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逼我下乡?科研军嫂搬空你全家 > 第2529章 见过后世华夏的强大,来这个艰难的岁月,足以使人难过

在夏黎看来,武器嘛,自然是攻击力越大越好,最好是船在海岸线附近,大炮往那一架,直接能把海岸线以内的整个内陆城市全都给炸平才好。

有了这样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即便不用原子弹也胜似原子弹,还用怕那些米国人、越国人开着他们那些破船来到华夏近海,甚至是华夏的海岸线以内?

来一个炸平一个,实在不行还能炸一炸他们的海口城市。

所以主炮威力必须要强的,炮管必须要粗的,火药必须要足的,打人必须要疼的。

夏黎把自己这个想法,简单的和研究室里的几个老前辈说了一遍。

屋子里所有人都沉默了。

孩子制造武器,就想要威力大无可厚非。

可船停在渤海内能炸平整个山东是个什么鬼?

有这样威力的炮台,国家还研究原子弹干什么?

即便夏黎是雷空,这一屋子的老头、老太太也觉得,这位华夏最厉害的军工科研人员有些异想天开。

专攻武器系统与工程的王秋芳,稍微思索了一下,身体向后半倚靠在办公桌上,抬头询问夏黎。

“你想照多大口径的?”

夏黎:“155或者160?”

听到这个数字屋子里懂武器的众人,再次陷入沉默。

王秋芳深吸一口气,脸上的褶皱都有种一起发愁的感觉挤在一块,不得不打破夏黎的幻想。

“确实火炮的口径越大,威力越大。

但155或者160的大口径非制式,得特殊定制生产线,制造的工艺咱们现在也有些跟不上。

135的弹都偶尔开裂,想要155~160那么大口径的炮弹,在现如今的工艺水平下保证弹药的质量估计很难。

且这种弹药即便制造出来,每一颗炮弹也太过于费钱了,不适合现在的华夏。”

夏黎自然也知道华夏现在穷。

可再穷不能穷自我防护。

这是震慑人的东西,拿出来就可以保证海岸线范围内的和平,多花点钱怎么了?

“炮弹制造出来确实贵,可咱们的核动力航母又不会总跟别人开炮,单纯制造出来吓唬吓唬外国人不是也行吗?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组织上之所以大力制造核动力航母,为的就是震慑总是来咱们内海晃悠的米国人和越国人。

有这么个武力值极高的大家伙放在那儿震慑,不是更让他们心生忌惮,不敢扰边?”

刘少英点点头,“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于我们华夏这种热爱和平又经不起打仗的国度武器的作用,震慑的意义远远大于他真正引起战争进行掠夺的行为。

可武器制造出来为的就是应用。

如果我们现在制造出来一款强大的武器,这款武器的威力十足,可却没办法用来保卫我们的国家,那便是这款武器最大的弱势。

口径大的武器威力大,咱们谁都想要,听闻米国现在一枚制导炮弹,出厂价格就在十几万米金。

但是米国依靠掠夺,发了无数战争财,整个中东虽然不是他们的领土,但石油都是他们的,使用价格高一点的炮弹无可厚非。

按你所说的这种情况,弹药需要特殊定制,制造生产线、研究带药的成本,经费平均下来,前期每颗丹药的价值可能要达数十万,甚至更多元一颗,这对于华夏而言是经不起的。

这种情况就会导致,我们的武器用于震慑,但如果真的有人对咱们开战,咱们也会因为它的价格问题,根本不敢肆意还击。

平时我们的战士们也会因为这种弹药过于昂贵,没有办法进行大规模的训练,导致上战场的时候对于炮弹并不熟悉,没办法熟练硬战。

这样即便这种武器再强大,也失去了这种武器本身的意义。”

夏黎闻言眉头也皱了起来。

刘少英这个分析不仅仅说的是价格的问题,暴露出来华夏如今更大的问题是,华夏如今的基础武器不足。

夏黎自己想法中的震慑是基于各国之间不开战,畏惧这种大炮不敢开火的前提下。

适合的是后世那种即便开战了,航母作为震慑,其他军备力量也可以参战不落下风的国情下。

而如今华夏如果只有这一艘大型航空母舰,先不说华夏海岸线漫长,一艘航母去支援来不来得及,其他的战船别说反抗了,经不经打都是另外一说。

华夏现在连一分钟开出几万块的饕餮号近防炮都开不起。

更何况论研发这种特种弹药的,从最基础的弹药外面的包钢材料开始研究起。

什么什么都落后,制肘着华夏发展,有想法都没办法投诸于应用确实是一件让人十分糟心的事儿。

工业的落后,导致有想法的科研人员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妥协。

如今的夏黎也是如此。

她皱着眉头,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好像要把所有的憋屈全顺着这口气吐出来一样。

“不选择大口径主炮的话,威力很难提升上去。

那就要在舰炮和其他的防卫炮上多下功夫了。

让所有的炮组合成一个整体,才能提高航母的自卫能力,以及击打能力。”

她原本还觉得自己设计出来一款威力十足的主舰炮,三个月后其他人设计出来的那些乱七八糟的炮种,稍微弱一点也没有关系,大家组合组合,很快就能把航母的武器模块制造出来。

可现在看来,主炮的力量弱,其他模块的攻击力就不能上不来,否则航母的整体攻击能力就会很拉胯。

那这破玩意儿制造了还不如不制造,华夏现在的经费根本经不起一次又一次的试错。

夏黎的无奈,也正是现在华夏所有机械工程师们的无奈。

钢的质量上不去,其他很多事情都会受阻。

华夏不是没在这方面进行努力,59年开始的全国大炼钢就是最好的例子。

可问题是想要把钢炼好,需要的是先进的技术以及高知分子,还有前沿的知识。

单纯所有老百姓们一起使劲儿没有任何作用,反而是让普通老百姓们失去了家里唯一可以做菜的那口大铁锅。

思秋雨拍了拍夏黎的肩膀,叹声安慰道:“咱们华夏现在就是新生的初阳,成为烈日只是迟早的事。

只要我们不懈的努力,全国人民拧成一股绳积极向上,华夏总有一天会繁荣昌盛,不再受他国的战火恐吓,能独立于世界之上。

黎黎不要着急,思伯伯相信以你的年龄早晚会看到那么一天。”

夏黎自然知道自己能看到那么一天。

按照历史的发展,华夏建国70年的时候,已经是世界几大强国之一。

如今思秋雨他们这一代老一辈革命家,就如只身想要想趟过并不知道深浅的长河一样,每一脚都走的战战兢兢。

他们并不知道未来华夏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即便满心期盼,也只是希望华夏可以不受他国的战火牵连这种卑微冤枉,华夏40年后强大的景象大概是他们连做梦都不敢畅想的美好前景。

夏黎看着眼前这一屋子最年轻也在六十几岁的老科研人员们,一张张满脸期许,又带着畅想的脸,不知怎的就想起了她爸和老柳。

华夏未来会很强大,可以这一代人的年龄,终究是看不到了。

有那么一瞬间,夏黎心里有些说不出的难过。

甚至有种冲动,想让包括老夏在内,一生都为华夏殚精竭虑,满心期盼华夏能繁荣昌盛,不再受战火影响的老一辈革命家,可以在生命尽头之前看到他们放在心尖尖上的祖国,发展到后世那般强大的模样。

这一辈人过得实在是太苦,又太爱国了,哪怕是她这种比较冷心的人,在每日跟他们接触下来,都难免在心里对他们产生了一种怜惜之感。

见过后世华夏的强大,穿越来这个艰难的岁月,足以使人难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