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回八零,撩汉致富两不误 > 第57章 包子事业的发展道路

重回八零,撩汉致富两不误 第57章 包子事业的发展道路

作者:炽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2 01:29:20

做好了明天摆摊的准备工作,沈晓玉回屋开始了自习。

她准备先从简单的入手,把初高中的语文英语快速过一遍,把有很多公式需要理解的数学放在最后。

大概翻看了一遍教材之后,她拿出本子和笔,制定了一个为期两个月的学习计划表。

心里有了数,她迅速沉浸在了学习当中。

第二天,沈晓玉起来的时候,发现杜云山已经在厨房里忙活起来了。

他正在和面。

沈晓玉怕吵醒孩子们,轻声说道:“你再去睡一会儿,现在还早呢。”

外面天都还没亮。

杜云山揉好了面,见沈晓玉不再需要他,点点头出了厨房。

沈晓玉忙中偷闲,发现杜云山并没有回屋,而是在院子里打起了拳。

他的拳法十分有力,在安静的院子里,甚至能听到呼呼的破风声。

沈晓玉不懂拳法,只觉得**着上半身的杜云山分外的……

有魅力。

沈晓玉一边偷看一边干活,感觉干活都变得更有劲儿了。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原来是这个意思?

院子里又跑出来一个小小身影,是狗蛋。

“爸爸,你在打什么,我也要学!”

杜云山摇摇头,说道:“你学这个干什么,小孩子学这些没用。”

狗蛋分外坚定:“爸,我就要学!要是我会功夫,我就可以保护妈妈和弟弟妹妹了!”

杜云山感觉一阵欣慰,“行,你先打两拳给我看看。”

父子两个在院子里打拳,一直到晨光洒进院子里,才停下来去冲凉。

沈晓玉也做好了所有早点,往集市走去。

果然,因着有昨天积累的顾客,今天的包子馒头卖的飞快,还有几个是昨天的顾客介绍来的。

不知是谁,还给沈晓玉起了个‘包子西施’的名号,这个名号还不知怎么传了开去。

今天来买早点的顾客,有不少都是听说集市新来了个包子西施,来看热闹的。

沈晓玉得知之后也是哭笑不得。

如果能选,她更希望是她的包子出名,而不是她。

今天的生意十分火爆,沈晓玉给熟客们都送了萝卜腌菜。

隔壁卖土豆的大婶忍不住羡慕道:“你这生意可真好,这一天得赚十块钱吧?”

这种打听沈晓玉一天能遇到几次,不少人眼馋她这里生意好,过来打探消息。

她每次都避重就轻道:“我进货就要好几块,和面和馅儿要花几个小时,早上三点多就要起来。”

闻听此言的人都摇头走了。

他们这些农民,卖点农产品只是为了多一份收益,还是要指望着田里的地赚钱的。

要是整天花这么多时间做包子馒头,能不能受得了这份罪不说,也没那些时间。

再说了,他们可舍不得拿几块钱去进货,万一卖不出去,那不就全赔了吗?

土豆大婶却不依不饶,继续问道:“你这包子馅儿是咋和的?就加猪肉和大葱就行吗?”

沈晓玉的笑容收了收,“要不你买一个尝尝?尝尝自然就知道包子馅儿里有什么。”

大婶果然闭嘴不说话了。

两毛五一个包子,贵的要死,她才不会买!

今天卖的比昨天还快,不到两个小时,沈晓玉的包子馒头就都卖完了。

时间还早,沈晓玉把东西放在原地,拉着杜云山在集市上逛了一圈。

她看到有个摊位在卖鸡蛋,一堆鸡蛋旁边有个箩筐,箩筐里是十几个小鸡崽。

小鸡崽叽叽喳喳的叫着,十分可爱。

沈晓玉跟杜云山说:“咱家院子空着也是空着,我想买几只鸡崽养着,等以后下蛋了给孩子们补补营养。要是鸡蛋有多的,我还能顺便卖一卖。”

杜云山点点头,“我今天回去就在院子里垒个鸡窝。”

沈晓玉又买了些油盐酱醋,家里要做包子馅,这些调料消耗太快。

她发现这时候的人做饭不好吃最大的原因就是舍不得放油和调料,她做的菜和包子也没有别的秘诀,只是舍得放调料而已。

但是大家都觉得比别人家的香很多。

沈晓玉买什么杜云山都不过问,只是沉默地帮她提东西。

沈晓玉看他这个样子有心逗弄他:“你怎么不管我花钱?不怕我败家吗?”

杜云山一本正经道:“要是你把家败了,那肯定是我赚的不够多。”

沈晓玉震惊了。

她看过很多心理学的书,人的微表情会下意识地吐露内心真实的想法。

她努力在杜云山脸上找到开玩笑的痕迹。

但是……没有。

杜云山是认真的。

沈晓玉怀疑杜云山是不是上过什么培训班,哄人开心的话随口就能说出来。

关键是别人是真的哄人,他是来真的。

这天,收入二十一元六角,净利润九元八角。

一天就能赚近十元,已经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数字了。

这时候国营工厂的工人一个月的收入是50元左右,沈晓玉一天就赚了国营企业工人月薪的五分之一。

更别说这时候农民一个月辛苦劳作只能赚几元钱。

但沈晓玉还是不太满足。

她想做的事情,这点本钱还远远不够。

不过她还是迅速调整好了心态。

一切都才刚刚开始,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好的,总不能一口气吃成个大胖子。

隔天,再到集市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在沈晓玉的摊位前早早等着了。

“给我来两个包子,我急着去单位上班。”

“我先来的,先给我来五个馒头!”

沈晓玉笑脸迎人:“别急别急,今天的包子馒头管够!”

连着买三天包子的大姐成了沈晓玉的忠实客户,她忍不住替她操心起来。

“你这手艺完全可以开店了,还是要有个店铺稳当些。”

一旁还有人应和:“就是哎,你这包子比国营饭店的还好吃,开店肯定赚钱!”

沈晓玉说道:“借您吉言,我是想开店,现在在积累本钱呢。”

大姐想到了什么:“你可以去机械厂门口卖包子!我男人就在机械厂,他们厂子食堂难吃的很,你早上去卖包子,中午再卖点面条什么的,保准有生意!”

大姐越说越觉得靠谱,甚至都帮沈晓玉想好了以后的发展道路。

“你以后就在机械厂门口开个店,保准发财!”

沈晓玉还真的想过去工厂门口摆摊。

来县城集市的一般都是农村来赶集的,要不就是附近的居民,消费能力有限。

相比之下,有着‘铁饭碗’的国企职员的消费能力就高得多。

机械厂的员工待遇在全省属于中上水平,买几个包子馒头是很能消费得起的。

沈晓玉谢过大姐的好意,送了她两个包子。

大姐非说不要,推拒了半天才收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