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从知否到清平乐,华妃她杀疯了 > 第125章 一眼便是一生

这个时节的御花园,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牡丹、芍药竞相绽放,海棠、杜鹃争奇斗艳,各色花卉在精心修剪的绿植间铺陈开来,宛如天上织女失手打翻的七彩锦缎。

微风拂过,花瓣纷扬如雨,混合着兰芷芬芳的气息,在雕栏玉砌的亭台楼阁间流转。远处假山上的瀑布叮咚作响,与枝头黄鹂的婉转啼鸣相和,奏出一曲天然的宫苑春曲。

大皇子赵昉今日特意换了一袭月白色云纹锦袍,腰间玉带上悬着的羊脂玉佩随着步伐轻轻晃动。

他刻意放缓了脚步,与身旁戎装未褪的狄玥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既不失礼数,又显亲近之意。

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花枝洒落,在他们华贵的衣袂间投下斑驳的光影,那光斑随着二人的移动不断变换形状,仿佛织就了一幅流动的锦绣画卷。

\"狄姑娘在边关生活多年,想必见过许多京城见不到的壮丽景致。\"赵昉率先打破沉默,声音温润如玉,却带着几分难以察觉的紧张。

他抬手拂开垂落的柳枝,那柳枝上嫩绿的新芽还带着晨露的湿润。\"我自幼在宫中长大,最远只到过京郊猎场,每每听人说起塞外风光,总是心向往之。\"他说这话时,目光不自觉地飘向远方,似乎要穿透宫墙,望见那从未亲历的辽阔天地。

赵昉这番话倒也不算虚言。

起码这辈子自出生以来,父皇对他们兄弟几人的紧张程度极为严格,确实从未踏出过汴京城半步。

在大宋这个时候的西北,那些关于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壮美景象,都只能在诗书中想象,从未实地见过。

他记得最清楚的是五岁那年,太傅讲解王维的《使至塞上》,当念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时,他整颗心都跟着诗句飞到了遥远的边塞。

那天夜里,他偷偷让贴身内官找来边关的地图,用手指在上面勾勒出一道道想象中的风景线。

狄玥闻言,原本紧绷的神情稍稍放松,眉宇间流露出一丝怀念之色。

她今日虽按礼制换了女装,但举手投足间仍带着武将之家的飒爽英姿。\"边关虽苦寒,但天地辽阔,别有一番气象。\"她的声音清亮,带着塞外特有的爽利,\"臣女常随父亲巡视边防,见过大漠孤烟直上九霄的壮阔,那烟柱在无风的晴日里,能笔直地刺破苍穹;也见过雪山落日映红千里的瑰丽,整个祁连山脉都会被晚霞染成血红色,仿佛天地都在燃烧。\"

她的声音渐渐柔和,目光投向远方,仿佛又看到了那些熟悉的景象。说到动情处,她不自觉地比划起来,手腕上的银镯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忽然,她指向不远处一株开得正艳的海棠,唇角微扬:\"就像这海棠,在边关要经历风沙磨砺才能开花,反倒比京城的更显坚韧。\"

她走近那株海棠,轻轻托起一朵盛开的花,\"臣女记得西北也有海棠,那里的花瓣更厚实,颜色更深沉,每一片都浸透着边关将士的刚毅之气。\"她说着,指尖轻抚花瓣,动作温柔得与方才谈论军事时的刚硬判若两人。

大皇子赵昉若有所思地点头,目光在狄玥英气勃发的侧脸上停留片刻。

阳光透过海棠花枝在她脸上投下细碎的光影,更显得她眉目如画。\"难怪狄姑娘与其他闺阁千金如此不同。\"他由衷赞叹,\"宫中女子多如温室花朵,娇贵却经不起风雨。而狄姑娘...\"他顿了顿,似在斟酌词句,\"如同这塞外海棠,风骨铮铮却又不失柔美。\"

他忽然停下脚步,转身正色道:\"方才母妃提的亲事,狄姑娘可是真心愿意?若有不妥......\"

他的声音低沉下去,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这是今日见面以来,他第一次直视狄玥的眼睛。那双眼睛清澈见底,没有半分宫中常见的算计与虚伪。

\"殿下多虑了。\"狄玥毫不避讳地直视他的眼睛,声音坚定如铁,\"臣女虽是女子,却也懂得'一诺千金'的道理。家父常教导,狄家人言出必行,行之必果。\"

她挺直腰背,肩上的刺绣披帛随风轻扬,\"只是......\"她犹豫片刻,略显局促地整理了下衣袖,这个动作终于流露出几分少女的羞涩,\"臣女性子直率,又不懂宫中那些繁文缛节,只怕日后会给殿下添麻烦。\"

