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嗅青梅:重生太子不好追 > 第886章 改革

嗅青梅:重生太子不好追 第886章 改革

作者:卿嘉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2 02:05:11

江夏国送亲使团的离开,包括大魏使臣无缝衔接的到访,并未引起大楚官员及百姓过多的关注。

因为陈忠良上疏的十二条改革,在经得楚皇拍板后,很快就于朝野上下传了开来,并迅速而仓促的付诸了实施。

一时间,这场声势浩大的变法,吸引了几乎所有的目光,也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议论最多的话题。

随着各项新政策的不断渗透推进,“陈规陋习”被取代,有的人因之受益,也有的,损失惨重,乃至倾家荡产。

所以,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更是甚众。

于是朝堂上原本就激烈无比的口水战,因着这根导火索,很快就爆燃为新党和旧党之间、党同伐异、不死不休的残酷争斗。

腥风血雨,每一日都在上演。

而作为“旧党”,被以陈仲良为首的新党扣为顽固派魁首的云顼,更是首当其冲遭受到了最猛烈的弹劾和抨击。

令人深思的是,这一次,楚皇没有像往常一般,坚定的维护自己素来引以为傲的儿子,而是选择了和稀泥。

此举一出,顿时让朝中敏锐之人嗅到了其中不同寻常的信号。

于是,原本只是政见不合的攻击,在不知不觉中,就变成了储君德行是否配位的争论。

云顼十余年来树立起来的威望与口碑,摇摇欲坠。

不过对于这些来自朝堂方面的压力,苏倾暖在深宫倒是没什么感觉。

也或许,是云顼刻意将这些隔绝在了外面,免得她烦心。

总之,东宫里,一片岁月静好!

渊儿离开后,她就没再出宫,而是专心修习起了功法,完全一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做派。

因着心无旁骛,再加上勤奋,短短数日,她的内力便突飞猛进,朝阳剑法更是练得娴熟。

她约摸着,下次再碰到师父,或许能勉强打上个平手。

再不济,支撑上一半个时辰,不是问题。

当然,除了练功,对于蛊术方面的研究,她也颇具心得,可以说是一日千里,也不为过。

在反反复复的养蛊喂蛊下蛊解蛊试验中,古贵妃留给她的那只原本体态肥硕的蛊虫,愣是瘦了整整三圈。

苦不堪言!

“你是说,郭常在和寿康宫那名女官,都没有问题?”

苏倾暖蹙眉,沉沉看向面前的古月。

“是的。”

古月答的笃定,“郭常在病逝前后,永明寺和宗正寺都有详细记录,且奴婢问过她生前侍女,也偷偷去看过她的坟茔,和记录都对的上。”

“而那名女官的尸体,拉出宫后当场就被焚烧了,这件事,除了当年经手的太监,李总管也可以作证。”

整个调查过程,她和古星都很严谨,所以,死者是这两人的可能,基本可以排除。

苏倾暖沉思片刻,心里划过一声叹息。

看来,那具枯骨,十有**,就是常嬷嬷了。

“白骨之事先放一放,现在你着重查一下常嬷嬷出宫前,在宫中的活动轨迹,不拘泥什么,只要能查到的,都记录下来。”

谁能想到,真正的常嬷嬷,早在被派到方姨身边两三年,就已遇害。

之后留在翊宁宫侍候,包括云顼出生之后接触到的,都是那个冒牌货。

也难怪他们母子都未曾发现过什么不对。

“是!”

古月领命而去。

当年方姨的去世扑朔迷离,充满了阴谋的味道,原本他们一直都怀疑是兰家动的手,如今看来,只怕不尽然。

苏倾暖忽然觉得,或许查明方姨的死因,就是打开所有真相的钥匙。

“太子妃,这蛊虫是不是有点蔫儿?”

洛舞伸手拨弄了下那蛊虫绵软的身体,见它懒洋洋的,完全不似之前灵活敏捷,不由有些担心。

拜太子妃所赐,她们几个现在是完全不惧这小东西。

苏倾暖敛去神思。

“拿来我瞧瞧!”

这只银线母蛊,她留着还有用。

洛舞忙将木箱抱过来。

怕它活动受限,太子妃特意找了个大箱子给它做窝,可比古贵妃之前那个巴掌大的匣子,宽敞多了。

苏倾暖看了片刻,又伸手逗了逗它,见它果然精神萎靡,瞧着不大好的样子,想了想,最终还是一脸肉痛将手指放到了它的嘴边。

蛊虫最喜人血,尤其是养蛊之人的血。

不过她无意养它,更不舍得一直用自己的血喂它,于是日常就用精心配置过的药材代替,也难怪它越老越羸弱了。

洛舞见状,连忙撸起了自己的袖子,“太子妃,还是用奴婢的血吧,奴婢的血管够。”

太子妃的血多金贵,哪能一直便宜这畜生。

“不必!”

苏倾暖淡笑,“只喂一点。”

多了,她可舍不得。

触碰到她光滑的指头,那蛊虫下意识咬了下去,这一咬,美味的鲜血顿时让它精神一震,立刻美滋滋吸吮起来。

可下一秒,它就被一阵力道轻轻弹开。

苏倾暖将手指放在一旁的青瓷碗上方,大度的又挤了几滴进去。

“老办法,用药材稀释了,再喂它。”

看在它状态不好的份儿上,她就大方的给它加些养料。

当然,除此之外,它别想再占到一丝便宜。

芦笙咧嘴应了声是,娴熟的端了碗下去。

苏倾暖用帕子拭去指头血迹,又精心抹了药,方接过菱歌递来的茶盏。

刚呷了一口,漫萧便进来禀报,“太子妃,红棉姑娘来了。”

当日,她将漫萧留在唐家庄,意在让她多照顾萧涣几日。

可没成想第二日下午,她便回来了。

而萧涣也在同一日辞别唐令,去了师父那里报到。

“进来吧!”

