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浮生重启录 > 第5章 烬铃归

浮生重启录 第5章 烬铃归

作者:信手闲书聊东西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2 02:51:18

关西的春来得格外迟,雁门关的杏花刚结出骨朵,契丹人的求和使臣便带着毒酒踏入中军帐。

我隔着屏风,看那使者袖口绣着的狼头纹,与前世划破赵匡胤肩甲的弯刀花纹分毫不差——原来有些仇恨,比刀剑更擅长伪装。

“将军可听说过‘断铃’?”

使者掀开锦盒,九枚银铃在烛火下泛着幽蓝,“我族巫祝说,中原战神腕间的铃若断,十万铁骑便踏破长城。”

话音未落,赵匡胤的指尖已扣上剑柄,甲胄相撞声惊飞了帐角栖息的寒鸦。

我望着他腰间那串被我用红线补了又补的银铃,忽然想起昨夜替他更衣时,看见的新伤——在旧疤之上,又添了道月牙形的刀痕,像极了银铃裂开的纹路。

“京娘,替我磨墨。”

他的声音忽然传来,惊得我手中茶盏险些落地。

使者的目光扫过我腕间未及藏起的银铃,狼头纹的袖口骤然绷紧。

墨在砚台里旋出漩涡,我盯着他握笔的手,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笔尖落下时,竟在盟约上晕开团血渍——是他藏在袖中的金针,扎破了指尖。

三日后,契丹使团在驿站暴毙。

我蹲在案前,看军医从银铃缝隙里挑出的毒砂,幽蓝的粉末混着银锈,像极了前世荒坟里长在草根的磷火。

“他们想借断铃之名逼我自毁。”

赵匡胤擦着染毒的佩剑,剑锋映出我苍白的脸,“却不知这铃,早在遇见你时,便成了连阎王爷都收不走的魂。”

春寒料峭的夜里,他忽然带我登上烽火台。

月光给长城镀了层霜,他解下银铃系在我颈间,铃身的裂痕正对着我心口:“明日我要去趟契丹王庭,假意归附,实则...”

“不行。”

我攥紧铃穗,红线勒进掌心,“你当我是破庙里等你守夜的弱女子?前世你留书时,我在井里泡了七日;今生你若再玩消失,我便带着这铃闯进王庭,让契丹人看看,中原女子的魂,比他们的狼头旗更硬。”

他转身望着关外的草原,战袍被风吹得猎猎作响:“京娘,有些路只能一人走。”

指尖抚过我鬓角,那里还留着替他挡箭时被弓弦扫出的血痕,“你可知,他们为何总盯着这串铃?因它是我娘留下的,而我娘...”

喉间突然哽住,月光下,他的睫毛在眼下投出蝶翼般的影,“是契丹前左贤王的独女。”

我怔住,终于明白为何他的银铃总带着松烟与霜雪的混味,为何“匡国”玉佩上的刻痕,藏着契丹文的尾音。

前世在破庙,我曾想问他的身世,却怕触到他眼底的肃杀——原来最锋利的刀,早藏在他骨血里,比任何流言都更能割裂他的魂。

“所以你怕我被牵连?”

我摘下颈间银铃,将他的手按在我心口,“这里装着你的铃响,你的血,你的半块碎玉,便是契丹人剜了我的心,也要先问这串铃答不答应。”

铃身的裂痕硌着他掌心,像在刻下永不愈合的誓约,“若你一定要去,便带我扮作巫祝侍女,我会契丹话,会配毒,更会在你倒下时,用这铃骨拼成刀,剜下仇人的心脏。”

他忽然笑了,笑得比关外的风更凉,却在低头时,将我颈间银铃狠狠扯下。

铃穗断裂的声音像极了前世荒坟里,我听见他马蹄声碎的那一刻:“赵京娘,你以为自己是战神的妻?你只是个该在绣房里描花的女子!”

