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七零独生女我妈资本家我爸老司机 > 第169章 小时候的朋友会是一辈子的朋友

等许玉枝下班回来的时候,年夜饭的菜已经准备妥当了,该洗的该切的该处理的都处理干净了,连米都淘好了。就等着下锅。

“淑芳来了。”许玉枝把包放好,系了围裙,卷了袖子就往灶台边走,“你这一来就干活的,星星你都不给姑姑倒杯水吗?”

沈非晚:……她就知道。

沈淑芳赶紧打圆场,“是我不要的,原本星星给我又拿点心又拿麦乳精的,可懂事了!这些菜都是她洗的,笋也是她剥的。”

就是,沈非晚皱着眉头疯狂点头,她明明那么懂事!

“行行行,是妈妈误会你了,对不起。”许玉枝乐了,“那今天下午辛苦你们了,赶紧去歇一歇,剩下的我来就行。你们坐等开放吧!”

烧饭这活沈淑芳倒是没再抢着干,她那点把东西煮熟的厨艺,大过年的,就不献丑了。

她和沈非晚一人捧着一碗麦乳精打算坐在门口台阶上,等着沈瑞生回来。

才出门,沈非晚就看见隔壁门也开着,小花坐在台阶上剥毛豆。

“星星姐姐,淑芳姑姑。”吴小花笑眯眯的和她俩打招呼。“新年快乐呀~”

沈非晚纠正道,“今天是除夕,还没到新年呢。”

“哦,那除夕快乐。”吴小花从善如流的改口道,她这两个月对着沈非晚,那真是沈非晚说什么就是什么。

她妈妈今天早上买了不少肉,说一会儿要包肉包子,这在前几年都是没有的。还有她们楼上的房间,也已经都改造好了,她妈说,等开春了,再找木匠给她打家具,幼儿园毕业就能住进去了。

吴小花知道,这些都是因为玉枝阿姨给的活,让妈妈赚了钱,才能有的。

她停下剥毛豆的手,从口袋里掏出两块糖来,跑到沈非晚和沈淑芳的面前,“星星姐姐,淑芳姑姑,吃糖。”

沈非晚有点头疼,你跑到我家门口来请我吃糖,那我的颜面何在?

她接过糖也站了起来,“你等一下。”说着就往回跑,很快就拿了几块用纸包着的饼干出来。

“呐!请你吃牛奶饼干!”

是沈瑞生从沪市买回来的牛奶饼干,铁皮盒子的,很是高级。越州这边的百货商店根本没得卖。

吴小花也没拒绝,弯着眼的接了过来,“谢谢。”她没有直接吃,而是捧着纸包先放回了家,再出来剥毛豆。

沈淑芳嘴里嚼着奶糖,安静的看着俩小女孩的互动,

“你和小花关系挺好的。”

沈非晚点头,“上学也一起,放学也一起,回家后也就隔了一堵墙。除了睡觉以外,每天见面的时间可能比跟我爸妈见面的时间都长,能不好吗?”

“真好,”沈淑芳的眼神里有些羡慕,也有些怀念,“我以前也有那么一个好朋友。就住我家隔壁,从小学到初中,都是一起的。她成绩很好,也没嫌弃我不爱读书,我俩总在一块玩。”

“那现在呢?她应该也工作了吧?”沈非晚歪了歪头看着她。沈淑芳说她朋友成绩很好,那估计能上中专或者高中,这年纪应该早就毕业分配工作了。

沈淑芳沉默了一会儿,“没了。”

沈非晚愣了愣,“没了?”

沈淑芳点点头,“我们那会儿……不让考中专了,但高中还是可以考的,不过考了也没用,高中里也在斗来斗去,考上了还得交学费。正好那会儿她们家得有人去插队,她哥不想去,便只能她去了。”

那女孩没有一个像沈瑞生那样为自己妹妹奔走的哥哥,她被分配去了北大荒插队。

69年那届知青,说是初中毕业,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更是一群小学毕业生。他们上初中的三年本来就没怎么能好好上课,一毕业就都被发配出去了。

最懵懂无知的时候,被拉去干最苦的活。

从地图的最南边突然拉到了最北边,那小姑娘还没来得及适应北方的寒冷,就先生了一场大病。

农场条件艰苦,没能好好的医治,落下了病根,还得一直干活。

后来她实在受不了了,便在当地和一户人家结了婚,怀了孩子。

那会儿是几岁来着?沈淑芳捧着碗眯着眼想着,

肯定是满十八了,但不会超过20岁。她记得自己收到的信里,话语很是割裂的。

她一边对生活现状充满了不满,那么多年过去了,她还是习惯不了北方的气候和饮食。对婆家和丈夫的生活习惯也满是抱怨。

但一边又对肚子里的孩子产生了母爱。她跟沈淑芳说,自己可能是要在这里待上一辈子了,但是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回城里,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实现这个梦想……

可惜,她的担忧都落了空。

沈淑芳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收到朋友的来信,还以为是她生了孩子,没空写信了,但自己每个月都有寄信过去慰问。直到进城来找沈瑞生的时候,碰到她朋友的哥哥时候才知道的。

年纪小,难产加基础病,最后落的一尸两命。

她最终还是没能回城,包括她的孩子。

因为嫁出去的女人泼出去的水,他们直接给她葬在了北大荒。

之前许玉枝还跟沈淑芳提过,让她别在乡下结婚,不然很难回城。

可是她不知道的是,沈淑芳再苦都没想过这种事,就是因为不想步她朋友的后尘。

“都说小时候的朋友,是可以当一辈子的朋友,你和小花都要好好的才是。”

“那肯定啊!她现在就是我最好的朋友,以后应该也会是的。”沈非晚抿了抿嘴,知道沈淑芳在担心什么,“姑姑,你放心好了,我们不会有事的。”

等她俩初中毕业都几几年了,大家生意都能做到飞起了,还用得着上山下乡的?

不过这事儿沈淑芳不知道啊,她这会儿鼻头有些发红,看起来是冻得。她摸了摸沈非晚的脑袋,若有所思道,

“听说家里只有一个的,就不用去插队下乡。”

李春兰无数次表示过只要小花一个孩子就够了,那吴小花应该是可以免去下乡插队的事情了。

至于沈非晚——

“不然你和你爸妈说一声,以后别给你生弟弟妹妹了……这样你就不用吃我们这种苦了。”

——————————

在这里讨论一下关于厨艺的问题。

有不少朋友表示,那个年代的孩子从小干活,不存在不会做饭的人,这是真的。

但会做饭和做出来的东西好不好吃还是两回事。菜好吃的前提是要做菜的那个人能尝得出好赖才行。

那年头粮食紧缺,父母做出来的东西,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了,不会去讲究口味。比如沈淑芳,她小时候也没吃过好的,所以做的东西,也不会好吃到哪里去。

长大后在农场了,吃得是大锅饭,也练不了什么厨艺,所以还是维持了糊弄熟就行的状态。

这种情况城里会好一点,但在乡下应该不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