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合院从保卫到世界首富 > 第181章 招聘(一)

四合院从保卫到世界首富 第181章 招聘(一)

作者:黄金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2 02:39:25

七月的香港,暑气蒸腾。

皇后大道中那栋新租下的写字楼里,冷气机嗡嗡低鸣,却驱不散空气里弥漫的紧张与期待。

黄有为站在巨大的玻璃窗前,俯视着楼下中环蚁群般涌动的人潮。

他身后,原本空旷的办公室如今摆开了一溜长桌,铺着崭新的白桌布。

桌上,几份精心准备的招股说明书和财务报表如同诱饵,安静地躺着。

沈浪把这副担子压在他肩上时,只说了三个字:“要最好。”

这三个字,重逾千钧。他黄有为,这次必须把“神算子”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为大佬找到最锋利的刀。

黄有为瞥了一眼腕上的精工表,指针刚滑过九点。

他深吸一口气,走向门口。推开那扇厚重的磨砂玻璃门,楼下大堂的喧嚣瞬间扑面而来。

走廊已经水泄不通。

黑压压的人头攒动,西装革履者有之,衬衫熨得笔挺者有之,甚至还有几个穿着时兴喇叭裤的年轻人,眼神里都燃烧着同一种渴望。

低低的交谈声、简历翻动的哗哗声、皮鞋踩踏水磨石地面的笃笃声,汇成一片焦灼的背景音。

“黄先生!黄先生!这是我的推荐信,黄锡耀先生亲笔……”一个戴着金丝眼镜、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的中年男人奋力挤到前面,高举着一个牛皮纸信封。

“让一让!港大经济系应届生,绩点四点零!”另一个声音急切地插进来,年轻的脸庞涨得通红。

黄有为目光扫过人群,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只微微颔首,向几个相熟的面孔示意。

他看到了几张之前在酒会上见过的年轻面孔,也注意到角落里一个穿着半旧灰色西装、沉默得像块石头的青年,他紧紧抱着一个磨损得厉害的公文包,眼神却异常专注地扫视着墙上贴着的公司简介海报。

黄有为在心里默默记了一笔。

“各位!”黄有为清了清嗓子,声音不高,瞬间压下了场中的嘈杂,“感谢诸位对‘红浪资本’的厚爱。沈先生求贤若渴,但位置有限。请按号牌顺序,耐心等待叫号。第一关,笔试!”

他话音落下,几个临时招聘的工作人员迅速引导人群分流。

走廊尽头临时辟出的几个小会议室门打开,人们带着各自的野心与忐忑,涌向决定命运的考场。

笔试的沙沙声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

黄有为背着手,在几个考场间缓步巡视。那些奋笔疾书的面孔,有的自信满满,有的眉头紧锁。

他特意在角落那个灰西装青年身边多停留了几秒。

唐默的笔尖移动得极快,几乎不假思索,在复杂的现金流折现计算题区域,他的草稿纸上公式简洁得惊人,几乎没有多余的涂改痕迹。

黄有为的眼角微微动了一下。

红浪资本最大的一间会议室,笔试筛选出的二十余人重新落座,气氛比上午更为凝滞。

坐在主位的黄有为,身边多了几位黄锡耀先生临时送过来充当的“考官”的人。

“林世杰先生,”黄有为拿起一份装帧精美的简历,看向坐在右手边第一个位置的年轻人。

他穿着剪裁合体的细条纹西装,金丝眼镜后的目光沉稳自信,“港大经济系高材生,令尊是东亚银行林经理,家学渊源。请分析当前恒生指数成份股中,哪一家在未来三个月内最具爆发潜力?理由?”

