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道医打工仔 > 第81章 游梁启超故居

道医打工仔 第81章 游梁启超故居

作者:鲁国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2 01:19:05

星期六晚上聚会是前一天就说好了的。

一凡上午给了两百块钱叫麦小宁如果赶得及就中午去买菜,如果赶不及就下午下完班后一起去买,结果吃过午饭后,麦小宁叫一凡拿摩托车钥匙,说是跟温蓉一起去长洲市场买菜。

一凡早就教会麦小宁骑摩托车,有时出外面还是麦小宁带自己,知道她的车技也不错,交给她车钥匙后,交代几句注意安全之类的话,她骑着摩托车就走了。

麦小宁两人买好菜后才中午一点半,把车钥匙和菜放在一凡办公室后就去了上班。

下午下完班后,麦小宁来提菜,丁爱玲带着她们先去了租的地方,一凡直到六点多才回到那里。

只见丁爱玲、杨珊和区可欣坐在客厅聊天、看电视,厨房里只有麦小宁和温蓉在一起做饭。

今天杨珊也来了,这是一凡没有想到的,杨珊一改以前那种趾高气扬的模样,她深深知道,在公司里做事是必须凭文化知识和工作水平的,想凭脸蛋在公司是干不长久的,哪个公司都不养闲人,拿歌厅那种公主脾气待人处事必然得不到好果子吃。

区可欣可以说是麦小宁的跟班,只要有麦小宁的地方,大多数她也在,如果不是她在玻璃厂工资待遇还好的话,她一定会追着麦小宁来东成公司上班。

六点半左右,菜就做好了,大多数菜是清淡的,只有一两个放了辣椒,一凡知道这是麦小宁照顾丁爱玲不太吃辣。

看着满满的一大桌子菜,色香味俱全,大家的吃欲就引出来了。

区可欣打开酒瓶,想给大家倒酒,一凡说,冰箱里还有点米酒,弄热来给丁小姐喝,大家一听还有米酒,都想喝,知道一凡从家里弄来的米酒很醇厚,可惜的是剩下不多,这样其他人只好喝白酒,丁爱玲喝米酒。

饭间,丁爱玲说,明天是星期天,我们去哪里玩吧。

麦小宁说,听说梁启超的故居在新会,读书时读到他写的《少年中国说》总觉得他很伟大,去参观他的故居,必定有不一样的收获。

区可欣说,她明天要加班,没时间陪大家,其他人都说,好呀,难得有这么好的机会,到新会路途也不远。

丁爱玲说:\"是啊,在新加坡也读过梁先生写的《少年中国说》,虽然我不是中国人,但对他那种为民族大义着想,对少年中国的热爱,想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现状,激发中国人接受先进文化制度的思想还是相当佩服的。尤其是里面“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这几句话,不论放在哪个国家都适用,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

麦小宁听丁爱玲说过后,思考了一番,整理一下言语说:“《少年中国说》是梁先生在被迫流亡日本,创办了《清议报》,积极推动维新运动时写的,说中国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少年中国,梁先生怀着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具有一腔强烈的进取精神。”

一凡端着酒杯站了起来说:“《少年中国说》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对帝国主义污蔑的有力回应,也是对国内悲观情绪的纠正,文章通过对比老年和少年,指出中国的前途是光明的,最终必将超越所谓的强国。

如今我们国家越来越富强,民族的觉醒力越来越大,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伟大富强干杯!”

大家在忧国忧民间,喝完了两瓶白酒,吃完了桌上的菜,一致商量好明天上午九点半出发,去新会参观梁启超先生的故居。

梁启超先生故居,位于广东省新会市会城街道茶坑村中村二巷八号,建于晚清,是梁启超先生童年接受启蒙教育和少年时期成长生活的地方,是一幢古色古香的青砖土瓦平房,建筑面积四百多平方米。

新会市古称冈州,历史悠久,南朝宋永初元年设立新会郡,隋开皇十年撤新会郡,划分为新会、义宁、封平三个县。1992年撤县设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南部的银洲湖畔、潭江下游,东与中山市相邻,南与斗门区相连,北与江门市、鹤山市接壤,西与开平市、西南与台山市相接,毗邻南海和港澳,她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特产闻名,素有“葵乡”、“陈皮之乡”、“鱼米之乡”之称。

那天一凡开车,丁爱玲坐副驾驶位,后座是麦小宁、温蓉和杨珊,经中山的小榄、穿古镇,过外海大桥后左转进入新会的。

来到梁启超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那座大理石古式建筑门楼,威武高大, 足有七八米宽,上面刻着“梁启超故居”五个黑色大字,遒劲有力,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格外醒目。

走过门楼后是几栋颇具岭南特色的青砖土瓦明清式建筑。

梁先生故居,据说是他的曾祖父所建,正门旁设书房,其上为楼阁式二层建筑,从书房旁设台阶上落。分为偏厅(客厅)、正厅、两个厢房、门廊、天井、阁亭等,厅后设神阁,木构筑,饰木雕花;房内设木阁楼,筑有走马楼式回环栏杆。

厅堂坐东朝西,两面为卧室,上有木楼。厅外是一方小天井,门户开在天井侧边南向,厅堂的南侧还附筑了一座两层的小楼阁,可在上面读书和眺望。

怡堂书室与故居是连体建筑,是梁先生接受启蒙教育的地方,拱形外门,砖木结构,硬山顶,有灰雕装饰耳房正厅都设花格子,木雕工艺较为普通。

据说这是梁先生与妻子李蕙仙新婚居住,也是其长女梁思顺的诞生地。

进入文昌阁,便是一个陈列室,这里陈列着梁先生的着述、书信、照片以及使用过的印章、砚台、笔、墨、茶缸等遗物。

徜徉于梁先生故居,好似自己置身于那个时代,仿佛看到了梁先生少年时读书时的场景,接受儒家传统教育的一幕幕,看到了维新运动时期朝气蓬勃的梁启超先生,也依稀能看到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梁先生一副忧国忧民的高昂斗志。

一声声呐喊、一阵阵高呼在耳边响起,回荡在整个故居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参观完梁启超先生故居,已是中午十二点多,大家满怀激动的心情离开了那个着名维新领袖生活过的地方。

大家没有沿原路返回,而是像梁先生一样勇往直前朝前方的路而去,一凡带着大家在新会买了一些当地的土特产,在新会市吃过午饭后,在路上看到满山种的菠萝,丁爱玲说,一起上山摘菠萝吧。

停下车后,五人上山,拿起果农的刀,每人割了两个菠萝,果农拿袋子帮大家装好,一凡付完款后,打道从新会,经珠海斗门、中山的板芙镇回到中山市内。

一伙女人在车上谈今天的收获和感想,高兴得像小时候母亲领着自己上了一回街,回味着今天的所见所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