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 > 第455章 .艺术家?李老师再下一城

不知是明媚的舞台灯光使回荡在舞台现场的c大调音阶变得更明亮,还是明朗的c大调音阶使舞台灯光变得更清晰。

就在李安起手热身的一瞬间,整个舞台好像进入了音乐会的开场。

唐老爷子见过不少年轻演奏家在热身的时候就忍不住露出锋芒,用炫技代替热身,以彰显自己作为独奏家的身份。

年少轻狂没有问题,但是必须得懂得年少轻狂和年少轻浮的区别。

在唐老爷子看来,炫技演奏是无法达到热身效果的。

热身的目的是让身体快速进入状态,同时感受乐器在舞台上的声响效果,然后根据自身习惯做出个人调整。

这个调整包括听觉上的和意识上的。

不同于其他任何体裁,演奏协奏曲是需要和乐队配合的。

所以看一名独奏家在舞台上的热身方式就能看出这名独奏家对于乐团抱着一种怎样的态度。

如果只是一味地炫耀技术,那么这名独奏家并没有认真对待乐团,或者说没有建立起合作意识。

并且在卸下背包之前对乐团表示出语言和行为上的尊重,这只是表象。

而能在热身的时候清楚自己是来干什么的,这才是打心底对舞台的尊重。

李安的热身再一次得到了唐中甫的认可。

这是一个尊重舞台,待人真诚的青年。

从登台到热身,可以说言行合一。

不知不觉间,唐中甫对李安即将演奏的贝四也更加期待了。

镜头回到舞台。

李安大致适应了一下手里的钢琴和大厅回音效果便立马停止了热身。

“唐指。”

他看向唐千峰表示自己可以开始了,实际上他早在上午就为下午的排练做足了热身。

唐千峰收拢乐团,走上指挥台。

现场瞬时进入安静状态,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钢琴前。

而李安的目光则是一直落在唐千峰脸上。

贝四第一乐章的开头由钢琴独奏开启,随后乐队才会加入。

也就是说这里存在一个由谁开始的问题。

1.由李安开始,唐千峰根据李安的速度领着乐队再进入。

2.由唐千峰开始,李安跟着唐千峰的指挥动作进。

第一种情况李安具有绝对的自由发挥空间。

第二种情况指挥和乐团会更加轻松。

这是从功能上来讲。

而现实中的大多数情况,作为第一次合作的双方,听独奏家的还是听指挥的,基本取决于咖位。

指挥咖位大,就听指挥的。

独奏家咖位大,就听独奏家的。

很显然眼下的情况李安应该紧紧地盯着唐千峰,当然,他也是这么做的。

不仅如此,他还时刻留意着唐千峰的神情。

为什么连神情也要关注

因为指挥在提示音乐即将开始的那一刹那,指挥想要听到的音乐感觉就会藏在那一瞬的神情里。

然而唐千峰直接给了李安一个绅士的微笑,接着便是一个请的动作。

唐千峰的举动很明显不是提示音乐开始,而是选择了1,选择把发令枪交给李安。

可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李安回以请的手势,把发令枪又交换给了唐千峰。

这就有点意思了。

如果第一次李安选择让唐千峰开始是一种谦卑的表现,那么在唐千峰主动交出发令枪之后他第二次依旧坚持由唐千峰开始,就是一种自信的表现了。

因为现场所有人都知道,李安是第一次和唐千峰合作。

由唐千峰开始,李安就必须在一开始跟着唐千峰走了。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绝对的把握,李安怎么会主动放弃由自己来主导。

如果只是一味地显示自己的态度而再三退让,那就不是谦卑了,是愚蠢。

唐千峰抬手,乐手们的目光从钢琴前来到指挥台。

既然李安要自己开始,看来已经做好万全准备了,那正好省事了。

老牌指挥都有自己的起手动作,唐千峰的习惯是右手小臂微微抬起手腕外翻。

李安也还是在这瞬间把握住了唐千峰眼神中的柔和神色。

指挥需要充满着一点幻想色彩的、甜美的开头。

“当当当当-”