红棉进屋后,并未立即禀报,而是请示的看向苏倾暖。

“门主!”

苏倾暖不着痕迹看了眼低眉顺目的漫萧,将茶盏搁于桌上,“怎么样?”

“如门主所料,外面都在传,说太子殿下就是林府贼子叛乱的幕后主使,还言说那座豪华的地下宫殿,也是殿下暗中所建。”

苏倾暖心中冷笑。

罗氏果然留有后手。

“不过,自我们将梅皇贵妃才是前朝奸细,太子殿下是被人诬陷的事实放出去后,那流言就渐渐平息下去了。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左右大家都没有证据,就将这浑水,彻底搅乱好了。

相较于那些对太子殿下的诋毁,百姓们自然更愿意相信这个真相。

毕竟太子殿下多年来在民间良好的口碑,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被攻破的。

苏倾暖笑了笑,“继续留意,别给对方留可乘之机。”

云顼素得民心是不假,但最重要的,还是陈忠良的助攻。

如今不论官场还是民间,都对朝廷怨声载道,他大刀阔斧的改革,可谓功不可没。

所以一旦有了不利于陈家的流言,无论各级官员,还是普通百姓,都愿意上来踩上一脚,来发泄其中的不满。

这可不是收买几个人,就能做到的。

只是,想起云顼给她看过的那份关于改革的奏章,她暗道可惜。

里面十二条改制措施,条条都是实事求是,货真价实的提议,没有一条沽名钓誉的泛泛之谈。

其见解之独到,分析之深刻,主张之成熟,切中时弊,鞭辟入里,一针见血,让人叹为观止。

最为难得的是,除了内容详实透彻,其文采更是斐然成章,辞藻华美,完全不输状元之才。

可以想象,能作出此等文章的,必然是一个才华横溢、学富五车、思维敏捷,睿智果敢之人。

这个人,既有儒学传统的内涵修养,又有改革家的务实干练。

而且应该还是一个正直不阿之人。

毕竟在奏章的字里行间,处处都彰显着为国为民的大仁大义,以及敢为天下先的大智大勇。

她当然不信,这是陈仲良能写出来的。

毕竟,他连进士都没有考中过。

但能将这等极为难得的人才网罗到自己麾下,他也算有些本事。

只是,再好的改革,也需要一批同样务实干练,正直优秀的官员来实施。

否则,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比如说现在。

“是,属下明白。”

红棉应了声,又道,“太子妃,昨夜有又几家府邸,发生了变故。”

这已经是继宁国府、于府以来,京城内官宦世家的第五次出事了。

可以说,最近除了陈忠良一党,其他官员的后院,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大太平。

苏倾暖眸色冷了冷,“讲!”

梓音落胎回了娘家后,沈伯父心灰意冷,索性也告病辞官,不再掺和朝堂争斗。

陈忠良趁机打击其他沈家门生子弟,或贬或罢,沈家迅速衰落下去。

至于于府,于老将军和于伯父伤病在身,无法再出任为官,于韶之父被治罪问斩,于韶也受到牵连,丢了官身,如今在家丁忧。

将门之家,经此一变,元气大伤。

除了宁国府、沈府和于府,其他肱骨老臣,也在渐渐退出朝堂。

如今的京城官场,几乎已经是陈忠良个人的天下。

“太子少师、观文殿大学士俞青的夫人昨夜突发疾病暴毙;户部左侍郎钱聪被‘仇家’寻上门,混乱之间被误伤,至今昏迷不醒;光禄大夫许温茂府内遭盗贼光顾,不仅大量家产被偷,连其幼子都被掳走;右散骑常侍侯康顺妻妾不和,两方人马互殴,出了人命;武威侯霍泗之世子在青楼寻欢,突发马上风,半夜被人抬回了府......”

“礼部尚书霍高义母亲所在的院落失火,虽然扑救及时,但老夫人仍然受了不轻的伤;工部尚书石忠之妻与管家私通,携家产外逃;刘鸿景新妻同婆母不和,冲动之下,以下犯上打伤了刘夫人;还有——”

“方大人也主动辞去了侍卫马军指挥使之职,今日一早动身,同方前辈回了玉雪山。”

苏倾暖:......

不得不说,初凌缈布下的这些暗棋,果然阴毒。

不过几日下来,多少官员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继续配合玲珑阁,顺着这些线索追查,务必要将每一个逃脱的奸细都捉拿归案。”

“是!”

红棉有些犹豫,“那方大人那里——”

其实她心里是有些看不上这方凌风的。

之前他就因为唐七七的事糊涂过一次,三番五次针对门主,如今又不知哪根筋不对,竟连官都不做了。

太子殿下是个英明的,怎么会有这么不负责任的表哥?

“无妨!”

苏倾暖倒是不甚在意,“云顼既没管,就由着他去吧!”

南诏之行,楚鸣和柳安和生了感情,欲结成连理,方凌风心灰意冷,也情有可原。

两人正说着,便听见外面传来了小安子的通报声,“太子殿下回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