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异世求生,过五关 > 第123章 农耕无小事

异世求生,过五关 第123章 农耕无小事

作者:红鼻子的狐狸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2 02:06:05

来人不由得李克拉不恭敬,在蓝星时他和他的团队为整个华夏做出了无比巨大的贡献,被称为当代神农,作为重点宣传的对象,李克拉从小就对他们的事迹耳濡目染,这是真正活人无数的伟人。

“小同志不必这么客气”袁老笑着扶起了李克拉:“你这小同志还能记着我,倒是让我受宠若惊。”

“袁老说的哪里话,您的贡献在华夏无人不知。”

袁老倒是很欣慰,笑起来也很慈祥:“呵呵,那我看看这个封豨,然后你带着我们去你的领地看看可好?”

“当然没问题。”

旁边的白衣男子想说些什么,但是张了张嘴最终也没说出口,只是护在袁老身前,看向那个现在无比老实的封豨:“怎么没动静了?不会是死了吧?”

被称为幼安的青衣游侠撇撇嘴:“这是山中的精怪,聪明的很,见到不敌已经服软了,我出手还能有错?太白,我看你就是在找茬。”

幼安的脚尖轻轻在封豨背上点了两点,半眯着眼睛的野猪眼睛猛然睁开,清澈的眼珠子里带着明显的血丝,这是刚才搏斗运动后的痕迹,起码从眼睛上来看,这个家伙没有问题。

袁老的手搭在了封豨巨大的身体上:“体型比东北那头大了不少,也是栖居在桑树林当中,嗯...但是喜欢挖洞,而不是占据一个山洞栖居?”

“刘教授的学生在东北遇到的那个?怎么能和它比?”白衣剑客不屑:“那头就是一个大一些的野猪,说是上古山精野怪的封豨未免太抬举它了。”

太白正在打量封豨,一个没注意,袁老已经走到了封豨的正前方,双手一掰,封豨巨大的嘴带着上獠牙分开,眼看袁老的头就要探进去。

“袁老!”太白一个闪身把袁老拉了出来:“您老不能这样,一般来说看猪确实是...但是这个不一样,您也不能有这样的动作,这太危险了。”

“还是吃素为主,或者体内消化系统不错。”袁老没有理会太白,嗅了嗅手上沾着的封豨唾液,随后对幼安说:“老辛同志,放了它吧,我大概有数了。”

辛幼安点头:“回去好生和老婆孩子过日子,别出来惹是生非。”

“哼唧。”封豨打了一个巨大的响鼻,示意自己知道了。

“去吧。”青衣游侠飘起来,那封豨也站起身来,咂么了两下嘴,看了看袁老和他的两个护卫还有远处的李克拉等人,哼了一声转头扎回地洞之中。

“袁老。”李克拉看了全程,只觉得奇怪:“您这是...”

“封豨象征着旱灾,这是山海经中的说法,但是寰宇的不太一样,干旱,有时成灾,有时有益。特别是对于农业来讲。我想多了解一下它们。”

“农事方面我只是有些粗浅的了解,袁老见笑了。”

袁老摆手:“我曾经也没有心思关心这么多,只是一门学问就够我钻研一生了。现在不一样,我的身体更健壮,我的头脑更清明,一些东西一眼就能记住,那就不妨多看看,多记记,这些东西的学问再做得深一点,说不定就会有收获。”

有些时候人和人的差距就在这里,优秀的人到哪里都优秀,会更加珍惜机会,利用机会。李克拉也只能佩服,袁老到了这里也一心农事,造福苍生。心怀苍生,脚踏实地,李克拉自觉比不上。

“平安,先把咱们得事情做完。”

“哦哦。”常平安盯着青衣和白衣猛瞧,完全忘了自己的目的,这时被李克拉提醒才想起来。拿出树枝爬上树干,就要开始嫁接。

这动作看得袁老也一头雾水:“这是...”

