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荒原谍影 > 第236章 风华正茂的那一年

荒原谍影 第236章 风华正茂的那一年

作者:落花风雨更伤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2 02:39:16

冯涛在食堂找到杨军的时候,杨军正在食堂吃饭。

冯涛告诉杨军说:

“党委办公室有你的电话。是兵团孙常委给你打来的。让你快去接一下”。

杨军猜肯定是孙启民给他打来的电话。

他把吃了一半的饭撂在了桌子上。急匆匆的去了学校的党委办公室。

正是吃午饭的时候。党委办公室没有人,孙启明打来的电话没有挂断。在办公桌上扔着。嗡嗡的一直在响。

杨军关上办公室的门,随后拿起了电话。

电话那头一开始还是嗡嗡的声音。

不大一会儿。嗡嗡的声音就消失了。随后传来了孙启民清晰的声音。

“杨军,是你吗?能听清我说的话吗?刚才总机出了点儿故障,现在修好了”。

杨军对着听筒说:

“师长是我,我能听到!您有事吗?

孙启民停顿了一下,说:

“刚才让你们学校的党委办公室主任冯涛去找你。我向他交代了。不许外人打搅你和我的通话,现在办公室你就一个人吧”!

杨军握着话筒激动的说:

“师长,您说吧,就我一个人。我的身边没有外人”。

孙启民提高了声音说:

“好!杨军,我今天和你说两件事。一件是关于莫娅同志的事。一件是关于你毕业分配的事。你认真的听一下”。

杨军放下电话。打开办公室的门。向外看了一眼,发现外面很静,没有人。然后又拿起了话筒,说:

“师长,你说吧,我听着呢”。

孙启民在电话那头咳嗽了一声。然后说道:

“杨军,咱们先说你毕业分配的事吧。你们干部学校70届毕业分配的方案公布了吧,你看到了吗”?

杨军想了想说:

“师长,我看到了,和您之前安排的一样。我去7520农场任农场知青营的教导员”。

孙启民在电话那头沉吟了一下,说:

“杨军,关于你分配的情况有点儿变化。今天上午,兵团党委、兵团干部处。还有农七师干部科,对干部学校分配到7520农场的干部,做了重新的调整。

明天上午,兵团干部处的项民处长去干部学校重新公布分配的方案”。

杨军听了孙启民的话,吃了一惊。向孙启民问道:

“孙师长,都做了哪些调整”?

孙启民说:

“因为7520农场是兵团的试点农场。由兵团直管,由农7师代管。当初7520农场成立的时候。兵团干部处对7520农场的场一级干部进行了配备。当初的计划是侯福来任农场的厂长。祝小军任农场的党委书记,你任农场知青营的教导员。农场的连排干部由你们三人组成的临时党委研究决定。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祝小军在三团政委的位置上被架空后。一直没有具体的职务。最后兵团革委会把祝小军调到了兵团生产处,给闲置了起来。农七师的政治部在王实秋的授意下,给祝小军下的结论是,该人一贯右倾,政治立场不稳定,宗派主义严重,不堪重用。祝小军这个好苗子,就这样让王实秋给毁了!因此这次7520农场干部的配置就没有再考虑祝小军。

因为新建的7520农场由农7师代管。因此农场干部的配置王实秋的建议,就占了很重的分量。

农7师最初向兵团革委会递交的7520农场营级干部的配置方案是。农场的党委书记、农场的场长和知青营的营长,都由侯福来一人担任。

农场的知青营教导员由赵金东担任,这样,王实秋就把赵金东提升到了营级的岗位上,7520农场的党政领导都成了王实秋的人。方案递到兵团革委会后。遭到兵团革委会大多数同志的反对。我和项民同志坚决不接受农7师提交的方案。最后在兵团革委会梁主任的调和下。

王实秋做了让步,今天上午才把7520农场新领导班子的名单给敲定了下来。

7520农场新领导班子由侯福来任农场的场长和农场的党委书记。负责农场的全面生产管理。由你任农场知青营的营长兼教导员,负责知青的生产管理和政治思想工作。另外,把兵团政治部宣传处一位副处长派到7520农场任副场长。党委副书记,分管农场的文化、教育、宣传等方面的工作。由你们三个人组成7520农场的临时党委。以后农场的生产走上正轨后,再把农场各连的连长、指导员吸收到农场的党委会中去”。

说到这儿,电话那头的孙启民停顿了一下,随后又严肃的说道:

