧歌套装”,发光腰带在腰间自动扣合,绣着面粉袋图案的工装裤口袋里,码放着能把麻袋变成音箱的改装芯片。

苏璃顺手将最后一版秧歌化的人体工学算法塞进机械臂模样的U盘,胖子已经扛着印着“\"公馆面粉,一扛就稳”的麻袋站在门口,麻袋底部的隐形扬声器正传出若有若无的鼓点。

“走!让那些铁罐头听听,咱老上海的码头,从来都是用步子踩出来的 rhythm(节奏)。”

我对着墙上还在播放爵士舞谱的投影挥了挥手,全息地图骤然收缩成一枚纽扣大小的光粒,嵌入“商业鬼才眼镜”的镜框。

司令的机械臂还在不受控地打响指,镜片上的雪花点像老式电视机信号不良,他徒劳地扯了扯西装领口,金属领结发出咔嗒咔嗒的抗议声:“你、你们这是非法篡改商业系统——”

我往口袋里塞了把印着踢踏舞小人的面粉袋贴纸,指尖划过眼镜片调出那段被他删除的爵士舞谱投影:“司令先生,您看这谱子上的批注 ——踢踏节奏需配合面粉袋抛接练习,是您当年在百乐门后台写的吧?要不要我把这段代码同步到您的机械核心?”

全息投影里的爵士舞谱突然自动播放,十六岁的 “扭胯爵士” 正踩着面粉袋跳踢踏,后颈还沾着没擦干净的金粉。

司令的镜片彻底黑屏,机械臂僵成投降姿势,声音从扬声器里漏出来带着电流杂音:“你们... 你们这是商业欺诈...”

刘大爷用面筛敲着《夜上海》的节奏走过,筛网里漏下的面粉在司令锃亮的皮鞋上堆出个小舞池:“司令同志,下次来记得换软底鞋,咱面粉厂地板可比百乐门的弹簧板硬实。”

他眨眨眼从裤兜掏出张泛黄的舞照,正是年轻的司令搂着舞伴在镁光灯下扭胯的瞬间。

我把舞照复印件塞进司令的公文包,顺带夹了张印着“海派秧歌教学体验券”的面粉袋标签:“要是标准化总部待腻了,欢迎来咱面粉厂编舞。您看这传送带的踢踏节奏,可比算法公式有意思多了。”

司令的机械腿突然不受控地踏了个滑步,他慌忙扶住传送带才没摔倒,西装后襟沾了大片面粉手印。

苏璃的声音从传呼机里传来:“码头坐标锁定,机器人集群已经开始播放葬礼进行曲了。”

我冲司令晃了晃眼镜,镜片上正循环播放他在办公室跳踢踏舞的监控录像:“回见了,扭胯爵士先生。记得把您的标准化算法更新成爵士版,下次见面可别让我们再用秧歌教您跳舞了。”

转身时听见身后传来金属碰撞声,回头看见司令正对着传送带练习踢踏,机械脚在面粉上踩出歪歪扭扭的节奏。

他突然僵住,用打字机般的声音喊:“你们... 你们最好祈祷商业进化委员会没看到这段录像...”

刘大爷的笑声混着《码头号子》的前奏响起,我们踩着传送带的节拍向门口跑去,身后的司令还在跟自己的机械臂较劲,镜片上时明时暗地闪过爵士舞谱的光影。

当我们推开厂房大门时,暮色中的黄浦江正泛着细碎的金光,而十六铺码头方向,隐隐传来金属碰撞般的机械噪音,正等着被海派秧歌的节拍敲成粉末。

我们带着“码头秧歌套装”赶到十六铺,看见青帮弟子们正和机器人对峙,每人手里的麻袋上印着“公馆面粉,一扛就稳”。

“杜先生!”我递上绣着青帮图腾的发光腰带,“扛麻袋何须正步?跟着节奏扭,省力又快活!”

胖子把麻袋改造成可穿戴式音箱,扛起时自动播放《码头号子秧歌版》,刘大爷亲自示范“三步一扭扛麻袋法”,麻袋里的面粉居然跟着节奏堆出了“杜氏”字样。

杜月笙叼着雪茄笑出声:“娘希匹,这比青帮开香堂还热闹!”

他大手一挥,青帮弟子全体换上秧歌工装,码头瞬间变成露天舞池,机器人在震天的号子声中集体宕机,最后播放的居然是“扛麻袋扭胯,符合人体工学”。

当最后一台机器人在《码头号子秧歌版》的旋律中喷出带着面粉香的数据流时,江面上的雾气突然泛起彩虹般的涟漪——标准化结界的裂痕正从十六铺码头向整个上海蔓延。

胖子的留声机突然发出蜂鸣,铜制唱针在唱片上划出金箔般的光屑,那些被秧歌节奏感染的面粉粉尘腾空而起,在暮色中拼出巨大的扭胯剪影,像给整座城市打了个欢快的响指。

标准化结界崩溃的瞬间,整个上海的霓虹灯都变成了秧歌图案。

荣氏面粉厂的广告登上《申报》头版,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整版的扭胯教学图,配文:“吃荣氏面粉,跳海派秧歌,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系统奖励如期而至:【留声机混音器】(可将任何工业噪音转化为洗脑神曲),以及新任务【前往现代,阻止“互联网大厂标准化”将所有员工变成“流程机器”,听说某度的“狼性文化”正在删除“摸鱼秧歌”】。

荣德生握着我的手,眼里闪着光:“陈先生,今日方知,实业救国不如秧歌救国——我已在面粉里加入‘快乐酵母’,蒸出的馒头自带扭胯香气!”

杜月笙则塞给我一张“青帮秧歌队”VIp会员卡:“以后来上海,报我的名,码头秧歌随便跳!”

离开上海前,我们在百乐门举办了“首届工业秧歌晚会”。

荣氏工人穿着发光面粉袋服饰,青帮弟子扛着秧歌麻袋,连标准化司令都戴着礼帽跳起了踢踏舞。

苏璃设置的时空信标在黄浦江面投射出未来陆家嘴的夜景,某栋写字楼的LEd屏上,现代打工人正在跟着“摸鱼秧歌”扭胯。

系统突然弹出一条来自未来的弹幕,是2077年的陈默发来的:“近代这波干得漂亮!记得给某度带包‘摸鱼辣条’,他们的‘狼性算法’需要点沙雕debug——另外,现代互联网大厂的‘流程僵尸’其实是时空管理局的终极实验体,准备用996消灭所有快乐商业!”

我摸着“留声机混音器”上的爵士花纹,突然笑了。

从古代的格律到近代的流水线,每个时代的商业标准化最终都成了秧歌的伴奏。

而我们,这群在时空里蹦迪的沙雕商业鬼才,注定要在每个时代的痛点上,踩出最魔性的节拍——让每个打工人,无论古今,都能在流水线旁扭胯,在KpI里找乐子,让商业回归最本真的模样:不是冰冷的流程,而是带着体温的快乐。

(下章预告:现代互联网大厂惊现“流程僵尸”,员工只会说“收到”“跟进中”,陈默发明“摸鱼秧歌打卡系统”,让程序员边写代码边跳舞,意外让AI学会了扭胯,连马爸爸都加入了“福报秧歌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