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带着基地闯三国 > 第305章 洛阳风云之天下诸州反应

蒯越也附和道:“蒯良所言极是。张让宦官集团不得人心,必不能长久。我们若此时前往洛阳,不仅可能无法改变局势,反而会让荆州陷入无主之地,被其他势力吞并。不如先稳固荆州,然后联络其他州郡的官员,共同对抗张让,待时机成熟,再推举贤明之人,辅佐新帝,重振大汉江山。”

刘表点了点头,说道:“两位先生所言甚是。传我命令,立刻加强荆州各郡的防守,严防境内叛乱;同时,派人前往荆州各地,安抚百姓,减免赋税,稳定民心;另外,派使者前往扬州、益州等地,联络当地州牧,商议共同应对洛阳局势之事。”

在刘表的部署下,荆州境内很快稳定下来。刘表虽没有公开与张让为敌,却也没有听从张让的调遣,而是一心经营荆州,成为了南方一股重要的割据势力。

冀州牧韩馥,接到灵帝驾崩的消息后,却是一片慌乱。韩馥本是袁氏的门生,性格优柔寡断,缺乏主见。他召集手下官员商议时,官员们意见不一,有的主张前往洛阳奔丧,支持新帝;有的主张割据冀州,观望局势;还有的主张联络袁绍,支持袁绍对抗张让。

整顿军备,占据幽州各战略要地,待天下局势进一步混乱,再率军南下,争夺天下!” 公孙瓒话音刚落,麾下将领严纲便起身响应:“将军英明!幽州毗邻鲜卑、乌桓,历来是军事要地,我们只需牢牢掌控此地,再招揽边境胡人骑兵,日后南下必定势不可挡!”

公孙瓒当即下令,命严纲率军驻守渔阳,控制蓟运河漕运,确保粮草运输畅通;又命田楷领兵前往右北平,清剿当地的盗匪,同时吸纳流民,扩充兵员。此外,他还派人携带重金前往鲜卑部落,试图拉拢鲜卑贵族,以 “共分大汉疆土” 为诱饵,换取鲜卑骑兵的支持。短短数日,公孙瓒便在幽州境内掀起了一股扩军备战的热潮,幽州的局势也因此变得愈发紧张。

徐州:陶谦维稳,暗结盟友

徐州牧陶谦接到灵帝驾崩的消息时,正与部下商议如何应对境内的黄巾余党。听闻消息,陶谦手中的茶杯险些落地,他沉吟片刻,对身旁的别驾赵昱说道:“灵帝一死,洛阳必乱,徐州地处东南,虽暂时安稳,但也需早做打算。”

赵昱点头附和:“明公所言极是。如今黄巾余党尚未彻底肃清,若洛阳局势波及徐州,恐生变数。我们当先集中力量平定境内叛乱,再加固城防,囤积粮草,同时联络周边州郡,互为犄角,以防不测。” 陶谦深以为然,立刻调派广陵太守张超、下邳相笮融,率军清剿徐州南部的黄巾余党。张超与笮融领兵出征后,很快便取得了战果,斩杀黄巾贼首数名,收复了数座被攻占的县城,徐州境内的局势逐渐稳定下来。

在平定叛乱的同时,陶谦也没闲着。他派赵昱作为使者,前往扬州,拜见扬州牧刘繇,商议结盟之事。赵昱抵达扬州后,向刘繇阐明了陶谦的意图:“如今洛阳混乱,宦官专权,董卓又率军逼近,天下大乱将至。徐州与扬州毗邻,若能结为盟友,互相支援,必能在乱世中保全两地百姓。” 刘繇本就对张让宦官集团和董卓的野心深感忧虑,听闻陶谦有意结盟,当即应允,双方约定,若一方遭遇外敌入侵,另一方需出兵相助。

此外,陶谦还暗中联络了徐州境内的世家大族,如彭城糜氏。糜氏是徐州的望族,家中资产丰厚,还豢养了不少私兵。陶谦亲自前往糜氏府邸,与糜竺、糜芳兄弟会面,晓以利害:“如今天下大乱,唯有地方势力与世家大族联手,才能自保。我愿与糜氏合作,共同守护徐州,日后若有机会,还望糜氏能助我一臂之力,稳定徐州局势。” 糜竺、糜芳兄弟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当即表示愿意支持陶谦,不仅为陶谦提供了大量的粮草和钱财,还将家中私兵交由陶谦调遣。

