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带着基地闯三国 > 第315章 天下一统

带着基地闯三国 第315章 天下一统

作者:安安静静看书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23 10:12:37

众人纷纷起身拱手,齐声说道:“我等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郡守大人,攻克中原,统一天下!”

随后,玄菟郡便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沮授在五州境内进一步推广农业生产和水利工程,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徐庶扩大了乡学和科举制度的规模,选拔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贾诩加强了军队的训练和装备,打造了一支更为精锐的军队;郭嘉和戏志才则派遣大量的细作前往中原和江东,收集情报,挑拨曹操和孙权的关系。

在玄菟郡的挑拨下,曹操和孙权之间的矛盾再次激化。孙权不满曹操在淮南的势力扩张,率领大军进攻合肥;曹操则派遣于禁率领大军抵御孙权,中原地区再次陷入战乱。刘备趁机率领大军进攻益州,刘璋懦弱无能,很快便投降刘备,刘备顺利夺取益州,成为益州牧。

得知曹操和孙权再次开战,刘备夺取益州的消息后,杨帆知道出兵中原的时机已经成熟。他召集众谋士和将领,下达了出兵中原的命令:“张辽听令!命你率领五万大军,进攻许昌,直捣曹操的老巢!”“夏侯兰听令!命你率领四万大军,进攻洛阳,夺取这座古都!”“臧霸听令!命你率领三万水军,进攻合肥,牵制孙权的兵力,防止他增援曹操!”“其余将领,各率所部,坚守五州边境,确保后方安全!”

众将领齐声领命,纷纷率领军队出发。张辽率领五万大军,从冀州出发,向许昌进军。曹操的军队主力正在抵御孙权,许昌兵力空虚,张辽的军队势如破竹,很快便攻克了许昌外围的多个城池,兵临许昌城下。

夏侯兰率领四万大军,从并州出发,向洛阳进军。洛阳守将钟繇拼死抵抗,但夏侯兰的军队战斗力强大,洛阳城最终被攻克,夏侯兰率领军队进入洛阳,安抚百姓,修复宫殿。

臧霸率领三万水军,从青州出发,向合肥进军。孙权得知臧霸的军队进攻合肥,不得不从进攻曹操的军队中抽调兵力,抵御臧霸的水军,曹操的压力顿时减轻,但孙权的军队却陷入了两面作战的困境。

曹操得知许昌和洛阳被围,孙权被臧霸牵制,心中大惊失色。他连忙下令于禁撤军,回援许昌,但于禁的军队被孙权的军队缠住,无法脱身。曹操无奈之下,只得率领少量亲信逃往关中,投靠钟繇的残部。

张辽率领军队攻克许昌后,安抚百姓,整顿秩序,随后率军追击曹操,与夏侯兰的军队在关中会师。曹操和钟繇的残部根本无法抵挡玄菟郡军的猛攻,很快便被击溃,曹操在逃跑途中病逝,钟繇率领残部归降玄菟郡。

孙权得知曹操病逝,玄菟郡军占领中原,心中惶恐不安。他深知自己不是玄菟郡的对手,便派遣使者前往邺城,向孙权派遣的使者抵达邺城时,杨帆正与贾诩、郭嘉等谋士在郡府议事厅内复盘中原战事。使者捧着孙权的降书,神色忐忑地踏入厅中,躬身说道:“吴侯听闻曹公已逝,玄菟郡军威盖世,愿献庐江、九江二郡,与郡公永结盟好,共保江东安宁。”

杨帆接过降书,目光扫过其上的字句,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郭嘉上前一步,对使者说道:“吴侯既愿求和,为何只献两郡?江东坐拥扬州、交州之地,仅以两郡示好,未免太过无礼。我家郡公平定中原,威震天下,若要议和,江东需献上豫章、庐江、九江三郡,并遣世子入邺城为质,方可彰显诚意。”

使者闻言大惊,连忙辩解:“豫章乃江东重镇,物产丰饶,吴侯绝无可能献出。还望郡公与诸位先生通融,容我返回江东,再与吴侯商议。” 贾诩此时开口,语气冰冷:“我等与吴侯的商议,只此一次。若三日之内,江东无法答应条件,臧霸将军的水军便会渡过长江,直捣建业。届时,江东恐再无立足之地。”

