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贵女拒当吸血包,寒门白眼狼急疯了 > 第135章 震慑

贵女拒当吸血包,寒门白眼狼急疯了 第135章 震慑

作者:辣辣小麦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2 01:54:04

“照料六殿下?”

一个穿着玫红缕金袄裙、眉眼带着几分张扬的少女——李氏之女李蓉——首先开口,语气带着夸张的惊讶,“不知辛姑娘是太医世家出身,还是哪位杏林圣手的传人?竟有如此妙手回春的本事?我们竟从未听闻。”

她上下打量着辛久薇一身素雅的月白袄裙,眼中是不加掩饰的轻蔑。

“李妹妹说笑了。”赵明微立刻笑着打圆场,语气却隐隐带着引导,“辛姑娘是六殿下在匀城时的故交,情分不同寻常。照料殿下,自然是尽心竭力,以情动人。这医术嘛…想必也是殿下福泽深厚,自有天佑。”

她这话,看似解围,实则将辛久薇的“功劳”归于虚无缥缈的“情分”和“天佑”,更坐实了她身份不明、手段不明的暧昧。

周围顿时响起几声意味不明的轻笑和窃窃私语。

“匀城?那地方…听说民风粗犷得很。”另一位穿着翠绿撒花袄子的闺秀掩口轻笑,眼神瞟过辛久薇,“辛姑娘能入六殿下青眼,想必是才情不凡了?今日嘉和公主设诗会,不如让我等也开开眼界?”

矛头直指辛久薇,气氛瞬间微妙起来。嘉和公主一身明黄宫装,高坐于暖亭主位,正慢条斯理地品着茶,冷眼旁观,嘴角噙着一丝看好戏的弧度,丝毫没有阻止的意思。显然,这是她默许的下马威。

辛久薇神色平静无波,仿佛那些刺人的目光和话语只是拂面的微风。她微微抬眸,目光掠过眼前一张张或讥诮或好奇的脸,最后落在那株开得最盛的朱砂梅上,声音清越平静:“诸位姑娘谬赞。久薇粗鄙,不敢言才情。照料殿下,是尽本分,不敢居功。至于匀城…山明水秀,民风淳朴,自有其动人之处。”她不卑不亢,既未动怒,也未露怯,四两拨千斤地将刁难推了回去。

“本分?”李蓉嗤笑一声,显然不满意她的避重就轻,“这‘本分’二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不知辛姑娘这‘本分’,是如何尽的?日夜守候?还是…另有玄机?”她刻意拖长了语调,引得周围窃笑声更大。

辛久薇眸光微冷,正欲开口,一个清泠沉静的声音却先她一步响起:

“李姑娘此言差矣。”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暖亭角落,一位身着素青袄裙的年轻女子站起身。她容颜清丽,眉宇间却笼着一层淡淡的忧色,气质沉静如深潭,正是御史徐谦之女,徐静姝。

“照料病患,尽心竭力,便是本分。辛姑娘远道而来,不辞辛劳,其心可鉴。至于如何照料,乃私密之事,岂容我等妄加揣测?”徐静姝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正气,“公主殿下设此诗会,是为赏梅联句,共叙雅兴,而非议论他人私事。李姑娘若对辛姑娘好奇,不如待诗会之后,再私下请教?”

李蓉被徐静姝一番话噎得脸色涨红,想要反驳,却被徐静姝平静却锐利的目光看得有些心虚。赵明微脸上的温婉笑容也僵了一瞬,眼神深处掠过一丝阴霾。

嘉和公主放下茶盏,轻轻抚掌,打破了短暂的僵局:“好了好了,徐姐姐说得是。今日是赏梅的好日子,莫要因口舌之争坏了兴致。”她目光转向辛久薇,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既然辛姑娘也来了,不如就依方才所言,以梅为题,接本宫一首诗如何?也让本宫见识见识,能让六哥另眼相看的‘才情’。”

她话音一落,便有侍女捧上笔墨纸砚。嘉和公主略一沉吟,提笔写下:

“玉骨冰肌傲雪开,幽香暗渡冷亭台。

孤标岂肯群芳伍,”