话落转身,甲胄碰撞声撞碎了满烽火台的月光,独留我握着断裂的铃穗,看他腰间的银铃在夜色里,渐渐缩成粒寒星。

那夜我在军医帐里,用银铃的碎骨磨成针,在绢帛上绣契丹狼头。

阿青看着我染血的指尖,忽然说:“将军总在梦里喊‘别跳井’,喊得整个营地都能听见。”

针脚突然刺破狼眼,墨汁渗成团血雾,我想起前世投井前,他躲在城郊破庙,听着我哭哑的嗓子,却不敢现身——原来有些推开,比拥抱更疼。

三日后,他带着二十亲卫伪装成商队出关。

我混在送别的人群里,看他故意将银铃系在马鞍最显眼处,铃身裂痕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当马蹄踏碎最后一瓣杏花时,我摸向袖中短刀——那是用他第一次替我采的野兰花茎刻的,刀柄缠着半段银铃穗子,此刻正贴着我跳得发疼的心口。

“夫人,这是将军留的。”

阿青塞给我个锦囊,里面是半块碎玉,和张染了松烟的纸,“他说若十日未归,便去汴梁找赵普大人,说‘银铃断,山河碎’。”

我摸着纸上未干的墨迹,忽然想起前世他留书时,笔尖在“后会无期”后停顿的三息——原来每一次离别,他都在赌自己的命,却独独没赌我会跟上。

出关第七日,我在契丹边境的风沙里,看见被钉在狼头旗上的银铃。

铃穗已被血浸透,裂痕处嵌着半截箭簇,正是当日刺进他肩窝的那支。

“汉人女子,来找死?”

巡逻的契丹兵用弯刀挑起我面纱,狼瞳里映着我腕间未褪的红绳——那是用他战袍里子编的,混着他的血。

短刀划破他喉咙的瞬间,我听见沙丘后传来熟悉的铃响。

循声寻去,看见他被吊在枯树上,银铃只剩三枚,却仍倔强地挂在他腕间。

“你怎么...敢来...”他的声音混着血沫,左眼蒙着的布巾渗着血,像极了前世我在井里,看见的最后那抹月光。

“我来带我的铃回家。”

我割断绳索,接住他沉重的身躯,指尖抚过他腕间新添的烙印——契丹文的“叛徒”,烧红的铁烙进皮肉,气味混着沙砾,比前世荒坟里的腐叶味更腥。

他忽然笑了,染血的手指勾住我鬓发:“傻姑娘,我若死了,这铃便该陪我埋在草原,省得你在中原数一辈子空响。”

“偏不。”

我撕开衣襟,用布条替他包扎腹部的伤,那里少了片甲胄,露出的皮肤上,竟纹着与我腕间银铃相同的裂痕,“你生,我便用这铃替你数战功;你死,我便用这铃敲开鬼门关,问阎王凭什么收走我的魂。”

背他回关的路上,风沙迷住眼,却听见他在我耳边,用契丹语低吟:“额吉(母亲)说,银铃断时,便是雄鹰归巢日。”

我忽然想起前世在破庙,他擦剑时哼的无名小调,原来那是契丹的安魂曲,是他娘留给他的,最后的温柔。

第十日清晨,烽火台的狼烟升起时,我正用银铃碎骨替他缝补铠甲。

二十亲卫只剩三人,却扛着契丹左贤王的狼头旗,旗角染着的,不知是血还是朝霞。

“他们认出了银铃。”他靠在我膝头,任我替他挑出指甲缝里的沙土,“认出了我娘的图腾,却没认出,她的儿子,早已把心埋在了中原的井里。”

我望着他腕间重新系好的银铃,三枚残铃在风里响得零碎,却比完整时更惊心动魄。

原来最狠的虐,不是生离死别,而是明知彼此的骨血里都刻着仇敌的印记,却偏要在刀锋上,用鲜血写下“同归”二字。

入夜,他忽然捧出个檀木匣,里面是九枚新铸的银铃,每枚都刻着我的名字:“在契丹王庭,我偷了他们的铸铃模。”

指尖抚过铃身,冰凉的金属上,“京娘”二字用汉隶与契丹文并刻,像极了我们交缠的命运,“以后每打一场胜仗,便添一枚铃,等凑够三十三枚,便带你回蒲州,在井边盖座屋,让铃声震碎所有流言。”

我低头吻他腕间的烙印,咸涩的血味混着沙砾,却比任何蜜饯都甜。

银铃在帐中轻响,混着远处传来的驼铃声,像极了前世荒坟里,我数到第三十三次时,终于等来的,他踏月而来的脚步声。

这一晚,我梦见自己站在蒲州的井边,井里不再是红盖头,而是漂着三十三枚银铃。

他从井中升起,牵起我的手,说这次,再也不用数铃响,因为每一声,都是余生的回响。

醒来时,他正握着我的手,在看腕间银铃——不知何时,那道裂痕竟渗出银光,像极了他眼中,永远为我留着的星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