在陶谦的一系列部署下,徐州不仅境内局势稳定,还与扬州结成了盟友,得到了世家大族的支持,成为了东南地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青州:孔融清谈,难挽危局

青州牧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以文采和清谈闻名天下。接到灵帝驾崩的消息后,孔融召集了青州的官员和名士,在府衙内举行了一场冗长的清谈会,讨论 “忠君之道” 与 “乱世应对之策”。会上,孔融高谈阔论,引经据典,从尧舜禹汤谈到春秋战国,却始终没有提出任何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

青州别驾王修忍不住开口说道:“明公,如今洛阳局势危急,董卓率军入京,张让宦官集团把持朝政,天下大乱将至。我们当尽快整顿军备,加固城防,囤积粮草,而不是在这里空谈道义。” 孔融却不以为然,摆了摆手说道:“王别驾此言差矣。如今乱世,更需坚守道义,弘扬儒家精神,才能凝聚人心。只要人心不散,何惧董卓、张让之流?”

王修还想再劝,却被孔融打断。此后,孔融依旧每日与名士清谈,对青州的军政事务置之不理。青州境内的官员见状,纷纷心灰意冷,一些有能力的官员甚至选择离开青州,前往其他州郡谋职。青州的军备日渐废弛,城防也年久失修,粮草储备更是严重不足。

此时,青州境内的黄巾余党也趁机活跃起来。黄巾贼首管亥,率领数万黄巾军,攻打青州北海郡。北海相孔融亲自率军抵御,却因军队战斗力低下,粮草短缺,很快便被管亥的黄巾军包围在都昌城内。孔融被困后,派人突围,前往平原县,向平原相刘备求援。刘备接到求援信后,立刻率领关羽、张飞及数千兵马,前往都昌救援。

刘备率军抵达都昌后,与管亥的黄巾军展开了激战。关羽、张飞勇猛无比,率军冲锋陷阵,斩杀了大量黄巾军士兵。管亥见刘备的军队战斗力极强,心中畏惧,率军撤退。都昌之围解除后,孔融对刘备感激涕零,设宴款待刘备。席间,刘备劝说孔融:“孔府君,如今乱世,唯有拥有强大的兵力,才能保护一方百姓。还望府君能重视军备,整顿吏治,不要再沉迷于清谈了。” 孔融表面上点头称是,心中却不以为然。刘备见孔融不听劝告,心中叹息,只得率军返回平原县。

刘备离开后,孔融依旧我行我素,青州的局势愈发糟糕。境内的盗匪层出不穷,百姓流离失所,青州也逐渐沦为了各方势力争夺的对象。

并州:丁原治军,虎视洛阳

并州牧丁原,出身贫寒,凭借着过人的勇武和军事才能,在并州逐渐崭露头角,最终成为了并州牧。丁原深知并州地处北方边境,常年受到匈奴、羌人的侵扰,因此十分重视军队建设,他麾下的并州军战斗力极强,尤其是由吕布率领的骑兵,更是勇猛善战。

接到灵帝驾崩的消息后,丁原立刻召集了麾下的将领,包括吕布、张杨、张辽等人,商议应对之策。丁原坐在主位上,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说道:“灵帝驾崩,洛阳局势混乱,张让宦官集团把持朝政,董卓又率军入京,这正是我们并州军崛起的大好时机。”

吕布立刻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主公,末将愿率领骑兵,即刻前往洛阳,诛杀张让、董卓之流,夺取权力,扶持新帝,重振大汉江山!” 张杨也附和道:“吕布将军所言极是。我们并州军战斗力极强,只要主公一声令下,末将愿率军跟随吕布将军,一同前往洛阳。”

丁原却摆了摆手,说道:“不可贸然行事。董卓的凉州军骁勇善战,张让又掌控着洛阳的禁军和宫城,我们若此时率军前往洛阳,与他们硬拼,恐怕会吃亏。我们当先巩固并州的防守,确保并州境内的安全,同时密切关注洛阳的局势,等待最佳的出手时机。”