使者不敢再多言,只得连夜返回江东。孙权得知玄菟郡的条件后,怒摔案几,却又无可奈何。周瑜、鲁肃等谋士纷纷劝说:“吴侯,如今玄菟郡军势不可挡,若与之开战,江东必败。不如暂且答应条件,献出三郡,遣世子为质,待日后积蓄实力,再图反击。” 孙权沉思良久,最终点头同意,派遣使者再次前往邺城,签订了议和盟约。

解决孙权的威胁后,杨帆将目光投向了益州的刘备。此时的刘备已夺取益州,又占据荆州北部,实力日益强大。诸葛亮向刘备建议:“主公,如今玄菟郡平定中原,势力远超我等。若不早做准备,恐会被其吞并。不如派遣使者前往邺城,与杨帆结盟,约定平分天下,若杨帆不从,便联合孙权,共同对抗玄菟郡。” 刘备采纳了诸葛亮的建议,派遣关羽前往邺城,商议结盟之事。

关羽抵达邺城后,态度傲慢,要求杨帆将中原的兖州、豫州割让给刘备,否则便要与孙权联手,共抗玄菟郡。杨帆见关羽如此无礼,心中大怒,却并未表露出来。郭嘉对关羽说道:“关将军,玄菟郡平定中原,付出了无数将士的鲜血,岂会轻易割让土地?若刘益州真心结盟,便应派遣质子入邺城,与我等共抗天下乱贼。若执意要挟,我等便先灭江东,再取益州,届时,刘益州恐悔之晚矣。”

关羽被郭嘉的话语震慑,不敢再多言,只得返回益州,向刘备复命。刘备得知杨帆的态度后,心中惶恐,连忙与诸葛亮商议对策。诸葛亮说道:“主公,杨帆如今势不可挡,我们不可与之硬拼。不如暂且答应派遣质子,与玄菟郡结盟,同时暗中积蓄实力,整顿军队,待时机成熟,再图大业。” 刘备无奈,只得派遣次子刘禅入邺城为质,与玄菟郡签订了结盟盟约。

此时的天下,除了江东的孙权和益州的刘备,其余地区均已被玄菟郡平定。杨帆召集众谋士,商议统一天下的最终计划。沮授说道:“郡守大人,如今孙权和刘备虽已结盟,但心中仍有异心。我们应先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治理,恢复生产,安抚百姓,同时整顿军队,准备一举攻克江东和益州,实现统一天下的目标。”

徐庶补充道:“沮授先生所言极是。中原地区历经战乱,百姓流离失所,我们应减免赋税,发放粮食,帮助百姓重建家园。同时,在中原地区推广乡学和科举制度,选拔优秀人才,为治理天下储备力量。另外,我们还应修复洛阳、许昌等古都的宫殿和城池,确立邺城为都城,彰显我玄菟郡统一天下的正统地位。”

贾诩说道:“郡守大人,江东和益州地形复杂,易守难攻。我们若要进攻江东,需先加强水军建设,打造更多精良的战船,训练水师士兵,提高水上作战能力。进攻益州,则需先夺取汉中,打通进入益州的通道,再派大军南下,一举攻克成都。同时,我们还需派遣细作前往江东和益州,收集情报,挑拨他们与孙权、刘备的关系,为日后的进攻创造条件。”

郭嘉和戏志才则提出了具体的作战计划:“我们可以分兵两路,一路由张辽率领五万大军,从荆州出发,进攻益州的汉中;另一路由夏侯兰率领四万大军,从扬州出发,进攻江东的建业。同时,臧霸率领三万水军,从青州出发,进攻江东的柴桑,牵制孙权的兵力。待攻克汉中后,张辽率领大军南下,与夏侯兰的军队夹击成都,一举平定益州。臧霸的水军则与夏侯兰的军队合力,攻克建业,平定江东。”

杨帆采纳了众谋士的建议,开始了统一天下的最后准备。在中原地区,沮授和徐庶推行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减免赋税,发放粮食,修复水利工程,中原地区的生产很快得到恢复,百姓安居乐业。同时,乡学和科举制度在中原地区广泛推广,大量优秀人才被选拔出来,为治理天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军事方面,贾诩加强了水军建设,在青州、扬州等地建造了大量的战船,其中最大的战船可容纳两百余名士兵,配备了强弓、弩箭和投石机,战斗力极强。同时,贾诩还对军队进行了严格的训练,提高了士兵的作战能力和协同作战水平。

