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处那么多,那缺点呢?”林捷闻言一阵心动,随后追问道。
“缺点同样明显!”林昊直视着林捷说道:
“全线开工,意味着粮食、工具、炸药的消耗将成倍增加,财政压力超过林县的承受能力。”
“以我们现在的家底,恐怕……很难支撑这样全面的开工的消耗。”
两个方案,一个用极致的代价换时间,一个用全面的铺开拼速度,都指向了同一个无解的难题,钱粮。
林捷陷入了长久的沉默,眉头紧锁,在指挥部来回踱步。
“修建六十米高的跨河渡槽,或者全线开工……!”他喃喃自语,这两个大胆至极的方案在他脑中激烈交锋。
因为有了林昊的干预,提前得到引漳入林的许可,也比原本提前三个多月开工。
因此他们想当然地认为,一人挖一米,加上其他因素也最多三个月完工,所以在开工前,他们才会说出春节前通水的事。
而林捷没想到的是,林昊给出的工程方案,让他们有可能在劳动节前通水。
只是林昊给出的两个解决方案,让他有些下不定决心,想要提前完成总干渠,就必然消耗更多的钱粮,有些超出他们的承受能力。
如果不想额外多花钱粮的话,那就按照计划工期施工,这样能将钱粮平摊在每一年上面,他们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但无论他选择哪一个,都将是押上政治生命和全县未来的豪赌。
想到现在的旱情,以及林县人民对水的渴望,林捷坚定的问道:
“既然两个都能节省时间,那花费资金和物资最少的是哪个?”
“当然是修建跨河渡槽了,其实我计算过,我们修的毕竟是渡槽而不是大桥,而且按照我设计的渡槽,所消耗的资金和水泥,基本在我们的承受范围之内!”
其实以林昊庞大的物资储备,无论哪个方案都能满足,主要是不好名正言顺的全部拿出来。
不过,若是临街想最快速度通水,那他拿出的物资就要少得多,也没有全线开工那么显眼。
林捷听到这里,看着地图愣愣发神,随后突然说道:
“可惜南谷洞水库还要等一年半,不然可以直接修建四期工程,暂时解决林县缺水问题!”
其实红旗渠总渠工程,一开始是全线开工的,但后来发现自身实力完全无法支持,主要是旱灾干旱、资金不足、工具不足、炸药等各种物资支持不起。
于是果断调整总干渠施工计划,把原来的全线出击,改为集中力量先修好山西境内的20公里。
之后二期工程修到木家庄的位置,旱情更加严重,关键是三期工程还有24公里,至少还需要两年时间,而此时的林县已经等不了那么久了。
因此再次调整计划,作出了新决策:“调整工序,隔三修四!”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了一个更好的方案,能暂时让林县人民用水问题。
那就是林县刚刚建成的南谷洞水库,这座中型水库,库容6900万立方米,已经正式蓄水了,还没发挥效益。
南谷洞水库在浊漳河支流露水河上,这是一条季节性河流,水库建设好后,刚好成为红旗渠的补给水源。
而它下游的渠道,正是属于第四期工程。
在红旗渠总干渠的四期工程中,三期工程木家庄至南谷洞段渠线最长,有23公里,预计工期为两年。
修了三期再修四期,等到总干渠全部建成通水,起码还需要三年时间。
而且困难时期未过,多年连续施工不见效益,民工的情绪会受影响。
如果“隔三修四”,先干第四期工程,南谷洞水库的水就能提前跨过坟头岭,全县大部分旱地可得到有效灌溉,人畜饮水得以解决。
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巨大收益,一举多得,这也就是四期工程,施工顺却是按照一二四三顺序修建的原因。
而林昊的方案就更加极端了,将三期工程后半截,和四期工程前半截划为支渠,直接修建跨河渡槽输水,同时开启四期后半部分建设。
虽然工程是同时开建的,但因为少了二十多公里,消耗的资金和粮食要比第一个方案更少。
而就在林捷犹豫不决的时候,地委一个电话过来。
林捷握着电话听筒,听完余副书记的话,眉头紧锁的说道:“余副书记,工地上正在攻坚阶段,我这时候真的走不开……!”
然而电话那头,余副书记不容置疑的说道:
“这次是省里的粮食三级干部会议,省里各地委各县委的一二把手,都必须到场。”
林捷满心无奈,试着着商量道:“余副书记,能不能让李明阳同志,替我参加一下啊?”
“林捷同志!”余副书记闻言立刻不高兴了,声音陡然严厉道:“林捷,你是不是觉得你的脸特别大呀!”
感受到对方的不悦,林捷立即压低声音说道:
“余副书记,我跟您交个底。我跟林总工正在讨论一个加快修建红旗渠的办法啊,如果这个方案成功,我们有望在今年让总渠通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