“杨军,你想过没有?祝小军去不了7520农场。你的压力一下子就大了。之前,我准备把你和祝小军都放在7520农场。两个人联合起来。抵制侯福来的胡作非为。看来是我想的简单了。你去了7520农场,不要轻举妄动,以免打草惊蛇。你要一点一点的收集侯福来的犯罪证据。把证据坐实。等时机成熟,我们就配合公安机关,把侯福来这个犯罪团伙一网打尽。对了,还有一件事要和你说。给你们7520农场派去的那个副场长,姓施,是北京来的知青。之前是兵团政治部宣传处一名副处长。我和他不是太熟。听政治部的同志反映。这个姓施的副处长,人品还算不错。就是为人处世比较圆滑?因为它的笔杆子硬,写的一手好文章,很受当时主管宣传工作的兵团革委会副主任赏识。

因此短短的几年就提到了兵团副处。也不知什么原因,王实秋指名道姓的把他要到了7520农场任副场长。

你去7520农场,要注意团结他,否则他就会倒向侯福来那边。兵团革委会建议由侯福来和你,还有这位姓施的副处长。组成农场的临时党委。因此,他的一票很重要。如果他站在你的这一边,你就会在7520农场占有主动权。否则你就会受制于侯福来”。

电话那头的孙启民停顿了下来。

接着,电话那头又传来了“刺啦,刺啦”的划火柴的声音。

杨军知道孙启民要抽烟,不大一会儿,电话听筒里又传来了孙启民的声音。

“杨军,我再和你说说莫娅的事。你把莫娅救出来后,莫娅当天就到了哈尔滨。第二天,我和莫娅去了安全厅,把屈局长的信交给了安全厅的同志,安全厅对屈局长的这封信很重视。他们很快就立了案。其实安全厅侦察处的同志早就怀疑上了张文兵,只不过是没有证据。另外安全厅同志怀疑张文兵还有上线,张文兵的上限应该是比张文兵高一级的领导干部。莫娅的这封信对安全厅的侦破工作。无疑是雪中送炭。为了保证莫娅的安全。安全厅暂时把莫娅安排在了安全厅工作。安全厅的同志对你的工作表示感谢。等案件侦破以后,为你和莫娅请功”。

杨军听了孙启民的话,激动的说:

“孙师长,您放心,我一定会全力配合安全厅的工作,无论是出人还是出力,我都责无旁贷”。

孙启民说:

“这就好,杨军,我相信你,这么多年来,我就培养了你和祝小军两个年轻干部。现在祝小军被打压得抬不起头来,以后的工作就靠你了。对了,杨军,明天项民同志去干部学校。宣布对你的任命。并带你们去7520农场报到。换了新的工作环境,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你一身的武功,我倒不担心你的身体受到伤害。你还年轻,工作经验不足,我担心你在工作上出现失误,让侯福来抓住把柄。因此,你去7520农场后。凡事要谨慎小心,有事多打电话联系”。

孙启民把最后一句话说完后。电话那头传来了“嘟,嘟,嘟”电话挂断的声音。

杨军看了一下话筒,知道孙启民把电话挂了。

他心情沉重的放下了电话。

党委办公室的门,从外面被推开了。冯涛从外面走了进来。

看见杨军手按着电话机,在那儿走神,便笑着对杨军说:

“杨军,电话打完了?刚才总机接转电话的女同志说,是兵团的孙常委的电话。我猜兵团的孙常委,肯定是你们农7师的师长孙启民。

杨军笑着点了点头,说:

“冯主任,你说的孙常委,就是我们农7师的师长孙启民。

孙师长打电话告诉我,明天兵团干部处的项民处长。要来干部学校宣布对我和许援朝、宋红梅的任命,让我有个思想准备”。

冯涛用办公桌上的茶杯给杨军倒了一杯水,放在杨军的面前的桌子上。然后向杨军说道:

“你们农7师的师长孙启民。我对他很熟悉。六二年咱们兵团在哈尔滨组织了一届高级干部培训班,为期一个月。主要是培训师团级的政治干部。我当时在兵团干部学校教党史。被借调到哈尔滨干部培训班。教了一个月的党史。那时孙启民任农7师3团的团长。他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资格很老。但他不居功不自傲,谦虚认真。表现出极高的职业素养。那时候我刚二十出头。来北大荒也没多长的时间。

孙师长对我很尊重,见面总是称呼我冯老师。叫的我很不好意思。孙师长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刚才孙师长的口气,他好像是找你有急事,要是搁在往日,我肯定要和孙师长多聊几句。对了,杨军,忘告诉你了,你们53班要照相。你们的班主任邓明礼喊你赶紧过去,我来办公室穿一件衣服,和你一同过去”。

53班教室的前面已经摆好了照相的场景。

高红旗让人从校务处借来了一块大红绸子布。从屋顶垂到教室的台阶下。红绸布上贴着黄纸,上面工工整整的写着:

“新海沪干部管理学校53班毕业留念”。

在红绸布的前面约两米远的地方,整整齐齐的放着一排凳子。

再往前面约五米远的地方,架着一台用红布蒙的照相机。

杨军猜测,这台照相机应该就是郑美玲刚刚修好的那台傻瓜照相机。

53班的学生们都陆陆续续的围了过来。

今天53班的学生们打扮的格外精神。男男女女都是清一色的绿军装。洗的干干净净,虽然他们都知道,照完这张合影就要各奔东西,分到兵团的各生产农场去。以后有可能永远见不上面,但他们还是强忍着离别带给他们的痛苦。把欢笑留在了分手的最后一刻。

照相的场景是53班副班长高红旗组织学生们布置的。

高红旗见53班的知青干部都到齐了。学校的领导和各科老师也都到齐了。

摄影师是61班的班主任郑明。

高红旗和郑明简单的商量了一下,很快就把53班的学生和老师的座次安排好。

最前面的一排是53班的8个女知青,她们在第一排半蹲着。

第二排坐在凳子上的是校领导和53班的各科老师。

校长秦国风当仁不让的坐在最中间。

杨军有段时间没见秦国风了,他发现秦国风又吃胖了,以前长的一副国字脸,白静面皮,长的还有些人样。

现在,他的脸颊像刚充了气的皮球,一下子没有了棱角。红润的面颊上堆满了让人反感的假笑。

今天他为了照相,别出心裁的梳理了一个中分头。

头上不多的头发。均匀的分布在两边。一根是一根,整整齐齐的排列着。

他今天穿了一件灰色的中山装。熨烫的有棱有角。前胸上挂着一枚很大的**像章。前胸的口袋里插着几支钢笔,面带微笑的坐在教师和同学们的中间。

秦国风的右边是他的老婆米婉花

米婉花今天打扮的也是格外的风骚和妖艳。也许她非常适合这样的场景。人越多,她越爱显摆自己。

马上就四十岁的人了,穿一身和他年龄极不相称的粉红色小翻领着外套。脖子上装模作样的点缀了一条黑色的丝巾。

40岁的半老女人,脸上除了腊黄就是粗涩。可她为了装嫩。

拼了命的往脸上涂雪花膏。以至于她一颦一笑,脸上就会蹦出无数条细小的缝隙来。

她总是把脸绷得紧紧的。即使在今天这样的欢乐的场面上,她都不敢放声的大笑,生怕脸上的雪花膏像雪花一样地飘落了下来。

紧挨着米万花的是他的好朋友陈艳艳。

再往右是教生物学的女教师严海棠。右面最边上的是邵慧澜。

秦国风的左面是副校长邵青山。教导主任巴林,党委办公室主任冯涛,教物理的上官老师,还有53班的班主任邓明礼。还有两个教副课的男老师

站在后面两排的是53班的男知青干部。

一米八三的大个子,本应该站在最后的一排。

碰巧教师的第二排空缺出两个凳子来,摄影老师郑明就自作主张的把三班的正副班长杨军和高红旗,一左一右安排在第二排和教师坐在了一起。

杨军被安排坐在了女教师的这边。高红旗安排坐在了男教师的这边。

杨军阴差阳错的和邵慧澜挨坐在了一起。

那个淅沥秋雨的下午。让杨军有了男人的第一次。身边这个风姿卓越,楚楚动人的大学女教师。给了杨军一生浪漫的回忆。

杨军也是好多天没见邵慧澜了。

那个缠绵的下午过去后,一开始的几天,杨军在学校里总是心虚的躲着邵慧澜。没过几天。杨军见不到邵慧澜,又特别的想见邵慧澜。

道德,伦理和生理被激发出来的**。折磨的杨军痛苦不堪。

几天没见邵慧澜。杨军发现邵慧澜清瘦了,脸白的吓人,头发也很凌乱。穿着一身普通的旧军装,一副颓废的样子。

邵慧澜看了一眼坐在她身边的杨军,温婉的笑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

要搁在往日,杨军和邵慧澜坐在一起。

两人谁都掩饰不住内心的欢愉,开几句玩笑,调侃几句。

可自从和邵慧澜有了那事后杨军连和邵慧澜开玩笑的勇气都没有了。

他局促不安的坐在邵慧澜的右边,见邵慧澜正襟危坐的样子。把想和邵慧澜想说的话给咽了回去。

53班的教师和学生都按郑明的要求坐好后。

郑明揭开了蒙在相机上的红绸布,试着调了调镜头,然后大声的招呼说:

“领导们都坐好了啊。都朝我这嘎哒看”。

说完,郑明开始数一,二,三,当数到三时,只见闪光灯一闪,“咔嚓”的一声。

53班的师生都知道,拍完了,站起身来,熙熙攘攘的要散去。

陈明赶紧把大家叫住说:

“大家还各就各位,咱们在补拍上一张”。

53班的师生听了郑明的话,又都回到了原来各自的位置上。

只见郑明手里的相机又闪了一下。

就这样新海湖干部管理学校70届的师生。就定格在了1971年8月9日,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