这诗前两句还算工整,第三句“孤标岂肯群芳伍”却已显出刻意刁难之意,将梅花孤高不群的姿态推向极致,尾句极难承接,既要延续其孤傲,又不能落俗套,更需在立意上压过公主一头,否则便是自取其辱。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辛久薇身上,等着看她如何应对这几乎无解的难题。李蓉等人眼中更是充满了幸灾乐祸。

辛久薇看着那纸上的诗句,神色依旧平静。她缓步走到案前,并未立刻提笔,目光再次投向窗外那株在寒风中傲然挺立的朱砂梅。片刻后,她执起紫毫,蘸饱浓墨,笔走龙蛇,清冷的声音随着笔锋流淌而出:

“玉骨冰肌傲雪开,幽香暗渡冷亭台。

孤标岂肯群芳伍,

自有清魂映日来!

最后一笔落下,力透纸背!满园寂静!

“自有清魂映日来!”

这七个字,如同惊雷炸响在众人心头!

前句写梅之形与香,承接公主的“孤标”,却笔锋一转,不写其如何孤傲避世,而是直指其内在精神——清魂!

它无需刻意标榜孤高,其冰清玉洁的魂魄,自能辉映日月,傲视群芳!意境瞬间拔高,格调超然脱俗!更妙的是,“映日”二字,一扫前句“冷亭台”的孤寂清寒,带来一种光明坦荡、生机勃勃的力量感!

这已不仅仅是才思敏捷,更是胸襟气魄的碾压!

嘉和公主脸上的从容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难以置信的震惊和一丝被当众压制的愠怒。李蓉等人更是目瞪口呆,哑口无言。

赵明微眼中精光一闪,随即垂下眼帘,掩饰住那份深深的忌惮。

徐静姝看着辛久薇挺直的背影和那力透纸背的诗句,眼中流露出由衷的赞叹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辛久薇放下笔,神色淡然,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她微微颔首:“久薇献丑,公主殿下见笑了。”

就在这时,辛久薇眼角的余光,不经意间扫过暖亭连接外廊的月洞门处。

一个穿着深蓝色管事服、看似在指挥侍女添炭的中年男子,正侧身与一名小厮低语。他抬起手,似乎是拍了拍小厮的肩膀。就在他抬手的瞬间,袖口内侧,一个极其微小、形似狐狸的暗纹标记,在透过窗棂的冬日阳光下,极其清晰地一闪而过!

辛久薇的心跳骤然漏了一拍!瞳孔瞬间收缩!

祁淮予!血鹞!

这标记再次出现,而且是在嘉和公主的梅园!这意味着什么?二皇子萧灼对这座梅园的掌控,或者说,祁淮予的势力,已经渗透到了公主身边?

寒意,比园中的冰雪更甚,悄然爬上辛久薇的脊背。这看似风雅的赏梅诗会,瞬间变成了龙潭虎穴!

“辛姑娘好诗才!真是令人大开眼界!”赵明微的声音适时响起,带着夸张的赞叹,打破了亭内诡异的寂静,也将众人的注意力重新拉回,“公主殿下,您说是不是?”

嘉和公主勉强压下心中的不快,挤出一丝笑容:“嗯…尚可。”她显然不愿再多谈此事,转而道,“开席吧。诸位入座,尝尝本宫这梅园特酿的梅花酿。”

诗会的气氛在推杯换盏中重新变得“热闹”起来,只是这份热闹下,暗流更加汹涌。辛久薇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或真或假的恭维,或明或暗的试探,纷至沓来。她应对得滴水不漏,心思却早已飞到了那个血鹞标记和其背后隐藏的巨大阴谋上。

宴席过半,徐静姝寻了个机会,悄然走到辛久薇身边,借着斟酒的姿势,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低语道:“辛姑娘,锋芒太露,易折。这京城…水太深。方才那位管事…姓钱,是公主府的老人了。”她点到即止,眼中带着善意的提醒。

辛久薇心中微凛,看向徐静姝,低声道:“多谢徐姑娘提点。”这位清流御史之女,似乎并非表面那般沉默寡言。

离开梅园时,天色已近黄昏。残阳如血,将梅树枝干的影子拉得老长,投射在覆雪的地面上,如同张牙舞爪的鬼魅。辛久薇坐在回王府的马车上,闭目养神。梅园的诗才显露,血鹞标记的再现,徐静姝的提醒…今日种种,如同走马灯般在她脑中回旋。

京城的水,果然深不可测。而萧珣,仍在“病榻”之上,气息奄奄。她仿佛独自站在一片巨大的、随时可能塌陷的薄冰之上,四周是深不见底的寒潭和潜伏的恶兽。

回到王府那僻静的院落,主屋依旧门窗紧闭,药味浓重。柳鸦迎上来,低声道:“姑娘回来了。殿下…今日还是老样子。”

辛久薇点点头,目光投向那紧闭的房门,疲惫的眼底深处,是比这京城的暮色更深的凝重和决绝。她需要更快的速度,更清晰的线索。祁淮予…还有那个钱管事…必须尽快查清!