抬手指落,李安用指肚点出了第一乐章的引子动机。

均匀连贯的音符带着一种自由速度,却又完全在唐千峰的起手速度中。

琴声侧重色彩得到同时依旧扎实稳健,顷刻间舞台上空起起伏伏的音律回旋。

唐千峰顺势左手轻轻一点,弦乐组丝滑的接过钢琴,就好像已经排练过无数次,就这么的,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的大幕再一次从大剧院的舞台上拉开。

台下一角,唐中甫老爷子跟着眼前的音乐轻点着手指。

从他的视角,舞台上正在发生的一切都是融洽的。

只用听这么一小段,他就知道后续的排练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进行。

李安非常稳,乐团也非常稳。

这支乐团的现役成员都是中青年,里面已经没有唐中甫时代的老人了。

可乐团的风格却是依旧延续了当年。

如果到时候按照此刻的配置登台,那么没有任何问题。

唐千峰的水平他心里更有数,他相信在唐千峰的调和下,到时足以将这首作品的精华呈现。

可问题是到时候和李安同台的是鹿特丹交响乐团。

经过大换血的鹿特丹交响乐团如今是由一群年轻人组成的,在新总监梅尔的调教下,这支乐团已经彻底转型不再延续老一套曲目的演绎方式。

那么问题就清晰了,以李安目前的演奏,可能无法与鹿特丹奖项乐团摩擦出太大的花火。

有时候太稳了也是一种问题。

今天这场排练属于提前给李安搭架子拉一拉,重头戏是下个月鹿特丹来了之后,到时候李安会正式与鹿特丹进行合排。

在这一遍最开始的地方,他是希望看到由李安来起头。

因为他清楚唐千峰来开头会是什么模样。

现在李安完全跟着唐千峰走了,他完全看不到李安作为独奏家对这首作品的理解。

不过他相信李安一定有自己的东西。

如果李安没有万全的准备,他是做不到第一次与乐团合作就能达到如此舞台效果。

接下来就看李安和唐千峰怎么沟通了。

今天的场合还不需要他登台。

转眼三个乐章过去。

第一遍排练没有任何中断,可谓是一气呵成,随着唐千峰收手,散落在观众席四处的现场工作人员为舞台送上了掌声。

李安拿起手边的手帕擦了擦汗,接着便与唐千峰交流起来。

比起二人刚才在舞台上的寒暄客套,此刻二人看起来亲近了许多。

可以理解,从这一遍结束开始,二人也算是一种“战友”了。

由于舞台上有点乱,再加上二人近距离交流,搞得唐中甫也听不清二人具体说了点什么,搞得人心里还怪痒痒的。

要真说起来,二十年前唐中甫可是出了名的排练狂魔。

谢老爷子是到点就让乐手下班,而唐中甫是这个地方拍不好今天谁也别想走。

所以此刻看着唐千峰李安二人窃窃私语的模样,他还是忍不住有种想参与其中的感觉。

短暂的五分钟过去,唐中甫就见唐千峰比画着左手,神情好像还有点激动,一旁李安也不知道在笑什么,又是点头又是摇头。

紧接着所有乐手都跟着笑了起来。

“好!”

唐中甫最后就听到李安大喝一声好,他也笑了笑,看情况这小子是上状态了。

好,那我让我听听你们沟通了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随着李安再次坐回钢琴前,现场再次陷入安静。

这次所有乐手的目光都落到了钢琴前,像是等待钢琴发号施令。

镜头来到钢琴前,李安老师的胸膛起伏不停,几口深呼吸过后他的肩膀才稳定下来。

片刻,他抬起手,没有再在一眼指挥台,如同完全沉浸在个人情绪中。

“当当当当!”