“他需要把扶桑树枝嫁接到桑树上。”

“金乌?”袁老恍然:“但是这手段,也太粗糙了。”袁老终究是看不下去了,走上前接过常平安的扶桑树枝,手腕一甩,树枝就精确的插到了树冠的位置上。

“扶桑树是金乌栖木,需要足量的阳光,树冠是最好的选择。”

“谢谢袁老,谢谢袁老。”常平安有些庆幸,还好有大佬相助,不然这些来之不易的树枝就浪费了。

“小事一桩,小同志,我们现在去你的领地看看?”

“求之不得。”李克拉自然没有意见。

阿光和常平安在前面带路,李克拉和袁老还有两个护卫在后面。一路上都是李克拉提问,袁老回答,作为一个专心农事的植物学家,袁老对任何事都有足够的耐心,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耐烦。

“袁老,您这次来这里是做什么啊?”

“到处看看,拓荒者现在在各地扎根已经一年有余,我不能离开河北之地,所以就在周围转一转,看看拓荒者们的耕种情况,顺便碰碰运气。”

“碰运气?”

“一些设想,光有理论,缺乏实际样本的支持,这些支持就是各种奇特的变异作物,他们的诞生可能是机缘巧合,也会是某种条件下的特殊催生,只要有几株,甚至是一株,这次就算没有白来。”

“这些...我方便知道吗?”

“没什么不可以的,我的学生,还有许多的同僚都分散在全国各地,每年初春的时候都会在乡野地头转一转,找一找特殊的植株,你有一些认识,之后找到相似的或许就是我们的突破口。”

“好的,袁老,前面就是我们今年新开出来的沃土,我们的农夫们都认为这是一块相当不错的土地。”

袁老点点头,脚步明显加快了许多。李克拉也急忙跟上,袁老现在的身体应该不是一般的强壮,他只用两三步就超过了前面的阿光和常平安,只是一小会儿,就来到了新地的旁边。

袁老俯下身子,攥了一把乌黑的土壤,正巧被在耕种的人类农夫看到,他大喊:“你是干甚....村长。”农夫看到村长之后没有再言语。

李克拉点头示意了一下:“这是农科院的院士,来考察一下我们的土地。”

“哦~”农科院这个农夫知道,村长时常提起,“强农”,“龙筋”,“山豆”都是他们研究出来的,这个农夫更加的恭敬:“您老多提提意见。”

袁老自己摩挲着手上的土壤,时不时点点头:“不错,确实是好土,是好地。今年的作物都种上了?”

农夫看看李克拉,李克拉则是看看他,示意他自己回答:“是的,队长在开春温度上升的时候让我们开始肥田,前段时间后山农田和这里都已经种上作物了。”

“种的什么?”

“高粱,小麦,大豆还有一部分种植各类蔬菜。后山主要是强农玉米,果树,光照好的山头种植的棉花。都是农科院提供的种子。”

“嗯”袁老转头对李克拉说:“这里如果出现了性状特殊的作物,记得及时和晋阳的农科院沟通,他们的职权不小,你通知他们我就能第一时间知道。”

“啊?”李克拉惊了:“这里会有?因为什么?这土地吗?”

袁老一笑:“你虽然知道土地肥沃有好处,但是对这里的土地不太了解。这么说吧,尼罗河,知道吧。”

“初中地理就知道了。定期泛滥,给沿河两岸提供肥沃的土壤。”

“到了这里,可就不一般咯,小同志。”袁老感叹一声:“罗马现在势力蔓延到埃及,尼罗河的膏腴之地尽在掌握,两国建交的时候,他们的大使送来了几罐泥土和几个植株,植株是埃及的小麦和长绒棉,送来的植株经过千山万水在那些土壤中依旧保持着旺盛的活力。

而且,那些植株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异,哪怕是同种的植物,在两罐泥土中都会呈现不同的形状,十分的神奇。根据罗马大使的描述,尼罗河每经过一段距离,种出来的植物就会产生变化。

我们对植物和土壤分别展开研究,那土壤,我们看不懂。植株倒是给我们提供了不少的思路,龙筋和白云这两个高产高质的品种就是这么来的。

所以说啊...这土壤...真的很重要。”