梅园归来后,辛久薇的心境如同蒙上了一层寒霜。

嘉和公主府管事钱某袖口那一闪而逝的血鹞标记,如同毒蛇的信子,时刻提醒着她祁淮予那条毒蛇与二皇子萧灼势力的深度勾结,以及其触角延伸之广。王府的“庇护”之下,看似安全,实则步步惊心。

她不再满足于被动等待辛葵的消息。利用徐静姝暗中传递的清流消息网碎片(徐父虽处境艰难,但旧日门生故吏尚在),结合辛葵自身在京城经营多年的暗桩,辛久薇将追查的矛头,精准地指向了那个在梅园露过面的钱管事。

线索如同散落的珠子,被辛久薇冷静的头脑一一串联。钱管事近月来频繁出入城西几家不起眼的当铺和药铺,行踪诡秘。其中一家名为“济世堂”的药铺,看似普通,账目却有几处难以解释的微小亏空。更耐人寻味的是,辛葵手下一个擅长追踪的暗桩回报,三日前深夜,钱管事曾独自一人,驱车前往城郊一处香火冷清的寺庙——寒潭寺。

寒潭寺?

辛久薇立刻想起辛葵之前提过,追踪那个袖口有血鹞标记的随从时,模糊的线索也曾指向寒潭寺附近!难道那里是祁淮予或其同伙的一个秘密联络点?

这个念头如同投入死水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辛久薇当机立断,必须亲自去寒潭寺探查一番!她以“为殿下寻访古寺高僧祈福”为名,向柳鸦报备。柳鸦虽面露忧色,言及城外不太平,但见辛久薇态度坚决,又搬出为殿下祈福的名头,只得应允,只是反复叮嘱多加小心,并执意安排了两名王府身手不错的护卫“随行保护”。辛久薇心知这是监视,但此刻也顾不得了。

翌日清晨,天色阴沉,寒风料峭。辛久薇只带了辛葵,在两名王府护卫的“护送”下,乘坐一辆不起眼的青呢马车,驶向城郊寒潭寺。

寒潭寺坐落在京郊西山一处背阴的山坳里,远离官道,位置偏僻。寺庙规模不大,年久失修,红墙斑驳,殿宇破败。寺门前的石阶覆着厚厚的枯叶和青苔,香炉冰冷,香灰早已被风吹散,只有几缕残存的香烛气息混合着陈腐的霉味,在清冷的空气中飘荡。寺内古木参天,枝桠虬结,更添几分阴森寂寥。偶有几个形容枯槁的老僧在庭院中慢吞吞地扫着落叶,对来客漠不关心。

辛久薇一行人踏入寺门,一股阴冷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她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四周,辛葵则默契地落后半步,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每一个角落。那两名王府护卫,一个守在寺门口,一个看似随意地跟在她们身后不远处。

“施主是来上香还是祈福?”一个面容愁苦、穿着打满补丁僧袍的老僧慢悠悠迎上来,声音有气无力。

“听闻贵寺清净,特来为家中病人祈福,顺便添些香油。”辛久薇递过一小锭银子,语气平和。

老僧浑浊的眼睛亮了亮,接过银子,态度稍微热络了些:“阿弥陀佛,施主善心。大殿请,老衲去取功德簿。”说罢转身蹒跚离去。

辛久薇给了辛葵一个眼色。辛葵会意,假意四处观看寺中景致,身形却悄然向寺庙后院方向移动。辛久薇则缓步走向正殿。

大殿内光线昏暗,佛像金漆剥落,供桌蒙尘。只有长明灯一点如豆的微光,在穿堂风中摇曳不定。

(高亮:文中诗句等都为百度后化用,非我原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