指落琴响!唐中甫眼神中闪过一丝惊异,顿时整个人都坐起来了。

好小子,果然是藏拙了。

锤击般的引子带着冲破一切的力量,顷刻间便让人忘记了刚才甜美的开篇。

整体速度也加快了十五拍左右,这让弦乐加入时直接处于一种弹性十足的状态。

音乐的内在动力直接显现。

唐中甫望着钢琴前的李安再次露出笑容。

他应该怎么形容这一遍由钢琴带起来的音乐,就好像一簇火苗被突然拨亮,使音乐一瞬跃升。

两个乐章听完之后,他可以下结论了。

如果梅尔此时也在现场,一定会在激动地跟着音乐抬起左手对着空气猛抽。

听完第三乐章,他只剩下一个问题。

-

中场休息快结束时,有人发现了老团长竟然今天也来了。

就坐在背对着舞台的左角。

这无疑又让众人对李安真实身份多了一丝好奇。

竟然能让老团长亲自莅临现场

众人已经不知道多久没有在排练现场见过老团长的身影。

随着众人的目光,李安隐约看到坐在观众席上的那位银发老人似是对着他笑了笑。

“李老师,我们看看第二乐章。”

唐千峰示意李安放松,接着拍拍手,下半场排练开始。

抠细节是排练的重点。

到了这个环节,乐团就完全成为背景板了。

接下来他们只需按照独奏家和指挥提出的想法要求吹长一点音符,或是在某处地方用下弓拉奏。

李安在这个环节再一次展现了他的技能。

他对于舞台上的每一种乐器都如数家珍。

这一点和寻常的独奏家完全不同。

通常一名独奏家提出想法的方式大都如:小号声部这里在吹得强一点,弦乐的音量再弱一点。

除了强弱以外,寻常的演奏家好像再也找不到什么能够表达自我的方式。

一般这种情况都会让乐手有点头大,我知道你要强几秒,怎么强

而且当他们强了或弱了之后,独奏家依然表达不满意,最后还得由指挥在其中翻译。

甚至有些时候指挥都不能完全理解独奏家到底要什么

你特喵的到底要哪样!真有指挥会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心里暗骂。

而李安把所有问题都简化了。

“麻烦小提老师在这里连续三五小节保持强烈力度。”

小提就喜欢这种人,老师不老师的也不重要,你把需求说清楚就行了。

这不就清楚了吗

连续五小节,范围有了。

强烈,这不力度也清晰了,比起用“强”这一个字,再加上一个烈,连音乐情绪都有了。

最后,持续,状态也有了。

持续保持强烈的情绪拉奏五小节,这不一目了然。

再比如:

“双簧管老师这里可以吹得再开阔一点吗”

开阔,多么明确的要求。

它实际上要表达的是需要一种将空间感增大的感觉。

“没问题李老师。”

众人笑,不知不觉间大家也跟着唐千峰一起叫李老师了。

“您可别,叫我小李就好。”

大家叫李安老师可不全是因为唐千峰也叫李老师,就比如这位单簧管乐手,面对李安提出的要求,他完全可以点点头就行了。

很简单,李安得到了他的认可。

他之前就经历过一次,也是这种情况,一位国内的一个钢琴家,业界颇有名气,需要他吹的声音大一点。

结果就是一个字——大。

他吹大了,钢琴家摇头。

然后他又吹了一种大,钢琴家还是摇头。

结果最后钢琴家的意思是这里需要一种扩散的感觉。

气不气人。

而李安只用了三个字,开阔点,他就完全明白自己要怎么做了。

这位小李老师是真不简单。

如果上半场排练大家对李安还只停留在钢琴家,那么下半场他们对李安的印象已经来到——艺术家。

也只有艺术家的想象力才能用只言片语将音乐画面描绘出来。

说得再直白点,因为李安已经对着一切有了清晰的画面,所以他才能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那么请问这些全部藏在总谱里的细枝末节是怎么被李安提炼成画面的

答案对于每一个人都再简单不过,李安老师做足了功课。

能把自己的声部弄明白,那是钢琴家。

能把一首作品的所有声部弄明白,这是艺术家。

排练至尾声时,部分乐手颇有些感叹,要是以后都是这样的排练得多舒服。

就算今天没有老唐在都可以进行排练,这位李老师完全可以同时兼任独奏和指挥。

甚至于唐千峰自己都生出了这样的想法。

观众席一角,唐中甫看向李安的目光已经从微笑升级为热切。

这是个人才,绝对值得培养的人才。

他不得不再次感叹,方永波个小崽子实在是太有眼光。

不过好像历来也没有明文规定乐团之间不能挖墙脚吧

这事他们几个老伙计年轻的时候可没少干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