“我这里的,和尼罗河的一样?”李克拉狂咽口水,似乎破天富贵就在眼前。

“太心急咯小同志。”袁老笑了笑,拍拍李克拉的肩膀:“这里土壤肥沃不假,但是我们考察了许多沿河的肥沃土壤,虽然也很厉害,但是远远赶不上尼罗河的那种,如今拓荒者分布在大江南北,你们肯定会发现类似效果的土壤,我只是借着这个事情告诉你一下有这么个事情。

可不要抱着太大的希望哦。”

“有希望就是好事,我还有一些 生物方面的书籍,大不了以后做出一些土壤的有益菌群,扔进去,时间一长,这土地自然也会有神异的效果。”

“生物的书籍?还有生物学教这些的?”

“袁老”李克拉很郑重,这话如果不是袁老他都不会回答:“这本书绝对值得您来看一看。”

“带路。”袁老来了兴趣。“还有,你的农具也需要更新一下,这样效率有些低。”

李克拉一边在前面带路,一边点头答应。很快几人就来到了树桩旁边,袁老一眼就看到了那本白色的书籍:“编码文?”

“什么?”拿起书来要给袁老看的李克拉愣了一下。

袁老叹口气:“编码文,这是某个存在于寰宇,但是却不见踪影的种族撰写的书籍,它们的材质特殊,都可以常年保存,但是...他很特殊。”

“我有翻译。”

“我知道。这种书籍很特殊,指的是...它每一本都是一个特殊的编写方式,你就算是有了翻译,也只能看懂这一本,另外一本哪怕是同样内容都是乱码。

宋院士得到过一本,沈院士也有一本,他们都知道自己书籍的内容,但是...都看不懂彼此的那本,我叹气是知道这东西没有办法进行统一翻译,被灌顶的感觉很可怕吧。”

李克拉心有余悸的点头:“何止可怕,我的大脑差点宕机,自己差点成为痴呆。”

“这本书我就不看了,你应该有译本,把那个给我看看吧。”

袁老看到植物篇章的时候笑了:“呵,这些人,有意思。”

他只看完植物篇章,合起书:“这个译本我带走了,你自己再重新编译一本。现在我们去你的后山农田看看。”

李克拉无所谓,自从阿喜来到之后,这家伙为了加深印象,不知道抄了多少遍,这里译本很充足。带着李克拉带着袁老走在前面,常平安则是拉着两个护卫问东问西。

袁老看看潇虞渡的情况:“你这是在搞建设?”

“是的。”李克拉把龙气大祭和龙人的事情简单复述了一遍。

袁老还挺有兴趣:“在野外聚居的龙人多数都是以渔猎为生,他们一个冬天之后食物储备肯定不足,你能养得起如此众多的大胃王?”

“冬天我们的农耕也没有停下,虽然产量不多,但是冬天的损耗比较少,所以储备目前还足够,等到沃土和后山第一次收获,我们就会良性运转起来。”

“冬季?这个冬季环境之恶劣是这四十年来少见的,你们还能种植...哦~”袁老一遍提问,正好路过仓储区,里面的龙人们正扛着巨大的霜瓜出来,袁老顿时了然。“霜瓜啊,晋阳附近的那个领主,他还给我们提供了不少的奇特植物,冬季作物的产量如何?”

“不是很理想,冬小麦多数都在最寒冷的几天直接夭折,也就霜瓜能扛着风雪生长,但是明显长势也不是很好,只有降温刚结束那几天,寒冷温度保持在一个平稳值的时候才稳住情况。

当然,他和我说过,这些只是实验作物,甚至不能保证有收获。”

“冬天确实是现在我们攻关的重点,去岁的寒冬中我们有了相当的收获,你的译本我也不白拿,每年十月,你去晋阳的农科站领取我们冬季的试验种子,能分发到晋阳农科站的,别的不说,收获可以保证。”

“多谢袁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