张辽沉吟片刻,说道:“主公所言甚是。不过,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我们可派人前往洛阳,联络朝中不满张让、董卓的官员,了解洛阳的局势,同时暗中招募并州境内的流民和壮士,扩充军队,提升并州军的战斗力。此外,我们还需与周边的州郡搞好关系,避免在我们关注洛阳局势时,遭到其他势力的袭击。”

丁原点了点头,说道:“张辽所言极是。传我命令,吕布,你负责继续训练骑兵,提升骑兵的战斗力;张杨,你率军驻守并州南部的上党郡,防范来自河南的威胁;张辽,你负责招募流民和壮士,扩充军队,同时派人前往洛阳,联络朝中官员,打探消息。”

众人齐声应诺,随后便各自离去,开始执行丁原的命令。吕布回到军营后,更加刻苦地训练骑兵,他亲自示范骑术和刀法,麾下的骑兵战斗力日益提升。张杨率军抵达上党郡后,立刻加固城防,囤积粮草,做好了防范准备。张辽则派人前往洛阳,联络上了朝中的一些官员,这些官员对张让和董卓的行为深感不满,愿意为丁原提供洛阳的情报。同时,张辽还在并州境内招募了大量的流民和壮士,并州军的规模也因此不断扩大。

丁原则坐镇并州首府晋阳,密切关注着洛阳的局势。他知道,只要时机成熟,他便会率领并州军,挥师南下,争夺洛阳的权力,在乱世中占据一席之地。

张让的应对与困境加剧

随着天下各州郡官员的反应逐渐显现,张让在洛阳的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一方面,世家大族在暗中形成了对抗他的网络,不断给他设置障碍,离间他与秦朗、吴匡的关系;另一方面,党人集团在民间散布他的罪行,激起了民愤,百姓们纷纷聚集在宫门前抗议,给他施加了巨大的压力;更重要的是,董卓率领的凉州军已经逼近洛阳,孙坚的军队也在向洛阳进发,丁原的并州军更是虎视眈眈,各地的割据势力也逐渐形成,大汉的江山已经摇摇欲坠。

为了应对这些危机,张让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他加强了对宫城的防守,命令秦朗和吴匡日夜巡逻,严防死守,同时从府库中取出大量的金银财宝,分发给禁军将士,稳定军心。其次,他派人前往洛阳城内的各个世家府邸,试图拉拢世家大族,许以高官厚禄,希望他们能停止对抗自己,但世家大族们深知张让不得人心,纷纷拒绝了他的拉拢。

此外,张让还试图与何皇后搞好关系。他知道,何皇后作为新帝的生母,在宫中有着一定的影响力,若能得到何皇后的支持,他的处境将会有所改善。于是,张让多次前往何皇后的寝宫,向何皇后献殷勤,送上大量的珍宝和财物,同时承诺会辅佐新帝,保护何皇后的地位。何皇后本就对张让有所忌惮,但在张让的糖衣炮弹攻势下,也逐渐放松了警惕,开始与张让合作。

然而,张让的这些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董卓的凉州军已经抵达洛阳城外的渑池,距离洛阳城只有不到两天的路程。董卓派人给张让送去了一封书信,信中要求张让立刻交出权力,诛杀十常侍,否则他将率军攻破洛阳城,诛杀张让及其党羽。张让接到书信后,心中大惊,他知道董卓绝非虚张声势,凉州军的战斗力极强,若董卓率军攻城,洛阳城恐怕难以守住。

就在张让焦头烂额之际,夏恽带来了一个坏消息:“张常侍,吴匡将军被袁绍派人收买了!袁绍许以吴匡车骑将军之职,让他在关键时刻倒戈,打开洛阳城门,迎接袁绍的军队入城!” 张让闻言,如遭雷击,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一手拉拢的吴匡,竟然会被袁绍收买。他立刻派人去传唤吴匡,想要当面质问吴匡,但吴匡却早已不见踪影,只留下了一封书信,信中说他 “不愿与宦官同流合污,决意归顺袁绍,诛杀宦官,重振朝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