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空间娇娘憾山河 > 第128章 江若璃再婚

空间娇娘憾山河 第128章 江若璃再婚

作者:一抹青弘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2 02:28:11

火塘映月的顺利开展,生意爆棚,让整个京城都为之沸腾。

更令人震惊的是——以前楚帝求娶半路消失的新娘子,听说已回到江家,被皇后娘娘赐婚给百草部的阿野公子,不日出家!……。

江府,流言蜚语如秋风中的落叶般肆意飘散。

“你听说了吗?三房嫡女江若璃回江家了,竟要再次出嫁,嫁给白草部的阿野。”

一位丫鬟压低声音,满脸震惊地对同伴说。同伴瞪大了眼睛,手中的帕子都差点掉落:

“这可真是稀奇事,哪有在自家还二嫁的。”

江若璃站在闺房窗前,神色平静,仿佛外界的议论与她无关。只要长姐与泉哥理解就好……。

出嫁那日,江府后堂的铜漏滴着清露,三更天的风裹着桂花香溜进窗棂,在喜服上绣着的并蒂莲纹上打了个旋。

江若璃盯着镜中自己鬓间的羊角椒簪——那是阿野今晨亲自插的,椒尖缀着颗羌地的红玛瑙,映着她耳坠上的珊瑚珠,把汉式嫁衣的绯红衬得更暖了些,心中的热流不断冒泡泡……。

“璃妹妹该换喜鞋了。”

江雪瑶掀开门帘进来,手里捧着双绣着狼头纹的朱红弓鞋,鞋头缀着的流苏是用陇州牦牛尾毛混着汉丝织绣。

“二姐姐!”

“阿野前日托人送来说,百草部婚俗里,新妇要穿‘踏火鞋’,说狼头能护着脚底板不沾路上的风雪。”

江若璃指尖划过鞋面上的羌绣针脚,忽然笑了。

“你阿姐昨夜亲自盯着绣娘改的,说狼头旁边得添上莲花,才是‘汉羌合脚’的意思。”

江若璃刚穿上鞋,就听见前堂传来羌笛的乐声——是白草部的迎亲曲,比火祭那晚的调子更柔些,混着京都的唢呐声,倒像是把陇山的雪吹进了江府的雕花门。

玉花公主带着江氏一众同龄公子小姐,抱着个红漆食盒蹦跳着进来,盒盖一掀,飘出浓郁的椒香——竟是新做的火髓酱喜饼,饼面上用糖霜画着狼头与莲花交缠的纹样:

“小姨小姨!母后跟我说,吃了这个饼,以后在陇州煮火锅时,辣汤就不会溅到手啦!”

刚说着,江林悦带着女官们进来,手中捧着的鎏金托盘上,除了凤冠,竟还有块刻着“百草火锅”的楠木牌匾。

“这是本宫让工部新制的,”

她亲自替江若璃戴上凤冠,指尖划过她腕间的玉连环:

“‘百草’取白草部,‘百草皆可入汤’的意思,西市、陇州各有一家铺面,钥匙在这锦囊里——”

江林悦往新娘手里塞了个绣着火锅纹样的锦囊。

“西市店归你管,陇州店便交给阿野,往后汉羌的辣味,就由你们俩在两头支起火塘。”

江雪瑶忽然打开旁侧的檀木箱,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二本账本,封皮上用汉隶写着“火锅秘方”:

“这是你阿姐和我琢磨了半月的,京都的羊蝎子锅、陇州的牦牛肉锅,还有加了西域孜然的胡辣锅——”

她指着最上面那本,封皮边缘绣着狼尾草。

“阿野说的青稞饼蘸火髓酱,本宫让人记成了‘火塘第一味’,往后每间铺子都要当招牌菜上。”

“阿璃,这是我们大房给你的嫁妆!”

“阿璃,这是我们二房给你的嫁妆!”……。

“谢谢哥哥姐姐,大哥大嫂们!阿璃三生有幸,生在江家!……。”

前堂的喜炮忽然炸响,羌笛声骤然拔高。

江若璃隔着喜帕,看见阿野穿着白草部族长的织金氅衣跨进门槛,腰间狼首银刀系着新换的红刀穗——正是她昨夜熬夜缝的,穗子末端还坠着颗从太液池捡的鹅卵石。

说是“带着京都的水土去陇州”。

阿野走到她跟前,用羌语轻声说了句什么,江若璃笑着翻译:

“他说,白草部的碉楼门今早开了三道,连族里的老羊都凑到火塘边,等着看新族长夫人的辣椒簪。”

玉花公主忽然举着盏琉璃灯跑过去,灯上画着江若璃和阿野在鹰愁崖的剪影——是她央画师画的。

说“要让小姨的喜灯,照着去陇州的路”。

江若璃被搀着跨过火盆时,听见阿野悄悄说:

“昨夜我在喜轿里塞了包阿姐给的高产辣椒种子,等咱们到陇州,就把它们种在碉楼外的坡上,来年开花时,红得能把雪山映成暖的。”

迎亲的队伍出了江府,朱雀大街的百姓挤在两边,看见喜轿上绣着的狼头与莲花。

忽然有人喊起:

“火髓酱新娘出嫁了!”