林世杰从容地推了推眼镜,身体微微前倾,语调清晰流畅:“黄生,我认为是九龙仓。理由有三:其一,包玉罡爵士收购意图明朗,股权争夺战一触即发,市场溢价空间巨大;其二,其尖沙咀优质地块储备价值被严重低估;其三,航运业复苏迹象初显,其码头业务将率先受益。综合判断,爆发力最强。”

他侃侃而谈,旁征博引,不时引用最新的财经报刊数据和权威分析师观点,逻辑严密,滴水不漏。几位考官微微颔首,眼中流露出赞许。

“杜文心小姐,”黄有为转向下一位。这是个气质沉静的女子,一身剪裁利落的米白色职业套裙,眉宇间有股书卷气,却又不失干练。

她是林政基亲自引荐,简历上赫然写着“加州伯克利金融工程硕士”。

“你的简历非常亮眼,伯克利的高材生。如果给你五百万港币,要求三个月内实现30%的绝对收益,同时将下行风险严格控制在5%以内,你会如何构建组合?”

杜文心没有立刻回答。她微微垂下眼帘,似乎在脑海中飞速搭建模型。

几秒钟后,她抬起眼,目光清澈而坚定:“我会采用动态对冲的期权策略作为核心防护。同时,精选三到四支高beta值但基本面扎实、近期有明确利好催化剂的中型股,例如电子制造业和地产板块的特定标的,进行波段操作。利用期货适度放大杠杆,但严格设置自动止损线。核心在于利用期权组合的时间价值衰减特性,在保护本金的同时,捕捉高波动带来的收益机会。具体比例和标的筛选,需要结合实时市场数据和更深入的个股分析。”

她的回答没有林世杰的华丽,却异常精准,直指复杂金融工具的核心应用。

考官中那位负责风控的老手,不易察觉地点了点头。

“唐默先生,”黄有为的目光终于落到角落那个穿着半旧灰色西装的青年身上。

他的简历薄得可怜,只有薄薄两页纸,学历一栏只写着“夜校进修”,工作经历更是模糊不清的“自由投资人助理”。

桌上几张皱巴巴的剪报是唯一支撑。会议室里响起几声几不可闻的嗤笑。

林世杰端起咖啡杯,掩饰着嘴角一丝若有若无的优越感。

“你的简历……很特别,”黄有为的声音平稳,听不出情绪,“说说看,过去一年,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市场判断?结果如何?以及,支撑你判断的核心依据是什么?”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唐默身上。他显得有些局促,手指下意识地捻着廉价的钢笔帽。他深吸了一口气,抬起头,眼神却出乎意料地没有闪躲,反而有种野性的专注:“是……是去年十月,佳宇置业。”

他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那时候,市场都在吹捧它的‘金门大厦’项目,股价疯涨。但我发现……不对劲。”

他舔了舔有些干的嘴唇,“我翻遍了所有能找到的工地报告和材料供应商的零碎消息,还有……他们公布的工程进度照片。”

他从那个磨损的公文包里,小心翼翼地抽出几张模糊的黑白照片复印件和几页密密麻麻写满数字的笔记,推到桌子中间。

“照片里,工地上堆放的预制件型号,跟设计图纸对不上号。供应商那边传出的螺纹钢进货量,远远不够支撑他们宣称的楼层进度。”

唐默的眼睛亮得惊人,“更关键的是,我连续一个月,每天收市后,蹲在他们公司附近的茶餐厅。听他们几个中层经理聊天抱怨……资金链绷得太紧,连分包商的尾款都拖着。那股价,全靠吹出来的泡沫撑着。所以……”

他顿了顿,声音带着一种事后才感到的后怕和坚定,“我倾尽所有,还借了高息,在最高点附近,重仓买了它三个月的看跌期权。”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连林世杰也放下了咖啡杯,眼神复杂地看着那几张模糊的照片和潦草的笔记。

一个草根,没有内幕,没有光鲜的学历,靠的是近乎偏执的观察、拼凑零碎信息的能力和一种孤注一掷的赌性?

“结果呢?”一位考官忍不住追问。

“崩了。”唐默吐出两个字,简洁有力,“谣言一起,股价三天腰斩。我的期权……翻了十几倍。”

他脸上没有太多得意,只有一种劫后余生的疲惫和一丝残留的锐气。

空气凝固了几秒。

黄有为沉默着,手指轻轻敲击桌面。

林世杰的侃侃而谈,杜文心的精密模型,在此刻,似乎都被唐默那带着泥土腥味和茶餐厅油烟气的“实战”蒙上了一层别样的色彩。

草根逆袭的剧本,永远能挠到人心最痒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