郭嘉和戏志才则派遣大量细作前往江东和益州,收集情报,挑拨关系。在江东,细作散布孙权苛待百姓、重用奸臣的谣言,引起了江东百姓的不满;在益州,细作则挑拨刘备与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将领的关系,制造内部矛盾。

经过一年的准备,玄菟郡的实力已远超江东和益州。杨帆召集众将领,下达了统一天下的最终命令:“张辽听令!命你率领五万大军,从荆州出发,进攻汉中,打通进入益州的通道!”“夏侯兰听令!命你率领四万大军,从扬州出发,进攻建业,直捣孙权的老巢!”“臧霸听令!命你率领三万水军,从青州出发,进攻柴桑,牵制孙权的兵力!”“其余将领,各率所部,坚守各地,确保后方安全!”

众将领齐声领命,纷纷率领军队出发。张辽率领五万大军,从荆州出发,向汉中进军。汉中守将是刘备的义子刘封,刘封虽勇猛善战,但面对张辽的大军,却难以抵挡。张辽率军日夜猛攻,汉中城最终被攻克,刘封率领残部逃往成都。

夏侯兰率领四万大军,从扬州出发,向建业进军。孙权得知夏侯兰的军队来袭,连忙派遣周瑜率领三万大军抵御。周瑜虽足智多谋,但夏侯兰的军队战斗力强大,又有玄菟郡的水军配合,周瑜的军队很快便被击溃,周瑜战死,夏侯兰率领军队兵临建业城下。

臧霸率领三万水军,从青州出发,向柴桑进军。柴桑守将是孙权的弟弟孙翊,孙翊年轻气盛,率军出城迎战。臧霸利用水军的优势,将孙翊的军队包围,孙翊战死,柴桑城被攻克。

刘备得知汉中失守,孙权陷入危机,心中大惊,连忙派遣关羽率领四万大军,从荆州出发,进攻汉中,试图夺回汉中。关羽率军抵达汉中城外,与张辽的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关羽虽勇猛善战,但张辽的军队训练有素,又占据有利地形,关羽的军队多次进攻,都被击退,损失惨重。

此时,夏侯兰率领军队攻克了建业,孙权率领残部逃往交州。夏侯兰率军追击,在交州的苍梧郡追上了孙权的军队。孙权深知自己已无退路,只得率领残部投降。

解决孙权后,夏侯兰率领军队北上,与张辽的军队汇合,共同进攻益州。刘备得知孙权投降,心中惶恐不安,连忙与诸葛亮商议对策。诸葛亮说道:“主公,如今玄菟郡军势不可挡,我们已无力抵抗。不如派遣使者前往邺城,向杨帆投降,或许还能保全性命和家族。” 刘备沉思良久,最终点头同意,派遣使者前往邺城,向杨帆投降。

杨帆得知刘备和孙权都已投降,心中大喜,下令军队停止进攻,安抚百姓。随后,杨帆率领众谋士和将领,前往洛阳,举行了统一天下的登基大典,定国号为 “大燕”,改元 “永熙”,定都洛阳。

登基之后,杨帆对众谋士和将领进行了封赏:贾诩被封为太尉,郭嘉被封为司徒,戏志才被封为司空,沮授被封为大司农,徐庶被封为太常,张辽被封为大将军,夏侯兰被封为骠骑将军,臧霸被封为车骑将军,其余将领和谋士也都得到了相应的封赏。

在治理天下方面,杨帆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在政治上,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在经济上,推行均田制,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在文化上,推广儒学,重视教育,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在军事上,实行府兵制,加强了军队的建设,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在杨帆的治理下,天下逐渐恢复了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经济繁荣发展,文化昌盛,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杨帆也被百姓尊称为 “圣明皇帝”,名留青史,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

多年后,杨帆站在洛阳的城楼上,俯瞰着繁华的都城和广阔的天下,心中感慨万千。他想起了当年在玄菟郡的岁月,想起了众谋士和将领的辅佐,想起了无数将士的牺牲。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支持和付出,才有了如今的太平盛世。杨帆暗暗发誓,将永远铭记初心,励精图治,为天下百姓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让大燕王朝永远繁荣昌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