赵昉忽然轻笑出声,眉宇间的严肃一扫而空:\"我反倒觉得这样最好。\"

他的声音柔和下来,\"宫中处处都是规矩,人人戴着面具生活。能与一个真实的人相伴,是我的福分。\"

他从袖中取出一枚温润的白玉佩,双手递到狄玥面前:\"这是父皇赏赐的,今日赠与狄姑娘,权当信物。\"那玉佩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玉面上精细的云纹仿佛在缓缓流动。

狄玥双手接过,只见触手生温的白玉上雕刻着精细的云纹,在阳光下流转着柔和的光泽。

她自幼在边关长大,见过无数奇珍异宝,却从未见过如此温润细腻的玉质。

玉面上\"永结同心\"四个小字若隐若现,笔法飘逸如行云流水。

她略一思索,解下腰间一枚铁木制成的令牌回赠:\"这是父亲给我的边防令符,虽不及白玉珍贵,却是臣女最珍视之物。\"

那令牌表面已被摩挲得发亮,边缘处还有几道刀剑留下的痕迹,见证着它在战场上的经历。

二人相视一笑,方才的拘谨顿时消散不少。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花香,为这郑重其事的交换信物增添了几分柔情。

赵昉小心地将令牌收入怀中,指尖不经意触到令牌上的一道凹痕,那是箭矢留下的痕迹。他心头微动,忽然明白了这枚令牌所承载的重量——它不仅是一件信物,更是一段浴血奋战的历史。

与此同时,漪澜殿内,鎏金兽炉中沉水香的青烟袅袅升起。

华贵妃正执起狄夫人的手,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本宫知道这事来得突然,但昉儿性子太过持重,需要狄姑娘这样的活泼性子来调和。\"她笑了笑,指尖的鎏金护甲在阳光下闪着光芒,\"还望狄夫人多多担待。\"

狄夫人心头一震,终于明白贵妃的深意。

她郑重行礼,声音沉稳有力:\"狄家,定不负娘娘厚望。\"殿内四角的宫灯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那影子在光洁如镜的金砖地面上微微颤动。

她知道,从这一刻起,狄家的命运已与皇室紧密相连。

夕阳西下时,狄玥母女告退出宫。马车缓缓驶离宫门后,狄夫人才长舒一口气,转向女儿:\"玥儿,此事关系重大,你可想清楚了?\"她的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忧虑,手指无意识地绞着帕子。

狄玥摩挲着手中的白玉佩,指腹感受着玉面上细腻的纹路,轻声道:\"女儿觉得大皇子......是个值得托付的人。\"

她想起赵昉谈及边关时眼中的向往,那不是一个养尊处优的皇子会有的神情。

她望向窗外渐暗的天色,晚霞将她的侧脸镀上一层金色的光晕,\"况且父亲常说,将门之女,当以家国为重。\"

暮色渐沉,狄府的马车碾过汴京城的青石板路,车轮声在寂静的街道上格外清晰。

狄玥倚在窗边,指尖仍轻轻摩挲着那枚白玉佩,云纹的触感让她想起边关的风——凛冽却自由。街边店铺陆续点起灯笼,昏黄的光透过纱帘在她脸上投下变幻的光影。

\"玥儿,\"狄夫人终于开口,声音压得极低,\"贵妃娘娘今日之举,绝非一时兴起。\"她目光复杂地看着女儿,窗外的灯光在她眼中跳动,\"大皇子是皇长子,深得陛下器重。这门亲事,既是恩典,也是......\"

\"也是束缚?\"

狄玥接过母亲的话,唇角微扬,眼中却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女儿明白。\"她将玉佩举到眼前,透过灯光能看到玉中若隐若现的纹路,如同命运交织的轨迹。

狄夫人叹了口气:\"你父亲若在京城,定会拦下此事。边关将领之女入主皇子府,朝中那些言官......\"她没有说下去,只是摇了摇头,发间的金步摇随之轻颤。

\"母亲不必忧心。\"狄玥将玉佩收入袖中,目光坚定如边关的磐石,\"父亲常说,狄家人行事,但求问心无愧。\"

马车转过街角,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夜风掀起车帘一角,露出汴京繁华的灯火,那璀璨的光华与边关的星火如此不同,却又同样照亮着大宋的疆土。

狄玥忽然想起大皇子那双沉静的眼睛——不像宫中其他人那般带着算计,反而清澈得像是边关的星空。

在那双眼睛里,她看到了理解,甚至是一丝她从未在京城子弟眼中见过的向往。这一刻,她忽然明白了父亲常说的一句话:有些人,一眼便是一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