——不知谁把她在醉仙居(现在的火塘映月)开火锅的事传成了佳话。

此刻街边的小贩叫喊起:

“卖喜意椒串咯”。

红亮亮的辣椒串儿绑着红丝带。

“沾了汉羌合婚的喜气,吃了辣汤不呛喉”。

送亲到了城门口,江林悦忽然让车马停下,亲自将那块“百草火锅”的牌匾交到阿野手里:

“本宫让鸿胪寺发了文书,往后你们的火锅铺子,能经丝绸之路往西域送汤料包——”

她指着牌匾边缘刻的火纹与狼纹:

“但有件事得记着:白草部的狼头护的是族人,汉家的火塘暖的是过客,这‘百草’二字,终究要落在‘容’字上。”

阿野双手接过牌匾,忽然用官话认真道:“谢……阿姐。”

这声“阿姐”喊得比往日清亮,惹得玉花公主在旁拍手笑出声。

江若璃掀起喜帕一角,看见远处陇州方向的山影被夕阳染成金红,阿野氅衣上的羌绣在风里翻飞,竟像极了火祭那晚,他在篝火旁舞动的狼首银刀——只是此刻刀穗上的红,比火光更柔,更暖。

车队行出二十里,阿野忽然勒住马,伸手替江若璃拂开被风吹乱的发丝。

她这才看见,阿野怀里还抱着个油纸包——是今早江雪瑶塞给他的,说是“京都的胡椒面,煮火锅时撒一把,辣里带香”。

“到了陇州,咱们先去看火塘礼的场子,”

阿野指着前方山坳里冒起的炊烟:

“族里人用牦牛角搭了个棚子,棚顶铺的是你喜欢的格桑花,火塘里的柴早晒了半月,一烧起来,满碉楼都是椒香。”

江若璃忽然想起临行前,江林悦塞给她的另一个锦囊——里面装着枚刻着“江”字的青铜印,说是:

“往后在陇州遇着难处,就把这印盖在火锅铺的账单上,本宫的御膳房,永远是你们的‘后厨房’”。

她摸了摸腕间的玉连环,忽然听见身后送亲的羌笛手换了调子,竟哼起了京都的《竹枝词》,混着白草部的口哨声,在暮色里飘得很远。

远处,陇州的碉楼渐渐露出轮廓,阿野忽然指着碉楼旁的空地:

“看见那片洼地了吗?开春咱们挖个池子,引太液池的水来养锦鲤,等火锅铺子开起来,客人就能看着鱼跃、闻着椒香,听着羌笛吃辣——”

阿野忽然笑了,指尖划过她鬓间的羊角椒簪。

“就像你说的,汉羌的月亮是同一个,这日子,也该是把两边的好,都煮进一个锅里。”

江若璃望着渐暗的天色,忽然觉得这一路从京都到陇州,竟像走在一条用椒香铺成的路上。

江林悦给的“百草火锅”牌匾,苏夫人给的秘方账本,还有阿野怀里的胡椒面、兜里的高产椒种,全是落在这路上的“火塘星火”。

而自己腕间的玉链环,狼头与莲花相扣的地方,此刻正沾着京都的暮色与陇州的风,暖得像刚出锅的火锅汤。

“阿野,”

忽然想起什么,江若璃从袖中掏出江林悦给的锦囊。

“阿姐说,‘百草火锅’的第一锅汤,要由咱们俩用狼首刀和凤簪一起搅——说是‘刀斩风雪,簪定乾坤’。”

阿野闻言笑了,勒紧马缰的手忽然晃了晃,氅衣下露出半截羊皮卷——是她画的“京都火锅铺陈设图”,边角还留着阿野用羌文写的批注:

“火盆要离客人近,椒罐得摆在看得见的地方”。

暮色里,他的眼睛亮得像火塘里的火星,忽然用羌语低低唱了句——那是白草部的婚谣,大意是:

“娶个带火的新娘,火塘就永远不会灭”。

车队转过最后一道山弯,碉楼的灯火已近在眼前。江若璃听见前方传来族人的欢呼声,混着椒香与青稞酒的味道扑面而来。

她摸了摸腰间挂着的“百草火锅”钥匙,忽然觉得这钥匙沉甸甸的,却又暖烘烘的。

——就像阿姐说的,这火塘一旦支起来,就再没了汉羌之分,有的只是同一片月光下,被辣味暖着的,烟火人间。

皇宫窗外,太液池边的野椒苗在夜风里晃了晃,叶片上的露水落进池面,荡开的涟漪里,映着的不不管是京都的月,还是陇州的火塘——

江林悦的思绪飘远——璃妹此刻定在火塘边,看着阿野用狼首刀劈开新柴,让汉羌的辣味,随着火星一起,飘向更远的、满是烟火的人间。

铜漏滴答,案上的“百草火锅”通商文书边角卷起,江林悦忽然想起今日送亲时,玉花公主攥着她的衣角说:

“母后,小姨的火锅铺子什么时候能开到吐蕃呀?我想让那边的人也尝尝辣辣的火塘。”江林悦嘴角微扬,心中已有了盘算。她唤来心腹女官,提笔写下一道旨意,大意是鼓励“百草火锅”拓展商路,与吐蕃等地通商。女官领命而去,准备将旨意快马加鞭送往陇州。

而在陇州,江若璃和阿野的火锅铺子再江林悦与江雪瑶的帮助下正式开业。

“百草火锅”的名头迅速传开,不仅有百草部的族人,还有不少往来的商客。大家围坐在火塘边,品尝着融合了汉羌风味的火锅,赞不绝口。

两个月后,吐蕃的使者来到陇州,带来了吐蕃赞普的邀请,希望“百草火锅”能在吐蕃开分店。

江若璃和阿野相视一笑,他们知道,这“火塘星火”,真的要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燃烧起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